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上卷》[明]高濂(十七)

  ●論琴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故記曰:“君子無故不去琴瑟。”孔門之瑟,今則絕響,信可貴矣。古人鼓琴,起風雲而來玄鶴,通神明而阜民財者,以和感也。今徒存其器,古意則亡。歐陽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鳴者聲也,參敘相應者韻也。韻中成文,謂之為音。故音之哀樂、邪正、剛柔、喜怒,發乎人心,而國之理亂,家之廢興,道之盛衰,俗之成敗,聽於音聲可先知也,豈他樂云乎?知琴者,以雅音為正。按弦須用指分明,求音當取捨無跡。運動閑和,氣度溫潤,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於曲中,得松風夜月之趣於指下,是為君子雅業,豈彼心中無德,腹內無墨者,可與聖賢共語?世人悅於聽樂,而無味於琴者,悅其聲之淫耳。樂用七音而二變,與宮徵聯用,故聲淫而悅耳。琴用五音,變法甚少,且罕聯用他調,故音雖雅正,不宜於俗。然彈琴惟三聲,散聲、按聲、泛聲是也。泛聲應徽取音,不假按抑,得自然之聲,法天之音,音之清者也。散聲以律呂應於地,弦以律調次第,是法地之音,音之濁者也。按聲抑揚於人,人聲清濁兼有,故按聲為人之音,清濁兼備者也。今人不究意旨,不親明師,不講譜法,不嫻手勢,遂使聲之曲折,手之取音,緩急失宜,起伏無節,知聲而不知音,運指而不運意,奚取彈為?有等務尚花巧急驟,誇奇逞高,不求法度準繩之中,有敷暢悠揚之妙,操多散聲,以類箜篌,巧取按聲,以同箏阮,大失雅音,重可笑耳。孰知散按間出,清以泛聲,謂得中道。今之俗彈,更易不常,變樸為澆,求異於人,不知法古,是為抱琵琶而同伶人,豈古聖賢所謂修身養性,理其天真意哉?

  ○臞仙琴壇十友


  冰弦 玉軫 軫函 玉足 絨(划去戈改豆) 琴薦 錦囊 琴床 琴匣 替指以鶴翎造,火烙為之。

  ○五音十二律應弦合調立成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黃鐘 律 黃太姑林南 【 黃太清清】
  音 宮商角徵羽 【 少少宮商】
  右調弦按徽,以五音調法,慢三即慢角調也。黃清云者,黃鐘之輕清音也。如少宮少商之意,後例此。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大呂 律 太夾仲夷無 【 大夾清清】
  音 宮商角徵羽 【 少少宮商】
  右調弦按徽同黃鐘。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太簇 律 太姑蕤南應 【 太姑清清】
  音 宮商角徵羽 【 少少宮商】
  右調按弦徽同黃鐘。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夾鐘 律 黃夾鐘林無 【 黃夾清清】
  音 宮商角徵羽 【 少少宮商】
  右弦以十徽應四,緊七應散二,緊五以十徽應七,緊三以十徽應五,即今之清商調也。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姑洗 律 太姑蕤夷應 【 太姑清清】
  音 羽宮商角徵 【 少少羽宮】
  右調按同夾鐘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仲呂 律 黃太仲林南 【 黃太清清】
  音 徵羽宮商角 【 少少徽角】
  右按調即今五音調法。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蕤賓 律 太夾蕤夷無 【 太夾清清】
  音 徵羽宮商角 【 少少徽羽】
  右按調同仲呂。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林鐘 律 太姑林南應 【 太姑清清】
  音 徵羽宮商角 【 少少徵羽】
  右調按同仲呂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夷則 律 黃夾仲夷無 【 黃太清清】
  音 角徵羽宮商 【 少少角徵】
  右以夾鐘弦緊四,以十應二,即今慢宮調也。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南宮 律 太姑蕤南應 【 太姑清清】
  音 角徵羽宮商 【 少少角徵】
  右調按徵同夷則。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無射 律 黃太仲林無 【 黃太清清】
  音 商角徵羽宮 【 少少商角】
  右以仲呂弦加緊五,以十一徽應七,即今蕤賓調也。蕤賓自有正律,以無射為蕤賓,俗名也。
  弦 一二三四五六七
  應鐘 律 太夾蕤夷應 【 太夾清清】
  音 商角徵羽宮 【 少少商角】
  右調按同無射。律有八十四調。琴該正調六十,變音二十四。是以按弦取聲,不可立調。

