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梅敬忠

课程前言

《国学课堂与领导智慧》,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梅敬忠,是在中央党校任教多年的资深教员,而且还有担任基层行政领导和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领导的宝贵经历。

他长期从事面向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研工作,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研究和文学鉴赏、写作学研究,曾荣获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优秀党务工作者奖和工作实绩奖。二十年来,他多次应邀到地方党校、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企业作主题演讲,颇受好评。他还参与主持编著有《毛泽东圈注史传诗文集成》(史传卷)、《古文英华》、《新世纪干部公文实务全书》、《新世纪干部常备知识词典》(文教卷)、中央党校教材《中国古典文学讲座》、《文学艺术与文化》等。因此,该套讲座内容熔铸了主讲人多年的教研心得和理政经验,相信会对听众朋友有所教益。

讲座目录,第一讲,四大名著与治国理政;第二讲,《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第三讲,《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红楼梦》自清代乾隆年间问世后,便取代位列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与此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于世,后被誉为四大名著流波天下,影响深远。从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小说领域就有了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载体,我们从中可以观照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社会风尚、价值观、审美理想、思维方式。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鲜活案例,经过一番批判继承和改造转型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宝贵的本土化营养,这或许对当今治国理政不无裨益,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古典作品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层次感悟。四大名著应当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看待,而不能以一般文学作品弄之,对广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来说,对四大名著的解读与阐释也应该由文学审美层面升华到社会认证、政治文化层面,可以说四大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容,犹如小说中的《四书》,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该套讲座即以上述原则为出发点,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鲜活案例为讲解基础,在美妙的鉴赏中阐发有关治国立法的本土化领导智慧与管理智慧,主讲人集多年对该主题内容的演讲经验积累,重点选择《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为解析重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二、乱世的抉择:“以人为本”与千秋”忠义”

(二)《三国演义》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大家知道,从汉武帝刘彻采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就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主体内容,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核心的价值,并且始终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了主导的地位,有极强的影响力。

儒家学说那么庞大体系那么宏大,但是在它和官方结合,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作为王朝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结合里面实际上有个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仁政德治”这种社会的政治理想是一以贯之的,是儒家治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的理念。起码各代王朝都在彰显这个,都是高高举起这个大旗。

所以大家看到在不管是在清朝还是清朝之前的一些王朝年代,不管皇帝怎么昏庸,官方意识形态大旗方面一定打着儒家“仁政德治”这种德治大旗,所谓为政以德,所谓以德治国、以人为本,追求一种仁政,就是强调在统治者在治国理政的时候要更多考虑民众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因为是民众的诉求,对民德化天下,实行教化,实行仁政,这都是儒家的这套治国安邦的这种理念。而且在儒家看来统治者治乱之道的关键就与民心,民为邦本,本固邦民,这都是经典里面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荀子?王制》里面反复强调的。

还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求人和,这些都是儒家的一些传统观念,恰恰这些观念就规范了统治者如何驾驭民生的这种底线,我把它称之为底线。失去了这个底线,他就没有政治上的合法性。所以这种底线应该是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的出发点。

那么这里面的主体当然是帝王,帝王就是仁政德治的主体,他有什么样的政治追求,具备什么样的政治品格,那就实行王道,要反对霸道,讲求人道,王道是最高的原则。作为王道,所谓这个王当然是内圣外王,就是儒家的大学里面讲的,三纲领八条目里面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这套东西实际上作为里面一个圣人你才能当好王,才能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成为道德的表率和人文的典范才有资格统帅和治理万民。“以民为本”而不是肆意的忘形霸道,追求以“德教仁政”为先的王道,后来又发展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治国方略。至于像你实行暴政,恰恰是违背了这种仁政德治,以民为本这种王道政治的价值取向,所以这是为人所不耻的,也失去了政治的合法性,这套虽然是概念的东西,但是在历代王朝里面它是作为主流的东西,核心价值观,而且一些大臣恰恰把它作为一种牵制皇权的一种手段,所以他是政治亲民的时候这套东西是挺惯用的,我们说在一个古代王朝当一个治道就是一个统治权,治理之道,当他比较清明的时候,往往是这条线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在起很大的作用。我们继续延伸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象载体,无疑也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这种基本观念刚才讲的,是受到了清朝皇权影响的,因为毕竟定本《三国演义》,我这里面有个小例子。比如说光绪皇帝曾经写了康熙皇帝谈为君之德的一个条幅,这个条幅很有意思,是光绪皇帝写的,实际上是康熙皇帝说的,里面就说什么呢?他的公禄就是光绪皇帝的公禄,圣者仁皇帝,奖宴训练一则,然后把它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一个影印件,里面就是说人君出入警跸,固宜研肃。朕见明朝之君,高居深宫,过于安逸,凡郊祀偶出,所乘之荤,皆铁丝作帏,以防不测。人君临御天下,以四海为一家,当使遐迩上下,倾心归慕,若刀矢可加以辇帏之中,则人心离二,虽铁壁何益!故古来贤圣之君,尚德不尚威也。大家看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这个是对我们三国文化是有影响的,它为什么要强调仁政德治,为什么要强调刘备集团,强调刘备那套观念,就是跟清朝是吻合的,跟康熙皇帝这套东西是吻合的,他要做仁君,这恰恰是高高举起了儒家意识形态,这种核心价值观,把治统和道统放在一致了,刚才我们皇帝这套是要治统,儒家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统,道统和治统在一个政治比较亲民的时候它往往是合一的,两个配合得比较好。但是在荒唐年代,往往这个道统不起作用的,就是皇帝说了算的,所以当时强调康熙皇帝“尚德不尚威也”,这里面刘备形象应该是“尚德不尚威也”。

