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史杂谈——朱元璋起义:从底层到顶层的逆袭神话

开局只有一个碗和一条命,不带任何外挂,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一个平平凡凡的农民,最后却干掉了当世的所有竞争对手,登上了权利的巅峰宝座,这就是朱元璋的一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不缺作为最底层的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社会,可最终,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而朱元璋与其他起义者一样都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可是,他却从底层一个被生活压得快喘不了气的农民一路逆袭到顶层手握天下大权的皇帝,那么,朱元璋是如何成长到如此地位的呢?

民生多艰,决定出家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中,由于在家族之中排名第八,被取名朱重八。

1343年,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由于十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相继去世。可是此时已经家徒四壁的朱元璋甚至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了,更没有土地可以埋葬亲人。

好在此时邻居好心地给了朱元璋一块坟地,才得以把亲人用衣服裹好后埋葬。

将亲人埋葬好后,朱元璋与二哥决定搬迁,找更好的地方可以生活。可是没想到,在逃亡的途中,由于战乱,朱元璋被迫与自己剩下的亲人分开,从此只能各自逃生。

朱元璋此时已经绝望了,走投无路的他觉得自己已经看破了红尘,于是便到了皇觉寺,剃度当了和尚。

但在寺庙里,由于朱元璋的年龄最小,所以总是受到大和尚们的欺负,和尚们都把事情丢给他做。而朱元璋为了一口饭吃,只能忍下所有的委屈。

不久之后,由于旱灾的持续,寺庙里已经供不起这么多和尚的伙食了,于是住持只好将寺庙里的和尚全都遣散出去自己化缘维持生计。

朱元璋又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一身袈裟、一个木鱼和一双草鞋。朱元璋就靠着这些,走遍了全国的许多个地方。

在到处化缘的这些日子里,朱元璋看到了民生多艰,到处都因为天灾和人祸,民不聊生,甚至由于找不到饭吃被活活饿死。

在流浪的三年之中,朱元璋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积累了许多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在走了一个大圈子以后,朱元璋最后又选择了回到皇觉寺。

此时农民起义逐渐掀起了热潮,由于天灾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走投无路的农民都选择了起义与地主阶级对抗。

1352年,郭兴义自称元帅起义,而郭子兴的起义便是朱元璋起义的关键。朱元璋很早便开始思考要不要跟随起义了,但此时的情况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思考了。

元朝的官吏为了镇压起义军,开始乱杀老百姓。

如果不起义,那说不定立刻就会被元朝官吏当做起义军杀掉,如果起义的话,也无非就两种结果,要么失败被杀掉,要么成功获得一线生机。

25岁的朱元璋陷入了纠结之中,自己是要参加起义反抗压迫呢,还是继续在寺庙里逃避世事呢?

从沙弥到造反

找不到方向的朱元璋去卜了一卦,算命的老先生说:“或逃或守都是不吉利的,何不顺势而为寻找生路呢?”

1352年,放不下红尘事的朱元璋还是决定去参加起义,为了这一线生机而搏一搏。可以说,朱元璋起义,元朝的官吏是“功不可没”的。

朱元璋投奔了自己的发小汤和,而汤和所在的部队便是郭子兴的起义部队,而恰巧此时又是郭子兴最困难的时候。

郭子兴被元军围困之时,正好听说朱元璋来投军,他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于是便对朱元璋有了第一印象。

从小便被欺压的朱元璋早已养成了吃苦耐劳和懂得忍耐的性子,在军营中,朱元璋永远都是冲在最前面,聪明能干又十分英勇的朱元璋逐渐被关注到。

朱元璋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因为云游三年积累的经验,因此有些谋略和战斗头脑,郭子兴十分看好朱元璋,在之后直接将朱元璋调到了自己的身边作为亲兵。

为了让朱元璋可以更好地归顺自己,为自己所用,郭子兴甚至将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而这位女子的出现,成为了朱元璋逆袭路上最大的助力。

这位女子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马皇后,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之后,朱元璋便接手了更多的军务,并且在军中的威望逐渐增加。

朱元璋也在此时将自己的名字从朱重八改为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伟大宏业。1355年,朱元璋带兵一举拿下了和县,随后便镇守和州。

在这里,朱元璋意外地发现军队的作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于是下令整顿部队军纪,将军队中的有夫之妇全数归还。

此举在城中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爱戴,军心和民心都被朱元璋一举拿下,这是朱元璋踏上帝王之位的第一步。

