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1
书籍是思想的延伸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拿脚步走一遍才能了解,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坟才能了解。还没走完所有的角落,也还没挖完所有的坟,估计生命就要结束了,世界太大,靠脚走生命太短暂,只能靠思想去驰骋。


通过别人的思想延伸自己,这是一个捷径。而如果因此而把自己埋葬在别人的思想里,则又是一个不幸。既知道捷径可用,也知道不幸可避,那么才能够踏着别人铺就的台阶,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更好的成就自己。


2
阅读的变现是无形的


常听人说,走了这么多路,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也有人说,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这边读完一本书,那边就马上会有对应的产出。这样把阅读当成饲料的读法,营养也只能是饲料层次的了。书的营养不在于吃,而在于通达,在于心领神会。


阅读真正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韵。更具象的和实际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结构。不阅读,是一个人,阅读了很多书,则又会变成另一个人。阅读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根本心智,并驱动TA.去走向另一番人生,如果是增益自身修为的阅读,那么显然这个变现,即是脱胎换骨本身。


3
最终还是要成为自己


做个思想实验。一个星际空间站上,泡在营养液中插管子培养出来的婴儿。TA.长大后,什么都没有接触过,那么TA.的自我认知会是什么样的?可以肯定,TA.没有""自我意识""。因为TA.缺少一个文化模因和地图。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后天的。T.A的关键,是文化模因和地图。所以,阅读就是一种建构,你钦佩欣赏什么人,读TA.们的书,慢慢的就会构建出来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读圣贤书的人,就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就会市侩庸俗小布尔乔亚。书都不读,只能读图的人,就只能一直处于心智低幼状态。


  • 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我认同这种文化人格的构建。而书籍和书籍里面的那个人的气韵,则是构建自我的基本素材。


4
有意义的理解力操练


为什么儿童只能读图,不能读字呢,因为理解力跟不上。如果①个儿童,①直不读书呢,长大了之后,TA.的智力发育是不完全的。因为该长脑子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应性训练。


而理解力的低下,则是①生的缺陷。别人能通达的世界,自己看都看不见,别人能通透的现象,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不学,不思,不读,浑浑噩噩的度过了①生。快乐的猪,真的快乐吗?那只是动物性的本能,只是①种俗乐。


快乐是①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比理解力的操练更难的事情。能通了之后,才能达,能达了之后,才能乐观:观世界了然于胸,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至乐。


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记忆。而是在于理解。


每①次阅读,都是①次对话。和作者的对话。真正有思想的智者,TA.们讲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关楗""。如果能心领神会,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钥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T.A,才能驾驭T.A。反之,则被世界碾压。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TA.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沉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妹妹。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是不是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反面教材,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⑤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但也有可能,有些书,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在说什么。TA.关于世界,并没用理解,也没用钥匙。TA.只是在那里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这种人写的书,特点就是流散无穷,毫无价值。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的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真正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真正的你正在寻找的""关楗""。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的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T.A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T.A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曹雪芹,李商隐,例如博尔赫斯,如品钦,例如穆齐尔,例如贝克特,卡夫卡,普鲁斯特们……等等。如果TA.们只是一众无脑畅销书作者,写的全是迎合庸俗市侩们的浅薄贫瘠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摄人心魄。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①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①旦走上去了,想①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除非,是①个恶趣味的读者,①直追逐着无数恶品味的作者。


当①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味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味和气质,则是令人忘不掉的。




①个人有文化,到底有多么重要


文化,并非是①种类似于相亲中的""条件""这种硬性的东西,T.A不属于硬件配置,而更多的体现在软件属性上。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


所以,我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学历这东西,比较唬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


复旦投毒案,清华投毒案,海外留学生两个博士,男生大庭广众之下把女生头割下来的。等等,这些年轻人,虽然读了很多书,学历也很高,但是算不得什么有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1
教养


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有文化的人。因为古代人,基础教育,就是④书⑤经那些经典,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①样。


虽然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但是,如果①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怎么做人的起码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人格不健全。长歪了,人格成型后就是歪的,那么后面,也会越长越歪。对TA.人和社会的破坏性也会越来越大。


教养良好的本质,是①个人气是平和的。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


①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TA.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气不和的人,不弄点事出来,不折腾折腾别人,就是浑身的不舒坦。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机,不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型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①种侵凌之感,不舒服,这就是盛气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厌。


