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伤寒论》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证、阳证的范围相当广泛,下面只能列举一些典型症状作为代表。
一、阴证:阴证多是人体机能不足(衰退)的疾病。常见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萎靡不振,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语声低怯,纳少,口不渴,便溏腥臭,小便清长,舌质淡而胖嫩,苔白或厚,脉沉迟或细、涩、弱。
【常用中草药】辛、甘、发、散之阳药。如:桂枝,肉桂,蜀椒,生干姜,细辛,苦参,人参,麦门冬,土茯苓,黄芪,大枣,阿胶,伏龙肝,山萸肉,旋覆花,厚朴,半夏等等
【针灸取穴】取穴以病性、病位选取有关经脉、腧穴。针用补法或泻法,或补泻兼施,或并用灸法。
二、阳证:
阳证多是人体机能亢进的疾病。常见面色红赤,肌肤灼热,精神烦躁不安,语声高亢,或哭笑无常,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秽臭,小便短赤、涩痛。
【常用中草药】酸、苦、涌、泄之阴药。如:五味子,地榆,枳实,牡丹皮,石膏,雄黄,皂角,芍药,杏仁,黄连,黄芩,地黄,黄柏,柴胡,知母,龙胆草,木通等等

【针灸取穴】取穴根据病情、病位选取有关经脉、腧穴。针用泻法。不用灸法。

起病阴阳与治病先后
题目说的是,疾病最初有起病于阴经或阳经的不同,当然这就决定了医者临证治疗时,则就必须明确疾病的这种阴阳性质,然后再分出施针治疗的先后顺序。

经文对此的描述说得很简单:“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大意是说,对于那些先起于阴经而后传于阳经的疾病,医者临证治疗时,应当先治阴经以治其本,然后再治阳经以治其标;反之,临床对于那些先起于阳经而后传于阴经的疾病,医者临证治疗时,则应当先治阳经以治其本,然后再治阴经以治其标。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病先起”。很显然,这个所谓的“病先起”其实说的就是疾病之“本”!也就是,“病先起阴者”,阴为本;反之,“病先起阳者”,阳为本。
虚实辨证

一、虚证:

虚证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所致的疾病。人体正气不足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种:
(1)、阴虚证
阴虚证是由于伤阴所致的疾病。常见午后潮热,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盜汗,口燥咽干,尿黄,便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常用草药】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 
 【常用方剂】青蒿鳖甲汤,百合固金汤
【针灸取穴】以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忌用灸法。
(2)、阳虚证
阳虚证是由于伤阳所致的疾病。常见形寒肢冷,面色魄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质淡苔白,脉弱。
【常用草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
【常用方剂】附子理中丸、右归丸加减
【针灸取穴】以取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以灸为主,辅以针刺用补法。

二、实证:

是由于邪气盛实所致的疾病。因为病邪的性质及所侵犯的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的差异也很大,常见的主要症状有壮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则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漓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或实数有力。
【常用中药】软坚散结:鳖甲、鳖甲胶、浮石、海胆、海藻、蛤壳、昆布、牡蛎、朴消、天泡子、瓦楞子、玄明粉。

