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知道沧州人的祖先来自何方,山西大槐树?不能只听传说

  

  沧州人的祖先来自何方?

  说起祖先来自何方,大多数人会随口念起这样几句歌谣:“问我老家居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一带的移民,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洪武阶段和和永乐阶段。

  朱元璋做皇帝以后,出于政治上削弱对方的目的,首先将漠北——即今内蒙古地区的元朝遗民迁至北平各州县,其中包括沧州在内开荒种地。接着,又鉴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将江浙一带殷实大户迁到河北垦荒屯田,史称“徙大姓”。同时将元朝末年,我们这一带逃亡他乡的百姓及罪犯“遣返归耕“,并命军队建立卫所,大批军人来我们这里屯田开荒。

  这样一来,荒凉的中原地区又冒起了炊烟。但这种和平景象没能维持多久,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起兵“靖难”,在北京至南京之间,特别是我们这一带,展开了近四年之久的拉锯战,军队到处烧杀抢掠,焚毁村庄,使刚刚恢复的中原地区,又一次遭受了空前浩劫!

  朱棣称帝后,为尽快恢复生产,拱卫京畿,下旨再次向中原地区移民。因为这次我们这一带的移民大部分来自山西,所以才有了这段民谣。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出现了误区,不管是原土著居民还是其他地区移民的后代,大都忘记了自己的出身,每当问起祖先的籍贯,便都人云亦云,说成了山西。

  

  其实据史书、家谱、碑刻等资料考证,现在沧州人的祖先,除一部分原有的土著居民外,分别来自六个方面:

  一.来自漠北,即今内蒙古一带,为元朝蒙古族百姓后代。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扫平北方后,迁徙北平山后之民35800户,197207口,分散到北平各卫府,凡为军户的,政府给粮食,凡为农户的,政府给地和粮食。又以沙漠民32860人,屯田北平周边各地。据考证,明政府这次迁移的“山后之民”和“沙漠遗民”,有一部分人迁到了沧州一带,以青县、任丘、河间、肃宁、献县为主。任丘青塔、鄚州的《曹氏家谱》记载:始祖呼拉氏,本为沙漠民,迁任丘后为军户,后因军功,赐姓曹氏。

  

  习武图

  现在哪些人是漠北移民的后代,已无法指认,但过去有一个特征却是很明显的。这些漠北移民一般不习农耕,更不善经营,尚武精神非常浓厚,后来大多成为县里的军户或贫民。所谓军户,即是承担军差的特定人户,平时种地,军户隶属军籍,由兵部统辖,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和扶持,为古代军、民、匠、灶四户之一。

  

  二.南方大户人的后代。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中原草莽,人员稀少,下旨将江浙一带富户,迁移河北屯田。朱棣做皇帝后,为了营建北京,充实畿辅,又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下令再次迁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以及南直隶的苏州、松州、常州、镇州、扬州、庐州、淮安、太平、宁国、安庆、徽州等府“无田粮并有田粮不及五石的殷实大户充北京,富户附顺天府籍,优免差役五年”。

  这样一来,南方的一些富裕人家,不得已被迫迁到我们这一带来开荒屯田,历史上叫做“徙大姓”。据武垣城一带《黄氏族谱》记载,其祖先为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人,明初“徙大姓”迁肃宁武垣垦荒屯田,五世后人丁兴旺,又分三支外迁。一支迁献县商家林,一支迁河间,一支迁鄚州。

  

  《毛氏族谱》也记载,交河、献县、肃宁一部分毛姓人家,为明初徙大姓时由南京迁来。回族《马氏家谱》也记载:马氏为明永乐年间徙大姓时,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巷迁来。这些“徙大姓”过来的人家,由于家境殷实,善于经营,且都崇尚读书进仕,所以大多成为“耕读人家”或“书香门第”,明清两代沧州考取的官员中,有一部分属于这些人的后代。

  三.承德小兴州人的后代。小兴州,即元代的兴州宜兴,今承德市滦平县兴州乡。兴州,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改辽安州置,辖境相当于今承德市区和滦平、隆化两县,属北京路。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后,辖域缩小,称小兴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这里兼置宜兴卫,三年改卫为守御千户所,属北平府。据史书记载:“洪武中小兴州屡遭侵患,诏尽徙其民入内陆。”永乐初,移卫入内陆,继续向内陆移民,这里面包括人少地多的沧州一带。现存的族谱、碑刻对这些移民多有记载。以任丘、青县、河间、献县、肃宁,以及保定高阳、廊坊文安、霸州等地为主。

  

  据肃宁南王村《刘氏族谱》记载:祖居塞外小兴州,明朝初年,迁来肃宁垦荒种田。任邱莫州《朱氏家谱》亦记载:祖先为小兴州人,明初集体迁来鄚州居焉。这一部分人的后代不少,但是年代久远,资料匮乏,大多已无法指认。

