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零砥砺成长 历练成就美丽

童年,

阅读是踱着舞步时的自由念书。

后来,

阅读是带着一群孩子悦读畅想。

喜欢便去历练,热爱无惧砥砺,

厦门双十附校陈玲玲老师的阅读实践,

定得住,行得远,渐入佳境……

归零砥砺成长   历练成就美丽

文 | 陈玲玲

的童年是浸润在各种书籍中度过的,父亲十分不愿意我为了完成作业而挤占读书和玩耍的时间,他只强调我上课专心听讲。

印象中,在家的许多时间都是在房间里抄抄写写课外书上的文字度过的,没做几件正事。抄累了我就会把音乐打开,旧音响的音量调至最大才刚刚好入耳,我就在院子里一边踱着夸张的芭蕾舞步一边声情并茂地念书,遇到不懂的,会直接问父亲:老爸!这说的什么?

父亲有时会极其认真地解释,但多半是不爱搭理我的,任由我继续念第二遍, 没多久我也就自己懂了。

于我而言,“读”书,应该是一件令人愉悦又乐享其中的事。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语文教学中“读”的身影却似乎被踏得支离破碎。2017 年是我第二次来到一年级带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开始将第一届总结的经验和思索在第二届中实践。因为深知阅读对于孩子的语文积累乃至人生积淀的重要性,所以希望尽自己专业所长带给孩子们一点浸润。

于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带领孩子们读故事,读绘本,结合学校的“悦读节”活动,在班级举办讲故事比赛,进而组织全年级孩子参赛,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在陪伴孩子们阅读之余,我也开始重拾儿时的记忆,给孩子们朗读我喜欢的诗篇。最早从《早安,小松鼠》开始,孩子们习惯了老师这样的问候方式,渐渐地,由孩子们自己开始尝试诵读喜欢的诗篇或者儿歌,童谣。

2018 年 3 月海沧区引入阅读地平线,我最先见到的,便是“读”的影子——晨诵课程,它就像一枚精巧的钥匙,轻轻叩开了尘封的童年记忆,也因此让我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说说我在这期间的成长。

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阅读地平线项目有许多课程,乍一听眼花缭乱,茫然无所适从,该做什么呢? 怎么着手呢?

《文心雕龙》书中有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而圆照之象,必先博观。”大概是说,会演奏上千首曲子而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而后才识别宝剑,所以全面观察的方法,务必要先看得多。这个道理一直被我作为语文教学的观念,每当我涉及一种未曾谋面的新事物,我便会想起这段话,而后才会有行动的方向。

在诵读课实践中,亦是如此。毫无头绪的时候,索性就从大量“输入”开始。最初走近“阅读地平线”,就被这样“受宠”的诵读课程所吸引。第一次听到孔晓艳老师执教的晨读课,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有音乐,有自己的经历,有大家的感受,很动人。尤其它独特的课程形式,让我深感作为语文老师在落实学生口语表达上的可操作性。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走近”向“走进”迈了一步, 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莫听穿林打叶声,且徐徐而行,收获亦款款而来。

《日有所诵》书目一到教室,我们的晨诵课程推进得更顺利了。孩子们手捧书目诵读的样子,是每天清晨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在实践的每一个日子中,困惑也随之产生,除了保持不断地参与“阅读地平线”的课程学习外,我开始查阅许多相关的书籍,关注每一个环节设计的理论依据,随时反思和改进。学校的前辈们总能欣然给予点拨和指导,为我拨开迷雾; 年段老师们时常随时随地聚集在一起研究优化晨诵课程的点子,集体的力量使我获得更多灵感,进步更快,课程摸索和推进都渐入佳境。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018 年 12 月,海沧区教师就修学校组织阅读地平线计划全员培训及专家入校指导,我尝试着展示晨诵课《秋天的信》。虽说逐渐对晨诵课程乐在其中,但更多的依然凭自己一点拙知在实践。

在晨诵课程最初的阶段,除了课堂的基本范式,大家都不知该如何在短短的20 分钟里让学生爱上这样的“课堂”,又如何让语文素养在这样的积淀中落地开花。可此时的我已在路上,只能带着“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气势,继续探索。

最终我选择执教《秋天的信》。这是台湾诗人林武宪所作的一首描写秋景的小诗。在诗人的笔下,秋天是一个勤快的人儿,请了风来替她送信,告诉大家伙儿秋日的到来。全诗充满童趣,十分贴近二年级孩子的心理。那么教学目标如何设定呢?

