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传一刻王迎现代腹诊体系和案例分析(直播文字稿)

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讲课,首先感谢组织这次课的孙吉庆老师、刘鹏老师,他们邀请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现代腹诊针灸诊疗技术体系。

一、以病例引入:现代腹诊体系

首先大家看我发的这两张PPT,我们首先看第一个病理腰痛的病例:

87岁的女病人主诉双侧腰痛,行走时加重。

检查是发现双侧髂嵴最高点往下,臀部有压痛,标注一个加号。(一个加号就表示轻微的有压痛,两个加号是中度,三个加号一般就是表示重度疼痛,这是我的习惯。)

患者既往有心脏病史、静脉曲张病史,平时服用抗凝药物,腹诊检查双侧的神封、神堂穴有压痛、膻中穴也有压痛,这都是三个加号。鸠尾穴有压痛,两个加号,然后是颈部检查,颈部肌肉僵硬,天牖穴区压痛一个加号。治疗根据复诊检查和既往史,第一步我们是先揣穴,在对应穴位“按已刺”。

什么是按已刺呢?这是根据内经来的,就是我们下针前先揣穴,如果通过按压这个穴位有症状好转,我们再进行针刺,这就是按已刺。然后针双侧的三交阴、阴陵泉穴,再检查神封、神堂、膻中穴、水分穴时,疼痛已经完全消失。第二步又加刺了双侧的免疫穴,让患者活动颈部无不适,天牖穴疼痛也是明显的减轻。留针45分钟,治疗结束。再检查腰臀部已经无明显的不适,而且行走时无疼痛加重,这是这一个病例。

我们再看第二个病例,第二个病例是一个髋关节疼痛的病例。

患者女八十岁,因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一年,仍然持续疼痛,于2018年8月2日就诊,检查是左侧髋关节手术疤痕处压痛,腹诊淤血区压痛,左侧气冲穴压痛,左侧大腿内收肌紧张压痛。治疗思路先以消除腹征为主。第一步也是先针左侧的中封、尺泽、阴陵泉以及内阴穴。在检查腹征,所有的腹征都明显减轻。腹征的治疗结束之后再去检查,左侧的髋关节已经没有了压痛,但是考虑患者胆经循行部位的问题,又检查了胆经的火穴阳辅穴,局部有压痛,于是又针胆经的金穴和水穴,消除了火穴的压痛,最后患者高兴地离开了。

在这里为什么给大家先看两个病例,就是说大家看我这两个病例的检查治疗过程,是不是与大家以往的诊断治疗有所不同?首先我的这个病例,我是加了腹诊,就是腹部的检查。我两个病例都是有了腹诊,而且治疗的思路与大家常规的治疗思路也是不同。 首先以消除腹征为主,而不去先关注患者的主诉症状。患者主诉腰痛、髋关节疼痛,但是第一步治疗我没有直接去治疗这个疾病,而是以腹征的治疗为主。所以说这是我们治疗的思路与常规的不同,而且大家看我选取的穴位,许多穴位也与我们常规的治疗穴位不一样,但是我们用的这个穴位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它不仅能够把我们检查发现的腹征消除掉,同时也把患者主诉的症状给减轻和消除掉了。这就是我现在用来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以腹诊、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

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诊断各种疾病,也可以用它来治疗各种疾病,临床效果优于其他的诊断治疗方法,所以说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腹诊诊疗体系。

二、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腹诊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腹诊?刚才是我举的两个我的病例,告诉大家腹诊的临床效果,腹诊针灸的临床效果非常好。下面我们再看一下经典里是怎么说的。

在《灵枢·脏论》里说,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日本的掘井对时,他也说,“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乃一身资养之根本,阴阳气血之发源,外感内伤之所位,故古之诊法多矣。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这个PPT就告诉了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触诊胸腹来诊断疾病,而且效果是非常的好。

