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活论语】为政篇(4)孔子一生治学有三个境界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效仿圣贤,学习圣贤之道。到了三十岁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到了四十岁,对于如何为政不再有疑惑,就是“知者”。到了五十岁,就知道了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到了六十岁能够听闻并顺应“道”。到了七十岁,可以做到顺从自己的内心所想要的一切了。我这一辈子,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都不会越过这个准则。 

 

注释

 (1)有,《说文》:“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即不应当有。《春秋左氏传》说“日月有日蚀、月蚀现象。”本义是持有。后来词义扩大了,不管什么东西都是“有”,与“无”相对。又引申指存在。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相当于“又”。


(2)志,《说文》:“志,意也。”即意念。《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引申为志向。本义是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本章指心之所向。   


(3)立,《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即站住。由“大”站立在“一”的上面会意。本义为站立。由站立引申为建立、树立。本章指立身。


(4)惑,《说文》:“惑,乱也。”即内心迷乱。引申为疑惑、迷惑。 引申为使人迷惑。佛教称惑为烦恼。本章指疑惑。


(5)天,《尔雅·释诂》:“天,君也。”引申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即头顶。最高而无以上加的部位。本义为人的头顶。人至高无上的部位称为“天”。


(6)命,《尔雅·释诂》:“命,告也。”引申为告诉、告诫。《说文》:“命,使也。”即使令。本义为指派、发号。古人认为人的穷通祸福、社会的兴衰更替,是上天的安排,“命”由此引申为天命、命运。又引申为生命或性命。


(7)耳,《说文》:“耳,主听也。”即主管听觉的器官。本义是指耳朵。


(8)顺,《尔雅·释诂》:“顺,叙也。”即顺序、次序。“顺,绪也。”即端绪。“顺,陈也。”引申为陈列、陈述。《说文》:“顺,理也。”即梳理,使有序。本义是沿着同一方向。本章指顺应、依顺。


(9)从,《尔雅·释诂》:“从,自也。”即经由、自从。“从,重也。”即尊重、尊崇。《说文》:“从 ,随行也。”本义是随行、跟随。引申为顺从、依从。本章指顺从。


(10)欲,《说文》:“欲,贪也。”即贪求。本义为欲望。引申指想要、希望。本章指想要。


 (11)踰,《说文》:“踰,越也。”即越过、跨过。引申为超越、超过。本章指越过。


(12)矩,《说文》中无此字。本义为一成年人一手持筑杵用力夯筑。建筑有一定的法规。故引申指法规、规则。本章指规则。



解读


因为这一章被后人一致认为是孔老夫子一生经历的自述,结合后世学者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成长,所以本章的内容是每个学习者耳熟能详的。比如,我们把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五十岁称为“天命之年”,这一切的概念都是来自本章。有关孔子的生活以及人生的记录,其他章节有,最为详细的是《乡党篇》。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为政篇》,孔子突然谈自己的人生报告呢?这个疑问,恰恰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从《为政篇》的第一章“为政以德”,到第二第三章分别所讲的“诗”的教育和“礼”的教育对“为政”的作用。在本章谈到孔子自己,这恰恰是孔子关于自己一生“为政”的心得报告。孔子一生“为政”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呢?接下来的第五、六、七、八章有关“孝”的回答,正说明孔子是一个为政者之师的身份。第九章谈到颜回,说明颜回在孔子的眼里是自己的继承者,并且在第十章的对人的观察,说明孔老夫子没有看错。因此,第十一章有了一个总结“可以为师矣”。


我们先分析本章的内容结构,这一章的主语是“吾”,就是指孔子自己。本章分别从年龄的角度,谈了人生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从这一章的内容看,这是孔子在晚年,很可能在接近人生弥留之际,所说的话。对于每一个阶段,在叙述时都用“而”来衔接。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比如“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就能做到“不惑”。在本章还有三个字“不逾矩”,后人断句时,把这三个字安排在“七十而从心所欲”后面,成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认为,这与前面的语言结构相违背的,“不逾矩”的意思应该是符合每个阶段,也就是人生的整体要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就是十五岁。古人在表示整数与零数之间,习惯加“有”或者“又”。志,指心之所向,也就是心里的打算,我们现在称之为“立志”。学,对于十五岁的孔子,这里的“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习文字和文章,或者是阅读古圣先贤的典籍。孔子的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的这十五年,是他的青年时代。但是史料中关于这段时间孔子事迹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后人只能从片段的记述中,对孔子的成长进行猜测。《子张篇》第22章有,“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卫国的大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孔仲尼先生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的圣人之道并没失传,还散存在人间。贤能的人了解和掌握大的方面,不贤能的人了解和掌握小的方面,到处都有文王和武王的圣人之道。我的老师哪里不能学?为什么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对公孙朝这样具有挑衅性的问题,子贡的回答非常智巧。事实上,孔子平生曾参拜过许多私淑之师,从文献中可以找到这些人。比如,郯子、子产、老子苌弘、师襄子等。由此看来,孔子是没有固定的师从。但是,我们不能把这里的“志于学”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或者拜师。从《学而篇》的第一章我们明白,“学”就是后觉效仿先觉而习,那么对于孔子来说,他的心中也是有宗仰的对象的。这个宗仰的对象最终就是周文王,他是文王的圣贤之道的集大成者,是传承者。由此看来,本章的“学”就是师从,宗仰的圣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历史英雄人物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效仿圣贤,学习圣贤之道。


