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甘脑暴第10期 | 从《零售的哲学》看线下零售商业本质


来源:阿甘金融讨论群

作者:原原、各位群友

 导言 

1973年,大型超市/卖场盛行,铃木敏文反其道将小型便利店模式引入日本,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服务与消费者黏性,还建立了“单品管理”概念。到2018年为止,7-ELEVEn已经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5000多家门店,在东亚、东南亚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

在《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一书中,作者铃木敏文讲述了零售的全面创新: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等。

其核心观点是:

一、坚持便利是便利店的“终极目标”,并最终成为生活基础设施提供者。这一目标引导着7-Eleven为提供极致的服务而持续进行着创新。

二、比起竞争对手的动态,更需密切注意的应该是“顾客的需求变化”。


 本期话题 

我们本周阿甘脑暴的话题将聚焦在“线下零售”,讨论方向为:

1、中国线上渠道的发展程度已经和美国并驾齐驱,线下渠道的竞争格局还停留在美国的 80 年代,如何看待国内线下零售或实体零售的发展机会?

2、如何分析连锁便利店“邻家” 168家门店关闭事件?除了资金链断裂外,与7-11对比,经营上的差距在哪里?

3、如何看待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头部超市的商超重构、渠道下沉的运营战略和效果?

4、如何看待盒马生鲜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在过去一年多的发展?传统超市后期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战略重构来加速进化?


 阅读材料 

铃木敏文的著作《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

安信证券:《新零售的未来》启示录,谈谈超市行业的变与不变


7-11的模式

7-11的损益表显示,过去十年的毛利率均为90%。7-11的人均利润惊人,甚至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提并论。美国的南方公司成立,现已被日本伊藤洋华堂全资收购,在全球运营超过5万家门店,在日本本土占日本便利店市场份额的40%以上,日均销售额远远超出本土其他对手罗森和全家,单店效益处于世界第一位。

7-11为什么这么牛

7-11从事的是最传统的零售生意,它和传统便利店是压根不同的两个物种。是产业路由器模式,简单说就是搭建平台,促成连接,进行赋能。

产业路由器

7-11日本公司除了早期开的501家直营店,基本不再自己开店。没有自己的物流基础设施、工厂,是彻底的轻资产模式,其重资产就是产业lT平台和8000名员工。

7-11通过产业路由器模式团结产业链上下游的弱势群体,对行业内各资源进行连接整合。先是精挑细选地区小工厂、小夫妻老婆店和小配送中心,将1.9万多家夫妻老婆店,170多家工厂和150多家配送中心直接连接起来,对原本高度碎片化的日本的便利店行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彻底的整合。

赋能

把自身从交易型组织过渡为赋能型组织,为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商品赋能、经营赋能和基础设施赋能。

7-11和所有门店共享研发、采购、物流、IT、金融,并且不赚差价、不赚通道费、不赚广告费、不赚交易佣金,把供应链成本和组织间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7-11与小店分配毛利,按不同店铺类型的每年约定的指标倒扣38-65%,每月结算。特许加盟商,还会得到43%的补助,彻底的先利他,后利己。

在基础设施方面,7-11部署了1000多人的团队,包括物流、IT、AI和数据,主要是IT和大数据的团队人员。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按每个店所在地区和商圈的顾客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供需配对和个性化推荐。

经营赋能方面有2500人,每周都要去小店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小店老板解决经营中的问题。

商品赋能方面,有一个差不多3150人的团队在做品牌赋能,有50人入驻178个工厂,有100人做研发,开发新品,然后由小店老板进行挑选,选出试销时最受欢迎的口味上市。

还有金融赋能和物流赋能,为小店老板提供资金支持,派出专门的顾问到物流公司去工作。

通过赋能,7-11保证了80%的参与方经营者水平是一致的,工厂和物流收入增长3-10倍,小店毛利增长3-5倍。7-11的商品库存天数是10天,仅次于苹果的7天。

鲜食经营

7-11便利店的核心特点是经营鲜食带来的高毛利率,高效率的供应链以及发达的加盟模式。

以自己独特的配送系统经营鲜食,工食品的毛利率达到38%以上,快餐食品的毛利率也达到35%,大部分都属于7-11的自有品牌。2016年7-11全品类毛利率已经达到32%以上,需求频率较高的快餐和加工食品使7-11的毛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配送模式方面,便利店的物流需求是高频次和小批量,所以更适合物流中心共同配送。食品的新鲜度管理,7-11从温度作为标准,对产品实现分类,建立了多温带复合物流体系,不同温度不同质量的商品有着不同的配送模式。采用小量多次配送,共同配送,即一辆货车上拥有多温带的产品,对于配送频率相同的产品用同一辆车配送。使供货效率得到最大化,这项策略是从1974年开始实行的,截止到2009年,配送车辆到店数从70下降到了9。

