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全卷高清大图
作品名称:后赤壁赋图 
作者名称:乔仲常 
创作时间:北宋 
作品规格:纵29.3厘米,横560.3厘米 
作品材质:纸本水墨白描 
收藏现状: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图片规格:16135x766像素资源大小:4.96MB
 《后赤壁赋图》,宋代,乔仲常,纸本水墨白描,手卷,纵29.3厘米,横560.3厘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旧传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纸本水墨,无款,北宋赵令畤题跋,赵氏与苏轼友好,有诗文唱和,情谊甚笃。北宋人武圣可也有题跋在后纸。画中还有北宋人梁师成的钤印,记“梁师成美斋印”等八方藏印。当代鉴定大师们访美曾观看此幅作品,曾认为:纸本水墨。无款,后赵德麟跋,但言为赤壁赋图,亦未言其为乔作。画是北宋末文人画无疑,画远山,加点,富春山居颇似之。用笔极活,淡墨之色亦佳。何惠鉴先生云,馆方近以70万美元购之(时年1973年),为近年中国古画最高价。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一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二段高清大图欣赏
清代藏印众多,著名的梁清标藏印,嘉庆内府藏印,及末代皇帝溥仪的藏印。很明显这是一件《石渠宝笈》著录的古代书画,著录在《石渠宝笈》初编,参照《石渠宝笈》的记载,清高宗所书引首“云山得意”被裁剪,乾隆的《石渠宝笈》诸玺不见,后面题跋十一则仅剩两位北宋人跋文。据纳尔逊博物馆研究结论,用现代科学仪器测试,画面与题跋部分用纸相同,用墨却不同。这就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绘画完成以后的拖尾部分,不断有人题跋,因此纸地相同而墨不同。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三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四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五段高清大图欣赏
天价!简直难以置信,在1973年动用70万美元,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试想当时的欧洲印象派画家,不过也就是几十万美元,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在伦敦、纽约,及刚开始的香港拍卖,70万美元几乎是一场拍卖的全部成交量。此时的神州大地,尚处于改革开放之前,人均年收入才几十美元,7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财政收入。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六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七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八段高清大图欣赏
拜读几位老先生的读画记,深感前辈大家的治学严谨,在断代方面予以肯定,在作者归属上面科学的保留。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乔仲常多以画人物、道释题材为主,山水人物的用笔较少。南宋人邓椿在《画继》卷四中记载:喬仲常,河中人,工雜畵,師龍眠。圍城中思歸,一日,作河中圖,贈邵澤民侍郎,至今藏其家。又有《龍宫散齋手》軸,《山居羅漢》,《淵明聽松風》,《李白捉月》,《真子西塞山》,《列子御風》等圖傳於世。元人汤垕在《画鉴》记载:喬仲常專師伯時彷彿亂真。元人夏文彦在《图绘宝鉴》卷三记载:喬仲常河中人,工雜畫人物,師李伯時。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九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十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十一段高清大图欣赏
由此可见,乔仲常是师法李公麟,甚至到了逼真的程度,但是从《后赤壁赋》卷分析,却难找到李公麟的影子。最主要的是赵令畤、武圣可二人均未题跋说明是乔仲常所画,只是提到苏轼的诗意而已,何时被认定为是乔仲常所绘?查阅明代几部重要书画著录书籍《珊瑚网》、《清河书画舫》、《珊瑚木难》、《画史会要》都没有记载这幅作品。清初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斋书画谱》也没有记载此幅作品,最早出现的记载是乾隆时代《石渠宝笈》初编。至少到南宋元明三代仍没认定是乔仲常所绘,但是,经过梁清标递藏后,到了乾隆手里就变成乔仲常了。虽然在《后赤壁赋》卷作者归属方面存在疑议,不能否定这是一幅时代久远的艺术珍品。纳尔逊的科学测试断定纸墨时代为北宋,上面又有苏轼好友题跋,可以证明是存世屈指可数的北宋绘画。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十二段高清大图欣赏
乔仲常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第十三段高清大图欣赏



《后赤壁赋图》部分 宋 乔仲常 纸本墨笔 纵29.3厘米 横560.3厘米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乔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北宋后期画家。工于杂画,师李公麟。此画以白描手法分段表现苏轼的《后赤壁赋》内容,人物形象及山水树石笔墨极为简括,不受固定成法局限,风格质朴无华,是早期士大夫画之本色。全卷以八幅纸相接,押缝处钤有北宋徽宗时期权势显赫的宦官梁师成的收藏印。由于早期文人山水画很少有作品流传下来,此画显得弥足珍贵。 

以古典诗赋写画是中国绘画的传统之一。我们所熟知的顾恺之《洛神赋图》便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脚本”而创作的一幅伟大作品。此前读过一篇马和之的《唐风图》这幅作品是以《诗经》为本而创作的。以诗赋作画,这项传统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如同我们今天的许多电影翻拍经典文学作品一样,通过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文学诗赋中的场景、人物故事、情绪等,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去重新认识文学诗赋。