我个人也常常根据四季、节气来选择相应的篇章进行诵读。《日有所诵》也据此编排得十分合理。一起诵读《秋天的信》这首诗歌的时候,正值深秋,孩子们对于这首诗歌的感受颇深,目之所及皆是秋天的足迹。

选定了篇目以后,我也随即定出了教学目标。虽然晨诵大多只有短暂的 15-20 分钟,但呈现的依然是一份完整的设计,因此,在进行晨诵课设计时,我依然会定出教学目标。

首先是学段目标。这首诗歌是二年级的,属于第一学段。第一学段的晨诵课主要是“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受优秀诗篇的音乐和节奏,在丰富的诵读中展开丰富想象,养成涵咏记诵能力。”在这基础上,我将《秋天的信》这首诗歌的晨诵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读懂诗歌,知道“秋天的信”都送给了谁?感受秋日的生机。

3.感受诗歌的魅力,能够初步仿写。要让学生爱上晨诵课,教师所选择的策略也很重要,避开“把晨诵上成语文课”的雷区。

我在《秋天的信》这节晨诵课中,我的大体教学范式遵循“阅读地平线”导师们提供的范式,大致如图:

稍有不同的是我增加了“问候语”以及“诗歌延展”的模块。将这节晨诵课分为 6 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师生问候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入课前的相互问候让晨诵充满仪式感,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就成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课堂。

第二个环节:激趣导入:我复习了前面学过的诗歌《早安,小松鼠》,也是一首十分美好的小诗,也是作为复习诗歌开启新诗,提升课堂整体性,为本堂晨诵课奠定柔和美好的感情基调。

第三个环节:初读文本。首先是图文配合,教师范读;接着出示文本让学生自由读诗,把诗歌读通;最后是给出节奏线,让学生同桌互读, 读出节奏感。

第四个环节:深入诵读。这个环节是一堂晨诵课最重要的环节。我主要通过“多样诵读”和“核心问题讨论”来达成。多样诵读”有指名朗读、小组接力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合作读等等。

我将这首诗歌的核心问题设定为:秋天的信,还会写给谁呢?借助范例:“有的信,落在松鼠头上;有的信,掉在青蛙身旁;___________……”让学生在诵读后围绕这个主问题进行讨论,仿说等,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一番交流后, 再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带进诗歌中朗读;最后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真正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朗读中有所体悟,有所积累。

最后两部分是“背诵指导”和“诗歌延展”。延展部分我设计了课后仿写: 如果冬爷爷也会写信,你猜,他会请谁当邮差?又会写给谁呢?仿照《秋天的信》, 请你也写一写,《冬天的信》。

稚嫩的笔触书写最纯真的童心,在之后的许多次晨诵课后,孩子们爱上了仿写与创编,多次小练笔,为三年级的习作起步,奠定了基础。(以下节选学生练笔的日常)

▲ 学生日常练笔节选

在晨诵课的尾声,依然用仪式感结束清晨的诵读,祝福孩子们开启美好的一天。

本次执教意外得到了专家组老师们的高度好评。这一次经历,于我而言,是一次方向的肯定。

课后,我仍旧保持每一节晨诵课进行反思的习惯。反思的角度大概是“核心问题的选择”、“学生诵读过程的状态”、“学生仿写仿说的情况”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我继续带着孩子们参加“亲读会”开展的活动。“亲近母语”最让人温暖的一个细节,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我带领班级孩子参加诵读比赛,全国亲读会报名的班级分年级进行评比,有评分也有投票,评比也十分有创意,当那一张奖状和一套书籍奖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班级,孩子们几乎是雀跃的。因为他们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平台的展示机会并不是非常多,而“亲近母语”则为他们的诵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这一份美丽的意外更坚定了我的步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晨读课程在静静地推进,孩子们也每天准时手捧书目,出口成诵。在对晨诵课程信手拈来的时候,我转而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专业论文,及时梳理与总结,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接到了在全区进行晨诵课程展示的通知。

2019年3月,我在全区作《春天被卖光了》这首童诗的晨诵课例展示,获得了专家和老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诵读导师孔晓艳老师的亲自指导。

6月,在亲近母语研究院举办的第十三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厦门营期间,我进行了个人诵读课程教学的案例分享,同时担任诵读课程助理导师,组织研习会上教师集体诵读展示的编排。在此期间,我的进步是飞速的。孔晓艳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疑惑,她对我十分包容,让我跟随她身边点评老师们的课例,手把手教我看课,也教我设计课。

那一段光阴,时下回望是十分美好,可当时却深觉教师成长的不易。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每一次经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全心投入,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是在提醒我: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时,就继续坚持,孜孜以求,待它山头斜照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雨也无晴

在默默坚守中,我带着这一班孩子进入中年级之后的晨诵课推进,却让我遭遇了瓶颈期。灵感之泉好像一下子干涸了。中年级的哲理诗也带来了晨诵教学的新高度。我向学校的老师们请教,向孔晓艳老师请教,保持思考力,却没有找到突破口。于是,我回到最初笨拙的样子,沉潜下来,一篇一篇进行课例设计,悦纳自己的短板。