  ○古琴新琴之辨


  高子曰:琴惟仲尼、列子二式為古制,餘皆後世式樣。凡觀古琴,先觀漆水。漆光退盡,儼若烏玉,按之堅瑩如水,上發斷紋,肖梅花紋者為最,牛毛紋者次之,蛇腹紋者為下品也,且易偽為。偽法:以火逼熱,以雪罨上,隨暴成裂,儼若蛇腹,寸許相去一條。或以雞子清入灰作琴,用甑蒸之,懸於風日燥處,亦能斷紋,少細。又偽作牛毛斷者,以數針劃絲,復以發磨。然偽者以手摩之,裂紋有痕。真者有紋可見,而拂之則無。次觀合縫無隙,不散,斷紋過肩,此漆灰琴也。若上下有紋,兩旁光漆者,此開而復合,重漆補者,此料灰琴也,似非全完。次觀琴材,以桐面梓底者為上,純桐者次之,桐面杉底者又次之。琴取桐為陽木,梓為陰木,木用陰陽,取其相配,以召和也。然古人純用桐木之意,亦取桐之陽面為面,陰面為底,以分陰陽。恐梓性紐裂,不用為底,故以桐木向日者,沉之水中,其陽面向上,背陰者向下,陽浮陰沉,反覆不易,取上為陽為面,用下為陰為底,是亦法陰陽也。故琴有陽材者,旦濁而暮清,晴濁而雨清。陰材者,旦清而暮濁,晴清而雨濁也。次取九德:一曰奇,輕鬆脆滑是也。輕謂材輕;鬆謂聲透;脆謂聲之清美,老桐木也;滑謂聲之澤潤,近水材也。二曰古,淳淡中有金石韻也。三曰透,年雖久遠,膠漆不敗,清亮而不咽塞。四曰靜,謂無(孜去子改先)颯以亂正聲。五曰潤,謂發聲不燥,韻長不絕。六曰圓,謂聲韻渾然而不破散。七曰清,謂聲如風中鐸也。八曰勻,謂七弦無三實四虛之病。九曰芳,謂愈彈愈發,久無乏聲。此九德也。外此又須左不按浮,右不抗指,音清不空,音實不洪,而無撲(孜去子改先),身無垂翹,伏手可彈,落指音發,此美琴也。雖售高資,亦不可捨。近有銅琴、石琴,以紫檀烏木為琴者,皆失琴旨,雖美何取?《毛詩》云:“椅桐梓漆,愛伐琴瑟。”其意何居?又如百衲琴者,亦近制也。偶得美材,短不堪用,因而裁成片段,膠漆綴長,非好奇也。今仿製者,以龜紋錦片,錯以玳瑁、象牙、香料、雜木,嵌骨為紋,鋪滿琴體,名曰寶琴。與廣中滇南(虫甸)嵌琵琶何異?更可笑也。求古不得,如我明高騰、朱致遠、惠桐岡、祝公望,諸家造琴中,有精美可操,纖毫無病者。奈何百十之中,始得一二?若祝海鶴之琴,取材斫法,用漆審音,無一不善,更是漆色黑瑩,遠不可及。其取蕉葉為琴之式,制自祝始。余得其一,寶惜不置,終日操弄,聲之清亮,伏手得音,莫可逾美,何異古琴。且價今重矣,真者近亦難得。

