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史杂谈——崇祯十七年:明王朝的帝国余温

大明王朝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而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时期,明朝已经走向了覆灭之路。

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间,朝廷政治混乱,国家财政枯竭,军事力量衰败。在外部有强大的后金势力虎视眈眈,在内部还有各地的农民起义陆续爆发。

这个时期的明朝处境非常艰难,已经有了灭亡的显著特征。而崇祯皇帝继位后,也曾进行过改革,想要将混乱的政治局面控制住,再次光复大明王朝的辉煌。

可是因为诸多原因,崇祯皇帝对君臣关系,政策执行等问题都束手无策。在他过于急躁的治理模式下,明朝正快速向着灭亡之路而去。

崇祯皇帝的人才任用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了皇位。他大刀阔斧地厉行改革,想要力挽狂澜,拯救明末的衰亡局势。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之下,很多无法预料的局面出现了,而崇祯皇帝的治理政策也有诸多问题。也可以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崇祯皇帝“急于求治”。

在崇祯皇帝继位初期,他对宦官专权乱政的事情非常痛恨。有了魏忠贤的这个例子,他便一直想着如何清除宦官势力。

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行动,魏忠贤势力被逐渐清除了,而阉党也几乎被一网打尽。这个时期崇祯皇帝表现出的恢宏气度,是很令人赞叹的。

崇祯皇帝一再表示不任用宦官,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大臣联手,一起对国家进行治理。宦官专政的时代过去了,吏治看起来有了一些清明的迹象。

对于整个朝廷的官员们来说,这是皇帝开始中兴的第一步计划,像这种大规模清洗阉党和宦官的行为,在中华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一些后世的学者们,也曾对崇祯皇帝的做法表示赞扬和肯定。但是此事过后,宦官并没有就此消失。

在局势的变化下,它们又成为了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实际上,崇祯皇帝主要针对的是魏忠贤,并没有一举杀尽所有宦官。

而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便忘记了自己不再任用宦官的豪言壮语,反而比前朝更加宠信和重用宦官。

崇祯皇帝执政时期,宦官的数量快速增长。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他两次招募新宦官六千余人,先后累计的人数高达十万人。

在如此庞大的群体基础下,宦官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崇祯皇帝还曾任命宦官做过监军,用来监领天下兵马。

可是宦官根本不通军事,他拥有着军事最高指挥权,却经常败家子,延误战机,肆意指挥。

在这种管理下,军队的士兵也开始变得气势低迷,战斗力直线下降。

而且在财政方面,崇祯皇帝也派出了宦官前去管理。这也使得当时的财政情况,变得极度败坏。

崇祯皇帝宠信和重用了大批宦官后,不仅没有治理好国政,反而使得局势愈发混乱起来。在历史的客观角度上看,当明朝政权颠覆时期,大批的宦官都弃崇祯皇帝而去。

一代天子在自杀之时,身边只有一个内侍愿意陪同。如此看来,这种任用人才的方式,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崇祯皇帝的治国问题

明朝后期阶段,中央政权的威势已经逐渐衰落了。各地动乱四起,政府的军事力量急速下降。国家财政匮乏,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窘迫境地。

而崇祯皇帝为了解决这个治国问题,开始实行了一种不计后果的敛财政策。

他加强了对百姓的剥削,想尽办法搜集财富,吸食民脂民膏。在此基础上,他的统治地位才能保持一个运行状态。

尤其是在与敌军交战的时期,崇祯皇帝更是不停地加税。为了应付各地的暴乱,政府征税的手段层出不穷,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这个时期,崇祯皇帝的掠夺性财政举措,已经将明朝的未来推向了一个深渊。皇权以极快的速度失去了群众的基础,百姓也开始渴望这个朝代的终结。

经过一番治理后,明朝时期人民的生活已经难以形容。百姓们吃树皮,观音土,青叶石,大雁粪等等。

为了生活下去,甚至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崇祯皇帝治国国家采取的错误政策。

除了疯狂收拢财富以外,崇祯皇帝表现出了一个致命的弱点。他开始滥用刑法,不分青红皂白对官员进行处罚。

纵观崇祯皇帝时期,可以说朝堂之内是庸才当道。他们掌握着权力,而一些真正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却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在对官员赏罚的问题上,崇祯皇帝采取的方式是,不追究问题的深层原因。一些需要赏赐的尽量不赏,一些不应该被处罚的一定要严肃处罚。