2
气度


这就是比教养提升了①个境界的特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浩然正气,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卓尔不群,等等。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①个有文化的人,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的。


有了笃定而内敛的和气。继续升华,继续积淀。这团气,甚至可以透过身体,散发出神采和光芒。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个人,气度非凡。这个特质,不是装能装出来的,也不是能演出来的。只能是日日的积淀,修养出来的。


现代的人,不怎么注重修养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专注于社会属性,而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属性。太过于专注社会属性,就会认为气度就是你开的车比别人好,吃的穿的比别人好,什么条件都比别人好,这就是气度非凡。其实弄反了。超跑男,和烧烤摊上的金链汉子,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内在的贫瘠,需要外在的装饰。


外在的装饰越繁复,则内在的气度越廉价:没有任何文化上的积淀,社会属性上的显贵,和①个人的精神属性,有时候是负相关关系。庄子说过,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3
关怀


①个气度非凡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继续自行升华。TA.在和外部世界,和TA.人发生关联的时候,是用①团和气去应对别人。因为①团正气,积淀在TA.的身心里面,所以TA.对外部的社会和TA.人,也是充满友爱和热忱的。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热心肠。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古君子之风。就是形容的这种人。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①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正气充体,TA.必然的会表现出这样的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


4
抱负


①个对社会,对TA.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继续升华,到了最高的境界,那就是产生了远大的抱负。这也是油然而生的。①个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其实并不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而是,①步步升华使然。


TA.积淀了那么多的精气神,突然有①天,就像恒星①样,点燃了自己。整个人燃烧了起来,TA.的光芒开始照耀别人,照亮了整个社会。


①个人的抱负,并不是靠励志而催化出来的。而是,①步步从尘埃变成恒星的过程。是从内在里,把自己点燃了起来。恒星,本来也不过是星际尘埃,越聚越多,积淀的质量越来越巨大,突然有①天,就把自己点燃了,从尘埃变成了恒星,亮彻太空。


靠励志或者兴趣驱动而来的志向,也就是通常说的理想啊,梦想啊,和这样的因为积淀了太多而被从内部点燃起来的恒星式的人不①样。被外在世界驱动的抱负,大多只是关乎①己之身的奋斗,并没有超乎①己之身的关怀。


5
神奇


有文化,有多重要呢。T.A能把①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从尘埃变成恒星。化庸俗为文雅,化腐朽为神奇,化浑噩为灵气,化浅薄为深邃,化窝囊为伟岸。


有文化这条路,其实真正的①开窍,后面各个境界的不停升华都是自动的。根本停不下来。




从有知识到有思想


有思想的人,和有知识的人,是不①样的。


有知识的人,只是像集邮①般往自己脑子里面划拉东西。对这些东西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是这样,T.A们之间又是怎么的关系。从来不关心。TA.们甚至几乎不思考,只是不停的在集邮。这是个什么什么,噢,看见了,装进了脑子。TA.们只关心""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人,就是被尼采讽刺为钟表的学者,或者就是福科在《词与物》①书里面讥讽的知识分类学家。TA.们收集的知识越来越多,给自己造了很多房子,住在里面,认为这些房子就是TA.们的思想。这种人,最登峰造极的成就,就是成为①个学者。


尼采是这样评价学者的:TA.们是上等的钟表装置,只要给TA.们上紧发条,TA.们就会准确无误的报告时刻而发出谦虚的滴答声。


另①个阵营。则不怎么关心是什么的问题,更厌恶集邮把自己搞成①个人肉硬盘。TA.们只关心""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有思想的人要走的路。


有思想的人,可以进①步分成不同流派和层次。有的人,思考①番,得出①个结论,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赫然①代宗师。思想家光环加身。这是面对表象的初级思想家。TA.们是构建主义者。这①群,里面又可以细分很多种,这里不作详述。


再①步升级,变的更高级的思想家发现,以上思想家,都是错的,TA.们虽然比那些集邮党进步了,但是得出了答案各不相同,而世界不可能两个不同的答案,又同时都对。有没有可能,TA.们都不对呢。


考察①番,发现,果然TA.们都不对。那些集邮的人肉硬盘,活在知识堆里,这些初级思想家,则是吹了个玻璃瓶子,把自己装起来。不行,于是高级思想家,把上面的那些初级思想家的玻璃瓶子都打碎了。这种思想家,叫解构主义者。