首先我们谈一下腹诊的优势,腹诊较其它的诊断有什么优势?首先第一个我们讲腹诊就是放大了的脉诊,脉诊是我们常用寸关尺来诊断全身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但是脉诊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许多人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医, 但是脉诊的水平不一定都非常的高,脉诊是需要天分的。但是腹诊作为放大了的脉诊,我们就是直接到腹部,到胸腹去检查这个部位有没有压痛,有没有肌肉紧张,腹内的有没有筋结压痛。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发现我们的胸腹、五脏六腑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哪一个脏腑发生了问题,所以说它作为一个放大了的脉诊,它比脉诊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再一个我们常讲五脏有病有疾,六腹必淤,所以说我们通过腹诊治疗,这是一个整体治疗。我们通过整体治疗之后,再治疗相关的症状,就会非常的容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我们现在首先再看一下, 在《难经》十六难中,对腹诊是如何讲的?在《难经》十六难中,黄帝问曰:说脉有三部九侯,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 岐伯回答:然是疾病有内外证,其病奈何? 然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这是讲的肝,下面还有讲令德心脉,脾脉、肺脉、肾脉。他都是从外症、内症和疾病三个部分来描述了这个疾病。

我们从《难经》十六难中可以看到,疾病的临床表现,它不外乎是外症,我们通过望诊可以发现疾病的一些症象。比如说肝病,摸到肝脉的话,病人是抽搐的表现,面部是发青,善怒,这个外症我们通过望诊就可以看到。另外他讲了是内证, 比如肝的内证是“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的内证是“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脾的内证是“当脐有动气, 按之牢若痛”,就是脐中有动气肺脉它的内证是“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脉是“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而其他的外在的表现就是脐病。比如心的症状表现就可以表现为心烦、心痛,整个人发热、恶心、呕吐。所以说我们在临床治疗的时候,我们复诊针灸的治疗是以治疗内证为主,是消除我们难经上所描述的这种内证,“脐左有动气”脐的左部的压痛,或者是心脉、心的问题的时候,是心上有动气,有压痛。脾是脐中有压痛,有动气,肺是脐右有压痛,有动气,肾是脐向。我们在临床治疗的时候,我们通过腹诊,发现了腹证,然后我们的治疗就是以消除腹证,消除患者的内证为主。大家想一想,在临床上我们是单纯的治疗表现非常简单的内证操作起来简单呢,还是治疗那些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各种症状简单呢?不用问,其实治疗这种内证是最简单的。只要我们把患者的内证消除了,患者内在的影响/导致各种外部症状的这些病

我们在这张PPT我们首先要看讲一下是腹诊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其实腹诊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我们中国的汉唐时期。但是在我们大陆没有发展起来,我觉得可能与过去的这种封建礼教有关系。但是它传到日本之后,,在日本蓬勃发展,所以说它发展盛于日本。我们在 日本的腹诊书,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诊病奇侅》。另外《五因子腹诊书》也是比较早的论述,腹诊的着作。现在在日本通常流行的就是《难经》派,《难经》派是以《难经》腹诊为主,再一个就是伤寒派,伤寒派以《伤寒论》、《仲景方》为准。另外就是折衷派,折衷派在重视腹诊的同时,也特别注重脉诊的诊断,这是折衷派。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现代腹诊诊疗体系,是以美国的松本奇子老师和他的老师长野介,根据《难经》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创立的一种用于针灸临床的腹部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用的腹诊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基于长野、松本派这个腹诊诊断和治疗为基础的。我们今天就是说以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现代腹诊诊疗体系,我们就是以长野、松本派腹诊诊断为基础。另外我们还结合了其他的腹诊诊断,临床中以腹诊诊断和治疗内症为主,并融合了多种针灸操作技术、对症治疗为辅的一个开放性的技术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体系以长野、松本派,他的腹诊诊断图为主。另外我们还结合了其他的一些腹诊诊断。在临床治疗中,还加入其他的针刺方法以及我的一些针灸技术。我们学习的这个腹诊诊疗体系,我们说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技术体系。就说我们诊断、基础治疗以我讲的为主,临床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把自己所擅长的技术加入进来,形成自己的治疗体系。我们大家来看一下这个腹诊图,我制作的这个腹诊图。这个腹诊图就是以长野、松本派它的腹诊为基础的一个腹诊图。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难经十六难》,在《难经十六难》当中,它虽然讲了肝病,肝的反射区,肝是在脐的左侧,其所有动气,肺是在脐的右侧,心就在脐的上方,脾是在脐中央,肾是在脐下。也就是说在《难经》腹诊里它只讲了五脏在其中不同的大体部位。 再比如肺的反射区,就是说肺在脐的右侧,到底右侧哪个部位,它没有具体的描述。其它的五脏也是这个样,比如心在脐上,心在脐上到底是哪一个部位,也都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随着腹诊在日本的发展慢慢的对于这些它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在现代中医,松本老师和长野老师根据他们临床经验摸索,结合了 《难经》腹诊以及日本其它医家的腹诊成果,逐渐的把腹诊定位标准化,就形成了像现在一样的一个定位系统。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不同的反射区代表的什么意义?如何定位?

