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标《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的重点技术问题

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于2014 年1月24日发布,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主编人就该《标准》的内容框架和重点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现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标准》内容框架

《标准》征求意见稿共包括11章,前3章分别是总则、术语和基本规定;第410章为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性能评价的7大类指标,分别是规划与建筑、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与照明、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第11章是提高与创新,即加分项。

重点技术问题

根据前期调研、标准编制及试评情况,编制组总结了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区别于新建绿色建筑评价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目前的考虑是按专业设置章节和大类评价指标,这样设置的好处有:①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按专业设置,便于本标准与相关专业标准的统筹协调;②避免改造项目按“四节一环保”考虑时可能有缺项(如节地),而导致难以编写的困难。

2)评价定级方法

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稿保持一致,采用引入权重、计算加权得分的评价方法。在改造建筑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小于40 分的前提下,对于一、二、三星级改造建筑总得分要求分别暂定为5060,80分。

3)适用建筑类型

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稿保持一致,适用范围包括各类民用建筑。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英国BREEAM最新的2011版也是采用这种方法,一本评价标准涵盖了多种建筑类型。从《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的试评情况来看,也初步验证了《标准》的适用性。

4)改造效果评价

对于各专业改造前后效果评价方法问题,有2种考虑方法:①改造前与改造后的性能对比,提高得越多得分越多,当然改造后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要求;②按照参评建筑的现状评价,参评条文应达到现行标准规范要求。

5)部分改造问题

对于部分改造的既有建筑,未改造部分的各类指标也应按《标准》的规定参与评分。

6)加分项问题

参考正在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方式处理,增设加分项一章,加分项分为性能提高与创新2个方面,以鼓励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应用和绿色性能的提升。加分项包括规定性方向和可选方向2 类,前者有具体指标要求,侧重于“提高”;后者则没有具体指标,侧重于“创新”。加分项最高可得10分,实际得分累加在总得分中。

7)改造经济性问题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经济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经济性指标牵涉很多因素,量化评估的难度很大,编制组初步决定对经济性好的绿色改造项目在创新项中进行加分鼓励。

8)需要检测的参数问题

对涉及定量指标,又难以通过计算核定的,需要进行检测验证。这涉及检测验证的标准方法问题,需要在《标准》条文正文或条文说明里明确。

9)评价阶段问题

对于新建绿色建筑,目前是分为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新建建筑设计了不一定会建设,那就谈不上运行。但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既然改造了肯定会运行。为了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稿保持一致,本次标准征求意见稿按照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2个阶段考虑。

10)施工管理问题

改造相对于新建,就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来说,影响或作用要小很多。但改造施工有区别于新建建筑施工的工艺、工法、材料、装备以及现场保护措施等。另外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施工阶段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稿保持一致,《标准》征求意见稿保留了施工管理一章。

《标准》征求意见稿还有如下考虑。

1)条文设置尽可能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气候区以及参评建筑的改造和未改造部分的评价,防止条文仅可用于某一种情况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参评项。

2)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以进行改造的既有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中的扩建面积不应大于改造后建筑总面积的50%,否则本标准不适用。

3)按照改造技术对绿色性能的贡献来设置条文和分数,而不是按照改造技术实施的难易程度和费用高低来设置。

4)若条文涉及图纸或计算书等内容,应在条文说明中说明以什么图纸、以哪些计算书等作为评价依据;既有建筑改造会发生缺少相关图纸或计算书的情况,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此类情况的评价依据。

5)对于需要量化考核的指标,在相关条文正文或条文说明中给出明确的计算方法;若计算方法的文字或公式表述复杂,应给出参考算例。

6)合理平衡条文的分数,抓住改造的主要技术和对绿色性能贡献较大的技术措施,去掉分数过低和对绿色性能贡献太小的条文。

小结和下一步工作

《标准》统筹考虑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济可行性、技术先进性和地域适用性,着力构建区别于新建建筑、体现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效果,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使既有建筑改造朝着节能、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目前,《标准》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标准编制组将根据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并对代表性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进行再次试评,且根据试评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条文,形成《标准》送审稿。计划于2014年年内完成《标准》报批。

下一步还将开展《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实施指南》等相关技术文件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开展配套《标准》实施的评价工具软件研发工作,以及《标准》宣贯培训工作,推动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作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王 俊,王清勤,程志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干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主要变化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基本规定
绿建标识简介、评价及评审流程图(完整版)
【重要通知】2015年,建筑业新标准变更出台!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