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明朝高富帅带兵打仗,谈笑间百万大军灰飞烟灭,送兵不止最后还把京师送了
水煮历史
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1398年六月,杀人魔头朱元璋驾崩,随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称朱允炆为“建文帝”,登基之后的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他有很多实力雄厚的皇叔。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只是赶走了元朝蒙古统治者,并没有消灭他们,根据蒙古人的天性,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攻。为了防止草原民族南下入侵,他分派自己的儿子到北部边疆做藩王,并拥有很多的重兵。其中有三大巨头,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朱元璋驾崩后,名义上是戍守边疆的藩王开始成为妨碍国家统一的隐患。
从小在爷爷朱元璋的温室中成长的建文帝登基时才刚二十出头,太年轻太幼稚,治理国家的能力是半吊子,对自己的老师黄子澄、齐泰更是言听计从,黄、齐虽是学问高能,但治国低能。
一天朱允炆找来自己的老师一起商量削藩事宜,反正大家都觉得这事不难,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藩王在大一统的背景下造反成功,这是历史,以一地之力对抗朝廷是以卵击石,这是实力,藩王和皇帝是君臣关系,朝廷握有主动,这是先机。所以他们自认为在做一件有理有据有把握的事。
于是轰轰烈烈的削藩大业开始了。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被削夺,可这样激烈的手段,很快就惹恼了一位猛人,那就是诸王之首的燕王朱棣。朱棣有多猛?那可是追着蒙古人屁股后面狂砍的狠角色。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以要消灭皇帝身边出“削藩”馊主意的小人为名,公开向建文帝选战,史称靖难之役开始了。
朱棣官方画像
这时候建文帝的开始脑大了,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大开杀戒,开国功臣和统军大将已经杀得七七八八,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建文帝想来想去,只剩下六十多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只能将就将就了,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率领30万大军北上讨伐朱棣。
明太祖的幸存者老将耿炳文
耿炳文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一员,打仗的本领是杠杠的,更是深受朱元璋的倚重,朱元璋没杀他,证明他也位大忠臣,建文帝派他北上讨伐燕王朱棣应该是明智的,至少不是错误的。但这个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改写朱允文命运的人后来就这样被替换了。
毕竟还是年纪大了,老将军碰到了新情况。北上的部队刚进入河北,进驻真定,就遭受挫折,驻守雄县的前锋九千多人被朱棣全歼,鄚州失守。
金陵这边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都乱成一锅粥了,被一时的战败自乱阵脚。不懂打仗经验尚浅的朱允炆得知此消息后选择了临时换将,于是在老师黄子澄的力荐下,决定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李景隆纯是个只懂纸上谈兵的货色,除了出身高贵长得帅外,然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人生如戏全靠装。
好了,铺垫这么久我们的主角李景隆终于要登场了,前方高能预警,接下来实力坑建文帝的“大明战神”就要登场了。
我们先来八一八李景隆到底是何方神圣好了,相信喜欢明史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电视剧李景隆剧照(找不到自画像,大家将就看看帅哥)
李景隆,小字九江,他爸是明朝位列第三的开国功勋李文忠,被赐封曹国公,而李景隆正是李文忠的长子。论辈分还是朱元璋亲姐姐的孙子,和朱允炆是堂兄弟,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李景隆还长得一表人才,明史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连朱元璋见了,都不免要多看上几眼,你们脑补一下是有多帅。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英勇盖世的明朝大将李文忠绝对想不到虎父生犬儿的闹剧竟然会被他赶上。作为李文忠的儿子,自小锦衣玉食的李文忠饱读诗书,条件比草根出身的老爹李文忠好太多,本事却比老爹差了十万八千里。
李景隆继承了曹国公爵位后,多次到各地练军,深得朱元璋器重,而且还和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所以建文帝即位后,李景隆更是被倚为心腹,风头一时无两。
回到正题,前面说到要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这次出征,朱允炆给了他50万兵马。而战场的那边,当耿炳文还朝的时候,朱棣还在想,朱允炆会出什么奇兵呢?