我们今天反复强调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讲究领导干部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所谓十六字方针,我们讲究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等,讲究我们干部具有的品质,我们从《三国演义》、三国文化里面也受到一些启发,所以古往今来,我们把它抽象出来,没有不强调德为先的、仁德为先的,包括对国君的要求,也是这么弘扬的。《三国演义》恰恰也是从这个角度,如果用一个书面的语言可以说,《三国演义》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兴亡史,自黄巾起义一直写到西晋王朝的诞生,可谓百年历史大格局,一部形象生动的《三国志》文学阐释文本,其中对混乱年代宫廷政治乱象浓墨重彩的描绘,对各统治集团人物明争暗斗血与火博弈的揭示,对服务于政治目标之军事斗争的睿智抒写与精彩展现,对正统思想、国家统一与“王道”“仁政”理念的讴歌,无不构思奇巧,情景动人,启人心智。这个是比较书面的一个说法,那么《三国演义》是不是写到这一点呢?看三国就知道,三国整个传播概念。

(三)关于《三国演义》的两个误读

那么在解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一种读法上的问题,我把它称之为有两个误读,就关于仁政德治、关于忠义概念的,我先一下两个误读,再具体讲一下人物代表。

误读之一就是刘再复先生他们主张的说《三国演义》是地狱之门、是权谋心术,是要不得的,是引领中国人走向地狱之门的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误读,这是我个人观点,从价值判断,还是历史角度判断都有问题。《三国演义》弘扬的这种东西,我们把它抽象出来难道仁政德治有什么错吗,难道他歌颂刘备品德,难道非要歌颂曹操那种险恶、奸诈?它明显的不是弘扬曹操那个,是要弘扬刘备,《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在这,我讲的《三国演义》主旨在这,那么这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错的,这不应该是错的。

如果是把它完全拿过来不加以改造、转型,那是你的错。就是没有落后的文化传统,只有落后的文化传统继承者,就像作家说的那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是误读之一。

误读之二是我们现在流行歌曲的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大家知道,林俊杰有一首歌曲叫《曹操》很有名,出了专辑,里面代表一种情绪,歌词是这么念的: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唆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 明说暗夺的谋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如果我们完整地看《三国演义》,平心静气来分析,用历史无政府主义眼光来分析《三国演义》,难道看不出对与错吗?我认为能够看得清对与错,可以解读的这两种认为都是一种误读,这是一种个人的观点。苏童说那句话还是很有道理,没有落后的文化传统,只有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对文化传统进行继承改造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不加以转型、批判,那才是落后的。

这里面我们就像毛泽东主席的古籍新解,古为今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他很大的合理性的,而且毛主席把古典文化里面进行解读,进行古为今用在有些方面是用得很到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他那种抽象的继承法,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观念进行抽象的继承的方法,对我们今天也是有合理性。就是像古人所说的,要法圣人之所以为法,不是要把圣人的所有东西完整地继承下来,而是要学习他当时为什么这么说,他基于什么为什么那么说,他提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待这个问题,要学习圣人之所以这么说那种方法。这么看问题,可见我们对待传统的文化的继承就好一点。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有人问孟子,你怎么看待孔子?他说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他是根据时势而探讨理论的。孟子就看出这一点。

《三国演义》整体是宏大叙事,写了一个世纪的战乱与军阀的混战,政治的乱象可以说是生灵涂炭。欲知天下苍生苦,请听三国演义篇。作者的主旨是盼和平、求统一、安民生,推崇的是“仁政德治”和忠义,反的是暴力统治,主张以“王道”、“仁政”治理天下,这是《三国演义》的主旨。他怎么样落实他的主旨呢?他实际上有三个人物,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大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来提要性地进行解读。

(四)董卓——恶政

一个就是董卓、袁绍,尤其是以董卓为代表的恶劣的方面,我们说的就是恶人、反面的人物,这就不是仁政德治了,完全是反着来的。

比如《三国演义》的开篇就写了少主继位,皇权旁落,宦官专权引发了袁绍、董卓等等军阀的相互厮杀,弄得国家是一片混乱,造成人民无穷无尽深重的苦难。这种苦难是对传统文化中间的怪圈一种形象的描绘。

