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味茶文化
 
品味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可谓是“首屈一指”了。茶,它淡泊名利,没有名烟名酒那般名贵
奢华,它甘于默默。然而它始终如一,只要你烧好一壶开水,它已经守候在你的杯底,简单从容而又投身
热烈地为你飘送上一缕温馨,袅袅升腾如丝巾抖展开的那般意蕴。
  最早知道“品茶”,还是在我少年时的记忆里,那时,每当父亲“到号”开工资的那几天左右,父亲
都会从单位带回来一包用报纸包着的茶叶,那是他们单位“分”的,大概叫作“劳保品”的保健茶。
  报纸包一打开,一股沁人心脾的独特清香入神入脑,“啊,真好闻”,我仔细地用鼻孔贪婪地吸吮着
这茶叶所独有的味道。母亲说:“用报纸包东西不好。”,于是,她赶紧找来只玻璃瓶或者是竹筒把这些
细细干干、墨墨绿绿,间或夹杂着几小瓣干缩的茉莉花的茶叶,小心而仔细地倒将进去,严密地封好口,
母亲管这样做叫“不跑味儿”。
  于是,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勤劳的母亲总是会在操持家务的劳碌之余不忘记烧上一壶开水,泡好茶
倒在那只大茶缸里,给父亲饮用,我们也渐渐地由此而喜欢上了“品茶”这种惬意的享受。同时,母亲又
不会忘记舒展开那张被父亲用来包茶叶的报纸来读,这样,伴着案几上的茶和报纸上油墨的芳香,母亲即
使是一位没有读到几天书的人,也增长了不少生活健康常识。每当夜晚黄黄的白炽灯光下,不管屋外的世
界如何,我家的屋内真的是静谧而温馨。
  实际上,我们平常管饮茶叫“喝茶”是不对的,“喝”是一大口,而“品”则是一小口,细细地咂么
、回味。茶,虽然盛产于南方的茶园,但是它却遍布华会社区走向世界,旅途中、宾馆里,无论是一家一
户的寻常民居、还是喧嚣热闹的娱乐场所,你都会发现:几乎没有不准备茶叶的地方。
  茶,它即入于世,又出于世,只要你想啜饮一杯茶水,它就不分你的身分是尊贵还是卑微,也不论你
是喜饮茶还是不喜欢,它不会像白酒那样,有的人“嗜酒如命”,有的人“滴酒不沾”。茶不一样,正式
喝酒前每人都会来杯茶,没有人拒绝。一旦酒喝“高”了,你也不用怕,因为还有茶来为你“解酒”呢。
  咖啡、啤酒等都是从洋人那里传来的“泊来品”,而茶则不是,它是地地道道正正宗宗的国字号饮品
。饮茶有讲究,日本的茶道就很著名,随着现代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各种特色茶楼、茶苑也如雨后春
笋般在繁忙的大都市中,以它们特有的“世外桃园”般的幽雅特色吸引着众多品位人士纷纷前来休憩和驻
足。
  对于工薪阶层的人士来说,据我所知可能来这里消费的还不是很寻常。一壶动辄百、八十元的铁观音
、碧螺春还是很难见有人能经常来品味的。一个是休闲文化、修身养性方面的观念还没有及时地跟得上来
,再一个就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确实很少能来这样高档的茶馆来“潇洒走一回”。
  然而,你不苛求自己隔三岔五地去品味,而是在一年中找个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去感受一下那种文
化气氛总是可以的,毕竟——换一种休闲方式、调节一下心情总是适宜的。以前的穷苦岁月,是因为没有
条件,现在有条件了,不去品味一下,也许总在心里就成了个念头。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不单是品种丰富多彩,而且围绕着简简单单的一个“茶”字,又会衍生出许饮品,
如:奶茶、果茶、冰茶,甚至是某个品牌的冰棍都要以XX茶来命名。可见,茶文化走入人们心中的深刻程
度。
  我们很难再见到以前那种五分钱一碗的街头大碗茶了,除非在某个城市的边边落落可能还保有这种淳
朴的古风,不过那用来饮用的“碗”早已成为一次性的方便塑料杯所取代,只有在浓浓的怀旧情结中才可
以想起那种在街边一条桌上摆放着的那一溜大碗茶,那茶汤的颜色是那样的浓酽醇厚。
  朋友,在你手边有刚好煮好了的开水的时候,别忘了找只杯子或缸子往里面拈上一小捏茶叶,把杯(
缸)的盖盖好,稍待片刻,静请你慢慢品味这一种休闲时分里略带苦涩却又是馨甜的生活滋味。于是,满
室茶香中,心游云天外,一切尽释然。
 