【针灸取穴】取穴根据病邪性质和所病部位,选取有关经脉、腧穴。针用泻法。

针灸治疗的临床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肌体经络疏通,气血调达,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针灸治疗的临床作用如下。
    1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将其刺激信息传入相应的肢体或脏腑、组织器官,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名言“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则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气血不至则麻木不仁,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痉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低下。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即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络的意思。
    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他高度概括出了多种因素导致经络气血壅滞不通是疾病发生的总病机。同时也对针与灸在疏通经络方面的各自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针刺偏于开壅导滞主要适用于实热证;灸法偏于温暖通经主要适用于虚寒证。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疏通之法也各有所宜,当辨证而酌用。当然,这只是大法,临床应用亦不能过于拘泥。
    对于有些针感较差、得气较慢、经气不至或经气虽至但未到达病所者,欲达疏通经络之目的,除了增加刺激量之外,还可以施行循经按压、循经透穴、循经施灸等法,以通经气。
    2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免疫机制,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气未衰者(新病),治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以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邪也盛,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以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
    若以邪实为主者,祛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根据针灸临床实践体验,针刺补法和艾灸,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针刺泻法和刺血,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证和实热证。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还与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偏补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人中、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时用之。大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3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耗损阳气。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另一方之不足,配合扶阳或益阴。
    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之虚热证,治以滋阴制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之阴寒证,治以补阳消阴,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由于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无竭。阴中求阳即滋阴时兼以补阳,阳中求阴即补阳时兼以滋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也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例如肺阴虚之结核病取足三里补土生金;心血不足之失眠、盗汗取心俞、脾俞、足三里补气生血;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取太溪、照海滋补肾阴;大汗亡阳灸气海、关元阴中求阳。
    根据脏腑的阴阳属性和胸背阴阳的划分,脏病取腰背(阳部)之背俞穴(如咳嗽、哮喘取肺俞,遗精、阳痿取肾俞),腑病取胸腹(阴部)之腹募穴(如胃痛、腹泄取中脘,遗尿、尿闭取中极)。结合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关系,阴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阳经腧穴治疗(如肝病取阳陵泉,脾病取足三里),阳经经脉病证取相表里的阴经腧穴治疗(如胆病取太冲,胃病取公孙)。凡此,均属于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范畴。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例如阴盛阳虚则癫疾、嗜睡,阳盛阴虚则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多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气所发穴申脉治疗。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再如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赤肿痛,治当补阴泻阳,育阴潜阳。补太溪、照海、复溜滋养肾水。泻太冲、行间、侠溪平降肝阳。如此水火相济,阴阳自调。

    综上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针灸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同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腧穴的特性、针灸刺激的方式、补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治作用。如当机体处于虚寒、脱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虚散寒、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清热泻实、开窍启闭的作用。对高血压,针灸可将其降低;低血压,针灸可使其升高。心动过速者,针灸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灸能使之加快。胃肠痉挛而疼痛,针灸可以消除痉挛,使疼痛缓解;胃肠弛缓而下垂,针灸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底升高。凡此种种,均足以说明机体状态这个内在因素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教科书上没有的:针刺取穴顺序(至关重要)
导读

临床针刺取穴你是按什么顺序?一般来说采取先上后下,因此法简便快捷,故教科书上多不涉及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的问题。在初学针灸时小编曾考虑针刺穴位顺序是否对疗效有影响,一次翻阅资料时才觉取穴顺序其实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一般教科书的内容编写,针刺包括体位选择,揣穴定穴,消毒,针具的选择,进针,补泻手法与出针等内容,但并没有告诉你针刺顺序。而临床常常用多个穴位治疗疾病,而针刺施术顺序对于疗效是否存在影响
针刺顺序即依不同的病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针刺治疗,针刺顺序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一书中曾提到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对针刺疗效的影响。临床用同一腧穴处方,由于施术先后不同,产生效果因之而异。
《灵枢·五色篇》中有记载“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体现了腧穴针刺顺序对疗效的重要影响,《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一书中曾举一病例,“如治一急性胃痛患者,取内关,中脘,足三里,并依此顺序施术,顷刻病减痛止,但在留针过程中给予行针时,其顺序恰于其反,结果其病又作,复又施术如前,才告痛止”。
此例可以看出,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对针刺疗效影响之巨大。而符文彬教授更是认为,针刺的不传之秘在于针刺顺序,足以见得针刺顺序的重要性。
关于针刺顺序规律,一般有几种取穴顺序规律,现简要整理介绍如下:
一、主配穴处方中,先针主穴
在一张针灸处方中,一般先针治疗主症的主穴,后针治疗兼症的配穴,此规律为临床基本规律,大多医生用此法。若主穴非一个穴位,通常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施术,而配穴也根据治病需要进行针刺顺序的选择。
二、急则首刺治标穴,缓则先刺治本穴
按照病症的缓急,通常“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症先针治标穴以缓其急,缓则先刺治本穴以治其本,也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
三、先病后病同时存在:先病先刺
疾病的发展常常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故宜先病当先刺,后病当后刺。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条中先病必须与后病同时存在,若先病或后病转为急症,则采取“急则首刺治标穴,缓则先刺治本穴”的方法。
四、特殊作用穴位当先刺
按照临床经验,某些特殊作用或特殊刺法,当先刺其穴。如符文彬教授治疗精神疾患等疾病经验为先升清后降浊,针刺中采用印堂,百会二穴取其升清降浊调节气机之效,故先刺之,后用它穴以辅助。
五、依证的虚实定序
阴盛阳虚,先背后腹;阴虚阳盛,先下后上;先补其虚,后泻其实。《灵枢·终始》提到:“阴盛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难经·八十一难》指出:“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这里的先后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法的先后,也即整个疗程的先后顺序;二是治疗的先后顺序,也就是每次施术的先后顺序。
阴阳互为制约、互为消长,阴盛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阳气旺盛了,阴邪会自然消匿,即“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我们知道,背为阳,腹为阴,所以在施针时,阴盛阳虚者,先针背,后针腹。
如我们治疗哮喘,在取穴上也不外大椎、定喘、肺俞、心俞、膈俞、脾俞、天突、中府、孔最等,但在针刺顺序上是先刺背部腧穴,再刺胸腹四肢腧穴,或第一疗程刺背部腧穴,第二疗程刺胸腹四肢腧穴。哮喘病多属阴盛阳虚,所以先针背后针腹的针刺顺序是能够取得理想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阴虚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是滋阴潜阳的一种体现。阴精不足,不能制约阳气,应首先顾及其不足的阴,阴精充足了,亢奋的阳气将自然平复,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在临床上,阴虚阳盛者常表现为上盛下虚,上为阳,下为阴,所以针刺时,要先刺其下,补其阴,后泻其上,潜其阳。比如高血压病,临床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上盛下虚症,常选百会、风池、曲池、上巨虚、太溪等穴,在针刺顺序上可遵循先太溪、下巨虚、上巨虚,再百会、风池、曲池。在依证的虚实定序规律中,补泻手法的先后顺序也有规律可循。《难经》中“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这里不仅指出了补泻的母子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补泻的先后顺序。虚实夹杂之证,若需补泻手法同施,多先施补法,后施泻法。