什么怪圈呢?大家知道东汉末年,在这之前已经开始了,有宦官专权、外戚专权两方面是交替的。当皇帝小的时候,他的外戚是专权的,因为他舅舅,他母亲的娘家一般就揽权我们叫外戚专权。当皇帝长大的时候,他不愿意受牵制,所以他周围的太监势力又大了,宦官也专权了,来回这是在中国古代王朝里面形成的怪圈,这个怪圈在清朝好一点,大家看最后李莲英又出现了。但是在清朝之前是特别严重的一件事。这种怪圈在《三国演义》开篇就写了。

写了怪圈当然就要写儒家的治国理念了,要正面弘扬的,正面弘扬他就批判董卓,这里面董卓虽然在平定宦官、外戚方面有贡献,但是他当政了以后又成了仁政德治的对立面,写他的残暴、残忍。

比如说他经常领部队到外面残害老百姓,带领部队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四回里面说他领导部队出城,把老百姓杀了,把妇女、财务人头装在车上,然后扬言说他杀了坏人,杀贼了,大胜而回,干这种事。

比如他从洛阳牵到西安的时候临走的时候大肆烧掠,二三百里无鸡犬人烟的。尤其第六回有句话,他那么残害老百姓还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毫无民本意识,吾为天下计,我这么残害老百姓好象他是杀贼,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岂能可惜老百姓的生死呢?你看这句话他记住了。

(五)曹操——奸雄

那么跟董卓相似的,作者写了曹操,曹操本来作为董卓的对立面来描写的,但是曹操作者写了他残暴的一面,又有奸诈和权谋,又并吞天下这种野心。当然从封建正统观念,他是篡位的、篡权的。这个说的是曹操的形象。但是作者没有简单地把曹操的描写,他是写了一个复杂型的曹操形象。我们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这个是大家公认的,历史学家说他对统一中国北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上的。但是三国文化里面,《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可不是这样的。因为《三国演义》是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这种乱世奸雄来描写的,所谓乱臣贼子,名虽汉相,实为汉贼,他是这么写的。写了曹操很多的令人发指的一些方面,我们总结他的性格里面有这么几个:虚伪、奸诈、残忍,极端利己主义,这个是作者笔下描写曹操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多疑、善变性格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有很深刻的典型意义。

比如说他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这个是作者描写出来的,贪欲和权势欲,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个是极端的损人利己,这句话就来自于他在吕伯奢一家的这种情景,这个大家都知道,京剧里面有陈宫,京剧里面都写到这个杀吕伯奢的情节。他杀了董卓没杀成之后就逃跑,跑了之后又碰到吕伯奢,吕伯奢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当时带着陈宫,陈宫是一个县令把他放了,然后跟他一块跑,本来是想跟他一块干大事,结果吕伯奢去打酒去了,他把吕伯奢一家人给杀了,完了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吕伯奢打酒回来知道是误会了,回过头来把吕伯奢也杀了,多残忍,一再的误杀陈宫受不了,陈宫就说你怎么那么干呢?曹操就说了一句有名的话,什么话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宫从此离他而去,大家看这种表现,这个在《三国演义》里面写得很细致,把他恶劣的品质都写出来了。比如他奸诈的一面,为追查许多纵火的余党,他把站在红旗下的三百多人全部斩杀了,人家本来说是谁站在红旗下是救火,救火者就是该杀,攻打袁谭的时候他下令捕杀逃避百姓,百姓在那边跑了,他当着老百姓的面说你们快躲,免得被他杀了,实际上就是他要杀,好象老百姓还要买他的好,这就是他干的事。他自己在部队里面没粮食,就让粮官给他发粮食,用小篼发,他受益的,结果最后引起军事造反,他就把粮官杀了,说是粮官干的不是他干的,通过这么多细节,还有他所谓梦中杀人的故事,那完全是应该是他自己编的,怎么会梦中杀人的,防人家谋害他,梦中杀人。用扰乱军心的罪杀了他早已记恨的杨修,因为杨修老跟他过不去,老不给他台阶下,这个就是曹操与杨修的故事。

另外比如说在抓张辽,第二十二回,曹操的大将张辽怎么收复的呢?他亲自拔剑要杀掉张辽。刘备劝他说,人才不能杀,刘备当时在曹操旁边,关羽就是用自己性命担保,曹操一看那么多人保他,看他有可能是个人才,把他留住,马上就把剑仍在地上,执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我也知道张文远(张辽),我也知道你忠义,“故戏之耳”,我跟你开个玩笑的,亲自又把他绳子解开了,然后把自己衣服解下来披在他身上,延之上坐,张辽就很感动,这都是他干的事。

所以毛宗岗在这个地方有个批语,批语说什么呢?“要杀则亲自拔剑,不杀则解衣延坐;怒便加一倍怒,爱亦加一倍爱。奸雄权变,真不可及。”是不是曹操真是那么干的?那倒没看到别的地方记载,就是《三国演义》报他这么描写的。

