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早的华夏文字活化石——沙巴文与东巴文
      早在三万年前,今陕西蓝田华胥镇东边有一个母系氏族部落叫华胥氏部落,组建了一个部落联盟,后世叫“华夏国”。最高首领是“女娲”,即《圣经》所说的“夏娃”,或史前史所称的“萨姆”,相当于“总统”。副首领叫“伏羲”,《圣经》所说的“亚当”或冰岛神话中的“埃达”,用中文应称为“亚大”。“大”者,父也,即“亚父”,相当于“总理”。随着社会的进步,设立了二级管理职能,管山林的叫“虞”,管农业的叫“稷”,管水利的叫“共工”。在伏羲之下,设立一个文化教育管理职能叫“仓颉”。

    到了11000年前后,有一个任“仓颉”的人,夺取了“华夏国”的最高统治权,后世称为“太昊伏羲”。此人出生于“陈纪”,或叫“成纪”、“陈”。在蓝田县洩湖镇东今陈村和纪村一带。由于执掌文书工作,在当时算是文化人,思想比较先进,于是夺取了政权,这一事件标志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开端。《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国。”太昊伏羲族执掌几代之后,被其他部落所替代,其族人开始四处迁徒。其中经商洛一带南迁于四川东部的称巴人。西迁的在甘肃天水留下痕迹,即甘肃天水的成纪与伏羲传说。西迁最远的可能远达波罗的海,北欧神话中的“奥丁”疑是“昊帝”的音变。川西的尔苏人应是自天水一带南迁的。“尔苏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越西县和雅安地区的石棉县、汉源县,人口约有10000人。其中甘洛县(2000年)有3024人,越西县(1990年)有2277人。‘尔苏’(Ersu)是尔苏人的自称,‘尔’(Er)是‘白’的意思,‘苏’(Su)是‘人’的意思,‘尔苏’意为‘白人’。(巫达著《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尔苏人的图画文字叫沙巴文。由于尔苏人长期封闭于川西,文字演变较慢,比东巴文字更古老一些。

    关于文字的起源,我国的研究现状是将汉字的研究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人为地区分开来了。导致汉字囿于商代甲骨文,西南大量古文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一些文字慢慢地在消亡。世界文字起源是同源的,应称为“华夏文字”。尔苏的沙巴文字与东巴文字是至今仍存活着的最老文字的活化石,从中可以看出一万年前华夏文字的影像,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与沙巴文、东巴文大致同是从一万年前分离出去的文字还有埃及象形文字,所能见到的埃及象形文字是五、六千年前的形象,而已经经过数千年演变,已完全本土化了,这将在后续再进行论述。

沙巴文字


东巴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字
文冠果——龙果之迷
触摸文明的符号——我国首个少数民族古文字专题陈列馆面世
这是世界上极少数依旧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
中国民族古文字的类型(组图)
纳溪族东巴经(珍档珍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