三、腹诊反射区代表意义和定性定位

大家看我的标号来吧,首先我们看第一、第二。 一二就是肾经的胸段是一个反射区,虽然我们讲腹诊,其实腹诊在日本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它不仅仅是单纯腹部的诊断,而包含了胸腹诊以及以颈部、背部辅助诊断为辅的这么一个全面的全身辨诊这么一个系统,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首先我们看胸部肾经的胸段这个循行路线,我标了一,如果单纯的是在一这个反射区,肾左侧肾经,胸段有压痛的话那么可能是心脏有问题。如果是左右两侧, 神经胸段循行反射区都有压痛的话,可能是肺消化系统的问题,另外也可能是患者有抑郁症,造成了胸部的肌肉紧张、压痛。

第三是膻中的反射区,我们这里讲都是讲反射区而不是讲一点,而是以膻中穴为中心的这么一个区域。如果膻中穴反射区有问题的话我们就认为有下面几个情况,第一,可能是心脏的问题。第二,是与呼吸,这是呼吸有关的,是呼吸系统的问题。第三,患者有情感的问题。一般在这个部位的压痛,如果属于情感问题,患者就会表现出一种焦虑,是焦虑的反射区,这个也是。

第四,我们讲的鸠尾的反射区, 鸠尾反射区也是我们讲的心脏的反射区。 心在其上有动气,这个图里,我们明确地就把心脏的反射区定在了鸠尾反射区。当然,这个区域的压痛还会有多种情况的,我们下面再讲。

(鸠尾区有两个按法)一个是垂直90度向下按压,像腹部90度按压,如果患者有疼痛,这个压痛预示着患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如果我们以45度角朝左上方按压鸠尾学区。患者有压痛这个情况,一个我们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心脏的问题。如何判断是心脏问题?除了鸠尾区域压痛以外,另外我们还要结合一区,肾经的胸段有没有压痛,以及心脏周围其他反射区有没有压痛?我们只有综合起来, 才能判断这个压痛是否是心脏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在面授课上会给大家详细的介绍。

再一个,如果我们45度角向上按压,患者有压痛,除了考虑心脏以外,患者往往会有失眠、抑郁症、情感等问题。与膻中穴的压痛患者表现为焦虑有所不同。在鸠尾学区情感的表现是什么?他是一种担心、恐慌,患者老是担心,担心什么事情要发生。这是鸠尾学区精神问题的一个特点担心。我们如果按压鸠尾穴区,不光是左侧有压痛,右侧有压痛的时候,往往就是膈肌的问题,膈肌它会有高张力,这时候我们治疗就要以处理膈肌为主,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我们继续看这个图中标的第五,黑圈。 第五就是以中脘反射区,中脘区有压痛,有的病人这里会有结节,这往往是提示我们患者是有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们可以诊断为胃气虚弱或者胃气不足的表现,会在这里有压痛。另外胃气不足,我们也可以通过摸脉来进行诊断。胃气不足。

再一个就是六,六这是一个大的椭圆形的黄圈,我画了一个,它包括了五。六其实它是中脘区以及左右两侧的梁门穴区。我们检查患者的腹部,如果发现患者只是左侧梁门穴区有压痛的话, 患者可能有胃溃疡的问题,胃的问题。如果患者是右侧梁门穴区有压痛的话,往往是十二指肠的问题。如果他整一个区域,黄圈这个六,我标的这个区域,它整个区域不仅仅是梁门穴,而且包括中脘穴都有压痛的话,我们可以诊断为胰腺虚弱,好多胰腺炎术后的病人这个区域会有压痛,或者胰腺虚弱,这个区也有压痛,这一点大家需要仔细辨别。

下面我们接着看七, 七就是右侧的关门穴区,右侧的关门穴区,一般常见于糖尿病的病人会在这里有反应。特别是多年糖尿病的病人,我们会在右侧的关门穴区触摸,会发现感觉肌肉僵硬,或者有一个小的结节。这是右侧的关门穴区,大家需要注意。

