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汉文史料的弃伪存真
对汉文史料的弃伪存真[ 来源:中国苗族网 | 发布日期:2013-06-11 |潘定发

  大家知道,对苗族历史的研究,一般要从苗族口碑史料(含已用汉文记译的资料)、汉文史料和考古资料三方面资料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与综合,才能得出对某一事戓人的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而得出对苗族历史的正确或相对正确的认识。真正的考古史料一般都是最可靠的黄金标准史料。故,对苗族口牌史料和汉文史料都有一个艰巨的弃伪存真的任务,尤其是对浩如烟海而又真假相杂的汉文资料的鉴别工作尤为艰难而又尤为重要。限于篇幅,拙文只能极粗浅地专淡对与苗族历史有关的一些汉文史料作一些去伪存真工作,且作为抛砖引玉。若拙见有错,敬希指正。                         

  一、对史料鉴别真伪的重要性

  对于史料鉴别的重要性问题,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著《十批判书》中就曾经说过:“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可见,对苗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把辨伪求真作为基本工作之一,如果你所凭借的资料是虚假的,就必然得不出可靠的正确结论来。

  二、 伪史料存在的某些原因

  历史的真实性来源于史料的可靠性,而历代流传下来的史书,由于编著者本身受到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甚至偏见,不少伪事及谬误便有意或无意地被保留在他们的著作内,对这些伪事和谬误,在引用作证据或下决论之前,必须加以鉴别。

  三、对于苗族历史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急需弄清以下两对古史人物或族群的关系

  (一)、伏羲=太昊吗?

  到目前,仍有许多中国史学家认为:伏羲=太昊。即认为二者是同一人或同一族群名,为今山东一带人氏。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伏羲氏是代表中国的一个比较漫长的上古历史时代。范文澜先生在1964年8月版《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的第83页上就说:“‘易系辞传’有所谓‘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伏羲氏时代”。 有大量的汉文古籍史料显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中国古代人群在物质生产方面已经从原先的采取游荡寻找食物活动进入了从事渔猎和畜牧业生产的谋生发展方式;在人类自身繁衍方面已开始由原始群的杂乱婚姻形态开始进入有序状态。在苗族先民中流传的先祖伏羲兄妹(黔东南有部分苗族称姜央兄妹)在一场灭绝人类的大洪灾之后幸存,不得不成婚育子繁衍人烟的故事传说也是对远古母系氏族婚姻的一种反映。

  笔者在《试淡苗族的历史框架》中(见《中国苗族网》)列举了许多文献史料证明:关于伏羲的远古传说,最先是从中华旧石器时就生活在中国南方的苗族最早先民即苗蛮族群中流传,然后向北方(黄河中下游流域)和四周传播的观点。而南方指的就是长江流域尤其是指长江中下游流域。伏羲是南方人氏。

  史书明确:太昊是北方人氏,属于生活在今山东一带的东夷族群人氏。

  那么,为什么一些史学家(包括部分苗学专家)仍相信伏羲=太昊这样的错误观点呢?笔者认为:

  一是中华旧石器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苗蛮族群中的一部分人(史称九黎人)比神农族群、炎帝族群和黄帝族群最早进入中原,是这些北进的苗蛮族群人们把关于苗蛮族群中的伏羲兄妹或者伏羲和女娲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和蚩尤九黎族团有交往的住在北方的炎帝、神农和黄帝三族群和东夷族群、其他氏族或部落中去有关,久而久之,伏羲也就被视为北方人氏住在北方去了;二是正如徐旭生先生所指出的:自从汉代刘歆用比附《左传》与《周易。系辞》的办法把伏羲与太昊(笔者按:太昊属于东夷集团)说成是一人(见上述徐氏的书第65页);陈连开先生在费孝通先生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一书的第79页上也说:“先秦文献,伏羲与太昊完全是不相关的神或人,《世经》(刘歆著)始将二者合为一位,作为始以‘木德王’有天下而列于三皇之首。故后世考伏羲地理,多依太昊遗裔分布与关于太昊活动范围而推论伏羲的神话源于山东泰山以北以西今豫东鲁西北地区。”

