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运城永济蒲津渡遗址黄河大铁牛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15公里蒲州故城西门外,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全国四大名楼之首的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 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

  2005年元月28日,国家出巨资进行保护性开发。遗址出土文物黄河大铁牛(共四尊),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蒲津的桥头地锚,铸造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距今已1280多年历史,每尊铁牛重约55吨—75吨,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每尊铁牛旁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分别代表维吾尔、蒙、藏、汉的哥民族,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团结,铁牛人的出土也同时改写了西装是西方国家发明的历史,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国宝。

  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四尊铁牛,是至今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分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1P、遗址大门


2P、渡口遗址原貌


3P、过往的岁月


4P、四牛四人全貌


5P、力大无穷


6P、牛气冲天


7P、俯视黄河


8P、铁柱定乾坤


9P、铁山镇黄河


10P、神龟助阵


11P、千年镇守


12P、黄河之上我独尊


13P、忠诚的守卫


14P、征服


15P、踩牢黄河大堤


16P、蒲津关渡口再现


17P、岁月的记载


18P、祖先的智慧


19P、千年不变的镇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为蒲津渡遗址与开元大铁牛放声唱
转载 黄河边上古蒲州
永济黄河大铁牛(唐开元铁牛馆)
山西古 蒲津渡黄河大铁牛
晋善晋美(十七)——黄河古渡口的前世今生
行走丨蒲津古渡•黄河大铁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