接着我们看八,八是水分穴区, 水分穴区这里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压痛,一种是脉动,有脐上脉动,激动。首先我们看水分穴有压痛。如果水分穴有压痛的话,它就预示着患者有情绪的问题, 他这种情绪的问题是什么呢?他与三四不一样, 他这个情绪就是患者善悲易哭, 如果我们检查患者水分穴有压痛,你可以问一下是不是喜欢哭,平常常常哭泣,一般的都错不了。讲到这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三个情感的反射区,膻中反射区,鸠尾反射区,水分反射区。在临床上,有时候这三个反射区的压痛会一起存在,患者的抑郁症,情绪问题比较重,有的是单纯存在,但是不同的位置,他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是不一样的。三区是焦虑,四区是担心, 八区是悲伤、易哭。这是这三个反射区的不同的特点。再一个,我们常常会摸到脐上悸动,水分穴的悸动。这个时候悸动一般我们考虑患者有肝肾亏虚,肝肾亏虚的表现,有的人悸动不仅是水分穴,症状明显的会从水分穴一直到中脘穴,有的气往上冲,一直到间突下都会有的。我在法兰克福的面授班上摸到一个学员,他的悸动是脐旁悸动,整个像书上描述的那样,左侧脐旁像一个黄瓜型的这样的悸动,一直从脐旁到了剑突下这样一个弧形个体的。这是脐旁悸动,这是一个,所以说一摸到这种情况,我马上就告诉了患者,你这是抑肝散加陈皮半夏证。所以说他这种情况在日本汉方里就是要吃抑肝散加陈皮半夏的。但是当时我们也没有给患者就是学员,当时我们上课也不可能给他吃中药,我们就给他进行了腹诊治疗,针完之后,他就感觉到非常顶的黄瓜型的悸动一下子就跟蔫了似的,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下面我们再看九,九是其中脚是脾的反射区,这一点大家要注意的什么呢?我们讲脾的反射区不仅仅是讲它脐的中心,而且包括了脐缘, 也就是在上面,这个点是在水分,下面是到阴交穴,两旁是在肓腧穴,在它们这个范围内,我们都称之为脾的反射区。有时候患者脾虚,我们会在会摸到整个这个部位,皮肤松软,腹纹发凉。另外我们按压脐缘,另外我们按压脐缘就在四周都会有疼痛。这一点 如果我们判断脾虚有问题,他的压痛是整个脐缘都有压痛。如果单纯有一点压痛,比如说只是肓腧穴的压痛,就不能诊断为脾虚,而是诊断为肾的问题,可能是有肾虚的表现。

下面我们再看十,十是两个点,就是在脐下缘的。乾位和艮位, 这两点我们称之为肾上腺反射区。肾上腺虚弱的病人,我们会在这两个点有压痛,有很多病人我们都会发现,在这两个点或者是其中的一个点,有结节,有压痛,这个结节非常的明显。

11就是脐下气海区,基本上就这么个区域,它就是肾的反射区,这是气海丹田肾的反射区,大家应该是都比较了解。

我们再看十二, 十二这是肺的反射区。 我们把它定位,怎么定位呢?它就是在脐的右侧。在胃经的外陵、大巨所围成的这么一个区域。 胃经的外陵、大巨区域在右侧,这是肺的反射区。大家知道肺主气,因为胃气与免疫功能,我们人体的抵御外邪的免疫功能 相似,所以说我们又把肺的反射区称之为免疫的反射区。免疫虚弱的病人往往会在十二区有压痛,这一点如果我们与《难经》十六难比较的话,《难经》十六难只是说肺在脐右侧,在右侧的哪个部位呢?它没有告诉。在我们现代腹诊体系当中肺的反射区就给了它一个明确的定位,它就是在脐的右侧,以及胃经的外陵、大巨范围内。这是肺的反射区。

下面我们看十三, 看看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是从肾经的中注穴,以及左侧的胃经的外陵、大巨,它形成这样一个肝型的三角区,大家一说肝型的三角区就知道了,顾名思义,这就是肝的反射区。 另外我们还把它称之为淤血的反射区。如果患者有淤血阻滞,或者身体毒素淤积,比如说患者长期酗酒,患者长期服用药物都会在这个区域形成毒素的淤积,然后在这个区域有压痛。另外,这个区域的压痛往往还会表现为一个我们中医的肝功能的有问题。比如肝主目、眼痛的,目痛的病人也会在这个淤血区有压痛。