结果一看要派李景隆来,朱棣简直是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当即向将领们开了场以论证李景隆是草包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明史纪事本末》:李九江膏粱竖子耳!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未常习兵见阵,辄予以五十万众,是自坑之也),总之一句话大家放心,我们吊着打他。
听说朱棣不在北平,所以他首战先拿朱棣的老窝北平开练,以五十万大军强攻只有几万守军的北平,来来回回大了一个多月毫无收获不止,反而被城里守军反扑打退了几十里。其实明军曾有数次机会攻城,李景隆手下有位叫翟能的猛将几度攻破北平城墙,李景隆一看,这哪行啊,我是主将,你这不是拆我台吗?于是他赶紧下令鸣金收兵,攻陷北平的机会就这样白白被浪费了。
不久,朱棣打下大宁后领兵回援,里应外合,向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发动猛攻,本来明军打得还可以的,多次打退朱棣的骑兵冲锋,但这一次又是李景隆坏事,初上战阵的他竟被战场上的血腥情景吓破了胆,赶紧趁着夜色,溜到了德州,直到第二天,大家才知道主将已经跑了,无人指挥,50万大军自然是全军覆没。
电视剧黄子澄的剧照
兵败的消息传到南京,黄子澄觉得面上无光,于是向建文帝谎报军情:“闻交战数胜,但天寒,士卒不堪,今暂回德州,待来春更进”。同时,黄子澄派人急报李景隆不要以败讯上闻。
建文帝听了后很高兴,当即加李景隆太子太师,还赏给他玺书、金币、珍酝、貂裘等宝物。
李景隆在德州修生养息,整合明军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但燕王却没闲着。趁着冬天,朱棣率兵打大同,古代大同的军事地位是很重要地说,所以李景隆不得不出兵紫荆关来救,可还没等杀到呢,朱棣就跑回了北平,白跑了一趟。而且因为没准备厚衣服,路上李景隆的士兵很多都被冻死了,还有的冻掉了指头,铠甲兵器扔的满地都是,全便宜朱棣了。
回去后,李景隆痛定思痛,又纠集了60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和朱棣在白沟河展开激战。这次还是瞿能父子,勇不可当,一度将朱棣逼到了河堤上,连佩剑都被打断了,吓得他只好在堤上手舞足蹈,装作在调遣大军。近在咫尺的李景隆见了顿时被唬住了,不敢上堤支援,结果朱棣的兵马杀过来,瞿能父子也做了刀下鬼。
朱棣趁机反攻,用火攻打的李景隆溃不成军,被杀死的人横尸百里。结果关键时刻李景隆又一次上演逃跑大戏,一路跑回了德州,觉得不安全,最后又跑到了济南。这样一跑,六十万大军又报销了。朱棣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德州,得到了数百万粮草。几次下来,朱棣已经从李景隆手里得到了大批粮草军械,再也不愁养不起大军了。李景隆也由此在燕军中得到了“运输大队长”的美誉。
后来朱棣乘胜追击,相继占领山东多个重镇,如果不是明朝后起之秀将领盛庸等人浴血奋战,阻击住朱棣南下,恐怕“靖难之役”在当时就提前结束了。
前前后后算下来,李景隆已经丧失了100多万大军了,导致建文帝一方实力大损,李景隆还朝后,黄子澄这回也不管他了,和御史练子宁多次哭着对建文帝说:“李景隆这厮是怀有贰心啊,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建文帝就是不同意,而且事实已经证明李景隆难堪大任,竟然还要派其守城门,不要告诉我这又是老师提议,也是醉了。
明南京城形势图
当时南军主力军队大多在山东一线和朱棣对峙,但并不意味着南京城就那么好下。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是太祖皇帝亲自挑选的龙兴之地,易守难攻。但关键时刻,李景隆又跑出来,咋们做事可是有始有终的…李景隆当即之下投降了朱棣,并开金川门迎敌,就这样,南京轻而易举地失守了,一直被猪一样的队友坑得连国家都受不住的建文帝消失地无踪影。
燕王登基后,犒赏功臣,而李景隆不仅没有因为曾经身为敌对势力被打压,还成为群臣之首,加封为左柱国,增加岁禄。直到,最后朱棣要兔死狗烹,才将其夺爵软禁。
屡战屡败,葬送百万大军却安然无恙,背主投降却可在新朝位列百官之首,毫无政治头脑,却可得以善终。“大名战神”李景隆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剽悍。
扫码关注
水煮历史
水煮历史
ID:shz100_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削藩不成反受其害?漫谈靖役之难根本原因
张玉:佐朱棣、死沙场,为何能超过徐达家族,成为明朝第一勋贵?
明成祖靖难始末
靖难之变
朱棣起兵造反,朝廷军数次可击杀,为何朱允炆屡次错失良机?-今日头条
成祖朱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