在这项“传统”中,苏轼以及他的诗文大概是一位时常被后来的艺术家们重点表现的经典对象。乔仲常的《后赤壁赋》便是最早的一幅对苏轼的“追思”画作。在这幅人物山水长卷上,乔仲常有条不紊地按照苏轼的名篇《后赤壁赋》叙述着,让观者仿佛置身其中,陪伴着苏子“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文学是抽象的,而绘画是具象。向来,用具象的绘画表现抽象的文学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所以当今很多人对于由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剧感到不满,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文学可以任由人去想象,而一旦具象地呈现出来,难免有些会和想象有所出入。《后赤壁赋图》,是文学和绘画的一次交融。大概也是为了避免过犹不及,所以,乔仲常尽可能地选用了类似白描的苍率简逸用笔来完成一次对文学经典的图绘表现。我认为,这是了不起的一次艺术创作。

一、《后赤壁赋图》:苍率简逸,如梦如幻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1

诗赋中写道“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因而我们在画卷的起首处首先看到的是山坡上三棵已然脱尽了树叶的秋树。脱尽树叶的树,如同荆棘一般,带着锋利的枝尖,一种萧索的寒意袭上观者心头。山坡下方,站着三人,其中左前者为苏轼,后面两名为客人。我们注意到,乔仲常对三人的表现是有所区别的,从人物的体型上看,乔仲常这位苏轼的崇拜者有意拔高偶像的形象,故而我们看到的是苏轼比两名客人要高大得多。两名客人看苏轼采用的是一种仰视的姿态,从客人的动作神情中,实则突出的是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一段,表现的是苏轼和客人“过黄泥之坂”、“行歌相答”的情形。此时皎月在空,地上苏轼与客“人影在地”。这里的影子是中国绘画中非常少见的。我们知道,中国绘画一般不大会注意这种西画中非常在意的光影,但是,乔仲常为了忠实地还原苏轼诗文,还是将影子画了出来。

三人感叹着关于酒和菜肴的话题,其中一名客人“举网得鱼”,而在画卷上,并非是客人“举网得鱼”,而是跟随在三人左右的侍从向一名渔父买鱼。渔父和他的船掩映在水草之中,看起来不像是特地在此贩鱼的,倒像是被苏轼等人刚巧碰到,临时给他买鱼。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在画面的下方一片狭小的三角地带上,画面的上方则是一大片长江江水,浩渺无垠,广阔无边。现在,客人有了,菜肴有了,就缺酒了。于是,进入画卷第二部分。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2

没有酒怎么办?苏轼想到回家问问妻子,看看妻子有没有什么办法弄到酒。苏轼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他的几任妻子都是那种贤内助,在生活上,悉心照料着苏轼,辛苦却没有怨言。面对询问的丈夫,妻子说:“我刚好藏了一坛酒,就是为了你不时之需。”从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妻子对于苏轼的重要性,总是会在一些连苏轼也没有办法的时候给苏轼提供帮助。

画卷中,苏轼高高兴兴地拎着鱼拎着酒去和朋友相聚了。妻子和一名侍童在门口送别,画卷左方的马厩里,一名马夫正在休息。通过马夫也已表明了此刻已然天色已晚,正是人困马乏之时。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苏轼兴致盎然之时,因为有酒有肉有客。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朋友来了,无论多么晚,都会精神抖擞地去赴约。画面中的房屋院子,极为简陋,这里也是为了凸显出被贬黄州的苏轼所过的清贫生活。

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3

第三段,画面中的苏轼与客人坐在临江岸边,两名客人分坐在左右,目光皆看向居中的苏轼。苏轼已然是高大的形象。苏轼所瞩目的是眼前的江水和露出水面的石头。人物身前和身后的山,皆是顶到画面上方的,表现的正是“山高”一词。画面中露出出来的石头是对应《前赤壁赋》中的“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而言的。前后《赤壁赋》的创作时间相差三个月,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是“江山不可复识”。这几个字,透出出了苏轼心中的一股惆怅,三个月的时间,如同过了三个春秋一般的漫长,漫长的三个月前的景,竟然已不熟悉。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4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5

第四段是全画卷用笔最多刻画景物最繁的一个部分。这种“多”与“繁”是为了迎合诗赋中的描写而生。苏轼兴致来了,竟然要登崖而上。画面中,苏轼置身于一片林木危石之中。面前杂草丛生,古木繁茂。乔仲常使用了一些更为繁密的线条来表现出紧张的氛围,石头、草木的线条显得格外的自信从容。如此爽利的运笔,真实再现了环境的野逸。这一部分,有许多诗赋中的细节也可以看到,比如画面中的鸟巢,应的正是“栖鹘之危巢”。