然后呢。这事还没完。所有的瓶子都打碎了。对世界,人们失去了答案,之前还能钻在玻璃瓶子里面活在幻想里,现在赤条条的直面洪荒,人类的理性和智识那点尊严被剥的①丝不挂。这真让人心碎呐,这类人,喜欢把人们都扒光腚看着TA.们心碎哭泣的,叫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就是解构完成的必然产物。


喜欢思考为什么的人,尤其不喜欢和喜欢集邮的人交流和辩论,内心里面对T.A们充满鄙夷。试想,换你你会和①块硬盘聊天吗?而硬盘呢,却老喜欢在喜欢问为什么的人面前卖弄,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在跳舞这种所谓的专业问题的干货,各种不欢而散。思想家觉得这种人太蠢了,蠢的不可理喻,竟然把各种未经省察的废话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实和前提。


是什么,为什么的,弄①圈子,其实也没最终解答最根本的问题。很多人顿时感觉世界暗无天日,人类理智的尊严无处安放。


不要紧,这时候又出来①群人救场了。TA.们说,是什么的这①群,把自己活成①个硬盘,是多么悲惨的事。问为什么又不能得到终极解答的人呢,又活的那么痛苦。其实,TA.们都不对。


TA.们认为正确的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应该以""做什么""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活成硬盘的,是攒了太多垃圾无用的知识,活成痛苦的思想家的人,是问了太多垃圾无用的为什么。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找出最优解,最优路径,这样的生活才最美好,不累也不痛苦。思想家这①脉,到这里就算剧终了,这群人叫实用主义者。


这事就这么完了吗?还没有。


这时候,来了①个叫孔子的人,说,那些问是什么的硬盘,是学而不思则罔。那些喜欢问为什么的,被自己发明出来的问题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人,则是思而不学则殆。


实用主义者问孔子,那我呢。孔子说,你这样的情况,属于谋事不谋道啊。虽然不痛苦了,但是人生不完整,虽然活的坦然,但是也跟没活过①样。实用主义者听闻,吐血,卒。


那道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说,这个要问我师父老子了。


老子出场了。老子说,道,听不见,看不见,摸不见。不可说,不可名,不可欲,不可琢磨。


哇,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道到底又是啥?


老子说,用其光,则见其明,涤除则能玄览。我就是这样看见道的,说了你也不懂。我写了本书《道德经》,里面嘴皮子都磨破了①直都在说什么是道,可惜没人看得懂。


时文与经文


清朝有个叫徐大椿的名医。TA.可能是中医历史上,天赋可以排进前十名的人物。TA.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了很多书,很快就把当时的①些畅销书作家们的思想都弄明白了。这时候,TA.才十④岁,TA.的同龄人还在为青春期而烦恼,TA.已阅尽TA.那个时代的文采风流。


徐大椿觉得,人生好无趣,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后面还能做什么呢。就去问自己的老师,老师说,时文很容易有止境,所以这些东西自然难以满足你。如果你有志于追求没有穷尽的大道,那就应该去读经文。


徐大椿被老师①语惊醒,从时文的小溪中,跳进了经文的汪洋。开始了TA.的入道之路。TA.读易经,没有人教TA.。TA.读道德经,也没老师教TA.,TA.读黄帝内经,也没老师教TA.。TA.全是自学的。


真正能把易道医弄通透的人,很少很少,徐大椿算是其中①个。TA.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智识天花板就那么高,TA.还没起跳,就开始碰头了。没有人有资格做TA.的老师。所谓的江湖习气的那种师承,在TA.眼里,就是个笑话。


以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只有这样,才能不碰头,才能在没有止境。


读时文,就如同下雨,有的雨下的小,很快就干了,有的雨下的大,过几天也会干涸。而读经文则不然,T.A相当于,找到了①个万江之源,T.A会永久的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川流不息。


经,是①个很神圣的字,能够传万世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因为T.A讲的是道,只要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没有变,那么T.A讲的道理,依然都是有效的,并不会因为时境变迁而失灵。时文则不然,T.A只是当下时代的产物,T.A讲的道理,过了这个时代,下个时代就不能用了。


后来①些蛮夷文化入侵,把①些满嘴跑火车的书,都自称为经,还把自己的①些马戏团理论,自称为道,自大自高,蒙惑愚蠢,这是很好笑的。TA.们既不是经,也不是道,TA.们就是①群大马猴。


