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三年级现象(9) 学习难度上台阶

三、四年级学习要求和难度开始上台阶。许多家长都表示,一、二年级孩子都考95分以上,甚至双百,但上了三年级,就开始滑坡了,甚至考不到80分。

三年级是一个坎

一、二年级的学习记忆、模仿性内容较多,孩子凭机械记忆,照搬照抄,也能得到好分数。而到了三年级,学习科目增加了,学习难度增加,不再是最浅层表面的知识,需要孩子开动脑筋思考,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相当于小学的'进阶阶段'。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从二三年级起,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赶上了口头语言,且在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孩子大脑的迅速发育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与孩子的智力水平相适应,各个科目内容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

一二年级的学习都是比较直观形象的,而且容易懂,或者通过一点理解就明白。但是对于三年级,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而且在作业量上有一定的增加,这时候对孩子们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开始用圆珠笔写字,不再用铅笔写字,很多孩子觉得用圆珠笔他们写得很快,作业才能完成的快,如果慢慢的写,太多的作业令他们无法降低速度,所以,在书写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过渡。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书写方面,一二年级的时候写得很工整,老师经常表扬,但是到了三年级,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把书写不放在心上,书写方面就会下降。

三、四年级是一个从形象思维(感性)能力向抽象逻辑能力发展的年龄段,更多地需要孩子进行思考、理解式学习;考察的更多是综合能力,而且难度也会提升很多。拿数学来说,就从简单的加减计算转变到大量的应用数学,要求孩子不仅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更要求孩子拥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时有很多孩子就衔接不上,成绩出现落差很正常,能力发展不好自然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这就是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都能考90多分,但是到了三年级就只能考六七十分的原因。那么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助力最大的是家长。

经常有专家说:如果你孩子小学的前四年,包括学前班都认真地努力地陪着孩子,那么在孩子你小学的后三年,甚至,初中高中需要跟在孩子身边才能培养孩子的时间就会少很多。

因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旦养成,这是终身性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

语文科目有了深度

一二年级的语文以识字和拼音为主,对阅读和说话要求浅显,无写作要求。三年级语文课文的篇幅明显增长,阅读理解难度加大,重要词汇越来越多,情节内容也更为复杂。同时,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篇目要求增幅很大。

从三年级开始,大量的阅读理解/非教材的题型开始出现,写作从1-2年级的看图写一句话开始变成写好200字的文章,如果小朋友在1-2年级没有合适的训练,在语文的学习上会突然开始出现滑坡。

随着教育改革,语文对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考察其实在不断的强化,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在1-2年级积累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三年级短期很难获得较好的成绩。

1、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文字量比二年级大大增加,除了生字,其他不再有拼音标注,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要求大大增加,既要会读还有能理解。这是孩子学习的难点所在,不管是内容还是要求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和低年段的阅读理解不同,除了对字、词、句的把握,三年级开始阅读理解更多的是对段落的理解,要学生归纳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能力。这也为四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会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慢慢领悟消化。

孩子阅读思考性内容迅速增多。一二年级的阅读,可以从原文中找答案。三年级开始,孩子们要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并结合自己的语言综合起来,才能综合出自己的答案。如果说三年级开始还是单纯的从阅读里面直接抄答案的话,这种机械性的重复是没有多大的作用的,只会导致孩子迅速落后。

三年级也是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除了课文中需要默写的词语,还需要孩子在课外阅读上积累词汇。所以,三年级应该让孩子开始看课外读物,经典名著中的好词好句,需要积累下来,让孩子学会写这些好词好句,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运用最好。

同时,三年级的孩子也要提高背诵能力,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只是背一些简单的是古诗或者句子,但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需要大量背诵,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这时候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对写作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三年级不仅字词难度增加,还要能够准确理解词意并加以运用,能够迅速领会文章含义并回答问题,能够写作300字以上的小作文且有一定文字表达水平。如果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理解能力跟不上,写作水平不提高,就有可能掉队。

三年级作文从写话过渡到写小文章,既要有个主题,还要恰当组材,又要有点情感表达,这个台阶跨得有点大。所以很多孩子对三年级的作文很头疼,首先从技术上就非常的头疼,他们觉得一二年级看图写话非常简单,但是到三年级写作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又增加了,很多孩子无从写起。