这一部分是紧张、刺激的。在这种环境中,苏轼也难免“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在大自然之中,人真的太渺小了,任何的与天斗的行为看起来最终都只会让自己感到悲恐。“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山谷对长啸的回应,愈发显得人的可怜可悲,也由此让人在广袤的宇宙天地中愈发觉得渺小。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6

相比第四部分中的紧张刺激,第五部分是静谧安详的。画面中,大面积的江水突出的正是江水中的小舟。舟中共计无人,苏轼与客三人,侍童一人,船夫一人。五人中,唯有面向观众的苏轼的面目是清楚的,其余人物形象则简略得多。

舟的后方空中,一只古鹤正展翅飞过,这正是对诗赋中“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的描绘。此刻,远山在静穆中长眠,江水中的孤岩上,两只水鸟正在对空长鸣。一声长鸣,划破宁静的江面和夜空。让静谧的夜色愈发地寂寥。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7

第六部分。画面中,三人已经来到了苏轼的家里。这里,乔仲常将两个场景融合在了一起,可以看做是一种剪辑手法。画面中三人坐在房内闲谈,已经是泛舟回来。画中后面躺卧的苏轼已经进入了梦乡。两种画面剪辑到一起,也正应了诗赋中“须臾客去”四个字。

梦境没有在画面中直接表现出来。这也正是乔仲常的用意所在。为什么?画卷的第七段或许可以说明这种用意所在。

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8

画卷的末尾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山水人物画。近山、远山、房屋、人物、林木水石,同时出现在这一部分。站在柴门外的苏轼,面向着画卷的右边。刚从梦中醒来的苏轼看着刚刚赤壁泛舟的方向,说不清楚究竟刚刚所历的是现实还是梦境。对于现实处境中的苏轼来说,这种经历,便如同梦一般。

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生命低谷中的豁达

我们读《后赤壁赋》,仿佛就是在苏轼的一场梦中游弋。乔仲常或许同样有着这样的感受,《后赤壁赋图》中似乎也是在表现一种梦境中的场景。简率白描的线条,不正是梦中世界物象的形态么?它们形态模糊,如同无痕浅影。

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亦如梦一场。被贬黄州的他,创作了许多伟大的诗文篇章,在这些篇章里,我们也读到了一个内心无比悲戚的苏轼。作为苏轼的崇拜者,乔仲常大概深刻理解了苏轼。有传言说乔仲常可能是李公麟的外甥,而李公麟和苏轼的关系非常亲密。从这层关系出发,我们或许也可以明了为什么乔仲常如此崇拜苏轼,且如此理解苏轼。

梦中有多欢乐,梦醒后便有多悲戚。整个画卷依着诗赋的节奏缓缓递进,由“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起的平静,到卖鱼、拿酒,再到登崖长啸,再到江中饮酒泛舟。这是苏轼的快乐所在。在与客人美酒佳肴泛舟赤壁的时候,苏轼或许想到的都是往日在繁华的帝都与友人们畅聊吟诗作赋的情形吧。

此刻,山水与苏轼同在。泛舟赤壁的苏轼,心虽有悲戚,却也得到了慰藉。对于他来说,有这样的机会与朋友赤壁泛舟饮酒,是难得的一次逃离现实的机会。画卷中的苏轼,神情是安详的,形态是高大的。或可说,这样的苏轼,正是乔仲常心中的苏轼——那个仍旧意气风发、独领风骚、才情横溢的苏轼。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最后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生命的所有际遇,都如同梦一般,既然如此,那就与江月同饮同醉吧。这里,我们读到的却不是生命的凄凉,而是生命处在低谷中的豁达。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意旨,或也正是借苏轼来表达如梦人生的豁达。

三、豁达,低谷是生命的体面与尊严

从自己的啼哭声中开始,在亲人的泪水中结束。人生或许就是一场梦。梦境中的我们,经历着翻山越岭,有时在山巅,有时在山谷。或高或低,这是人生中一定会有的两种情形。当人处在山巅,不能说是人生的成功,当人处在低谷,也不能说是失败。在宇宙自然面前,山巅、山谷,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那点成功算得了什么,那点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明月,既可照到山巅,也可洒向山谷,眷顾着每个生命。当我们处在生命的低谷中时,常常会感到卑微。曾经的朋友,此刻都远离自己;曾经面对所有人和事时的胆气,此刻面对却显得有些胆怯。我想,不如坦然接受,人事包容。这便是生命中应有的豁达。唯有豁达的生命,才能让我们在低谷中保持一份体面与尊严。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长卷
《后赤壁赋图》
【禅画欣赏】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羽仙记
苏东坡,长这样?
许江 | 与古携新 从流激荡——从“宋韵今辉”特展谈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