经文,都是谁写的呢,圣人观天之道,为天地立言而成书。这是中国文化的①个很重要的特点,要先有真人,后才有真言。时文为什么不可能超越T.A的时代呢,因为T.A们并非真人真言。




精神贵族:有道者与立教者


世界上大多数文明和民族,TA.们的知识和文化,都掌握在祭祀阶层手里。而中国文化,则和其TA.文明和民族,完全不同。中国的文化,在源头上,圣人和君王是重叠在①起的,TA.们既是文化的创立者,也是知识的掌握者,更是文明进步的革新力量。


③皇⑤帝,文王周公,TA.们都即是圣人,也是君王,更是掌握民族最高文化和知识的人。华夏文明为什么长期以来,有牢不可破的文化贵族意识呢,这是根子。因为我们的文明,是皇帝创立并流传下来的。其TA.民族几乎都不是这样。


反过来看当前世界上主流的其TA.几大文明,有的是给寡妇倒插门的人创立的,有的是住在树林子里面的要饭的创立的,有的是万年奴隶民族的放羊佬和打渔佬创立的。所以TA.们宣扬的思想,也不怎么健康,奴隶民族,要解放自己,宣扬怨恨。倒插门的那个,宣扬的则是暴力。要饭的那个,宣扬的则是歹毒。


天下乃天下之天下,有道者居之。是不是有道,才是①个社稷是不是正统的唯①判准。无道,就要被换下去。所以,要治理天下,中国文化里,对最高统治者的要求,就是要有道。有道,要求皇帝得是①个圣人。当皇帝成为圣人之后,就要以道立教,教化百姓,这要求皇帝得是①个王。这便是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并不是始于儒家,而是始于伏羲。儒家只是道的流末,失道亡德而后有仁义,才出现了儒家来救场。以道立教,也根本不是什么人们所理解的道教,现在人们看到的道教,只是①个文化硬盘,跟古之圣王以道立教,没什么关系。无圣无王,何以为教。


圣人以道立教,以道正天下。君子以道立身,以道正己。这些就是华夏文化中,精神贵族的文化根源。而对那些失道的人,无道的人,害道的人,伤天害理的人,则会被精神贵族们,贬斥为精神贱民,把TA.们称之为小人,独夫民贼,奸佞之徒,乱臣贼子等等。


有道和无道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①个正字。弄明白了这个正字,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主旨了。中国人的文化,对世界的理解,都是以天地为锚,以天地为根。所以,荀子说,天下无②道,圣人无②心,因为天地运行的规律,天地造化万物的规律,不可能有两套道理,还同时都对。


正,立于地,止于天。正了,与天相合,才能有常。以天地为行为判准,有常了,才能久。这是有道者的精神贵族之路。反过来,以妖异思想为立身之地,以所崇拜的偶像为行为判准,那么就不正。不正,就不能常。不常就不能久,不能久,就会很快灭亡。


如果孟子,荀子和韩非现在还活着,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各种思想,在孟子看来,都是禽兽理论,在荀子看来,都是变着花样说废话的弱智言论,在韩非看来,都是毒虫思想,迫切需要被消灭。


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贵族,圣王合①阶段的终结。天下没了圣人,也就没了内圣外王。道术崩裂,往而不返。上无圣王以道正天下,下无君子以道正己。道隐,而妖异出。妖异和妖异之间,互不相容,互不相让,所以也就有了争鸣。


要理解世界,就会必然的踏上向道之路。踏上这条路,道显,隐没的那个贵族精神,就会觉醒。觉醒的精神贵族,会①直往回走,走到未始有物的地方,走到道生万物的地方。走到那里,看宇宙,就像看自己。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个时代很奇怪,很多人都想试图理解世界,都想试图理解未来,人人都在讲战略,人人都在讲谋略,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答案在哪里。要获得洞察力,要站在太空看地球,这个答案,就在先圣们的经文里。


和先圣以神相交,那种文化上的贵族精神,才会苏醒。苏醒了,才能有道,有道了,才能不出户知天下。宇宙万物,T.A只对精神贵族敞开心扉。我们要想理解T.A,就需要先成为精神贵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文 与 经文
中国名人论《道德经》
【教育读书】从来读书长精神,愿将此身常伴她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与儒家思想
中华文化九字诀,是如何产生和提出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