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岁这一年或者三十岁左右,到底发生了什么?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齐景公与齐国的执政大臣晏婴造访鲁国。根据刘向《说苑》中的记述,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关于周礼及古代历史的一些问题。孔子对齐景公评论了秦穆公,说秦穆公的国家虽然小,但他的志向高远,政治清明,办事果断,政策得人心,法令都能得到贯彻执行。认为秦穆公即使称雄于天下并不难。在说到齐景公的先祖齐桓公时,孔子毫不客气说,齐景公实在谈不上是什么“仁者”。因为齐景公是靠杀死他哥哥篡位而成为国君的。这种行径不仁又不义。在齐景公拿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来解释时,孔子指出这是因为齐桓公善于选拔有本领的贤臣,比如重用了管仲。对于倡导学有所成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的儒学,孔子在三十岁可谓最精彩的一次亮相。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次也就奠定了孔子在鲁国甚至当时的国际上的声望。这就是所说的“三十而立”。


从政治上,三十岁前孔子干了些什么呢?孔子曾做过季氏门下的家吏执事,身份并不高,地位在家臣(家大夫)之下。孔子由于贫困,为了生活,为他并不喜欢的季氏家族做事,也是出于无奈,所以三十岁前从事业上可以说是“不立”。虽然孔子在季氏家因为工作出色,职位得到了提升,一度在季氏家担任管理工役的小司空。孔子也因此“年禄千钟”,从而得以摆脱贫困,衣食无忧。也就是在三十岁前后,孔子从季氏家族辞职,身边聚集了一群门徒和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包括颜回的父亲颜路和早期弟子琴张等。大约在此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的周游列国。


我们现在说“三十而立”,理解为到了30岁要成家立业,显然俗人之见。“立”的具体意思,《里仁篇》第14章有: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地位,担心凭什么本事站立在这个位置上。不用担心没有人知道你,求得能做事就可以让人知道了。是说一个人,要因“立”而有“位”,这个位是为政具体实施的位置。因此,本章的“立”是指立身,具有了在社会上立身的本领。本句的意思是,到了三十岁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 


四十而不惑。惑,疑惑、迷惑。后人多理解为,孔子到了四十岁对人生没有什么疑惑了。不,不会,不再。在这里“不”表示有结果的肯定,也是指从这个时间往后,不是“没有”,否则就是“四十无惑”。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到了四十岁就不再疑惑了。后人沿着“学”的思路而来,认为三十岁的“立”是学有所成,那么四十岁就是对学问没有疑惑了。但是,本章是在整部《为政篇》的主题下而谈的,所以我们理解本章不能偏离这个原则。“不惑”一词,在《子罕篇》第29章出现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对于“知”究竟是指什么,在《雍也篇》第22章有“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意思是说,樊迟问什么是为政的智慧。孔子说:把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作为使命去奔忙,把心思用到敬奉鬼神就会远离百姓的利益,这就是为政的智慧。接下来《雍也篇》第23章有,“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孔子说:知者之乐如水德之乐,仁者之乐如山德之乐。知者要随时考虑为百姓做事,仁者要时时刻刻自审内省。知者会获得最大的快乐,仁者之声名会最长久。这两章的内容都是与“为政”有关。而对于“知者不惑”的解释是,一个真正的知者,是把‘务民之义’作为做学问的目标,就不会有什么疑惑了。也是与“为政”有关。在接下来的第30章有“可与立,未可与权”。“立”这里指的就是为政。权,权变。不惑就是“知权”。“知者不惑”的意思是,(有的人)可在一起立身于社会去为政,不可在一起权变。因此,本章的“不惑”是指与“为政”有关,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对于如何为政不再有疑惑,就是“知者”。所以在重点谈“为政”的《子路篇》,有“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五十而知天命。四十不惑,可以说是把“人道学”系统学完了。五十岁该进入“天道学”系统。所以,我要明白什么是“天命”。在先秦的典籍中,“天命”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天地万物自然的法则,接近于定命、定数。比如《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二是指天神所主宰的命运。比如《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三是指天所赋予人的禀赋与本性。比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在《论语》中多处谈到“天”和“命”,直接谈到“天命”还有一处,《季氏篇》第16章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有注解称《论语》中多处的“命”指的就是天命。