  由于有许多史学家包括一些苗学专家至今仍持伏羲=太昊的错误观点,因而认为伏羲是住在北方,是北方人。于是便把苗族的最早源头主干也定位于住在北方山东境内靠海边的东夷人(按:诚然,九黎族群后来在涿鹿大战中败仗后也有一部分东夷人随着九黎人迁到南方,参与建三苗部落联盟,以后也衍变成苗民)。因而也就把祖籍本为南方的九黎人氏的蚩尤误称为北方的东夷人氏(详见《中国苗族网》上拙文《蚩尤不是炎帝之裔》)。

  (二)炎帝=神农吗?

  到目前,有许多的中国史学家还仍认为:炎帝=神农。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经查阅一些史料就会发现,原来将伏羲=太昊以及炎帝与神农合并为炎帝神农氏为一人的肇始者就是西汉末年的皇族子孙、曾校阅大量古籍而撰成《七略》、王莽新朝时曾任“国师”的刘歆。《汉书·律历志》载刘歆的《世经》赫然写着:“太昊帝,……首德始于木,……作罔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即伏羲氏)”和“炎帝,……以火承木,……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这里,不仅把炎帝和神农氏合而为一人,同时又把古史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太昊和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的伏羲氏合而为一。这应该是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即炎帝=神农的最早记载。

  其实,从西汉中期的司马迁编著《史记》和其他西汉中期以前的汉文史书来看,炎帝、神农、蚩尤、黄帝等都是各个互不相关的人或族群。让我们来重读《史记?五帝本纪》中很著名的一段话吧:

  “轩辕之时,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尢,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笔者认为,司马迁在这一段话中,把人物关系交待得十分清楚,这一段话涉及四个重要人物:神农氏、轩辕、炎帝、蚩尤。开头便说轩辕(有熊部落的首领)那时,神农氏已衰落了(衰落到丧失领导群雄号令天下的程度)。诸侯部落之间相互攻击。 轩辕的有熊部落以武力征讨,建立起自己的军事部落集团。那时,蚩尤是最强盛的一个军事部落集团,谁都对他无可奈何。炎帝也是另一个军事集团首领。于是, 轩辕首先在阪泉发动了进攻炎帝的部落,经过三次大战,达到了让炎帝臣服于他的目。接着轩辕又最终战胜蚩尤后,各诸侯才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曾具有领导炎黄等群雄、号令天下者),是为黄帝”。 统治了中原地区。 

  其次,我们还看到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还征引管仲的话:“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其中有“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这里,司马迁把神农和炎帝作为先后互不相干的两家,也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从先秦至西汉中期,所有的古籍对神农和炎帝都是分开叙述的,二人的事迹各不相同,而且时代也有先后。神农的时代大约在伏羲氏之后,黄帝之前;他的主要事迹为参与原始农业和原始医药的发明。《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管子·轻重戊》谓:“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商君书·画策》述:“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在上述这些古籍中,都没有神农=炎帝。

  自刘歆、班固等把炎帝神氏合为一人后,中国的史学界也就自觉或随大流地形成了两大派:一派坚持刘歆、班固意见,认为炎帝即神农氏;另一派认为神农和炎帝分別是两个人或两个族群,因《史记》及其之前史籍如是说。这就影响到中国上古史的某些记述的真伪问题。也就必然影响到苗族历史的记述之正误问题。

  可见,对汉文古藉有关上古史的辨别真伪的任务还十分艰难。

  (作者:潘定发,雷山县苗学研究会)
 
 
 

(编辑:俞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一统(三)1:黄帝对上古中国的统一从东部开始,西部和南部是对神农统治的接管
上古人物列传
蚩尤是黄帝之子?历史文献整理不能以讹传讹!
史料发现涿鹿之战前黄帝竟神秘消失了三年,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炎帝神农氏不会与黄帝轩辕氏和九黎蚩尤氏同时代,他们差了197年
5黄帝文化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