这里我们从十三跳到十八,一块对照着讲。十八这是 期门穴这个区域,有时候我们讲脐下,络下这个区域, 如果我们期门穴有压痛的话,我们常讲这是肝、十指发生了问题,就是肝脏,我们解剖位置的肝脏功能有了问题。我们肝脏本身发生了器质性病变的时候,往往会在右侧的期门穴区十八有压痛,而十三往往是我们讲的中医的肝功能,中医的肝的反射区。这一点还要注意的,就是说十三有压痛的话,十八不一定有压痛。但是十八有压痛的话,往往十三区也有压痛,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

我们看14, 14就是以关元穴以及关元周围的气血 为主的这么一个小区域。这个区域在妇科里来说,这就是子宫的反射区,这是子宫的反射区,而两旁的水道穴区这是在妇科里常作为卵巢的反射区。另外有些病人有水液疾病的时候,也会有水道穴有压痛。如果是男性病人在水道以及气血、关元这个区域有压痛的话,往往是前列腺的问题。

再看16是中极穴,大家都知道,中极是膀胱经的募穴。如果中极穴这个部位呢有压痛的话,它就代表了 膀胱的问题。17也是我们常用的区域,就是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它的临床诊断意义非常大。一个就是说患者有脏器下垂,再一个因为结构失衡而造成的这个区域有压痛。我们下周三讲腰痛的时候会给大家重点的再讲一讲腹股沟韧带的压痛。我们下周三会讲治疗腰痛,在复诊诊断下治疗腰痛, 也会讲到腹股沟韧带的问题,希望大家下次课继续收听。这是腹股沟韧带。

另外我们看18刚才讲了,我们现在看19。19我们常用的就是中府云门穴区, 这个区域如果患者有压痛的话,一个是考虑是肺的问题,再一个我们要考虑胸大肌造成了压痛。 在腹诊诊疗体系中,我们中府云门一般不直接针刺的,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诊断的部位来用,诊断的部分来用。这里给大家提一下 如果我们发现患者的中府云门区有压痛,但是肺没有问题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带脉的损伤,往往你检查一下带脉, 患侧的带脉,往往会有压痛。也就是说你检查一下腹外斜肌,它的腹外斜肌往往会发现紧张压痛。特别是患者的不仅仅是中府云门穴区有压痛,而且侧举不利的,患者侧举不行。那么他的腹外斜肌这个部位就是带脉穴区,这个部位往往会紧张压痛。所以说这时候我们通过针,带脉穴区的紧张肌肉、腹外斜肌,就会把腹外斜肌松解了,同时也会减轻冲门中腹源门穴区的压痛。这时候你再检查一下患者的肩部,他的侧举一下子就会提高了。

给大家发个病例你看一看,这个患者左侧的肩部侧举不行,我就是把他的带脉、腹部韧带给他松解了,针刺以后,马上他的右肩就和左肩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个患者他的肩部我是一针枚针,就这么好的效果。所以说我们的临床诊断一定要仔细认真,发现问题来治疗,而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长野松本派的腹诊诊断基本就这些。

我还有一个是二十,二十是我自己加上的,这是我的一个临床经验。有的病人他往往会有肩胛内侧角的疼痛, 我们就是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肩胛内侧角的疼痛往往我们会在胸部它对应的二十这个区域,它基本上就是在肾经和胃经之间,也就是三寸这个范围,我们对于肩胛内侧角疼痛的会在这个范围寻找到压痛点,然后浅刺、平刺,只要你扎准这个点就可以。然后让患者在活动一下肩胛骨,往往它的肩胛内侧角痛就会明显的减轻,我们把二十我称之为 肩胛疼痛区,或者是硬胛区,它与肩胛相应的区域硬胛区都可以。上面讲的就是我们常用的 胸腹诊的定位。

