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历史上的戚家军,等同于现代的特种部队。戚家军与倭寇战斗时好像结伴而行的鸳鸯,所以被命为“鸳鸯阵”

明朝时,南方沿海倭寇成灾,他们四处侵扰大明沿海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这些倭寇大都是日本的浪人、明朝的罪犯等组成的团体。倭寇们抢了东西、杀了人就跑,而当时明朝军队又腐败透顶、战力极其低弱,两万明军见到两千的倭寇反而调头就跑,大明政府为此头疼不已。

直到戚家军的出现,历史上正式的戚家军就是大名鼎鼎的(义乌兵),而戚继光根据战场形势,研究出了专门对付倭寇的“鸳鸯阵”。

因为闽浙沿海地区多是山陵沼泽,道路崎岖,大部队无法开展战斗,而倭寇善于埋伏,然后短兵相接。而鸳鸯阵以十二人为基础单位的阵型,长短兵器相互结合,可利用地形和战斗需求不断变化,可以完全克制倭寇的战斗特点。

“鸳鸯阵”阵形配置12人为一对,阵前为队长,其后两人一个手持长牌、一个持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抵挡倭寇的重箭、长枪等。藤牌手执轻盾身配标枪和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掩护部队前进,队伍后边还有二人手执狼筅,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辅助长牌手推进。接着后面还有四名长枪手,左右个两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队伍最后还有一个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矛盾相辅,长短结合,灵活多变,能完全发挥长短兵器的功效。

(狼筅)

“鸳鸯阵”灵活多变的阵形,可根据战斗情况和需求从纵队变成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个小阵或左中右三个小阵。当变成两个小阵时称“两才阵”,这时左右盾牌手分别跟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队伍进攻;当变成三个小阵时有称为“三才阵”,此时的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在中间,而盾牌手在左右两翼保护。这种因情况而变的阵法又叫“变鸳鸯阵”,此阵灵活多变且机动性强,正好克制了倭寇的作战优势。

“鸳鸯阵”具体的作战方法为:右边执方形藤牌的士兵,主要任务就是保持即得位置,稳定队伍阵脚。左边执圆形盾牌的士兵,则匍匐前进,并在盾牌后面掷出标枪,迫使敌人离开有利的防御位置。如果敌人被迫离开,后面手执狼筅的士兵立刻把敌人扫到在地,然后手持长枪的士兵上前把敌人刺死。最后两个手持锐把的士兵负责保护队伍后方,警戒侧翼,需要时还要上前支援前面的伙伴,组成第二道的攻击力量。

综合来说“鸳鸯阵”的战斗方法就是“牌前进,筅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

“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主要为:狼筅、藤牌,长枪、短兵。

狼筅

藤牌

长枪

戚继光带领的队伍打的倭寇丢盔弃甲,保护沿海一带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立下赫赫战功,我们看下戚家军的战役。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倭首2名,其余未割首和淹死着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方1500人对倭寇2000人,全歼倭寇两千人,斩首344颗,生擒倭首5名,牺牲陈四等3人。

长沙战役:消灭倭寇3000人。

福建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伤亡倭寇(包括假倭寇),斩首688,戚家军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多名,斩首960颗俘虏26人,我方阵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平海卫之战:斩首2622颗,我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倭寇1万多人,斩杀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人,我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坪之战:击溃倭寇万名,斩首177颗,我方无一人牺牲。

蔡丕岭之战:击溃倭寇7000余人,斩杀1000多名,斩首160颗,我方阵亡31人。

看了上面的战斗伤亡统计,难怪有人说“戚家军的每次战斗,死十几个人都算天文数字”,这也说明了当时的戚家军有多么的强悍。

中国的戚继光,百姓的戚家军,义乌的兵,他们的事迹已被载入史册,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戚继光“鸳鸯阵”[图]--中华网--中华军事
明朝戚家军鸳鸯阵里的狼筅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长征:戚继光御倭的鸳鸯阵战术|文史知识
戚继光与明代腰刀的发展
戚继光——阵法之妙
斩敌2千不费一卒,鸳鸯阵的可怕之处,源于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