六、依主客经传变定序
表里同病,先刺主之原,后刺客之络;表里未传,先补客之原,后泻主之络。

表里经由于其经络相合,而互为表里,因此疾病的传变常常是两经之间相互传变,例如手太阴肺病,可以传及手阳明大肠,此时肺为主,大肠为客。相反手阳明大肠病传给手太阴肺,则大肠为主,肺为客。杨氏《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中就有古人应用此规律的经验总结,今人用来也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依“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故表里未传,先补客之原,后泻主之络的理论。也就是说,若表里经尚未传变,要先补将被传经的原穴,再泻传变经的络穴。经气充盛了,邪气就难以深入,原气会聚之处在于原穴,所以治疗时应先补被传经的原穴。络脉为联接两经的穴位,既是邪气传变的通路,又是两经经气相交接之处,所以在先补客之原的基础上,还需再泻主之路,以断其路。

七、依病症与治法定序
针灸经典中,有关针刺顺序的系统论述不多,但有关具体病症的针刺先后顺序的记载并不少见,如《长桑君天星秘诀歌》中记载“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先后施”,并对宿食、中鬼邪、脚气、耳鸣等十七种疾病详细记载了针刺的先后顺序,《拦江赋》、《席弘赋》、《玉龙歌》等中医歌诀中也有关于针刺取穴顺序的记载。
此外,运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针法时,当根据其针刺规律施术。
如子午流注针法先刺值日穴位开穴,后刺其他穴位等。

故针刺顺序是决定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一定的针刺选穴顺序,对于激发正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艾灸基本常识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流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温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云:“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 《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疾》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流,儿喜病惊。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以防噤。”《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也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详解三才针法操作方法

【导读】程莘农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前段时间,有位师第给我说他用三才法针刺气海穴治好了一位久治不愈的咳嗽患者,小编有感于程氏三才针法的厉害之处,特分享此篇文章以飨读者。