  四、山东移民的后代。一是洪武二十七年,山东布政使司上奏朝廷称:“登州、莱州、青州、衮州、济南五府人多地少,东昌则地广人稀,虽曾迁闲民开垦,而地之荒闲者尚多,乞令五府之民五丁以上不及一顷,十丁以上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不及三顷并小农无田者,皆令分丁就东昌开垦闲田,共计6689户。”朝廷准奏,先后分两批迁徙。东昌府即今天的山东聊城地区,与同样地广人稀的河间府相邻,并都在大运河畔,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上述五府之民,

  

  在洪武二十七年以后,响应朝廷的迁政策,沿运河北上,一部分人经东昌到河间府的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景县、阜城等地安家落户,上述几县的旧志,家谱、碑刻,对这次移民多有记载。比如吴桥的杨姓,东光的庄姓、赵姓、李姓、王姓等明初迁自山东即墨,阜城的《祁氏家谱》亦载:我始祖彦皋公,明初迁自山东莱州府平度州,徙阜城县北三里铺居焉。据家谱记载,祁氏迁来后,五世单传,第六世兄弟三人,长兄孟化,嘉靖八年,公元1558年中举人,隆庆辛末,公元1571年中进士,出任河南汝宁府知府。二弟仲化,隆庆庚午,公元1570年中举人,万历丁丑,公元1577年中进士,出任山东莱阳县知县,中年病逝,无后,三弟少亡,三股又成一股。至七世,兄弟七人,人丁兴旺,后分为七支,分别居住三里铺、祁楼、东南关、三里庄、刘林桥、以及献县陈庄等地。

  二是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山东即墨一带遭遇大旱,麦收过去又发出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把大旱劫后的庄稼吃了个精光。同时,这一年山东浦台县妇女唐赛儿组织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即墨,打营州,占安丘,搅乱了山东半边天。面对天灾人祸,山东百姓纷纷逃亡,有一部分人举家逃到了我们这一带。盐山、海兴、沧县、河间、青县、肃宁、献县的一些家谱记载了这段史实。

  五、山西移民的后代。这部分人在移民后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留下了集体记忆,影响了整个移民史,致使大多数人不分青红皂白,不考据自己祖先到底是土著居民,还是其他省份的移民,统统说成“问我祖先居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山西移民影响之大,其原因在于:一是相对洪武年间迁外省民屯田,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在时间上较晚。二是移民相对集中,数量也大。据《明史》和《太宗实录》记载:从公元1402年9月至公元1405年9月,连续三年,先后分数批由山西向我们这一带移民。其中,(1)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9月,迁徙山西居民中无田的穷人,充实北平各府县,朝廷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连续照顾五年。(2)同年底,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之家,分其丁口以充实北平各府县。(3)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八月,迁徙罪犯到北平周边各府县为民种田,其余各罪俱免,编成村庄,连同妻室儿女,一同到指定地点垦荒。(4)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9月,诏迁山西居民两万户,到北平各府州县开荒种田。(5)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9月,朝廷再次下令,迁徙山西太原、平阳府及泽、潞、辽、汾、沁五州县民两万户赴北平各府州县屯田。

  至此,山西大规模的向我们这一带移民结束。沧州山西移民的后裔,大部分是这几次移民的后代。肃宁北白寺的《尹氏族谱》详细记载了这次移民过程。其家谱称:尹姓始祖叫尹直,字鲠言,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小兴周村,为拔贡生。明朝永乐初年,授真定府饶阳县教谕,到任以后,值朝廷迁移山西民到河北屯田。当时尹直的家乡,洪洞县迁饶阳来的人最多。尹直的三个儿子,尹士文、尹士武、尹士忠,均在移民之列。于是,尹直便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卜居饶阳东30里尹村。这样,他的长子和次子,投奔他迁到饶阳尹村落户,三子士忠迁到肃宁北白寺村。士忠死后,运到尹村和父亲、哥哥葬在一起,北白寺只留有衣服冠冢。三是洪武年间的移民,经过近四年的“靖难之役”杀戮,好多新的移民户或被杀、或逃亡,这才引来了永乐年间,新的一轮大移民,而这次移民,迁到我们这一带来的,主要是山西人。所以这才有了集体记忆,有了种种传说。

  六、其他地方移民的后代。上面讲的五个方面的移民,都是历史记载的成批移民。此外,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小股移民。比如河南尉氏、陕西渭南、江苏淮安,以及海南岛等地。

  

  由此看来移民情况是很复杂的,要说清祖先来自何方也不是件容易事。以肃宁为例,肃宁现在227个自然村,并不都是一个时间一下子建起来的,而是陆陆续续,经过几百年时间,才发展到今天的肃宁辖区。据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肃宁经过明初大移民,到嘉靖年间,共辖有9社6屯15里。按照标准一里辖10村计算,当时应该是150个村庄,其中移民建村占40%。

  后来明亡清兴,历经康乾盛世,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全县发展为6路212个自然村,后来又随着辖区的变化,村落的发展,才形成今天的227个自然村。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陆续迁到肃宁来的。所以要分清每一个姓氏的祖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我们目前只能说个大概。

  来源:沧州文化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考析
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四:河北小兴州
据说许多人小脚趾的指甲是两半,为什么?
明朝时洪洞县人口不到十万,为何全国各地的人都说来自老槐树下?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传说是怎样形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