04

四、现代腹诊体系的特点

下面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诊疗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这个定位,我们现在接着再讲一下它的现在腹诊诊疗体系的特点。首先第一点它是定位清楚,刚才我也给大家讲了,我们如果与脉经腹诊相对比,传统的脉经腹诊,它的定位非常的模糊。而现在腹诊诊疗体系,它把诊断区用穴位来描述,所以说它的定位非常清楚。第二个它是运用现代医学术语,简单易学, 它的诊断用了一些现代的医学术语,比如免疫学区、肾上腺区,所以说一听大家就明白,而且它的语言是用现代的语言,所以说简单易学。第三,腹诊体系的诊断以腹部诊断为主,以经胸部脊柱诊断、脉诊诊断为辅。刚才一开始大家看我发的两个病例,就说我们病人来了以后,我们都必须要做详细的胸腹部的检查。有的病人我们要配合颈部、脊柱的检查,然后我们诊断的时候,我们一般也不像我们常用的诊断一样诊断一个病。我们就诊断为哪个区域有压痛,比如说淤血区有压痛,免疫区有压痛, 中晚期有压痛,我们是以这种诊断,腹诊诊断为主的。而诊断之后我们的治疗是以消除腹部的阳性体征为主的,其他为辅。就说我们治疗的时候,不是说我们检查完了,我们不管它了,而是我们检查完以后发现了什么腹征。我们就要以消除这个腹部的阳性体征为主要的治疗,也就是属于消除内症为主要的治疗,内症消除了其他的伴随症状就会随之减轻。

第六是诊疗一体,有腹征就有相对应的治疗穴位,今天这个课我没有给大家仔细介绍这个治疗穴位,以后大家进一步学习的时候,会学习到相关的对应穴位。另外在面授课上我们也会给大家详细的介绍这些穴位,这就是腹诊体系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说我们诊疗一体。我们诊断了有什么腹征,我们就知道用什么样的穴位来治疗。然后你用这个穴位来治疗,就能够减轻腹征。而且腹征减轻的同时,往往你要治疗的症状,也就是患者的主诉症状也随之减轻,或者有时候完全就消失了,这就是这个诊疗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比如我们下节课,下个星期三要给大家讲的腰痛的治疗,就讲了有一个就是带脉,我这要给大家提一个带脉区的治疗,就是我们腰痛时候也要看带脉有没有问题。如果我们带脉穴区有压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摸到这我知道要扎复溜穴, 所以说扎到复溜穴带脉区疼痛就会减轻。带脉区的疼痛减轻以后,腰痛也会随之减轻,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说它简单易学。

再一个呢第七,它治疗既往史优于现症。

也就是说在腹诊诊疗体系当中,特别注重患者的既往病史。 我们平常在写病历的时候,现病史,既往史往往是流于形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既往史的治疗往往是忽略。但是在腹诊诊疗体系当中特别注重既往病史的治疗。因为我们许多的既往病史虽然说它是既往,但是它是既往发病到现在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有的病人说大夫我这个心脏病没事了,我一直吃着药了,我高血压好了,你怎么好了?我现在天天吃药。你说这种你还吃着药进行治疗的病史能够算完全治愈的吗?一定不是。所以说这个既往史它之所以让你没有察觉到是因为你用药物在那里控制着, 所以它或多或少这都在那里,潜伏在那里对你现在的机体有着影响,而且影响着现在现病史的恢复。而且我们通过检查就会发现,这些腹征有的是现病史造成的,有的是继往病史而遗留的腹征,这种腹征慢慢的也有可能是造成了现在的腹征,而这些腹征就造成了现在的症状。所以说大家在治疗当中一定要注重既往病史的治疗,特别是在运用腹诊诊疗体系来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既往史,只有我们注重了既往史这样我们治疗起来才会更精准更彻底。

再一个特点就是说在我们这个诊疗体系当中特别注重揣穴精准治疗,我们治疗的成功与否一个是我们诊断要准确,要把所有的腹征都要找出来。

第二个虽然我们讲了就是诊疗一体每一个腹征都有个或一组对应的穴位来治疗,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按书上讲的这个定位来扎针的话,你也不一定能够治疗成功治疗有效,你必须要注重揣穴,要找到那个真正的能够起治疗作用的点来治疗,这样才能达到精准治疗。如何揣穴如何精准治疗这就需要大家上面授班了,只有在面授班上跟着老师一个个的穴进行揣穴,或者是老师揣穴之后你再去体会这个穴位的感觉,那么你就不会忘记,这样才会做到精准治疗。

再一个特点现在腹诊诊疗体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说针刺比较轻浅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准,不要求有特殊的针感。 有时候只要你揣穴准确的话,你扎上针就立刻就能起效。

第十,治疗时强调针下辨病气和谷气,注重配合呼吸调气,这是我的一个临床经验。就是如果我们扎下针以后,我们发现了针下是病气,什么是病气?大家都知道, 针下就是那种沉、紧这种感觉。我们其实针下沉紧并不是一种得气的感觉,这种得气它是一种病气。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配合呼吸来调针,要让谷气至。

