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遗嘱信托第一案
2019年12月02日 07:53    作者:翟羽
来源: 金陵晚报
               

原标题: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 这些家庭也可适用

摘要
【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 这些家庭也可适用】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这些家庭也可 我不缺钱,但我有个自闭症的孩子。 如何通过一份遗嘱确保孩子今后的生活? 我与丈夫离婚多年,儿子又在服刑,可我最近查出了癌症,我不想把钱一下子全部给他,我能不能立一份遗嘱,委托好友在我死后,一点一点把钱和不动产给他?(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 这些家庭也可适用)

  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这些家庭也可

  “我不缺钱,但我有个自闭症的孩子。如何通过一份遗嘱确保孩子今后的生活?”

  “我与丈夫离婚多年,儿子又在服刑,可我最近查出了癌症,我不想把钱一下子全部给他,我能不能立一份遗嘱,委托好友在我死后,一点一点把钱和不动产给他?”

  在中华遗嘱江苏分库,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来咨询遗嘱信托的事情。

  最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李某、钦某某等遗嘱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引发业界关注,此案被称为“第一例”国内遗嘱信托可查案例。

  曾几何时,人们提起“信托”都以为这是富人的专利,其实,“遗嘱信托”也是一种防范自己百年之后财产风险、避免遗产纠纷的方式。

  案例

  一个男人、两段婚姻、三个孩子

  李某在1980年时和张某结婚,1983年他们的女儿李1出生。2006年,李某和钦某有了一个女儿李2。这件事最终还是让妻子张某知道了,2012年张某到法院起诉离婚,后来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在此期间,李某和钦某又有了一个女儿李3。

  离完婚的李某很快和钦某结婚了,2015年,不到两岁的李3因病去世了,这时李某也被查出患上了绝症。李某自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但想到李2尚小,钦某也还年轻,他在去世前10天自书了一份遗嘱。

  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为日后李某遗产的继承纠纷埋下了伏笔。现在来看看李某的遗嘱内容:

  李某名下的资产包括:3套房子,分别位于上海和海口两地,同时还有面值约1000万的证券。

  遗嘱中里李某明确通过兑现部分证券在上海再买一套三房两厅价值650万的房产,对于这套房产的用途他设定为用于下代居住,永久不得出售,钦某和两个女儿均可居住;现有的三套房产,如果出售,所得并入李某家族基金会,不出售就出租收租金;剩余350万资金及房产出售款项约400万和650万房屋和其他资产约1400万,成立“李某家族基金会”管理。

  考虑到妻子和小女儿的生活,李某在遗嘱中表示她俩每月可领取1万元生活费,所有医疗费可全部报销,小女儿李2国内的学费全部报销。

  对于帮他管理遗产的三位兄弟姐妹以及妻子钦某每年每人可以领取管理费1万元。

  然而,这份遗嘱却因为法律上的不严谨,导致李某大女儿李1对遗嘱内容的不认可,诉至法院。

  根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9)沪02民终1307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日期为2019年5月30日),二审法院基本支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一审法院判决认为:本案的自书遗嘱符合继承法的要件,遗嘱的内容符合信托法对遗嘱信托的要求,虽然有部分遗嘱的内容因客观原因不能执行,但不妨碍在剩余的财产上继续执行。

  意义

  遗嘱信托有了第一案

  《信托法》已经颁布18年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才有了“第一例”遗嘱信托的可查案例?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告诉记者,“第一个层面是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对遗嘱信托还不太了解,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工具可以解决自己百年后的资产管理问题。即便是高净值人群,对于信托的概念,也多停留在金融机构推荐的理财产品上。另外一个层面,律师界、信托金融机构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当客户有这方面需求时,不敢向其推荐‘遗嘱信托’的方案,因为《信托法》对遗嘱信托的设立仅有原则性规定,短短几行字,缺乏操作性。”

  例如,在遗嘱信托中,到底谁当受托人?自然人能不能当遗嘱信托的受托人?信托公司、身前所在的工作单位能不能当遗嘱信托的受托人?以及,将来发生纠纷,这份遗嘱能不能得到法院认可?

  在国内,人们对遗嘱作用的通常理解,还停留在遗产归谁所有,而不是谁来使用、如何使用、为谁的利益使用。人们对信托制度的通常理解,还局限于信托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没有意识到普通的自然人之间,也可以设定遗嘱信托。陈凯说:“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司法有了一个态度后,法律界、金融界就可以根据理论去实践。”

  解释

  委托人死后遗嘱信托才生效

  信托,就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信托财产的受益人。

  遗嘱信托,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委托人身前所立遗嘱,由受托人在他死后管理这些遗产,并使受益人受益。

  陈凯解释,“遗嘱信托”就是委托人预先以立遗嘱方式,将财产的规划内容,包括交付信托后遗产的管理、分配、运用及给付等,详订于遗嘱中。等到遗嘱生效时,再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信托的内容,也就是委托人遗嘱所交办的事项,管理处分信托财产。“遗嘱信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遗嘱信托是在委托人死亡后契约才生效。也恰恰是这一特点,让遗嘱信托易让中国人接受。”

  区别

  遗嘱信托并非富人专享

  从我们熟知的洛克菲勒家族到香港各大家族财团,都运用家族信托基金来做家族企业及家族财富传承的重大安排。信托,也成为了富人的投资理财的首选。

  而“遗嘱信托”并非只是高净值人群专享。陈凯告诉紫金山新闻,虽然现在国内的遗嘱信托还没有成为死后资产管理的首选,但从绝对数量上说,肯定不少。

  据介绍,遗嘱信托适用以下人群的需求。首先,不想让自己的财产在百年后立刻分掉,而是委托受托人按照符合自己意愿的管理、使用财产,一般周期较长;其次,遗嘱信托比较适合继承人没有财产管理能力的情况。比如说继承人是未成年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离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如果父母一方去世,孩子继承财产后因为对财产没有管理能力,可能导致财产被另一方父母控制,如果采用遗嘱信托的方式,委托人可以按照遗嘱信托内容授权自己信任的人对其财产进行适当管理,直到子女成年。

  而且遗嘱信托属于民事信托,门槛低。此次“遗嘱信托第一案”中,李某的财产中理财以及证券资产折成现金再减去一些费用损耗,可能达不到许多银行或信托公司最低1000万元的家族信托门槛。

  对于资产总额不高的市民来说,将自己的财产办个遗嘱信托已经不再遥不可及。遗嘱信托的受托人不一定是信托公司,也可以是委托人信任的亲朋好友(自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族传承】司法确认遗嘱信托第一案,开创家族传承新模式
家族财富传承方式之介绍
高皓、罗钧:中国首例遗嘱家族信托司法判例评析——进步性与局限性
当代金融家|汪其昌:没有“信托”的遗嘱为何被判为“遗嘱信托”
“遗嘱信托”面面观:概念、价值与实务要点
遗嘱信托可以规避受托人及受益人的债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