后人对于天命的解释,其含义相当复杂。我们要想了解孔子“天命”的含义,从《论语》、《周易·系辞》或者其弟子的著述中去寻找,更为准确。无论是《论语》还是《中庸》,都没有对天命给一个直接而通透的解释。孔子的另一套学问系统《易·系辞传》对“天命”有更深一点的说法。“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南怀瑾认为,“旁行”是无所不通,乃至可以说,旁门左道,什么都了解。但是,“旁行而不流”,虽然有时候迫不得已也会用些手段、旁门左道什么的,但是不会违背原则,辜负初衷,绝不会过分,而失之于流——不正当。所以“乐天知命,故不忧”。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一个原则有四个字,就是“乐天知命”。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些都清楚了,“故不忧”,没有什么烦恼了。这里的“乐天知命”,是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深度解读,也就是对《易》,是对天地之准是宇宙间最高标准、最高逻辑的解读。


那么,“五十岁”和孔子的一生有什么联系呢?在《述而篇》第16章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当时如果再多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时像现在一样学习《易象》,就不至于犯下“大过”之错误。结合“五十以学易”和“乐天知命”,孔子的“知天命”已经不是单纯的处世学问了,已由“知人”上升到“知天”的境界。知人有三个阶段:志于学、立、不惑。《易·系辞传》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以说,四十岁之前是形而下的学问,五十岁以后是形而上的智慧。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影响小到每一个人,大到世间一切事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等一切事物的法则。因为孔子的学问有两大系统,一是儒学《论语》,一是易学《易·系辞传》。本句的意思是,到了五十岁,就知道了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完成了“人道学”和“天道学”的学问体系后,就该进入“性命学”的系统。所以,六十岁和七十岁与“性命学”有关。在《论语》中,与“性”有关的有两处。一是《公冶长篇》第13章,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一是《阳货篇》第2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门学问的“性命学”系统,即宇宙的本体 。关于人性的本源,与形而上生命的来源的本体论,以及宇宙最初是怎样开始的?孔子虽然是圣人,但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也是要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但是,孔子的心性和我们是有差别的。就像释迦牟尼佛,本来已经大彻大悟,但是在凡人眼里就是一个老头儿,因为他的境界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所以,在孔子的“性命学”的表现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一个普通形象。因为我们不是圣人,所以我能只能凑合着去了解圣人的境界。


对于“耳顺”的解释,有很多种版本。多数认为,对别人说的一切话都可以听进去,或者是听到的一切道理都能明白。果真如此吗?四十岁之前的学问之道不就是白学了吗?我认为,用耳朵听别人的话或者道理,显然是有问题的。顺, 顺应,依顺。《易·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卦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意思是说,昔日圣人作《周易》时,将以顺应性命之理。


对古人诸家说法中,我以为王充之认识最为确当。《论衡·知实》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无论是学道,还是学佛,不同层次不同境界。比如佛教之“开悟得道”是什么境界?没有开悟得道的人,只能说一个概念而已。开悟的解释为“看到爹娘未生我之前本来面目”,不是开悟的人何以能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凡夫就是凡夫,圣人就是圣人,根机陋劣的我们,怎么能体会到超凡入圣的“耳顺”和“从心所欲”的境界呢?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到了六十岁能够听闻并顺应“道”。


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在这里应该与“耳顺”的“顺”同一个意思。七十而从心所欲,意思是到了七十岁,所有的对外物的欲望,与“心”是相顺应的,这是无欲的境界。心不知执着于外物,这与“老年戒得”一个道理。的确,贪欲是影响我们内心的最大障碍。心中已经接近“道”了,让所欲顺从自己心中追求的“道”,此境界只能言谈,我们连会意的资格也没有的。从,顺从。心,内心。欲,想要。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七十岁,可以做到顺从自己的内心所想要的一切了。


不踰矩。踰,越过。矩,准则、规则。《荀子·赋》:“园者中规,方者中矩。”意思是,圆的合乎圆的法度,方的合乎曲尺的要求。历来注家,把这一句划归到“七十而从心所欲”去,显然是错误的。孔子谈一生的治学经历,到了最后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我这一辈子,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都不会越过这个准则。这是孔子告诉我们,在他老人家的学问体系中,无论是谁都不会越过这个次第、规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漫读:从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素说《论语》:阳货篇(二十四)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为政第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0_《论语》十二章_PPT课件_人教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三十而立”立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