描写的很细致,一直到曹操死的时候,大家看七十二个陵冢,七十二个坟墓,说自己到现在还不能确切地看曹操究竟埋在哪,这个是曹操临死还留下欺诈,安阳发现曹操墓引起那么大争论这跟也有关系,总之这是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具有多方面复杂性格的,而不是一个浅显的平面化的人物。这个是写的曹操形象,奸雄的、虚伪的利己主义者,这是曹操一面。董卓、曹操两个都是反面的形象,当然有不同的方面。

那么作者要正面的表达的就是另外的,既然这些反面形象我们刚才说曹操,曹操是坏到那个程度了吗?也不一定。所以《论语》里面的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实包括曹操、董卓的一些方面是作者有意把他强化的,尤其是曹操。

(六)刘备——仁君

那么刘备跟曹操一样,都是把坏的品质给了曹操,把好的品质都给了刘备。刘备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大家一想起刘备肯定是宽厚、仁爱、仁君的形象,刘备是一个仁君的形象。《三国演义》把刘备作为王道的化身来歌颂的,还给他正统的继承者的美名,因为汉帝玄孙一脉流,众山晋王之后。还给他很好的长相,说刘备是双耳垂肩,两手过膝,我们今天看挺怪的,像猿人一样的,哪个演员演不出来的,现在没法演的。双耳垂肩,大耳朵,这里面节有小传统在里面的,中国老百姓对封建帝王仁君长相的看法。双耳垂肩什么意思?就善于倾听的,善于听得见不同的意见,大概这个意思,双耳垂肩。两手过膝,手很长,脚踏实地,不光脚踏实地,还手踏实地说手长,难怪我们的侯宝林先生讽刺,很幽默的说,相声说刘备摔阿斗的时候,大家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他手很长,他哪是摔阿斗,轻轻的把阿斗放在地下的,这个是人家开的玩笑,就是他给他一个很好的面貌,帝王之相,就是正统。

刘备本来是到最后流落到卖草鞋,编草鞋卖的这样一个人。既使是帝王之后也是没落了,但是汉献帝就找不到人,所以就把他叫皇叔,所以称他为刘皇叔,但是也是为了制衡曹操的。给他这种品德,给他血脉,给他宽厚爱民、知人善任,仁政德治这样美好的品德。

刘备对汉献帝是忠心耿耿,看到汉王朝崩溃,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这个是三国里面描写的,然后悲愤得心胆具裂,第三十七回大家看,而且要深大义于天下,重整汉江山。

刘备曾经跟庞统就说,庞统问他你为什么能够成功刘备就说,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每与曹相反我事情就可称了,所以如果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仁也。大家看这一句,把这一句三个人相对比。刘备说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仁也。还有他在放走徐庶里面说的,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士,把刘备这个语言和前面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和董卓的“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一对比起来,很明显作者是有鲜明的倾向性的。刘备这种仁义的东西,作者写的确实是特别细,因为对朝廷尽忠、对老百姓爱民如子,是典型的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的理想饯行者。

这里面也特别指出来,除了刚才刘备那番话以外,“不为不仁不义之士”以外,他还是高高举起以人为本的大旗的一个少见的一个国君,少见的帝王的这个形象。在第四十一回,写到刘备的兵败新野,樊城大撤退的时候,刘备不顾曹操追兵迫进,不停部将的劝告,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好几百万名的百姓行军,这个是不完全符合军事谋略的,因为曹操一追过来就完了。所以包括很多人都在追,很多人都在劝他。实际上原先版本里面是诸葛亮在劝他。为了怕有损诸葛亮形象,到毛宗岗版本里面就不说诸葛亮了,就说是部下劝他。劝他什么呢?说你赶紧要保江宁,你把那么多老百姓带着,军队又少,如果曹操的兵来了何以拒之,这是有人说实际上按照原先版本就是诸葛亮。那么刘备怎么说呢?“夫即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要干大事的人必须以人为本,今人归吾,现在老百姓那么多人归心于我,吾何忍弃去?我怎么能够抛弃他们而去了,这不是丢了老百姓了吗?

说《三国志?先主传》里面就说了这么一段话。到了我们《三国演义》里面,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这句话继续保留。我在网上再查了一下,在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同样叫,若继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我们今天看到《三国演义》定本里面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为吾,奈何弃之?”一样的。所以在几个版本里面一直到三国志,所以我们从后面往上追,在毛宗岗的版本里面《三国演义》我们今天看的流行本里面有这句话,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还有这句话,再往上追,在三国志里面同样也有这翻话,可见作者是认同这句话,是一直把它保留下来的。然后我查了一下历史,检索了一下在刘备之前还真是没有谁作为帝王,没有鲜明地举起这个大旗。管子是说过以人为本,汉朝有个皇帝诏书里面说了一句,但是都没有像他这么鲜明的,而且放在这个情况下说这个话。