2019年10月30日,我送教东埔小学,执教哲理诗晨诵课《飞鸟集》精选(9),并分享“晨诵课程实施”的专题讲座,与东埔小学的老师们互相交流,研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一次送教是对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历练,也让我懂得只要出发,终将能迎来隆重的庆典。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点“犟龟精神”。

2019 年11月学校组织老师赴南京参加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全面探讨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堂,此次“金陵行”,又让我窥见了更高层次的诵读课程,以及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

汲取能量后理应滋养专业生命,向青草更青处漫朔。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是“能花复能实”。

阅读课程也许可以如同晨诵课这般,从零思考,笨拙地学起。比起十分全面的阅读课设计我更希望孩子一课一得,课课相连,让阅读课堂丰满而灵动。师生“相看两不厌,互动有真情”才是理想中阅读课的样子。

学校十分重视阅读,每学年都有“悦读节”活动,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点灯人”平台的强大资源库,我将班级的阅读课程落实大致分为:“阅读-悦读-月读-越读”,尽可能让每一个节点的阅读布置都能落到实处。

学校每学期“悦读节”开放式的图书漂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图书馆根据阅读地平线提供的书目,第一时间丰富了馆藏,让每个年级的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阅读更多的书籍并充分保障师生、生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悦读悦读,我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快乐地,无负担地读书。三年级伊始,我便毫无节制地推荐孩子们大量阅读各类书目,不需要摘抄笔记,也不需要写读后感,只为丰盈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这件事,并形成习惯。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我开始带着孩子们用思维导图、做批注等方式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月读,顾名思义就是每月共读一本书。每月有四节阅读课,我们将阅读课分为: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汇报课四种课型。

导读课主要对孩子们进行激趣, 推进课则是将孩子引向书籍的更深处,交流课让孩子们基于自己的阅读进程对精彩片段进行分享、交流;汇报课则侧重展示孩子对整本书的收获,形式多样:有导图手抄报、精彩片段演绎、故事续写或改编甚至组织年级开展书籍相关的知识竞赛等。

多样的形式只为让孩子在“月”读中,“悦”读。

班级图书角也是孩子们进行“月读”的小仓库,图书角由每个孩子捐赠的书籍班级购买书籍组成,经老师筛选后在班级流转。为保证孩子阅读的连贯性,我定制了借阅卡,同时辅之以对应的书籍借阅守则,让孩子能够酣畅淋漓地阅读; 教室的墙壁都用作读书成果的展示,照片墙也布满“六人合作”小组的阅读足迹; 期盼孩子能够如《神奇飞书》的莫里斯一般,整日整日地沉浸在书中,在书海里遨游,打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平层式”阅读显然是不够的,但阅读课已经排满了课程,如何提高孩子阅读的深度呢?“越读”需要方法, 我想到的方法便是——整合。将主题阅读与课内教材勾连,参考《新编语文全阅读》进行主题书目推荐与同主题文本拓展的设计,促进孩子们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学会对比阅读。

阅读-悦读-月读-越读,惟愿点燃星火,助力孩子们“燎原般”地成长。

“阅读地平线”的儿童本位理念,让我对关于儿童阅读的每件重要的小事,都乐在其中。因为默默无闻,也有了更多时间肆意地思考。作为教师,我更多的成长样态是持续的点滴积累,一程山,一程水,一程月光一程星。

前人引路,静静跟随,也在框架中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带动着孩子们成长: 每日晨诵,午间师生共读,阅读课上读绘本,读整本书,读系列文章;因为亲近母语,我挖掘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样子,我想,这也是孩子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

从习惯晨诵到自主仿写、创编,从父母帮忙做阅读手抄报到独立完成整本书情节导图,过去三年,我与孩子们执着坚守,陪伴彼此成长;未来三年, 我还将带着孩子们走向更深刻的哲理诗,《诗经》《楚辞》也在前路处静候……

感恩这一路走来的领航人,是你们让我看到语文教学更为广阔的天地和别样的风景,也将激励着我向更远处追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愿一番坚韧与专业成长不相负。

关于作者

陈玲玲,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二级教师,亲近母语儿童阅读优秀种子教师,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课例展示二等奖,海沧区中小学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比赛第一名,曾获“海沧区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海沧区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区、市级汇编,多次执教区公开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级教师李竹平:我们要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
孙双金:重构12岁以前的语文
回家,回家,我需要你~明天上午9:00“诗画六课”第三课《潇湘馆》
2016年,这18位名师的特辑,你错过了吗?(内附链接)| 好老师年终盘点
【校长说】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爱在细节里~~
熟知非真知 成尚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