1三才针法操作方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1. 1动手探穴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千金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悉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中乃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而。”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如足三里穴虽定位为膝下三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穴位也会如此。
现代研究也发现,各种腧穴定位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自身对照各部位的骨度分寸与各种手指同身寸,符合率仅在0%一12.5 %,各种手指同身寸如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一夫法各组之间的符合率在0%一11.75% (P<0. 001),提示各组均不相关。
因此,
程莘农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离合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立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程莘农之所以重视探找穴位,因为他认为“诊病之处即是治病之处”,穴位为身体的报警器,如果
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正如《针灸资生经》中所曰,“须按其穴疼痛处灸之方效,按其穴之酸疼处即是受病处。”因此临证中他尤重视压痛选穴法,即取压痛点作为针灸治疗点的方法,以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痛而刺之”等刺法演变而来的。主要包括穴位与非穴位压痛选穴两种。穴位压痛选穴既可用以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如阑尾炎常在天枢和阑尾穴处有压痛,胆囊炎或胆结石在胆囊穴上有压痛等等。所有这些压痛点,又是有效的治疗点。非穴位压痛选穴,又称阿是压痛选穴,如扭伤、痹证、落枕等病,常用压痛选穴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1.2指实腕虚持针法
程莘农强调,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是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中,包括持针方法、进针时的用力方向、针刺角度、行针力度和频率等,与疗效直接相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持针之手要指力实而腕力虚,以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中指指端靠近穴位,单手进针,为三才针法的动作基础。进针时指力和腕力必须配合好,悬指,悬腕,悬肘,切循
经络,针随手入。运针时要具有《内经》所说的“手如握虎”之力,运神于指,针刺病所,方能“伏如横弩,起如发机”,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之所以有时同样的处方用穴,别人未能治愈的疾病,在程莘农手下能够取得疗效,可能与指力有很大关系。他认为,指力是在理法方穴术基础上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练就好,才能力贯针尖,丝丝入扣,恰中病机;能否顺利进针并不取决于手指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手指力量是否作用在针尖上,用力方向是否与进针方向一致,即是否能够做到力贯针尖,如果不能,力度越大,反而越容易弯针。现代研究也发现,指力的强弱与
针感有密切关系,进而影响疗效。如曹文钟等通过对5000人次的观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针感的强弱、出现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指力的大小成正比,
小于平均值3. 16kg的指力则不会出现
针感,并发现指力强度对甲皱微循环、肢体血流图、ST段、肠蠕动均有影响。
1. 3三才进针法
程莘农指出,临床要以病人为本,不仅重视疾病,更要关心病人。在患者
体位、针具选择、进针方法、针刺深浅等方面,既要确保疗效,又要注意患者能否接受,尤其是初次被针灸的人,进针的快慢、是否疼痛等因素,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他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在借鉴传统三才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病人痛苦小的进针法,取名为“三才进针法”。
三才,取意天、人、地三才,即进针分浅、中、深三个层次操作,先针1一2分深,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5一6分深,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2 -4分深,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
“三才法”首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可以看出把人体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以皮内为“天”,肉内为“人”,筋肉之间为“地”,即浅层、中层
和深层三层,分层针刺。
这种按穴位分层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在《灵枢》“三刺法”基础上提出的。《灵枢·官针》载:'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己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灵枢·终始》载:“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也。”说明在针刺过程中应分三部操作,“一刺”通过皮肤为腧穴浅层;“再刺”到达肌肉为腧穴中层;'三刺”进针至分肉之间,分肉即肌肉间隙的深层组织,为腧穴深层。如此分层操作则可祛除邪气、扶助正气、调和阴阳营卫,使针刺取得应有的感应,即“谷气至”。
程莘农指出,三才进针法之“快”主要体现在第一阶段,即快速刺透皮肤,因皮肤层神经末梢十分丰富,进针太慢则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疼痛,患者不易接受,所以进针透过皮肤时要用较快的动作。之后轻徐而入进入肌层,体会针感,稍有阻碍为针至血管或肌健,提针至皮下,改变针尖方向或角度进针至有针感。这样病人就少有痛苦及血肿形成,惟有酸、胀、麻、困之得气的舒适感。三才进针法轻巧迅速简

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一则可减少患者的疼痛,二则可调引气机之升降,为实施其他各种补泻手法打好基础,同时使初学者便于掌握应用,深受患者和学生好评,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前来学习。