我们今天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的感觉应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仁政德治文化的合理继承,这一点不过分,当然我们是经过改造的。我们现在“以人为本”跟刘备的“以人为本”还不完全是这样的,有更多的科学内涵,但是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应该是可以这么说的。

那么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就是刘备宣传工作也做得很到家,当时谁把这个话传出去的,让老百姓都明白,可见刘备周围的人在宣传鼓动方面做得挺好的,这种传播,所以一下子就提升了刘备的形象。当然他不可能永远把老百姓这么带着,到最后当然要打仗,长坂坡之败,老百姓也牺牲了很多,但是总之他这个举动是赢得老百姓的心的,而且这是旗帜高高举起了“以人为本”的大旗,所以这方面是远远高于像曹操、董卓,也是作者想弘扬的这种中国智慧里面的一种核心的东西——大智慧,这才是大的智慧。作为一位政治家他能够说出这种“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而且身体力行,看成特出之举,他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一下节把刘备的仁慈爱民的光辉形象把他烘托出来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广揽民心,赚取人和,即便说“刘备哭得天下”,有人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即便是有这样的,但是他这个哭也比像“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的董卓,也比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人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大家说哪个是有价值,哪个是得老百姓人心的呢?当然是刘备了。所以恰恰是这样,才让刘备得以和占天时的曹操、占地利的孙权相抗衡,成就了一方基业,形成了三国鼎立。在那种混乱的年代,民心特别崇尚仁政德治、以人为本,刘备集团恰恰具备这个核心价值。我们说掌握了核心价值的杀手锏,也就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所以能够感召天下,凝聚人心。

为了突出刘备这点,作者实际上甚至还写了两个比较虚伪一点的两个小例子。一个就是大家看《三国演义》里面的关于徐庶,你看他怎么笼络徐庶的。徐庶是他的谋士,但是后来曹操为了把徐庶抓去或者是不让他为刘备服务,他就把母亲给抓走了,曹操知道徐庶是个大孝子,抓了他母亲肯定能把他弄过来,所以徐庶肯定要走,刘备这个时候就决定放徐庶走,但是张飞、关羽都不同意,说一定不能让他走,再不把他杀掉,再不把他留下来,刘备怎么说呢?“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这是第三十六回,所以他决定放他走,这是来源于他的核心价值观,他要举起这个大旗,宁愿放弃一个谋士徐庶,但是实际上他心里还是蛮想留住的。

大家看那里面的场景,徐庶最后走的时候,刘备持酒相送,那么多人欢送场面,送走一个这么有才的谋士给敌人,是什么心态?刘备忍住了,说送徐庶走的时候,徐庶骑着马就走了,走到一片树挡住了刘备的视线看不到徐庶,刘备竟然命令兵士把那树砍掉。我要看我的徐庶兄弟怎么走,最后把树砍掉,感动得徐庶不得了。徐庶又勒着马回来了,当然他不是真的回来,他还是要去,但是想这我要给你推荐我一个继承者,虽然我走了,但是有个人比我强,那个是谁呢?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最终是徐庶推荐的,他说有个诸葛亮的在卧龙,你如果得了他,诸葛亮或者凤雏,庞统你得了一个就行了。刘备说你把他给我找来吧,他说不能找,你得请,他不是一般能找就能来的,所以徐庶被刘备所感动,在奔往曹操那边的时候还专门绕道到了诸葛亮那里一趟,还劝诸葛亮帮助刘备。诸葛亮没干,诸葛亮觉得你说得太轻巧了,诸葛亮实际上表面装得很神气,实际上我们说的是要价,徐庶就走了,但是这个埋下了将来三顾茅庐的伏笔,这恰恰是刘备拿这套观念进行感动的,这是写的案例。

另外一个写刘备兵败徐州的时候,猎人刘安竟然把自己的妻子杀了,把肉献给刘备吃,刘备还不知道,极端的残忍,从另外一个残忍的角度来写刘备,这实际上有损刘备的形象,但他就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写的,这遭到了很多人批判,包括刘再复先生一再的批判,这简直不象话,这有损他仁君形象,这是我们要指出的。所以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为了显得他忠厚、显得他好而把他写得太虚伪了,这个话影响很大,但是我们抛开这点,这两方面都指出了。值得思考的是什么呢?刘备的仁君形象,寄托了作者,也就是古代文人、知识分子及民间百姓共同的理想。因为三国时代,对统治集团的开明人物来说,以至到三国以后受三国文化影响的老百姓和知识分子来说,刘备形象是个难得的能够体现仁政德治政治理念的受到老百姓广泛认同的一面旗帜。什么叫好皇帝?他是一个旗帜,值得宣扬和利用,所谓“尊刘抑曹”正统观念,要害还是在仁政德治。虽然是显得他长厚而他所谓似伪的,但是他的这种虚伪是有他的合理性的。当时说他送徐庶,他对徐庶这么好,他心理是不是感觉多徐庶有一种回报?我们不知道,所谓刘备摔阿斗,所谓收买人心也有关系吧。刘备为什么摔阿斗?长坂坡的时候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儿子阿斗给救出来了,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刘备就把自己儿子摔倒,为了你这个小毛孩子,险些损了我一员大将,刘备摔了阿斗,这一下感动了赵云。赵云不是桃园三结义之一,但这一下子倾心于刘备了。这跟曹操收买了张辽有点相象,但是情况不一样,所谓收买人心,赵云就投奔他了。

