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长安: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中国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无疑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诗人心中最好的时代,俊采星驰,人才辈出,各种思想潮流交锋交融,共同构建了磅礴的文化格局。之后华夏的漫长历史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辉煌。

历朝文人士子无不为不能生逢那个百家争鸣、万艳同辉的时代而太息生悲,陈子昂在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眺望的是那个时代,张孝祥在洞庭苍波里扣舷独啸时呼喊的是那个时代,戚继光极目望长安之际,谭嗣同横刀向天笑之时,心里想的也都是那个时代。

那一年隆冬,香山下的红叶村无限萧瑟,曹公在草庐里喝完了一壶佘来的老酒,独饮西风,窗外大雪纷飞,万兽无迹,陪伴他的唯有室内一盏风灯摇曳,他很孤独,但人往往在最孤独时才能听平素里无法听见的喧嚣。此时的曹公便听见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穿过风雪。

何不以典雅诗化的汉语重新复活那个世界!但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的冰窟,行死走肉者的天下,处处文字狱横行,“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被认为是讽刺清政府没有文化,“维民所止”被解读为要砍雍正的脑袋,不知是哪个恬不知耻的文人为那个专制奴化的时代绣上康乾盛世的锦旗。在这个时候颂扬大中华的厚重历史、绚丽文化,弄不好又会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

曹雪芹何许人也,他要用春秋笔法让诸子百家的精神在大观园这个女儿国中复活,他笔下那些鲜活的儿女举止言谈,一笑一颦都闪耀着百家精神,先秦诸子谈笑风生,翩然融入群芳的个性。

读红楼梦,世人总是去附会很多历史考证以及政治斗争,比如书中哪个王爷是历史上的谁谁谁,比如贾家到底站入了哪个政治集团,曹公又是不是煞费苦心设计了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也有人认为曹公著书的本意是再现贵族少男少女青春生活的细节。大观园是个青春王国,和麦田的守望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些都不失为一种读法。

但是红楼梦的广博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般的小说。比如红楼梦里蕴含三才思想,在与贾宝玉的爱情纠葛中,很多人认为是林黛玉占天时,她十一二岁就到贾府来了,但是,史湘云早在四五岁就在贾府生活了,宝玉的大丫头袭人还服侍过她,她和贾宝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

早有红学家指出,金玉良缘指的就是贾宝玉和史湘云,所以真正占天时的是史湘云。林黛玉实际上占地利,她住的潇湘馆就紧挨着怡红院,而她第一次到贾府就住在贾母的房间里,和宝玉在一起。

后来,在大观园的诗意生活中,她和宝玉一起读会真记,在宝玉眼底葬花,无不得地利之便。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贾府上下三百余口无不喜欢薛宝钗,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都希望她与宝玉婚配。所以说她占人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爱情脂粉战争中得到与宝玉婚配资格的是薛宝钗,得到与宝玉共同生活的是史湘云,而唯一真正得到贾宝玉心灵的是黛玉。

另外,中国文化天道循环观念一直贯穿小说始末。贾宝玉到底有没有生一个叫贾桂的儿子。笔者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有人说,桂不是草子头排行,这个其实并不能成为强有力的理由。

贾宝玉本来就痛恨一切繁文缛节,虚情假意。他很可能跳出藩篱,为儿子取名贾桂,这个桂是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圭,是否也意在怀念绛珠仙草黛玉,进一步印证了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

对于红楼梦的驳杂的人文结构,笔者在此就不一一敷述了。回到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李纨是十二正钗之一,大观园众姐妹的大嫂子,她的形象朴素、持家、封闭,这是农家的基本素质,而她单名一个纨字,也自然让人联想起养蚕缫丝的农妇生活。

另外,她自称稻香老农,她居住的地方叫稻香村,那地方皆是青篱古井,桑榆佳蔬之属,连整部书中儒家的代表人物贾政在“会芳园试才题对额”时见此景物也兴起归农之念头,当即吩咐下人在此养鹅、鸭、鸡,不可养鹦鹉画眉等玩物。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是个知识分子,而她的丈夫贾珠很年轻时便去世,留下一个儿子贾兰,这位贾府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在假山上用小弓射过小鹿,但他其实并无勇悍英武之气,也和其母一样,谨小慎微,在大闹学堂一节中,当金荣攻击宝玉、秦钟,他非但不帮亲叔叔宝玉,还劝说同桌的贾菌息事宁人,说,好兄弟,这不管我们的事。