同年,郭子兴病逝,他的儿子郭天爵继承了元帅之位。但是由于郭天爵还较为年轻,军功也没有多少,军中更多的将领都听从朱元璋的命令。

郭天爵因此对朱元璋十分忌惮,一心想要除掉朱元璋,于是朱元璋为了保命,便开始自立门户。

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领着水陆大军进攻集庆,在发动进攻的第三天,集庆城外的军队有三万多人选择了归降。可是,归降的士兵中,很多人都还在犹豫,军心十分不稳。

于是朱元璋亲自从这些降军里挑选了五百名最优秀的将士作为自己的亲军,将他们放在自己的身边守护大本营。

这个举动让归降的将士们对朱元璋十分信服,此后便心甘情愿地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也在十天之内顺利攻下了集庆,将集庆改为了应天府。

朱元璋不断地四处征战,但打下的地盘却是少得可怜。幸运的是,四周的起义军都在牵制元军,并且起义军之间还没法做到相互兼并,这让朱元璋抓住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

称霸一方,逆袭成功

朱元璋一路打仗一路招抚沿途的农民士兵,由于朱元璋自己就是农民出身,所有很多农民都愿意跟着朱元璋一起起义。

并且,朱元璋一直奉行“缓称王”的起义原则,在自己的地盘上一边收编和整装军队,一边开展田地和水利的活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储备了许多的军需,让之后的称霸有了最大的本钱。

朱元璋不仅大力发展农业,还善待人才,对有才能的谋士都十分尊重,善于听取谋士和手下将士的建议。

1360年,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起来,准备东西一起夹击朱元璋。在如此紧急慌乱的情况之下,朱元璋决定听取谋士刘基的意见,集中所有力量攻打陈友谅。

因为陈友谅是杀君自立汉国,国中民心不稳,军队也由于接连的斗争而疲惫不堪,所以是很容易被战胜的。

于是朱元璋设计将陈友谅的部队击败,并且攻下了太平。随后在1367年,朱元璋又带领部队打败了张士诚,并且将张士诚乱棍打死。

同年,朱元璋吩咐下属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主持事务,但实际上,此次真正的安排是要将小明王悄无声息地杀死。

小明王韩林儿在瓜州渡江的时候,所乘坐的船其实早就已经被朱元璋的手下凿漏了,小明王就这么被埋藏在瓜州的江底。

在不断地征战之后,朱元璋终于将自己所有的敌人都打败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开坛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将龙凤纪年改为了吴元年。

称帝后,朱元璋继续带领部队北伐,军队直达天津逼进元顺帝的宫殿之中。元顺帝迫不得已带领后宫往北逃离。

从此结束了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也将丢失了几百年的幽云十六州顺利收回。但战争还没有结束,朱元璋继续带领部队北征将北元消灭掉。

直到1393年,朱元璋才停下战争,因为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朱元璋收回,完成了统一。

朱元璋称帝后,所做的一切可以说特别具有特色,他的功绩和过失都是同样的鲜明,为世人展现了农民做天子的处事方法。

朱元璋会亲自巡视民间,查看农民的耕种情况和庄稼的收成情况,并且十分勤俭朴素,以身作则,身上穿的衣服都缝了好几个补丁,可以说是史上过得很穷的一个皇帝。

并且还亲自批完所有的奏折,后期也废除了宰相制度,为了防止官员过度揽权和实现帝王集权,朱元璋做了太多的努力。

但朱元璋由于十分地缺乏安全感,总是抱着一副宁可错杀一千大臣也决不能放过一个有叛变之心之人的思想,对自己提出的想法有异议的大臣都会采取残忍的方法杀掉。

曾经朱元璋便因为自己的猜忌,将与自己一同南征北战的有功之臣全部送上了断头台,一瞬间,上万人没了性命,而这仅仅因为朱元璋的一点小猜忌。

同时,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去监视所有官员,以此来遏制官员的权利和监督官员对自己忠心。

洪武帝的功过之突出,还有他人性和性格特点的鲜明,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将志气和狠气融合得十分完美的枭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末各路农民起义纷纷失败,为何唯独朱元璋能成功?此原因最关键
农民起义军往往吃不上饭起义,那么朱元璋的老丈人本是大财主,为何也起义?
古今逆袭第一人
一个持续造反千年的神秘组织:白莲教背后的那些事
也侃明史
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不早点禅位于朱元璋,以求自保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