刘备最后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他说你可以取而代之,那他也是看中了诸葛亮那种忠诚,如果大家看看魏延能够随便说托孤吗?《三国演义》里面描写魏延,那真是取而代之了。刘备在死的时候,在三国志里面写到他有遗言,遗言里面反复就说让他的儿子要跟着诸葛亮学习,勉之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贤为德能服于人,这就是他对他儿子的教诲。这我们在好多小学里面的墙壁上就看到这个“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恰恰是刘备这种观念我们说这种核心价值,仁政德治团结了一大批人。

我们在刘备集团里面在《三国志?先主传》里面引述就说,刘备宽人有毒,能得人使力,比如诸葛亮答质之辩正而有谋,诸葛亮那么有智慧,正而有谋,所以成为一个谋士他要正、谋要结合在一块,就是新正忠臣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不光是勇还要有仁义,讲义气,兄弟之义,君臣之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讲师,有谋士有将,此三人者戒仁杰也,以备之略,以刘备的谋略三结佐之何为不继也。这是在《三国志?先主传》里面早就指出这一点,所以我们看刘备团结了一大批人。

知人善任,他的团队配置特别好,刘关张三兄弟构成了团队里面的核心,孔明、庞统、法政先后三个谋士成了他的谋略集团,智囊团。还有他的军事集团,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这本来就是在核心圈子里面的,还有赵子龙、马超、西凉军的马超,收编的。据说军礼最强的就是马超,还有黄忠,忠臣、老同志,我们说黄忠是老干部的杰出代表,他们可以说构成了这么好一个团队。

而且对他们知人善任,当长坂坡赵子龙救阿斗去了,张飞、关羽这两个人是比较差劲一点,他就跟刘备说他肯定投降的,他看到我们失败了,肯定投奔曹操去了。觉得赵子龙不忠心,刘备坚持支持,刘备说,子龙兄弟决不会干这种事,意思是我相信他绝对会回来的。果然,一会为了救主人,为了救干米儿夫人去了,你看他知人善任吧,这一点他就比关张那种小心眼就好多了。还有最后黄忠打吴国的时候,黄忠突然不见了,因为黄忠当年没给他派活,张飞又不干了,张飞他们就说肯定投降了,老黄忠肯定是看到我们失败,又投降了。刘备说,老黄忠绝对不会干这种事,我知道他忠心耿耿,果然黄忠打仗去了,人家看到你没给他派活,自己主动请战,主动上战场去打仗了,所以刘备有这么一个笼络人心,能够用自己一套核心价值观来笼络这么一个团队,所以要害还是在于仁政德治那种根本的判断标准。

所谓“尊刘抑曹”,这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主题,为什么要“尊刘”?为什么要“抑曹”?董卓、曹操、刘备这三个人一比较,大家完全能看得出来,他这种正统思想是和他的儒家核心理念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仁政德治”就是一个标杆,是一个要害,是根本的判断标准,对于老百姓、对于作者来说,是否刘姓血统,是否姓刘不姓刘,是否是汉王玄孙都在其次,这我理解的就是仁政德治是这里面的标杆,以人为本是标杆。

这里面还跟大家补充一点,就是说这种仁政德治甚至牵扯到什么呢?牵扯到《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六回,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关于国家统一,这里面跟我们谈到当年我们解放全中国的时候还有点意思。国家统一说什么意思呢?蜀国的邓芝,当时刘备已经去世了,为了报关羽之仇,所以挑起一场跟吴国的大战,破坏统一战线,所以一败涂地。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三国还在,当时曹操也死了,是曹丕魏国当政。这边蜀国是阿斗刘禅当政,这个刘禅按照刘世德先生的考证,我们不应该称之为刘禅,应该称之为刘禅(shan),就是刘备的儿子阿斗应该叫刘禅。刘世德是《三国演义》学会会长,他认为刘禅才是正确的叫法,因为刘备还有一个养子叫刘峰,峰和禅他是这么念的,他说因为他觉得禅,禅宗是后来的事,但是我作为从俗,我们一般叫刘禅在这里做一个解释。刘禅当政,诸葛亮为了稳定蜀国,因为弱小,说还是要继续恢复原先的统一战线,就是跟吴国的统一战线。而吴国的孙权这时候国家也是元气大伤,被刘备这一打,所以也应该稳定,也同意搞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北方的魏国,而且想统一中国的这么一个思想。诸葛亮就派邓芝特别会说话的,搞外交的邓芝出使东吴,邓芝很会说话,今后很多外交辞令孙权对他进行一种威胁,搞油锅什么吓唬他,最后他们当然达到协议了,搞统一战线了。

