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亿利资源王文彪:倡议共享全球治沙技术
3月19日,全球最权威的防治荒漠化国际学术组织——第11届国际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亿利公益基金会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作为唯一一个企业家应邀参加了开幕式。中国库布其沙漠变绿洲,尤其是中国沙区百姓以绿色方式脱贫致富的案例感动了与会的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200位科学家。王文彪在会上发出了共享全球治沙技术、共同致力于中国生态文明和世界绿色文明的倡议。下面是王文彪在会上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阿德尔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我就出生在这个短片中的中国库布其沙漠。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和探求,到底如何才能改变像孙元这些沙区孩子们的命运。我在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2年第一届联合国[微博]人类发展里约峰会上,一位12岁的加拿大女孩赛文克里斯向大人们提了三个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说:“大人们,你们能让沙漠变回森林吗?”20年后,也就是2012年的“里约+20峰会”上,我回答了这个小姑娘的提问。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我和中国亿利资源企业用了25年的时间把一座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找回了森林、变成了绿洲。

  我是29岁去的沙漠,今年我已54岁了,我和亿利资源企业把25年的青春献给了沙漠,换来了库布其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约为全球荒漠化面积的1/7000,创造了300多亿元人民币的生态价值。这片沙漠不仅有了无垠绿洲,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沙漠里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壤迹象和绝迹多年的胡杨树、狐狸、野兔。围绕沙漠绿色经济,我们还发展了几百亿元规模的清洁能源、再生能源、天然药业、现代农业等沙漠产业。

  挑战干旱、挑战沙漠是人类最为艰难、最为辛苦的一件事。要想在这个领域成就事业,一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二是能坚持、坚守、坚毅。

  我们为了找到能活的抗旱的植物,曾用过最笨的方法,就是不断实验,种下一批,死亡一批,再换一批,把上百种抗旱植物试了个遍,甚至还不惜血本从国外引进沙生植物。 20多年的折腾,我们终于找出了20多种能在库布其大漠中成长而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沙柳,它既能在沙漠中成活,还能搞饲料、做能源产业。让我们十分欣慰的是,我们成功研发出了“沙漠水气法种树新技术”,破解了成规模、低成本、高存活率的沙漠植树的难题。这项技术种植一棵树只需十几秒钟,两人配合每天可种植二十多亩树,较以前锹挖植树效率提高了30多倍,每亩成本降低了2000多元,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甚至还能在高高的沙丘上种活。这种技术使得我们沙漠绿化进程由过去的每年几十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每年上千平方公里。

  在我心目中最为敬佩的人就是常年奋战在沙漠和干旱地区孜孜不倦搞科研的科学家。因为,你们每多创造一份发明成果,就可以让地球多一份绿色文明。中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基本国策,世界绿色文明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认为,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绿色经济的繁荣,更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这一点,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化地区尤为重要。

  世界上还有十几亿人因为沙漠干旱吃不饱饭,更谈不上绿色文明。中国还有几十亿亩荒漠需要治理,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我真诚的希望各位科学家朋友能和我们一道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和全球绿色文明奉献力量。

  在这里,我也以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的身份邀请在座各位科学家朋友在今年七、八月份出席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真诚期望我们的沙漠事业能得到各国科学家的支持,我们能真诚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沙人”王文彪:用30年写了一本书 亿利集团王文彪
沙特引进亿利治沙技术助力“百亿棵树计划”
王文彪:人的一生选对平台很重要
王文彪:防治荒漠化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创举http://www.epchina.com/
王文彪和他的“库布其沙漠发展模式”
王文彪:“光伏治沙是我人生的新事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