经过后世的史学家统计,崇祯皇帝统治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换了五十个,刑部尚书换了十七人。

而死在崇祯皇帝手下的内阁首辅有2人,总督7人,还有巡抚11人,兵部尚书14人。这些都是掌握权势的存在,而他们的死亡原因,大多数都是很冤枉的。

因为崇祯皇帝滥用残忍的刑法,一些官员可能只是犯了很小的错误,却导致他因此丧命。在此基础上,很多大臣都不敢建立功绩,他们都小心谨慎,只希望不要犯错误。

在滥用残酷刑法治理国家后,朝廷内部更是混乱不堪,官员们互相推诿,掩盖真相。这种消极的执政态度,更是对明末时期的中央政权,进行了很严重的打击。

一些后世的学者甚至认为,明朝末期最后的余温时刻,就是在崇祯皇帝十七年间的种种治理方式下,导致其最终走向灭亡。

崇祯皇帝与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它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以及相对的偶然性。崇祯皇帝虽然在明朝末期腐烂的政治局势下继位,但是他也存有光复大明的志向。

崇祯皇帝急于挽救明朝的衰败趋势,也曾主张打破传统的科举制度。他执行推荐人才和保举人才等方式,想要将科举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

可是这个时期的腐败风气,已经根植到了社会基层各个领域当中。虽然政策的意义是良好的,但是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盲目推崇下,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出现。

因为社会基层腐败,大量素质低下品德恶劣的人,利用各种手段,加入到了官员体系当中。

而崇祯皇帝又不会用人,在中央重要的辅政机构当中,还存在着很多宵小之辈。他们结党营私,只顾及个人利益,甚至都没有办理政务的能力。

比方说主管军事的兵部尚书,竟然在战事突然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因为他对于战争的相关事宜,完全没有参与过。

朝廷官员的整体素质下滑,碌碌无为之辈占据着各个重要的政权位置。

就连崇祯皇帝自己,都曾发出过感慨说:“至于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鼠而议不清,武将骄儒而功不奏,皆朕抚御失宜。”

政策的失误或许有一些客观条件所影响,但是在崇祯皇帝自身出发,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局势的问题。崇祯皇帝为人多疑,猜忌心思重,他还刚愎自用,志大才疏。

他做不到用人不疑,也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重要职位上的官员进行非常频繁的任免举动。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政府官员的工作积极性。

内阁机构是明朝时期重要的权力运行点,更是治理国家方面的根据地。而在如此重要的权力体系中,崇祯皇帝也曾多次进行罢免和调动。

有的官员甚至只任职了几个月,就被崇祯皇帝给伺机罢免了。包括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也并没有在职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执政能力。

官员的不稳定,也造成了中央政权的不稳定。相对意义上来说,明朝的不稳定也是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

在这种制度下,明朝没有一个稳定的官僚系统,更无法有效地推行治国之策。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在明朝的灭亡之路,占据着一定的主导作用。

虽然在崇祯皇帝即位之时,明朝就已经难以为继了。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又在某种意义上推进了明朝的灭亡速度。

总结崇祯皇帝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不难看出他空有大志,急于求成,却不能清楚地看到局势。他不关心民众的生活条件,不维护自己的朝堂臣子。

而崇祯皇帝轰轰烈烈的十七年“勤政”过程,也只是在明朝的历史上,书写了一段较为充实的灭亡故事。在明朝灭亡的最后阶段,崇祯皇帝下达了生命中最后一份罪己诏。

他想再次召集群臣上殿,为大明王朝做一些结束仪式。可是这个时期的众臣们,早就“满心欢喜”投降去了。

崇祯皇帝统治的十七年,大明王朝的最后余温,也伴随着最后一任皇帝的自缢身亡,彻底画上了冰冷的句号。

参考资料:

1. 急于求治,速于亡国的崇祯皇帝{知网}

2. 志大才疏寡恩义,刚愎自用致王覆{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申年,不止有李自成,还有崇祯帝
平史 | 崇祯皇帝其实是被明朝“网络大V”,给活活骗死的
二十岁的崇祯年轻气盛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十四年后付出惨痛代价!
崇祯的努力与失败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
崇祯不是一个好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