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文化街区类示范案例|上海市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

示范方向:活化利用类

供稿单位: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案例供稿人:张汉陵、王玲、成元一、吕勤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栈道

项目概况

区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确定黄浦江为风貌保护河道,黄浦江沿线在历史上依托发达的航运,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岸线。杨浦滨江南段,西至秦皇岛路、北至杨树浦路、东至复兴岛运河,岸线全长5.5公里,杨树浦路以南核心区总用地面积1.78平方千米。

资源概况: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黄浦江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拉开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自此,杨浦滨江南段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众多工业之最,集聚着20世纪初的自来水厂、火力发电厂、棉纺织厂等,是上海乃至全国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十七棉等工厂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起源地。

杨浦滨江南段核心区范围图

价值特色:杨浦滨江南段在杨树浦路以南聚集了众多的工厂、仓库和码头,一直到21世纪初,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工厂陆续停产,杨浦滨江南段开始了转型,成了区域未来转型的主要区段。因此杨浦滨江南段既集中反映了杨浦百年工业遗存的厚重,也代表了区域未来的发展走向。在由“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再向“创新杨浦”的转变过程中,滨江百年工业遗存的保护、传承、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将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转变的过程,杨浦滨江南段坚持以历史感为特色进行整体转型。杨浦滨江南段有独特的条件可以形成5.5公里连续不断的工业遗存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2016年,杨浦滨江南段沿线共有10个以历史工业遗迹为特色的街坊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风貌保护街坊,滨江南段保护规划保留历史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工业元素的保留已成为杨浦滨江区别于其他滨江段的最大特色。

实施内容:完成5.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根据全市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贯通的要求,杨浦在2017年完成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岸线贯通的基础上,于2019年9月完成了大桥以东2.7公里的贯通工程。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实施成效

根据上海市政府相关要求,结合杨浦滨江的自身特色,在杨浦滨江南段改造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始终将保留历史感作为总体原则,分区段开展了滨江特色化景观岸线的建设和工业遗产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为杨浦的居民提供了5.5公里的滨水公共空间,同时结合1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的保留保护形成工业历史体验带,结合厂房活化利用与创新活力街区,植入各种时尚主题功能,塑造历史与时尚交融的滨江特色,引入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活动,也使得杨浦滨江南段的历史建筑焕发了新生。

杨浦滨江工业景观元素

示范经验

活化利用示范

示范经验一: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项目遵循“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的原则,通过规划引领,明确滨江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主基调。

201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杨浦滨江南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了“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设计理念。为使杨浦滨江南段的转型建设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杨浦区开展了滨江地区历史风貌规划研究工作。针对杨浦滨江区域的历史建筑、历史文脉、城市底蕴、城市空间特征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形成了滨江南段风貌评估成果,明确了各街坊的风貌保护要求,并通过城市设计及法定规划的编制,将滨江南段的风貌保护要求逐一予以落实。

毛麻仓库改造后照片

示范经验二:结合地区功能定位和建筑特质,分类活化利用工业遗存——项目在地区功能导向下,注重挖掘工业遗存自身价值特色,摒弃一刀切的做法,进行分类活化利用。

滨江地区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结合地区整体目标和功能定位、历史建筑的地理位置、场地条件、空间特征、体量等级等因素,进行“一楼一方案”特色改造。毛麻仓库、船坞、永安栈房等留存了老杨浦工业记忆的历史建筑,经过“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修缮改造,成为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和世界技能博物馆,既留存了“杨浦百年”的工业印记,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永安栈房改造前

永安栈房改造后

示范经验三:运用“锚固”概念,打造不间断工业遗存博览带——项目注重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融合,通过“锚固”,强化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锚固”就是指现场当中这些特征要素的留存。在滨江公共空间贯通中,设计师和建设者充分挖掘了场所的潜在价值和精神,将遗留在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中的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记忆进行保留和诠释,杨浦滨江特有的水管灯、钢质的栓船桩、纺车廊架、水厂外的浮桥都充分体现了场所记忆。

杨浦滨江工业景观元素

专家点评

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项目通过在5.5公里的空间维度上,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业历史体验带为核心,以原生植物和原有地貌为特征的原生景观体验为基底,结合厂房活化利用与创新活力街区,呈现不同空间处理、场景赋义、情绪体验、功能倾向的规划设计,打造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国际一流滨水空间,赋予其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公共职能,是历史街区焕发活力再生的生动示范。

【本文内容节选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一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浦滨江示范段惊艳亮相 成市民休闲健身新去处!
杨浦滨江工业遗存
杨浦滨江的前世今生
【便民】杨浦滨江南段2.8公里雏形初现!
杨浦滨江南段开发贯通方案出炉,2.8公里串起百年工业博览带
杨浦滨江南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