孙权就问邓芝,大家看第八十六回里面有一个细节,问邓芝什么呢?“倘若吴蜀两国我们通信灭掉了魏国得到的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岂不乐乎?。”他想搞划江而治,邓芝义正词严地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意思就是说,统一是我们的核心观念,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不能不统一,因为大一统的观念是我们的统一的观念。如果灭魏之后,他接着说,如果灭掉魏国之后,魏是天民所归何人?如果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谁能够当政,当天下这个主人,但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战争方息。言外之意大家要看明白,言外之意就是谁的德行、谁仁政德治,能够让老百姓喜欢,当然就是谁当天下皇帝,因为他要充分证明我们蜀国有诸葛亮这样的人,当然像阿斗集成他父亲的遗产,觉得这个事也可能锻炼为仁政德治,以仁德治天下这个核心理念还在。那么肯定是我们。

孙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如是耶!”你太真心了,你太实在了,你说出真话了。于是遂厚赠邓芝还蜀。自此吴、蜀通好。他把他的底线说给他了,说国家肯定要统一,这里面大家看所谓的统一,完全以仁政德治做标杆,统一是肯定的,当年国民党要划江而治,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中国党中央肯定不会答应,打出长江解放全中国不是一个党的利用,是人心所向。大家想想,当时是人心所向,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如果,如果是划江而治那成什么样子了,一个是不可能、不符合中国传统大一统的观念,中华统一的核心,我们讲核心利益,也不符合民心所向,所以国民党肯定失败,我们肯定不会划江而治的。这是从这个角度进行一番古为今用的一番解读。

中国古代老百姓,易中天先生讲有三个梦,应该做三个梦,这三个梦很有意思。开始要做一个明君梦,希望有个好皇帝。没有好皇帝以后怎么办呢?希望有个好清官,实在没有好清官那就要想个什么办法呢?那就是跻身于侠客梦,就看武侠,行武侠仗义,破坏规则,然后打乱现有秩序然后就造反,所以一个明君的皇帝起码是前面两个清官、明君,这在古代中国是老百姓的两个梦,如果一个社会,大家都希望有侠客,侠客文化盛行,这个情绪上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他不相信现存的东西了,不相信现有的秩序,想弄另外的门道,我们不是相信现存的东西,《三国演义》把老百姓这三个梦里面前面两个梦,尤其是第一个梦给烘托出来了。这恰恰就是说我们仁政德治是标杆的体现。

(七)《三国演义》中的千秋“忠义”

仁政德治相关的就是千秋“忠义”。千秋“忠义”是三国智慧里面可以说构造的一个下对上,或者说下级之间的关系。刚才是作为君,这是作为臣,作为老百姓,要具备忠义的观念,是忠义观念一种形象的呈现,是通过谁呢?通过关羽的形象。《三国演义》有两个忠臣,一个就是文忠诸葛亮、还有武忠关羽。

那么先说武忠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千秋“忠义”完人的形象。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他是申明春秋大义的儒将,又是骁勇善战、威猛刚强的武圣,不光是武忠还是武圣。就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对关于可以说称赞有加了,那么大家看出关羽突出一个义字,义字前面加了个忠义,他的基础是个义,义薄云天武圣人。

关于这个“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后来讲夫妻之情情义,报恩,是为知己者死,恩义后来讲侠义,讲信用的信义。民间色彩越来越浓烈,后来发展到“忠义”,这表明什么呢?表明“义”的观念已经为统治者改造利用,将其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接受下来。所以这个义如果没有上升到忠,统治者是不会接受的,那光讲哥们义气打打杀杀报酬,现在秩序也不允许,那是要出大事的,所以一定要管制住,用忠字。

所以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一改平话戏剧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把那种义划为了忠义,成了忠义的化身,关羽与刘备、张飞桃源结义,政治企图是很明显的。他们就是听到黄巾军作乱,有志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是要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你看这旗号打得很大,如果不是打这个旗号,他们也拉不齐一支队伍,并发誓说什么呢?绝不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当然他死的时候,因为他自己失误也有原因的。作者称赞他是“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有个说法。连毛宗岗也高度推崇关羽,认为关羽报主之志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忠义一体,才是统治者得以认可并大力弘扬的关键的理由。

我们一般现在说法是这样的,义是人的道德本性之一,义是区别正与邪、善与恶,分清是与非,预示人生事业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走邪道者短暂,走正道者长久,邪恶的事业必然失败,正义的事业终将成功。这个是我们一般通俗民间的解读是这么解读的,总之忠义方面,尤其义要上升到忠义,是统治者在大力弘扬的。《水浒传》之所以提为忠义《水浒传》,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深刻的原因也许在里面可以找到。