李纨母子也是中国历史的真实缩写,战争徭役中非自然死亡的青年壮丁何其之多,多是留下孤儿寡母,维持耕读纺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王熙凤曾经半开玩笑讥讽过李纨的小气,说她是大观园里的“土财主”,却舍不得拿一点钱出来陪姊妹们玩耍。

李纨立即用话语岔开了,这自然反映出她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这便是对老来缺少稻米钱粮的忧虑。李纨曾和林黛玉提到她所理解的女人之德,说女子应以纺绩井臼为要。还记不记得她在群芳开夜宴时抽的签——竹篱茅舍自甘心。

不知那个时候有没有大棚菜,大观园的哥哥妹妹们都抱怨世面上卖的菜没蔬菜味。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为他们带来了自家田中栽种的茄子倭瓜,大家都高兴了好几天。一部分人离开农田桑林,迁往繁华都市,长时间的怀想、思忆,农业社会的诗情画意遂成为这部分中国人巨大的乡愁,这在清朝时就开始了。

如果说李宫裁属农家一脉,那么贾府三姑娘探春便深得墨家精神的熏染。探春青睐民间柳枝儿编织的篮子,胶泥垛的风炉儿,墨家是非常亲民的。朴而不俗,直而不拙。墨家的兼爱在她身上很好的体现。邢蚰烟家中清贫,探春见府中所有小姐都有一个绿玉佩而独邢蚰烟没有,便慷慨赠送她一块。探春还有着女儿家少有的侠义情怀,比如为懦弱的堂姐迎春出头,将目中无人、看人下菜碟,欺软怕硬的丫头婆子好好数落训斥一顿,有礼有节,有情有义。

探春有担当,记不记得因为贾赦要强娶鸳鸯,贾母错怪王夫人,在贾母的盛怒中,姐妹们都回避了,唯有探春挺身而出,为王夫人辩护。特别是检抄大观园一章,写探春形象如画,面对气势汹汹的搜查小组,她开门点烛,严阵以待,这气魄在大观园群芳中是绝无仅有的。

她说自己便是头一个贼头,要搜便搜她,但要搜她的丫头却是没门,笔者每读此章必击节赞叹,勇于担当,爱护下属,真女中丈夫也。

而读到她痛打进谗言的婆子,自然是大快人心。真是一朵玫瑰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是全书中唯一一个连王熙凤也要让三分的贾家小姐。墨家有严密的组织,他们的领袖称作巨子,个个英明果决。而探春邀结海棠社,协理大观园,兴利除宿弊,都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赵姨娘为她死去的弟弟讨要抚恤金,探春却要公事公办,不怕得罪她的亲妈赵姨娘。探春的秋爽斋中规矩森严,纪律严明,主仆吃饭时井然有序,无人大声说话。

探春的丫头侍书也颇得主子之风。统御下属,王熙凤靠的是威慑严苛,探春靠的是赏罚分明、训练有素,更靠个人的人格魅力。而且三姑娘眼光超群,断言贾府这样的人家若要从外面杀进来,一时间是杀不完的。

我们再看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各种笔耸立如林。她玩的风筝也与众不同,是个软翅大凤凰。有人将倪二、冯紫英、卫若兰、柳湘莲并列为红楼四侠,依笔者看来,这四个人的侠气加起来也不及贾三姑娘。

中国历史是以外儒内法,贾府中贾政的人物设置自然是彰显儒家规范,而贾府凤辣子王熙凤却是个法家的典型代表人物。

列位看官细读王协理宁国府一章便见凤姐大法官的派头。却见凤姐在抱厦中按椅高坐,让彩明唱花名册,令宁国府的一干人等逐一接受她的看视与问话,如同判官过堂。

现在的女法官,大概就是这个样子。金陵节度使王子腾是她的父辈,她是从小被当作男儿养的,对规矩律令从小耳濡目染。看她在宁国府中的作为,令行禁止,只认规矩不认人,最终使得各色人等各司其职,混乱无序有了改观。

这便是法家的精粹。曹公也通过周瑞家的,批判凤姐对下人太严了些。无疑,凤姐代表严苛的法律,比如把一个老婆婆在马圈里关了一夜,比如彩霞偷玫瑰露给贾环那一节,凤姐主张,让屋里所有的丫头都跪在瓦片上,在太阳下晒一整天,饭也不给吃,看大家招不招。