  ○琴譜取正


  琴師之善者,傳琴傳譜。而書譜之法,在琴師亦有訛者。一畫之失,指法即左,以訛傳訛,久不可正,琴調遂失真矣。故琴非譜不傳,譜非真,反失其傳也。近世以寧藩《神奇秘譜》為最。然須得初刻大本,臞仙命工校訂,點畫不訛,是為善譜,可寶。若翻刻本,不足觀矣。又如《風宣琴譜》亦可。外此,何止數十家刻譜,無不訛者。余自燕中得故家琴譜,抄錄精細,調法俱善,欲刻未得。若欲求譜勾剔字法全備,并手勢形象飛動,在臞仙所刻《太古遺音》一書,最為精到。奈坑中僅存翻本,使人恨不多見。臞仙留心音律,無不窮奇索隱,若詞曲之《太和正音譜》,按律正腔,知音孰能過之?宜乎琴譜之精,莫之與并也。

  ○琴窗雜記〔計十五條〕


  彈琴取古郭公磚,上有象眼花紋,方勝花紋,出自河南鄭州者佳。用鑲琴台,長過琴一尺,高二尺八寸,闊容三琴,以堅漆塗之。彈琴於上,其聲泠泠可愛。或以瑪瑙石、南陽石、永石鑲者亦佳。
  古琴無聲者,以布囊炒熱砂罨之,冷即又換。或以甑蒸之,令汗出透,懸當風處吹乾,其聲如舊。琴無新舊,宜置臥床內,以近人氣為佳。
  琴弦久而不鳴者,?定,以桑葉捋之,鳴亮如初。
  蓄琴不論寒暑,不可掛風露并日色中。可於屋內不近墻壁暖處懸之,則聲不澀滯,琴無變病。
  唐有雷張越三家,製琴擅名,其龍池鳳沼,有舷,余處悉洼,令關聲不散。宋有琴局,製有定式,謂之官琴,余悉野斫。後以京中樊氏、路氏琴為第一。
  余在都中見一琴台,以錫為池於台中,置水蓄魚,上以水晶板為面,其魚戲水藻,儼若出斫,誠為世所希有,其價亦高。余一見後,不知何去,令人念之耿耿。天下奇貨,信不易得。
  掛琴不可近墻并泥壁之處,恐惹濕潤,則琴不發聲。惟宜近紙格板壁,當風透氣處掛之。加以囊盛,以遠塵垢。入匣則不用囊。
  梅月,須先將琴入匣中鎖閉,以紙糊口,不令濕霉著琴。琴匣之制,亦貴窄小,止可容琴,不使有空搖動為佳。
  抱琴,當語僮僕,勿令橫抱,恐觸物傷損,護軫焦尾直抱,頭上尾下無失。
  露下彈琴,不可久坐,不惟潤弦,抑且傷人。且陽材鼓之有聲,陰材則無聲矣。
  彈琴須先盥手,手潔則弦不受污。夏月惟宜早晚,午則不可,非惟汗溽,恐太燥脆弦。
  焚香鼓琴,惟宜香清煙細,如水沉生香之類,則清馥韻雅,若他合和艷香,不入琴供。
  對月鼓琴,須在二更人靜,萬簌無聲始佳。對花,宜共岩桂、江梅、茉莉、薝蔔、建蘭、夜合、玉蘭等花,香清色素者為雅。臨水彈琴,須對軒窗池沼,荷香撲人,或竹邊林下,清漪芳沚,俾微風洒然,游魚出聲,自多塵外風致。
  琴用金徽玉軫,不為之華。然玉軫有花則易轉,素不受污。若用紫檀犀角者,可避損失。然金徽每為琴災,不若瑩白螺(虫甸)者,燈前月下,取音了然,觀亦不俗。若橫之膝上,對月則光彩射目,似更宜人。膝上鼓琴,惟純熟小操則可,否亦不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古琴&绿绮室]古琴的调都有哪些?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漫谈中国古琴
古琴之诞生
不会木工的琴人不是个好画家
略论古琴的五音正调与十二律旋宫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