因为历代统治者对关羽不光是弘扬他的忠义,还积极对他进行利用,最早封汉寿亭侯,曹操给他封的,就是以皇帝名义后面死了叫壮穆侯,一直封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就清代的顺治地给他封的最高了。而且让关羽的英明震动儒释道三界,民间对关羽的信仰那是很深刻的,可以说关羽几乎是兼备了中国古代社会大丈夫的全部的美德,这美德有这几个方面,比如说以勇立功、以忠侍主、以义待友,立业、立身、利民完全契合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心理,要想了解和理解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不可不研究关羽形象以及关公文化,这个是我的一个观点。我们今天《三国演义》研究会专门还有关公研究会在民间运作。

但是这种义作者也进行了一些批评甚至批判。因为这个义要把握不好就带来义气之害。比如说刘备为关羽报仇,竟然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反映出忠义观念的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有的专家学者解读很有意思,就是说这是关羽干的一件最坏的事,最不好的事物,守荆州。这是刘备很难走出去的一个怪圈,所以刘备在这里面的处理也有问题。守荆州要什么样的守,荆州是合理利益,可以说是守汉的核心利益,因为他是借来的,吴国老让把还荆州,一部《三国演义》就在争荆州,曹操也打荆州,吴国争荆州,刘备、诸葛亮要保荆州,就为了让荆州而斗啊,就是刚才唱的那个歌,就是林俊杰唱的歌长坂坡争荆州,所以荆州是核心的东西,那么谁在那守荆州呢?刘备就想找个最放心、最有本事的人,当然只能是关羽,不能让张飞,张飞太鲁莽了。但是没想到关羽有刚愎自用的一面,有不顾大局的一面,这个东西也害了关羽,也把刘备置于最尴尬的境地,而且诸葛亮是没办法,按照诸葛亮的想法,关羽是不能守荆州的,大家仔细琢磨他里面那些想法,他守荆州是诸葛亮一直很担忧的,一直很担心的,因为他容易破坏统一战线,所以当吴国要把女儿嫁给关羽的儿子做儿媳妇,他把人家骂一通,得罪人家了,然后在整个统一战线上,他是缺乏这个本事的,所以他破坏了这个,所以最后陆逊半夜渡江,关羽被杀,这一杀关羽倒没怎么样,你死了就死了,但是你把刘备放在哪儿?刘备因为跟他立了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一定要报这个仇,不报这个仇,刘备的形象就完了,所以他是很尴尬的,非要报这个仇。所以有的专家说刘备可以装装样子,假打一下就可以回去,假打也是要打的,作为刘备,走上这个悲剧的结局跟关羽也是有关系的,因为他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反映出关羽忠义观念的这种内在的矛盾。

刘备重义气,讲信用,守盟誓,是符合民间的价值观,因为为关羽报仇,但却有愧于对国家命运的大众,所以他把国家的命运跟他哥们义气、兄弟之情绑在一起不加区别,这又有问题,这不像我们后面正确转型的话,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哪一个个人。所以他走的很极端,在第八十一回的时候,刘备就要为关羽报仇,那回的回目: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张飞也是为这个出事的,那么多人劝他,那么多人劝刘备,刘备不听,赵云也劝,赵云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赵云还说了一段有名的话,“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赵云在这个时候不惜得罪刘备说了这么一段话,因为他不是那个核心里面的,但是他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公心。刘备竟然说什么呢?“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遂不听赵云之谏,下令起兵伐吴。

不光是赵云劝,诸葛亮也劝,学士秦宓也劝“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同样也是八十一回,刘备说“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他认为是大义别人认为是小义,他是完全颠倒了,而且让武士把秦宓杀了,秦宓说“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好不容易创下这个江山,毫不容易三足鼎立了,你把江山全失去了,诸葛亮又上表救秦宓也劝,劝不住所以最后刘备可以说是一意孤行,走向了悲剧。赵云之劝,境界很高,但是刘备不听。诸葛亮劝他也不听,这是刘备和蜀国的悲剧,也是公私矛盾、忠义矛盾的悲剧,是大义与大忠不能有机统一的悲剧。那么这个忠义的观念我们今天要进行一番转型,当然我们说忠君就可以转为忠国,这是有实践先例的。

我们新加坡李光耀在建新加坡的时候,首先想到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用什么样的统治意识形态呢?想了很多,因为新加坡很复杂,有马来人,有伊斯兰体系,有儒家的,有华人,还有基督教,究竟什么样的统一,最后选来选去选的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而且用八德,把儒家八德抠出去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说忠,而且强调忠不是忠于我李光耀,也不是忠于我哪个总统,是忠于我们新加坡国家孝、仁、爱、礼、义、廉、耻,讲究这一套东西,成为了亚洲的价值观。所有的公务员讲究八德,就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失去这八德你就违背了基本的底线。新加坡在建设这种核心价值观用儒家这套东西进行改造转型,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的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最怕的三个人:一个吐血而亡,一个忠义绝伦,一个身世最惨!
三国演义读后感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23 天地间纵横英雄气——《三国演义》
【广东】侯雨轩《读“三国演义”有感》指导老师:庄丽如
小说欣赏:《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 国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