是平儿力劝方才罢了。法家首先要设置人性之恶。而在馒头庵弄权,招揽诉讼,凤姐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这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人的欲望大于法,人情大于法,历代法家都无法逃避这个问题。贾府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她铁面无私,大观园群芳开诗社,也要请凤姐当监社御史。在检抄大观园那一节,凤姐又化身为女检察官。

有没有注意,王熙凤特别注重法律程序,讲求证据,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捡到那个绣春囊,王熙凤就据理为自己辩护,成功消除了前来兴师问罪的王夫人的怀疑。按红楼梦的一贯笔法,女强人最后落难,失势落魄后的王熙凤应该也有人见人欺的悲惨命运。红楼梦前后部分凤姐的命运一定会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八十回后曹公一定会我们呈现一个弱柳扶风、我见犹怜的王熙凤。

妙玉带发修行栊翠庵,她却并非佛家,她又极推崇庄子的文章,但她也并非仙家。应该是魏晋嵇康阮籍顾虎头一脉人物,言多奇谈怪论,行必叛道离经,比如她自号槛外人,又说古来今往所有诗词都敌不过范成大的两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她饮茶也极有讲究,收梅花上的雪,装在青花瓷瓶里多年舍不得吃,又集旧年溢的雨水,并使用各种世之罕见的茶具饮茶。数百年间,人们对金陵十二钗的喜恶褒贬自然是见仁见智,比如林语堂就不喜欢妙玉,认为她的孤傲高洁是矫揉造作。但是这位妙玉是整部红楼梦中笔者最喜欢的两个人物之一。林黛玉骂刘姥姥是只母蝗虫,让笔者不喜。

总是希望诸钗中能出来一两位治一治林妹妹的刻薄小心性。整部红楼梦中,林黛玉只被两个人奚落过,一次是史湘云吃鹿肉时被黛玉调侃,立即反唇相讥,说黛玉是假清高,最可厌。自己现在割腥啖膻,回来作诗一样锦心绣口。另一次便是妙玉,她竟然说林黛玉这个被众多文人评价为仙品的红楼第一女主角也是个俗人。妙玉有洁癖,不仅是肉体上更是精神上的。有红学家认为妙玉暗恋贾宝玉。

笔者倒认为哪怕是贾宝玉她也不可能会放在眼里,要得她芳心,一定是完美无瑕,不食烟火之人,只在天上,人间却无。红楼梦八十回之后对妙玉应该还有精彩的描述。越是高洁越是让其深陷污浊。这是红楼梦的春秋笔法。

大观园群钗争芳斗艳,林黛玉能七步成诗,史湘云可纵论阴阳,元春深谙音律,探春笔走龙蛇。但如说到知识面最广,学养最驳杂的还得算宝姐姐薛宝钗,她是一个合格的“杂家”。如果要在大观园中编一部《吕氏春秋》那样的百科全书,主编非宝姐姐莫属。

她出场便有对医家的妙论,提醒宝玉不要饮冷酒,否则便得用五脏去暖它。而她将冷香丸的配制方法娓娓道来,听来优美如诗。她又懂戏剧,对各种唱段横流倒背。又懂食疗,用燕窝熬粥给林黛玉调理身体。

而大观园众姐妹帮助惜春置办绘画用品时,对绘画的一应繁复玲琅满目的工具如数家珍,让精于绘画的惜春瞠目结舌。论诗才不下黛玉,又能和迎春一同赏析太上感应篇。管理方面不逊王熙凤,侠义心肠不输三姑娘。集琴棋书画于一身,且能飞针走线,女工娴熟,帮宝玉缝他的肚兜,虽居深闺绣楼,却有着广阔的社会阅历,记不记得她是大观园中唯一认得当票的千金小姐。

不仅如此,她还是个动物学家,细心的读者一定记得一个场景,宝姐姐盛夏午间造访怡红院,袭人向她诉苦,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虫子能从蝉翼纱和软烟罗的纱眼里钻进去,神不知鬼不觉地咬人,像蚂蚁咬一般疼痛。宝钗立刻为她解惑,说这种虫子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此虫踊跃,只因怡红院种了太多香花。

她同时是个植物学家,她告诉史湘云,棔就是合欢树,明开夜合。但是曹公认为以上的展示还不足以表达宝钗的博学,便通过侍女莺儿打梅花络时盛赞宝钗还有很多别人没有的好处,留给读者更多遐想的空间。薛宝钗的确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她也是诸钗中最为完美的人物。

