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孩子能成功?斯坦福博士研究了50年,得出这个结论

01 棉花糖实验

1966到1970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600多位儿童,年龄在4-5岁之间,每数十名一个小组。并让他们待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有他们爱吃的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

你们可以马上吃掉,但只能得到1颗棉花糖;

等待研究人员回来再吃,就可以得到2颗棉花糖。

这个等待时间,一般为15分钟。

结果,大多数孩子都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吃掉了棉花糖

只有大约1/3的孩子坚持等到15分钟。

这些坚持到底的孩子,有些闭上眼睛,有些假装睡觉,有些自言自语或者唱歌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得到了更丰厚的报酬——2颗棉花糖。

米歇尔教授继续跟踪研究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他们高中毕业,甚至一直到他们35岁以后。(一直到现在米歇尔都有跟踪这些孩子的状况)

这些跟踪研究的指标,包括他们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健康指数、人际关系等等。

研究结果显示:

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糖的孩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吃一颗糖的孩子,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善于等待的孩子在各个指标的表现上更成功。

这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02 生活中的“延迟满足”

棉花糖实验,又被称为“延迟满足实验”。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忍耐”。

”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米歇尔说,“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

想一想,当孩子们想看电视,做父母的是立刻满足他们,还是鼓励他们“延迟满足”?

在孩子在商店看到一个玩具,哭着闹着想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立即买下来给他们?

亲子阅读的吸引力,永远没有能“即时满足”的电子产品那么吸引,我们怎么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书本上来?

我还记得我家孩子四五岁换牙期的时候,特别爱吃糖,牙齿都有一些变坏的迹象了。

我和孩子爸反复告诉他,吃糖可能导致牙齿“全部坏掉”,甚至以后吃不了东西。

但是并不管用,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坏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抵挡不住糖果的诱惑。

这种缺乏自控力的行为,也许我们平时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对孩子的成长起重要作用。

03 延迟满足有多重要?

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为了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利益,克制自己的欲望,抵挡住面前的诱惑。

比如: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学者,就必须啃下很多大部头的研究著作,慢慢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个过程很枯燥很漫长。远远没有睡一觉或者外出聚会那么满足。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运动员,就必须忍受超负荷的日常训练,等待质变成量变。当同龄人在享受的时候,你还要十年如一日地练习。

有“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之称的王选院士,刚开始投入到激光照排的研究时,几乎无人看好这个领域。但他10多年如一日,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日夜地工作。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且“某些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生的很多大目标都是长远的。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刻苦、辛勤、单调、厌恶、沉闷等,如果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缺乏自制力,追求即时的享受,那么目标就永远完不成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情商的重要性。情商的本质是,管住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从这一点上来说,拥有“延迟满足”这种情商,可能比智商更重要。

04 怎么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3岁前的孩子,还不需要培养这种自控力。父母还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爱和依恋的需求、饿了及时给吃的,哭了及时要抱。

3岁到5岁,孩子开始有社会性的需要,这时以建立规则为主。比如每天什么时候看多久的电视,都要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

5岁以后的孩子,我们才要注意培养其“延迟等待的能力”。以下方法可做参考:

(1)避免诱惑

在“棉花糖实验”中,一些孩子为了让自己等待更长时间,用手蒙住眼睛,或者把棉花糖藏起来,眼不见为净。这就是采用了避免诱惑的方法。

“当我们看不见诱惑,就很难受到诱惑了。”

那么生活中,父母可以把电子产品藏起来,把零食放在柜子里,或者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都可以很好地避免诱惑。

记得我小时候,父母为了不让我看电视,把遥控器藏起来,或者把电闸关了,各种方法都采用过。

(2)积极地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面对诱惑的煎熬时,唱一首歌,或者想想有趣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这种方法的窍门在于想一些“积极的事情”,而不是“负面的消极的事情”。后者只会让我们用即时满足来安慰自己。

(3)自我暗示

在原实验中,一些孩子反复对自己喃喃自语:我必须等待,这样我就可以得到2颗棉花糖。

这样的自我暗示法,让孩子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如果下次孩子想要马上得到一个东西,家长就可以教孩子这种重复好记的提示。

(4)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看起来很难的工作

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暂时可能无法达成目标,所以孩子往往会畏惧困难而不开始做。

在《GRIT》(坚毅)这本书里,作者 Angela Duckworth 说自己给孩子们立下一个规定:不管你开始学什么,至少要学1-2年才能放弃。不能中途放弃。

在孩子学钢琴,或者舞蹈的过程,可能刚开始很难学,看不到进展,所以就想放弃了。其实有时候,坚持度过开始比较困难的阶段就好了。我们不妨为孩子立下这样的规矩:只要开始做一件事,争取把它做满一年。或者,开始做一件事,就要做完为止,不要中途放弃。

05 陪孩子看有关“延迟满足”的绘本

有哪些关于“延迟满足”的绘本呢?

《别让鸽子开巴士》

最典型的就数这本《别让鸽子开巴士》了!书本里设立了一个规则:不能让别人开巴士。

不管鸽子如何乞求,始终遵守这个规则。一直到司机回来为止。我们不妨和孩子扮演书中鸽子和被祈求者的角色,这样孩子就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哭闹得到的了!

《妈妈的红沙发》

这本书讲了一场火灾讲小女孩的家里烧为灰烬,然后她们重建家园的故事。

当辛苦积累下来的家具被烧光之后,家人们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幸好人没事。

重新开始很难,这种满足感不会迅速地到来。但是家人们省吃俭用,终于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一张漂亮、舒服的红沙发。

看了这本书,你也可以引导孩子存钱,去得到某个他特别想要的东西。这也可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感。

结束语

培养延迟满足感,最重要的方法,当然是父母们以身作则。

育儿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件“延迟满足感”的过程。

我们的亲子阅读,我们的耐心,不会立刻得到回报,但是终不会被辜负。这就是爸妈们常说的“静待花开”吧!

成功的人,往往关注长期的目标,他们可以用5年,10年,15年来做一件事情。

而失败的人,只注重短期的快乐和享受。

胜利往往属于那些不懈努力、善于等待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迟满足感”就可以成功?这其实是神话
延迟满足感,人生的赢家
推翻棉花糖实验的心理学家告诉你:养娃,拼的就是爹妈
'棉花糖实验':孩子迟延满足背后是自律,5个方法养出自律好孩子
棉花糖陷阱:是我们吃棉花糖,还是棉花糖吃我们?
斯坦福大学一颗棉花糖的试验,告诉你为什么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