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胜而不美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贵左章第三十一

军队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

军队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

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

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

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

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老子认为圣君最忌讳尚兵黩武 ,用兵乃不得已而为之。军队总是和死亡杀戮相联系,因此是个不祥的东西。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继续和发挥,继续谈论用兵之道。上一章着重从后果讲,这一章以古代的礼仪来比喻。按中国古代的礼仪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谦让的意思,“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老子认为,军队战争虽然是不祥的东西,但作为君王,在迫不得已之时,也要用战争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获取胜利时不要以兵力逞强,不要随意地使用兵力杀人。相反,对于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还要真心表示哀伤痛心,并且以丧礼妥善安置死者。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同时,也还是承认了在“不得已”时还是要采用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

每逢战争,人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四处逃亡,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也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战争的确是带来灾难的东西。所谓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战争的手段,这是为了除暴救民,舍此别无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应当“恬淡为止”,战胜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否则就是喜欢用武杀人。这句话是对那些喜欢穷兵黩武的人们的警告。

所以,我们认为《道德经》不是兵书,不是研究战争问题的,尤其不是为用兵者出谋划策的。老子谈论战争问题,目的在于反对战争。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给他国带来的是灾难,给自己带来的可能是更大的灾难。所以老子认为军队是不祥之物,即便是不得已而用之,胜利了也不要沾沾自喜,因为打仗是死人的事情,死人是丧事。即使死的是敌人,也不能成为庆功的理由,而应该看成是人类共同的悲哀。

老子的这种观点是超越时代的。现代战争伦理主张以最低伤亡结束战争,和老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因为战争不是为了杀人,战争是为了“以战止战”,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祸患。

老子的军事思想对未来人类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者不祥,铦袭为上——帛本《老子》第三十一章解读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一章
道德经第31章解读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的军事思想:兵者,不祥之器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恬淡为上
徐大椿注道德经:夫佳兵第三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