小说开篇便是青埂峰下的一个和尚一个道士携手同游,中国文化本是儒释道三家的大融汇。相对于儒教的三纲五常,矩正规圆,曹公自己显然是更亲近道家的御风逍遥和佛家的拈花一笑。整部红楼梦深受道家影响,有很多物象,比如黛玉所葬之花,宝钗所扑之蝶,湘云所咏之鹤都呈现道家精神气象。东府贾敬便好道,以至于最后误吞水银而亡。

笔者愚见,书中最能彰显道家精神的还是贾家二小姐——迎春。她的外号叫二木头,这是下人给她起的,(随便说一句,那个爱给主子小姐起诨名的兴儿太厉害,说大家不敢大声出气,怕林姑娘飞了,薛姑娘化了,大观园群芳都不过是镜花水月也。她们都不是人间的人物。)在常人看来,木头无非代表是木讷、呆笨、无情感。殊不知嘉木实乃天地精华,屈子惶惶若木是也,庄子自然箫声是也。

当一屋子人为丫鬟偷累丝金凤吵得不可开交,迎春却静静地倚在绣床上读她的太上感应篇。后来大家都问迎春的意见,她亲描淡写,你们送回来我就收着,不送回来也算了。大家都觉得好笑,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智慧。

迎春实际上大智若愚,上善若水,不争即是争。贾宝玉常说,女儿都是水做的,水的品质便是为道。元春在元宵节制了灯谜,予以众位妹妹弟弟竞猜,惟有迎春和贾环没有猜出,贾环很难过,而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

你们看迎春对名利多么淡泊。整部红楼梦中,迎春一直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有一次开诗社,连宝玉也说,有她无她都一样。书中有一个镜头,诸芳游园,迎春独自在树底下用花针穿着茉莉花。这里是迎春在拾掇她短暂的蝴蝶般的花季。

有一次贾母让探春见南安王妃,视迎春若无物。在笔者看来,贾母之举实在伟大,她是在保护迎春。那个年代。充当王妃女儿远嫁海外小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探春、迎春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迎春柔弱,探春刚强,只有选探春出去,或许还能自保。可惜邢夫人不明此理,反觉贾母偏心。

不知红楼后面写迎春部分到底如何,大风起,木断而弱草保存。年迈体衰,牙齿纷纷崩裂,独舌头依旧。与世无争的迎春应该会继续可有可无地活下来。至于误嫁中山狼,香消玉殒,是否曹公的本意也未可知。

贾母、王夫人都好佛。贾家四小姐惜春是佛家的忠实追随者。诸钗之中唯有她能画画,知白守黑,她的确是一个冷眼旁观者。

很多读者都认为她的情感实在过冷漠无情了些。比如她要和嫂子尤氏乃至于宁国府划清界限。比如她的丫鬟入画并没有什么大过,她却不依不饶,非得把她赶出去。这得从四小姐的生世上着眼,她本来是贾珍的胞妹,小时候便失去母亲,从宁府搬到荣府,这和林黛玉并没有太多区别,也是寄人篱下。

她是原应叹息中最小的一钗。穿戴和迎春探春完全一样。惜春是贾府众钗的影子。下人们评价她,也是个不管事的。

惜春心中早有佛性,早在元春赐宫花时她就曾向小尼姑智能儿表示,自己那么多头发每天要梳理,要插上各种钗式花朵,太过麻烦,不如剃了发当姑子去。读红楼梦要细品才有滋味,智能儿说尼姑庵是个牢坑,恨不能立即飞离脱身,可是惜春这样一个花季千金小姐偏偏要往牢坑里跳,她一心要躲避是非,离开尔虐我诈、机心重重、内忧外患、浊臭逼人的贾府,最终遁入空门,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种悲剧效果每每读之令人心悲泪垂。不知道惜春画的那幅大观园图最终结局若何,不知他年忽喇喇大厦倾颓,是否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大观园群芳的芙面柳眉也随之化为虚无。大观园群芳只有两个人决定左右自己的命运,一个是探春,另一个就是惜春。

春秋时代已经绝尘远去。恨不生谒老庄面,长使英雄泪满襟。好在两千年之后,诞生了一部名曰《红楼梦》的小说,世称华夏古典小说之集大成者。书中群峰并峙、星汉灿烂,让我们能再一次仰望领略那个时代炫然傲岸的背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的一大亮点,曹雪芹玩的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 | 刘晓蕾
红楼梦:海棠诗社为什么是由贾探春最先发起?
红楼共读|林黛玉的美丽与哀愁(3)黛玉是个好玩儿的姑娘
《私语红楼梦人物》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