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林绝学《易筋经》系明代道人所作

后人为什么非要把少林易筋经、少林拳等说成是达摩所创呢?考查原因,事实真相是这样的。《易筋经》本属于明代产物,是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一个叫天台紫凝道人的人所编写,并非北魏时期的达摩亲手所作。以明代周履靖在《赤风髓·食饮调护诀第十二》中记述为证:“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真神皆在身中,化为仙童”。文中的“易髓”“易筋”应与少林易筋经有先后联系。可过千年之后,这个明代人又假托唐代三元李靖为作序人,在序中编造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即达摩死后,后人在达摩面壁处寻得一石函,函缝被蜡液所封,打开观之,其中有秘贴二经(即《易筋经》《洗髓经》)全是天竺国文字。找人翻译,并按其中部分所说动作进行演练,变成了少林寺僧们的角技内容等。

  达摩公元527年来我国传教,从广州登陆,继而到金陵(即当时南朝首府南京)。南朝梁武帝接见了他,会谈中,两者由于话不投机,观点相差甚远,故受到冷遇。他悄然离开了南京,渡江前来北朝,同样得不到官府的支持,便和慧可等几个弟子一起过着“随其所止,诲以禅教,游化为务”的苦行僧生活。最后,他定居于嵩山五乳峰下半山腰的一个石洞中,面壁静坐,时间达九年之长。后来,他“遇毒而亡”,葬于熊耳山,立塔定林寺(即河南省陕县李村乡陡沟大队的田地里),仅留衣钵传与慧可。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实际上,“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如有学者指出,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表述的是道家练气求长生的一种理想。所以“易筋”原属道家思想,再加上《易筋经》中有“配合阴阳法”,是用少女少妇按摩,甚至还有类似于道家房中术的内容,以及《易筋经》第一次出现时是由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公布的这些事实,因此可以断定《易筋经》实为道家功法,与达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易筋经》功法本是由我国秦汉方仙道所传导引术逐步创编而来,它的基本框架是道教文化。但经佛教僧侣集团托名改编后,揉进了不少佛教文化的成份。《易筋经》传本有李靖之序,但语多乖误,显为释子托名而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摩洗髓易筋经》读记
图解易筋经还原道家功法原貌
梦寐以求的易筋经,医院都开始公开修炼了,是真是假?
【视频】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
中医养生功法之易筋经——起源
少林武术真正的祖师爷是谁?史学家:不是达摩,而是另有其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