茶香书香
 
         茶人品茗读书是件风雅的事,因为品茗读书的雅事所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审美情趣,一种精神追求。对于喜好品饮的文人墨客来讲,在品茗读书时点燃一柱香,烹煮一壶茶,大有“地炉茶鼎烹活火,一壶清足称书香”的氛围。而这种意境也确实是很古典,很儒雅,也很温柔……即使是在时今,也很时尚。然而,茶人收藏茶书刊也是件风雅的事,在这种个人兴趣的寻觅和追逐中,既能得到茶的知识,又能得到收获的喜悦,既能得到期冀的满足,也能得到忙碌后的享受,所以许多茶人都乐此不疲。
          我也“攒”了许多茶书刊及其相关资料。说“攒”而不说收藏,是因为我既不是茶叶专家也不是茶文化学者,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收藏。更何况藏书是既需要学问和学识,也需要精力和金钱,而我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抑或条件,用“攒”也就比较自然和顺畅了。说“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还没有确切地数过自己到底“攒”了多少茶书刊资料,但我知道大多数书刊我还没有认真地阅读或者是读了还没有真正弄懂,所以有时候觉得对不起这些我“攒”钱买下的书刊。
         原来只是想“攒”一些茶书刊来装饰一下自己,抑或是装饰自己的文章或装饰自己的嘴巴;然锱铢累积十多年后,我却开始“消遣”地阅读这些茶类知识和茶文化资料了。而费时费神费力又费钱地“攒”了二十余年后,它们竟然都成为了我的朋友了。时今,每每有滋有味地阅读一番后,竟然也能领略到书的香味了,虽然我还是属于“装饰”、“消遣”型的读书人。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说过:“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通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我不能说自己是有学问的人,更不敢说自己是有学识的人,但我清楚地知道,我所“攒”的茶书刊资料于我的嗜茶、爱茶是“如鱼得水”,于我的茶文化爱好和研究也将会是“游刃有余”。如果没有这些“攒”下的茶书刊,我于茶的一切都将是无法“鉴别”的,而且是“犹如瞽之辩色,聋子听音”。因为,真正的茶人应该是有茶文化知识的人。
       “荼”就是茶。唐代以前没有“茶”这个字,言茶就以“荼”代之。宋人杨万里先生认为读书应知味外之味,否则就不应该称自己是真正的读书人。然而我认为,品读书味是一种人生体验的互补,书的情理韵味其实是一种心与心的共鸣,而善品书味者,则是能调动自己积存的知识感受,去领略更多的书中乃至书本之外的道理。因为书味乃指书之内容,书之精神;而真正的书味,意蕴丰厚,启迪人生,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诱惑不再……但是,将读书的辛苦比作“荼”,而将读书的受益比作“荠”,这无疑使一个极其新颖的比喻,非源于心得而不能道之。在我近二十年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啃噬着中国茶文化瑰宝的一些筋骨血肉(虽然大多数时间里只是囫囵吞枣式地阅读),从而使我和古时“茶圣”、“茶仙”们成为了朋友,并时时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畅谈;更为重要的是,我时时沉浸在芬芳隽永的茶香书香里,以致我品尝到了茶与书的韵味;也正是清香清雅的茶书韵味,使我挣脱了世俗的困惑和物质生活的奢华,使我度过了精神上的空虚时光并咀嚼出平凡生活的恬淡。
        中国茶叶知识的丰富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代茶人的智慧和古往今来的茶事轶闻,真真切切的如同那美妙的好茶一样,一经冲泡后就能品尝和领略到茶的清香、醇香、天香……这如同读书一样,如果不是用心取品尝,何以能得到香气美感?!也正是用心阅读和揣摩这些“攒”下来的茶书刊资料,我才能在学习和研究茶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践行了茶艺,陶冶了性情,并且丰富了生活……所以,才有了我品读茶香书香后的《茶事闲谈》,才有了我和茶友共同编著的《中国茶百问百答》,才有了《徽州茶》和《黄山毛峰》等茶书的出版发行。
古人品茶,很有情趣。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味,三人得趣。我没有达到“得神”的境界,只是一人一桌一壶茶,静静地坐在茶香书香交融的世界里,喝一会儿茶,看一会儿书,出一会儿神,发一会儿呆,想一会儿事,抑或是在茶香书香的氛围里随意走走或是伫立窗前眺望,一切都很悠闲,都很随意,都很惬意,甚至是很得意。因为有茶香书香充溢身心,自然是很舒坦也很舒适。静静地看那茶叶在水中缓缓地轻盈舒展,不自觉地就想起了我所“攒”的那些茶书,而默默地看着书,又情不自禁地想着我所喜爱的茶;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个习惯,凡读书时,总要沏杯茶放在书桌上,而每每品茶时,也总是要放一本书随意翻翻;没有书相伴,品茶时便少了一点滋味或情调,而没有茶相伴,竟又不忍翻阅我那些“攒”的茶书刊资料。喝茶提神,读书明理,喝茶清心,读书增智;每每读罢合卷,从茶人茶事的境界里出来时,觉得那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也是畅然而美好的,它可以使我七窍顿觉清晰,使人灵府受到净化,恰如“琼浆驻容发,甘露滢心灵”。
        曾经有学者说过:“真正的爱书家的藏书,……将该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乐事。”所以,藏书也好,“攒”书也罢,最大的乐趣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读读那些书,哪怕是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看看书橱里鳞次栉比、花样繁多版式各异的茶书刊,摸摸这本,翻翻那本,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尽管我所“攒”下的一些茶史资料只是笺笺几册,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史料价值,甚至是没有收藏价值,但是资料里所记载的茶人、茶叶工作者含辛茹苦为振兴“国饮”的精神,恰如那微苦且可回味的茶一样,唯“攒”书人 或是亲历者方能体味。
如是,我所“攒”下的茶书刊资料就不仅仅是我习茶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我研茶的助手,更不仅仅是我弘扬茶文化的精神食粮,而是我的希望……真正的书香,是在于对书的潜心阅读和参悟中散发出来的,是在于人与书的亲密接触和互动中散发出来的;而真正的茶香,是需要对茶性的透彻了解后用心品尝出来的。所以,我期冀自己能够领略和品味到真正的书香茶香,因此才有了这篇寄托自己美好意愿的“茶香书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香里缭绕着书香
一杯茶 一卷书
读书如品茶
用心泡好一壶中国茶
茗聚中茶博丨这里有茶香、书香,还有你
书香·茶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