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症状脑梗死:无症状≠无害

    随着CT和MRI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已成为患者在体格检查或出观头昏、头晕、头痛等状时的常规检查,而在影像告上常出现“腔隙性梗死”等描述。不少老年患者因其他疾病或症状进行影像检查时,也常常无意中发现有“梗死灶”。然而这些患者并没有出现肢体瘫痪、麻木或口齿不清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或“静止性”或隐匿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

      已有研究证明,这类SBI患者是罹患脑卒中或认知障碍/痴呆的高风险人群。对其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能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又将带来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

无症状脑梗死

1

 发病率与危险因素     

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10倍,易发生在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长1岁,患病率增加0.3%-3.0%。在总体老年人中SBI的患病率从8%到28%不等,在正常的老人就很常见了,那么在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衰竭或心房颤动等疾病的人群中,其患病率更高。

     SBI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一致,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 

2

危害性

一般而言SBI患者无临床表现,但其并非是静止和无害的,可逐渐进展为严重的症状性脑梗死,造成严重肢体瘫痪及痴呆,影响发病者的认知水平及运动功能,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研究表明,它主要危害有:

1.脑卒中:SBI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BI患者发生卒中事件的风险升高 2~4 倍;

2.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静息性脑梗死最大的危害或者说临床表现,是认知损害,也是最受关注的症状;SBI是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和痴呆风险增高的重要影像标志物,提示5年后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为3%~10%,高于健康人2倍左右。

3

治疗与预防

治疗目的是降低症状性脑梗死和痴呆发生的风险,确诊SBI后,应立即进行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

1.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以及家族遗传史;

2.辅助检查:主要为血常规、血脂分析、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和颅内血管CTA,有条件者可做DSA和高分辨血管壁检查;

3.控制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病变、吸烟、情绪障碍等),是预防SBI、卒中和认知障碍的重要措施;

4.单一腔隙性梗死,不伴有血管危险因素者,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5.伴有血管危险因素的SBI者,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指南给予个体化预防处理,并积极随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症状脑梗死,是无视,还是积极治疗?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与睡眠障碍共病的可能发生机制以及可能伴发的负面影响
我的检查报告有“腔隙性脑梗死”,应该怎么办?
静息性脑梗死:无症状 ≠ 可以视而不见
专家述评:加强重视无症状性脑血管病
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别忽视,这样防治帮助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