小学一二年级只是看图写话,而三年级却是实实在在的作文写作。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说话,把自己的看见的听见的都说出来。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三年级的孩子只要能把他心里的话写出来就是很棒了。先把心里想的写出来,然后再慢慢学会润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但是,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如鱼得水,语文能力突飞猛进;而一些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弱,基础没打牢的孩子却很有可能在三年级走下坡路。

数学科目有了层次

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没问题了;但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孩子就掉队了。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1、数学开始出现'梯次掉队'的现象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不是说你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我们常常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

2、计算综合化导致孩子出现差距

一二年级的数学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三年级的数学则发展到比较复杂的四则运算、分数倍数以及测量、统计等生活运用。比如对于计算的要求,也从简单的加减变成了混合运算。计算量的增大,会凸显孩子们计算速度的差异和准确性的重要。

三年级的数学主要就是计算关,孩子们开始学竖式计算,除法计算对孩子们来说是个新领域,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同时大量的递等式计算,以及应用题中有'转弯'和'障碍'的题目越来越多,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构想能力,以及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果孩子的计算根基不牢,理解不清题意,抽象思维有困难,就会感到十分吃力。因此,三年级以后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要不就是计算太慢,要不就是题目读不懂,这不是突然出现的,都是一二年级能力培养没跟上。

3、应用题型拉开了孩子的差距

从三年级开始,试卷上出现大量的应用题,对在一二年级只重视孩子运算能力的家长来说,三年级的应用题会让孩子有压力,因为应用题考察的不再简单的是孩子的运算能力,而是对读题、理解、思考、快速作答的能力,如果孩子连题目都读不懂,那么在得分最高的应用题上,往往丢分最多。这也是为什么数学的分数开始拉开距离,几道应用题的距离,足以让成绩变成另外一个水平线。学生拉分科目排行榜第一名就是数学,而且会越拉越大。

4、理解能力导致孩子出现差距

很多孩子数学出现错题的原因不是马虎,而是在快速答题时不能准确的理解题意,特别是对于那些要思维绕弯子的题型,他们在短时间内读不懂,为了完成作业只好快速作答,而结果十有八九都是错的。

但如果家长带着孩子慢慢读题,慢慢理解,孩子基本上都能算出来。其实差的不是孩子的运算能力,而是孩子的思维习惯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 抛开孩子本身的因素之外,都是家长疏忽了对孩子扎实的学习能力基本功的训练。

另外,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孩子的对比、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孩子学习有困难,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总之,三、四年级,学校教育开始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要求孩子养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等等。很多父母和老师都会觉得,孩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如果习惯养得好,到了高年级不用父母和老师过多的操心,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还是很强的,但是如果在低年级没有把握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到了高年级就会更加难养成好习惯。

与之相呼应,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探索欲望等,这一切对孩子今后学业的成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成绩更真实

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并开始关注学习的结果。此外,他们的认识和兴趣范围日益扩大,开始对自然、社会的因果关系、计算规律产生兴趣,希望动手操作,喜欢养小动物,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阅读范围也开始扩大。由于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接受能力有了提高,但同时又出现明显差异,出现了学习分化。

孩子上一二年级时,家长和老师都跟得比较紧,对孩子各方面管理较严格,但孩子上三年级后,家长和老师都可能会觉得孩子已适应了学校生活,便不象从前那样操心了,加上孩子自控能力不强,便容易出现分化现象。

所以,虽说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由于一二年级学习内容较简单,所以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可是上了三四年级后,基础不扎实的孩子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吃力,成绩自然会明显下降,由此还会引发厌学、自信心下降、上进心不强、自卑等。

因此,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确实不需要特别当真,因为这一时期的成绩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这一时期,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保护他对于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并让孩子受益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解决孩子的三年级现象?
(转载)小学生学奥数从几年级开始合适
小学数学几年级最重要?
小学数学:1~2年级应用题大全,涵盖各类难题,能全对孩子不多!
小学数学:1~2年级应用题强化练习,孩子...
小学生学习奥数注意事项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