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血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人活一口气,养气就是养命

最近这二周我体会最深的健康秘诀就是:天地要阴阳和谐,人体要气血平衡。

这句话可能您耳熟能详,只是有天你自己亲身体会出来,你会发现你整个人的精气神会有大不同。

那么什么是气呢? 中医解读,“气”就是人体的动力。我们常说某某人不在了,死了,深意就是说:“某某人断气了。”

“断气”实际上就是指人体的气散了。气散了,身体没有了动力,生命也就结束了。我看到过人断气的那一瞬间,最后一口气,似乎是被人抽走的。当然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可能有的人是慢慢地吐出自己的最后一口气。有的人就显得有些狰狞,因为不舍离开。这口气散掉后,人自然还是温热的,但是身体马上就瘫软了,就像气球撒了气,软掉一样。

自然界中,天上风起云涌,地上风吹草动,这都是气在运动。

那么,身体内的气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呢?它在身体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身体内的气具有人体发动机的功能 

人秉气而生,人的生长发育、脏腑的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需要气的激发和推动。我们说到气,可能你会想到很多,比如,阴气、阳气、寒气、热气、生气、死气、春气、夏气、秋气、冬气、地气、天气、水气、肾气、肝气、脾气、冒气、肠气、血气、元气 、气功等,可是究竟怎么解释这个气呢?

现代文字中的气,是指气体,但是古文字中的气并不是指气体。阳气阴气,寒气热气,不单指寒冷或炎热的天气或气体。本人读到最古,又最较为具体地解释气的是春秋时期的旬子《天论》:“不见其事,但见其功,俗人谓之神,君子谓之气”。不见其事就是说,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是由某些物质在起作用,但人们无法看见是什么作用,也看不到作用的过程。

其次,气具有人体空调机的功能。

烈日炎炎,室外的温度已高达40℃,人体的温度仍然维持在36.5℃左右。天寒地冻,室外的温度已低于零下15℃时,人的温度还是维持在36.5℃左右。

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想过吗?其实就是因为身体里的气。

当外面的温度降低时,人体内的气就开始收敛、关闭,以便保持体温,这就是人一遇到寒冷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原因;当外面的温度升高时,人体内的气便开始发散,将多余的热排出体外,这就是人遇热会出汗的原因。

气,就是身体内的空调机,它调节体温,保持恒定 

最后,气还具有人体能量转换机的功能 

在大自然中,水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风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在人体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

那怎么知道人体的气足不足呢?举个例子您就对号入座了。呵呵……

声如洪钟的人一般底气足。底气足的人体内气的运动有力,气化功能强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相反,体内气虚,说话有气无力的人,一般身体都不太好,经常大病 小病不断。

有的人说了,我感觉气不够,上气不接下气,气不足,那么是不是只要补气,就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就能避免疾病的侵袭?很多人听话只听半句,听说自己是气虚,就开始补人参,天天吃,日日补,结果呢?身体没“补”好,却“补”出一身毛病来。

又一位中医说你是“虚不受补”,原因是你对于大补滋腻之品不能受纳、运化、吸收、发挥药效,反而壅(yōng)滞于体内,阻碍气机,加重机体负担。

气大伤血,气太过了,血就会虚。血是气之根,血足气就旺。

中国哲学和医学圣经般的书(一般说《黄帝内经》似乎只是一部医书而已,其实此书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之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气血失衡或气血不足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

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 大小便的排泄……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滞血瘀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

气滞血瘀出现在心脏,人就会心慌、胸闷、 心绞痛,最后患上心脏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肺上,人就会呼吸困难,患上哮喘、肺炎和肺结核;气滞血瘀出现在胰腺上,人就会血糖升高, 患上糖尿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肝上,人就会脾气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这八个字本人在这几年中体验深刻。自己身上有的穴位痛不可摸,第一天你忍着揉完了,第二天就没办法接下去揉了,因为非常痛。这时候很多人就放弃揉了,当然过二天揉也可以的,但我每次忍着还要揉,这时会发现,在最初的二三分钟里,真的是非常痛,忍着揉时都会憋着气,然后深呼一口气,但是当揉过这二三分钟后就非常舒服,第三天再坚持揉就不那么痛了。就像长跑过了那个临界点就不觉得那么难受了,这是机械地往前跑。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所以血瘀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在气的问题上。如果气虚,就像风没有力量吹不动帆,提供不了前进的动力;如果气滞,本身气的流动就出现了问题,血自然随之瘀滞。所以,要想解决血瘀的问题,很多时候要从解决气的问题入手。

2、气虚血瘀

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导致的血瘀,叫气滞血瘀。

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血行迟缓,这样导致的血瘀,叫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兼有气虚和血瘀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 疼痛和突然中风。气与血就像一对夫妻,一阳一阴,谁也离不开谁。二者和谐,身体就会平安;它们一闹矛盾,人就会坐立不安。

这些病理听着好像都懂,可是要怎么做呢?刚才说了,痛则不通,通刚不痛,揉开了,就好了。不论用什么方法气血充足通达时,人体能量将不断增强,阳气得以增长,人的精力将变得非常充沛,做事不累,抵抗力非常强。爬山爬楼骑自行车不累,做事精力非常充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谁阻止你变得更美丽?
女性养生—女人美貌根在气血
大道至简话养生
调和气血?中医专家教你小妙招
中医养生贵在养气
要养生,首先弄清自己是何体质,才能因人施养,你是哪种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