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中医典籍里的奇“水”

老板来碗独参汤 2024-04-16 12:00

那些中医典籍里的奇“水”

清·徐大椿曾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中医诊治,其效或不效,不仅在于医者察色按脉、遣方用药,还在于方药煎煮之法。

中医典籍中除了最常见的直接煎煮或作丸作散、作膏服用之外,还记载了许多奇特的煎煮方法,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可能闻其名而不解其意的煎煮用水。医家选用这些奇特的煎煮用水之必有其深义,往往与方药诊治效果有关。

那些中医典籍里的奇“水”都是什么水?又都有何深意?且让小佰草借前人先贤之言,为诸君一一道来。

01

甘澜水

甘澜水见于《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可见甘澜水是指经扬水千遍之后的水,故又称劳水、千扬水。

《本草纲目》释其为:“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即是普通的水性咸而重,经扬水千遍之后,则转为性甘而轻,而咸入肾,甘入脾,沉浊归肾,轻清属脾,故而此时的甘澜水可以“不助肾气而益脾胃”,用治阳虚肾水欲动之奔豚证,一则益脾胃以培土制水,二则水经扬水千遍后,其性趋阳趋动,避免加重肾水阴寒,三则水经扬则其势下走,故可降逆上动之水气。

02

潦水

潦水见于《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上八味,以潦水一斗煎之”,实际上,潦水即是雨水,又称无根水

《医学正传》言其“山谷无人迹去处,新土科门中之水也,取其性不动摇而有土气内存,故可以煎熬调补脾胃进食以补益中气也”,中医理论认为潦水味甘平、性微寒,为调理脾胃,去湿除热之药,用以煎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治瘀热在里,既可以助方药清热除湿,又因其“有土气内存”,还可以补益中气,健脾益胃,兼以化湿。

03

泉水

泉水见于《金匮要略》中百合病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这一处的泉水,为山间流动之水,性寒凉,可助方药清热降火

04

清浆水

清浆水见于《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证“酸浆水七升,空煮四升”,又称酸浆水,古代医家多认为煮米之后,经发酵形成的酸水,现代则多使用蔬菜所制浆水菜留下的酸汤,这实际上与西南地区贵州人民常食用的“酸汤”很是相似。

清代吴仪洛《伤寒分经》中论述“其性凉善走,能调中直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现代认为清浆水具有生津止渴、解暑化滞的功效。

时至今日,现代煎煮汤药多已不再强调用水,但我们仍能从经典古籍中探索、探寻先辈的智慧与思想,并因而感慨万分,受益无穷。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考试月,邂逅药王孙思邈的 “开心散”
中医治疗呆病(脾肾两虚,痰湿阻络)医案,补肾填精,健脾化痰
关于气机升降之探讨
中医典籍 / 中国古典医学大全-方药类++++
草药学说;肾水之药——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