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较强写作能力 落实写作课程目标
一、明确写作教学的课程目标
v  培养学生较强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⒈注重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一大改革
v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v  培养三种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表达(写作)能力与培养阅读能力并重。
v  教学三类文体为主要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对选。
v  提倡三种学习方式,解析讲授式与自主探究式并用、以读带写式写作与活动式写作并用。
v  ——陈佳民:广东新高中语文的主要特征
※当前语文教学弊病
v  重阅读            轻写作
v  重文学            轻实用
v  重解析讲授     轻自主探究
v  重以读带写     轻活动式写作
v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v  ⒉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写作能力。
v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高层级的一种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v  高中阶段,发展写作能力就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v  语文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很大成分是通过写作来获得和展现的。
v  提高写作能力,是高中教育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v  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质,也是一部基本的生活能力。
v  3。正确处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v  厚积薄发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才能
v    厚积     →   薄发
为了
v  以阅读为支撑,
v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v  以表达交流(写作)为落脚点。
v  需要建立的新阅读观是“表现论阅读观”。就是以言语表现为阅读目标。
v  我们要将阅读本位的观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颠倒过来,表述为“写作本位”的观念——“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潘新和《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论 》
v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应该可以相辅相成。)
v  二、实施新课程写作教学三大变革
v  全程写作教学
v  活动式写作教学
v  文体写作教学
v  实施变革的背景:
社会生活、工作和高校学习的迫切需要。
v  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要求
v  大学学习的要求
v  世界性的“写作危机”
v  普通高中新课程写作改革实验
v  ⒈实践全程写作
v  写作的全过程:
v        物—内化→ 意—外化 →文
v   现实生活      作者情感        语言表达
v   客观事物      思想观念       文章
v         (写什么)    (怎么写)
v  目前写作教学弊病: “半截子”作文
v  把写作教学过程等同于课堂上学生“动笔”的过程(窄化了)
v  把写作教学简化为单纯案头执笔为文的训练。
v  原因:
v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习惯
v  考试只用纸笔考试、当堂命题作文
v  实施全程写作教学的依据:
v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v  实施全程写作教学的依据:
v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v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高考作文要求的变化
v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高考作文的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评分标准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15分,表达25分”,“表达”重于“内容”。
v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逐渐由语言表达过渡到立意、内容和结构上,评分标准中“内容”的分数逐渐超过“语言”。
v  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 “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各占50%,“发展等级”内容占3点,表达占1点。
v  近年来,高考作文写作内容相对自由和开放,更加突出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强调考生写作的个性和自主性。评分标准仍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评定。
v  作文考试发展等级
v  ⑴ 深刻
v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v  ⑵丰富
v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v  ⑶有文采
v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有表现力。
v  ⑷有创新
v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v  必须实施全程写作教学 !
v  写作,最重要的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所了解、有所感悟、有所心得。
v  写作首先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生活、发现问题,拓宽视野,扩大视角,通过各种渠道(当然也包括网络等现代媒体)阅读、调查、观察、倾听,发现、搜集、积累必需的材料,学会 “找米下锅。
v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v  ⒉ 倡导活动式写作教学
v  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需要相当长的养成教育过程。
v  落实必修5个模块的第一单元写作教学
v   (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实质是写作活动)。
v  落实《常用文体写作》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体的3个写作活动。
v  要把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作为全程写作的模拟训练。
v  打通必修和选修的写作活动
①明确活动目的。
v  利用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学习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学习与人交流、沟通,学习倾听和说服,学习口头和书面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培养关注社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作风。
②周密计划,统筹安排,提高活动效益。
v  提前统筹安排语文活动。尽可能利用一次语文活动,完成几种文体的写作体验和材料搜集准备工作,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写作,交流讲评,共同提高。
③控制活动规模。
v  把握适宜的活动范围,班级→学校→家庭→社会。
3.强化文体写作教学
v  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必须以文体为框架、从文体切入学习写作。
v  写什么文章要像什么文章。
v  旧“四分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v  新“三分法” :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
“四分法” 对学生写作的负面影响:
v  糅合“虚构”和“写实” ,混淆文体界限。
v  信口开河,真真假假,胡编乱造。
v  诱导 “四不像”文章,满篇空话套话,完全脱离社会的需求。
v  文风蔓延,文如其人,其人如文,不讲诚信,不实事求是。
高中语文的重大改革 :
用文体“三分法”替代 “四分法”。
“三分法”适合中学语文教学
v  基本反映了当前文体的大致架构
v  有利于培养三种基本的语文能力。
v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话实说的文风。
v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写作教学三大变革的实施:
恰当处理教材,整合写作课程
整合语文必修和选修模块,合理安排《常用文体写作》与必修模块各单元的教学,构建新课程写作系列。
《常用文体写作》与必修各单元结合具体安排
《常用文体写作》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论述类
1时评
必修4一单元(关注社会),必修5一单元(走近经济)
2短论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必修2三单元(议论散文),必修4二单元(议论文)
3书评
必修2二单元(现代诗歌),必修4三单元(小说)
实用类
4访谈
必修5一单元(走近经济),必修5二单元(新闻)
5消息
必修5二单元(新闻)
6调查报告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
7介绍文
必修3一单元(感悟自然),必修3二单元(科学小品)
文学
8自述散文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必修1三单元(散文),必修2一单元(体验情感)
理论指路,范文示例,以读带写。
v  掌握文体的写作要领、了解文体写作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与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v  防止急功近利,摒弃机械模仿。
v  把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作为全程写作的模拟训练。
三、扬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
v  “创新”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二者不是“不破不立”的关系。
v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把握命题改革走向,学习扣题构思立意
v  高考作文命题四条标准:
v  可写性
v  可选性
v  导向性
v  公平性
⑴把握命题的改革走向
v  我们主张强化写作的应用能力,就包括能够应用于考试的写作能力。
①更加切近社会生活实际需要,切近学生生活体验。
2008外国高考作文题
②更加注意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v  话题作文“由命题人命母题,考生命子题”的这种广义命题法,开创了由命题人单一命题转变为命题人和考生共同命题的先河。
v  “新材料作文”继承发展了话题作文这一改革,将“命题人命母题”改变为“提供材料规定作文的内容和含意范围”,扩大了内容题旨涵盖面,而且允许考生只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给考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强化了作文选材立意的开放性 。
v  这是中国作文命题史上的重大改革 。
v  还需要努力探索,逐步完善,解决审题立意和评价操作的问题。
v  写作形式的限制逐渐减少。
v  “三自”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原则得到普遍认同。
v  如新材料作文,就删去 “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
③题目形式更加多样化。
命题形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兼容。
近三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统计
年度
材料
话题
标题
情景
总套数
2006
4
7
6
0
17
2007
5
4
9
0
18
2008
7
2
8
1
18
v  对作文题而言,写作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中学在备考中也应该避免对作文命题形式的片面追求,以免使自己束缚在命题形式中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真正培养,从而影响教学和备考。
——尹小平
⑵狠抓思维训练提升审题能力
v  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其实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v  从根本抓起,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思想水平。
v  利用“新材料作文”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⑶选准切入点层层扣题
v  命题会给学生留出较大的空间,审题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如何扣题的问题。
v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提取作文题目的要素,从中筛选合适的切入点,由此确定自己的立意方向和内容。
v  点题、呼应、层层扣题
⒉自主搭架文章骨架,保证文章眉目清楚
v  比较08高考作文的启发
1文53
2文59-6
3文59-5
4文52-3
5文50-3
v  作文构思:注意发散思维
⑴从理念出发:学会切分观点,或平列,或层进,或正反。
⑵从事实出发:论述要学会将事实分类,学会给事实(素材)“戴帽子”(分析概括事实反映的道理);
6文50 
叙事要学会抓线索,顺藤“结”瓜。
⑶从情感出发:或平列,或层进,或正反。不宜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v  模式与变式
v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积累、习惯、特长,逐步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和结构模式。
v  练一练,先入“格”再出“格”,再学会变式。
变文59-4  
v  高一解决文体,高二解决架构。
v  模式与变式
v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积累、习惯、特长,逐步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和结构模式。
v  练一练,先入“格”再出“格”,再学会变式。
变文59-4  
v  高一解决文体,高二解决架构。
⒊多种形式充实积累, 提高材料加工表达能力
v  积累:
①生活    ②阅读    ③活动
v  梳理:
①筛选    ②分类    ③记忆
v  运用:——切题
①剪裁    ②加工    ③提炼
⒋注意锤炼语言,培植个人闪光点
v  以语言表达为主线,贯穿高中写作教学过程。
⑴强化“发展”意识
⑵突出个人专长
⑶注意门面包装
⒋注意锤炼语言,培植个人闪光点
v  以语言表达为主线,贯穿高中写作教学过程。
⑴强化“发展”意识
⑵突出个人专长
⑶注意门面包装
⒌力求深刻新颖,提高文章层次
v  重点指导 “如何感受”“如何体验”
v  记叙类:
v  故事避老套、稚拙
7文38-2
v  注意细节的设计
8文60-6
v  论述类:
v  联系生活实际;
v  专攻一个方面:人生哲理,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厚积薄发,有备而来)
⒌力求深刻新颖,提高文章层次
v  重点指导 “如何感受”“如何体验”
v  记叙类:
v  故事避老套、稚拙
7文38-2
v  注意细节的设计
8文60-6
v  论述类:
v  联系生活实际;
v  专攻一个方面:人生哲理,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厚积薄发,有备而来)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善写作理论修养,提高高中写作教学水平,落实写作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较强写作能力,建设广东新语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序”才能“有效”
【写作】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写作教学:如何论证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作文素材
部编本·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编写意图 教学指导
课题申请书填写范例参考 >> 正文
名师论坛 | 何捷:“小作文 大作文”,我的小学作文改革框架设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