什么是谷气呢?大家都知道,我们讲了就是感觉到针下和缓,如果我们感觉到针下和缓了,这气就通顺了。这个我们面授班上会给大家讲的。

再一个就是虚症多用灸法,特别是用直接小麦粒灸,这是日本特别喜欢灸法。虚症用灸法。比如他们的小儿每到过生日的时候,都要灸一下身柱穴,大椎、身柱、命门穴,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生长。

第十一是讲临床治疗以远端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也就是说 治疗时候我们是以扎取远端的穴位来解除腹征为主。

什么时候局部治疗?就是我们治疗几次之后局部,也就是说我们远端治疗之后,局部仍然有结节,不能完全消除,我们就应该配合上局部治疗。一般如果远端治疗能够把腹征解除,我们就只用远端治疗为主就可以了。再一个特点,它就是重视医患互动,诊断、治疗、评估三位一体。我们检查腹诊的时候,患者往往他之前他不知道自己腹部有压痛。这里讲到压痛了,我们就讲,其实疼痛有两种表现,一个患者他自己感觉到疼痛来治疗。还有一种就是他身体没有感觉到疼痛,而是我们通过当我们在远端扎上针之后,再去检查患者的腹部, 基本上我检查患者腹部的时候,我喜欢用碘酒在患者疼痛的部位画一个圈,这个地方疼,我扎上针之后再去检查这个部位,疼痛往往会完全减轻,消除或减轻。这个时候患者就会感觉到非常得惊讶,刚刚你按压这个地方还非常痛,现在你在远端扎了一针,这个痛就完全消失了,或者是减轻了一大半,他就会非常惊讶,而且对医生非常的佩服。所以患者对大夫的信任度就增加了,这样他就会听从大夫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最后一个特点给大家讲的该体系它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治疗虽然是以腹诊、诊断为主, 治疗是给治用相对应的穴位来治疗,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大家可以以腹诊诊疗为主体, 结合现在自己已有的非常成熟的技术加进来,提高疗效。我们这个治疗没有排他性。我常常给学生们讲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再一个就是说我们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条主线,就是说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思维作为指导来指导我们进行临床诊疗。我们接着讲,基本上现在腹诊诊疗体系的特点我们就讲这些。

最后我们再回头看一看我刚才发的两个病例,我再给大家仔细讲一讲。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给大家讲一讲一开始我发的这个病例。

例一,大家再看一遍这个病例,虽然患者主诉是以腰痛来的,但是我通过检查发现患者神封、神藏、檀中穴有压痛,鸠尾穴有压痛,另外颈部肌肉紧张,天牖穴有压痛。这个时候我们这个腰痛是否与患者的腹征有关系呢?我们看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有心脏病、静脉曲张病史,就是心血管的问题,他有心血管的问题。而且这个腹征就是说他的神、肾、脏,刚才我讲了肾脏的胸部巡行区神封、深藏、以及他的膻中穴有压痛,鸠尾穴有压痛。所以说这些腹征也告诉我们患者心脏病的既往史对于现在有影响。所以我治疗的时候就是根据腹诊的检查治疗既往史为主,就先治疗他的心脏病,先不管他的腰痛。所以我们治疗以治疗心脏病为主,以他的既往史心脏病为主,取了双侧的三焦、阴泉,针刺之后再检查患者的神封、神藏、膻中、水分穴已经完全消失了,这种情况就告诉了我们患者的这些腹征它是由于心脏病而造成的。而这种腹征可能它还对患者现在主诉腰痛有影响。所以说我们紧接着又针刺了双侧的免疫穴,让患者活动筋骨,已经没有任何疼痛,天牖穴区的疼痛也明显的减轻了。最后留针45分钟之后治疗结束,再去检查患者的腰臀部已经没有任何不适了,行走时也没有加重,所以说腰痛我们没有治疗,疼痛就明显地减轻了。这也就是说我们治疗的时候以治疗患者的既往史,由于现病时,以消除腹诊为主要的治疗,这是这个病例。下周三我们会给大家继续介绍,在以腹诊思维为主导的腰痛的针灸治疗,希望大家按时收听。好了,今天就讲这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迎 | 现代腹诊针灸临证思路清晰,下针有数,治疗效果显著!
王迎|现代腹诊较其它的诊断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转载]腰痛奇穴
急性腰扭伤---一针愈 @
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太全了!有病不怕了
特效穴位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