1. 4震颤补泻法
程莘农认为,针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针刺取效的重中之重;针刺补泻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手法作为实现方式也是客观存在的。然从《黄帝内经》到《针灸大成》,各种补泻手法层出不穷,如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这些补泻手法虽丰富了针灸学,但因理论晦涩,在一定程度上给针刺手法理论造成疑惑;且不易操作和体验,使后学在临床操作中也难以把握,实不利针灸之传扬。
程莘农指出,手法作为实现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其指导原则只有一个,师古而不泥古,师其原则而不拘泥于其具体方法。他在古代传统补泻手法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将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相结合的手法—震颤催气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捻转略加振颤,使一次得气率达到了80%以上。得气后还加用“飞旋行气法”,即用拇、食两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1次,手指离针柄1次,结合一捻一放两指展开,状如飞鸟展翅,反复数次以促进针感扩散走动。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神经反射理论将针刺手法简化为重刺激和轻刺激两类。捻转一圆周为强刺激(泻法),捻转半圆周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即为弱刺激(补法);提插lcm者为强刺激(泻法),0. 5 cm者即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法),0. 2cm者即为弱刺激(补法)。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
2对三才针法使用要点的思考
程莘农指出针刺是一种从外入内的刺激疗法,其取效的关键是“得气”,即“得效之要,在于得气”。三才针法虽看上去操作简单,临床应用需要注意很多才能做到针下得气。得气的获得除与针刺部位、
针具选择、进针方法以及患者病情、体质状况有关外,更取决于提插、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 1辨证确定三才针刺深浅
程莘农认为针刺浅深问题,是毫针刺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决定疗效。应用三才进针手法时,针刺的深浅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不同组织来分层,三才进针只是将腧穴深度做相对的划分,如1. 5寸深的腧穴,即以0. 5寸处为天部(上1/3) )1寸处(中1 /3)为人部,1. 5寸处(下1 /3)为地部。如在某些部位不适宜深刺时,又如何加以运用?程莘农指出运用时当深则深、当浅则浅,并非对每一穴位的刺针深度必须达到三部。病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之分,刺有浅深之异,在表者浅刺,在里者深刺。正如《医学入门》载:“凡除寒热病宜于天部行气,
经络病宜于人部行气,麻痹疼痛宜于地部行气。”
程莘农认为,决定针刺浅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病情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关键,腧穴所在部位是决定针刺浅深的基础,患者年龄、体质是决定针刺浅深的重要条件。在掌握针刺浅深时要因病、因穴、因人制宜,否则就会产生深则邪气从之入,浅则邪气不泻的后果。如治疗外感表证时刺风池宜浅,进针7 —12mm即可,治
中风言语蹇涩之里证则需深刺风池,可直刺达20一30mm;寒性胃痛刺中脘进针深,而热性胃痛则浅刺之。此外,针刺浅深还应与所取腧穴相对应,随腧穴所在部位不同而异,腹腰、四肢内侧等阴部腧穴刺之宜深,头面、胸背、四肢外侧等阳部腧穴刺之宜浅。
2. 2灵活掌握针刺方向,气至病所
历代针灸医家创立了循、摄、弹、摇、搓、捻等等手法来候气、导气。程莘农认为为寻求较好的感应,除应用上述手法外还应采取适当的针刺方向,这是导针下之气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由于腧穴不仅能够主治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还能主治其所属经脉或与其交会的其他经脉疾病,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掌握不同针刺方向,不仅是为了适合在不同腧穴部位针刺,也是构成导气、补泻手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针刺某些腧穴时,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向针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如合谷穴主治范围有本经病候的
头痛、鼻帆、齿痛、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口歪斜,又有表里经肺经病候的发热恶寒、咳嗽、咽喉肿痛等病证,如针治指挛、臂痛等本经病候时应采用直刺法向食指方向斜刺,如治咳嗽、咽痛等肺经病候,则应向掌心方向直刺;若针治牙痛面瘫时要以针尖向上,顺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方向进行小幅度旋捻,使针感上行至患侧面部,患侧面部有酸胀感、发热感、蚁行感等为“气至病所”的针感。

程莘农“三才针法”虽源于古人但又有创新,三才一体得气为先,手法独特,疗效显著。看来朴实无华,却是千锤百炼,熔各种手法于一炉之作,它具有同一穴处的多靶点、多层次治疗的特点,通过对皮部、经络、经筋分层刺激,祛除稽留在不同层次组织中的邪气,调节卫气营血和皮络筋肉骨等组织结构,以疏通气血达到重点刺激、整体治疗、协同增效的目的。强调得气之时病人有针感,医生手下也应该有得气感,重视针刺深浅、补泻、方向对得气的影响,这些理论和经验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灸法诊疗操作规范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它能治疗针刺效果较差的某些病症,或结合针法应用,更能提高疗效,所以是针灸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一、灸法的作用
 1.温经散寒
 2.扶阳固脱
3.消瘀散结
 4.防病保健
 二、灸用材料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第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又由于艾产于各地,价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所采用。
 三、灸法的分类
  灸法的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下:
 1、艾灸:
 1)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艾卷灸:
 1)悬灸:温和灸,雀琢灸,回旋灸
 2)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3)温针灸
 4)温灸器灸
 3、其他灸法: 
1)灯火灸
 2)天灸: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
 四、灸法的操作方法 
 ()艾炷灸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灸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艾炷。艾炷的制作一般用手捻。将纯净的艾绒放在乎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每燃烧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施灸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轻重。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1)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即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以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资生经》中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说明古代灸法一般要求 达到化脓,即所谓灸疮,而且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对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障碍等证多采用本法。其*作方法是:
 ①选择体位及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所以选取的体位要求平正、舒适。待体位选好后正确点穴,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或用墨笔在穴位上划点标记。
《千金要方》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倒,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而卧灸之??”说明古人对于灸疗时的体位和点穴是十分重视的。
 ②艾炷的安放和施灸:艾炷安放时先在穴位上涂少量蒜液或凡士林,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炷,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痛感。灸完1壮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1壮,即可涂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连续灸7—9壮。
 ③敷贴淡膏药:灸满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可每天换贴1次。大约1周左右,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液较淡色白,若感染细菌而化脓,脓色多呈黄绿色)。同时可多吃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此灸法有后遗瘢痕,灸前应征求患者同意。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艾炷放置于腧穴部位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3)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有动物、植物和矿物,多数属于中药。药物又因病、因、证的不同,既有单方,又有复方。故治疗时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功能。有特殊效果且常用的间接灸有以下几种:
  ①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姜片上面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
灸完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潮红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
  ②隔蒜灸    将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③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可防止食盐受火爆起而伤人。一般灸3—7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肤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④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以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留一小孔或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附子饼上,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艾卷灸     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有关艾卷灸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朱权的《寿域神方》一书,其中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的记载。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入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又分为悬灸、实按灸两种,现介绍如下:
 1.悬灸    按其*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实按灸、回旋灸等。
  (1)温和灸   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中、食两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   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3) 回旋灸  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向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2. 实按灸  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
  ()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艾灸又须针刺留针的疾病。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入温灸筒或温灸盒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温灸盒放在施灸部位即可。适用于灸治腹部、腰部的一般常见病。
 (其他灸法
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灯火灸  又称灯草烨、灯草灸、油捻灸,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取10—15厘米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植物油,浸渍长约3—4厘米,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淬之声可重复1次。此法主要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惊风等病证。
  2.天灸  又称药物灸、发泡灸。
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者。常用的天灸法有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数十种。
 (1)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克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治疗扁桃腺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覆油纸,胶布固定。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上,外覆油纸,胶布固定。如敷于颊车、颧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4)白芥子灸:将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外覆以油纸,胶布固定。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证。
 五、灸法注意事项
()   施灸的先后顺序
古人对于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论述。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但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临床上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如脱肛的灸治,应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此外,施灸应注意在通风环境中进行。
 ()    施灸的补泻方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枢·背俞》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也记载说: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指出灸法的补泻亦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而实证则用泻法。
 ()    施灸的禁忌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及时处理。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灸后的处理
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1个月内慎做重体力劳动,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基本常识
7000字告诉你,针灸治病四大要素:选什么穴?用什么针?做啥手法?扎多长时间?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
灸法诊疗操作规范
艾灸分补泄,手法很重要!只有顶尖高手才知道的秘密哦!
二,倪海厦人纪教程简体整理稿之针灸(学习笔记2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