单品管理

要求每一家店铺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对每一个产品了然于胸,对于产品的使用方法、保质期都要能向顾客介绍。

这个平台创造了2500亿的商品交易总额,净利润达到1000亿,其中7-11公司的收入是500多亿。人均利润堪比阿里巴巴的超级新物种。

启发:

在每个传统的重资产行业,是否都有诞生一个产业路由器公司的土壤?

7-ELEVEn的真正内核又是什么?

“Retail is detail(零售即是细节)。”

《7-11连锁业真经》中曾有对7-ELEVEn竞争制胜的四大法宝的阐述:首先是鲜度管理,保证商品的质量;第二是对市场敏锐,适时订货、迅速交货;第三则是保持清洁卫生,干净的店面会增加购买力;第四则是提供亲切的服务,使顾客享受到购物的乐趣。

7-ELEVEn的核心还在于强有力的供应链体系。

从产品研发、加盟模式再到供应链体系,几十年中不断地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一套体系”,国内的本土品牌只能从形式上去模仿7-ELEVEn,照搬它所谓鲜食(关东煮、盒饭等)的一些东西。

人力成本和房租成本高的不光是便利店,这存在于所有业态,所以关键是你的收入如何抵消你的成本。

“现在很多便利店品牌还是靠鲜食的研发,但这实际上是企业学习日系模式的误区

呼和浩特的利客便利店、一团火便利店,并没有在鲜食方面做突破,而是主攻休闲食品品类,也就是小食品品类做得特别强,门店的毛利也可以做到30%,同时还解决了鲜食这种高投入、运营难度大的问题。”

“供应链及物流是目前中国便利店行业最大的瓶颈”,“首先是要解决供应链以及物流体系管理人效率及有效性;其次要提高商品及服务与周边客群的匹配度,目前的供应链依然难满足个性化需求”。

为什么很多连锁便利店品牌竞争不过传统的夫妻小店?除了人力、租金等成本外,还存在一种“炒货”的情况。现在很多超市为了清理库存,一些卖不完的商品会转给批发商,这些批发商会以超乎想象的低价卖给夫妻小店,但这些东西不开发票、也没有电子记录

消费者对于便利店最在意的是三点,“服务的可选择性、购买商品的便捷性以及价格是否经济”。人们对于商品价格的考量会因便捷性的升高而递减。那么除了选址之外,就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这也是便利店品牌“本土化”的关键。


问题 1


过去十年,国内互联网、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 线下零售体系的不完善给了电商快速发展的机会,使得线上巨头先于超市巨头出现,并逐步向长尾品类造成冲击。各品类线上渗透率:


便利店

由于“农改超”计划,2011-2016 年我国生鲜超市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 8.87%,2016 年底达 1.3 万亿元;增速高于超市行业营收增速(约 3%) 。

我国便利 店增长主要来自一二线城市,全国布局尚未出现;家家悦公司农村综超同比店面毛 利率始终高于社区综超,我们推断即为食品、快消等高毛利业务占比相对较高所致。

盒马等新业态在低线级城市可能存在复制问题,行业蓝海下,于低线级城市而言,以线下为主 的扩张及改造或仍为拓展主流。 

2017年,便利店行业成为了诸多资本追逐的行业,马云的阿里巴巴、刘强东的京东、王兴的美团、张旭豪的饿了么纷纷投资收购便利店企业或者直接铺设,完善新零售布局,用“欣欣向荣”来形容整个便利店行业不足为过。2018年之后,这一趋势并未减退反而有了大步奔跑的趋势,以北京本土便利店便利蜂为例,其开店速度令人惊讶,进军行业一年多店面一百多家,根据其年初报告,今年预计在南京和上海各开100家门店。

社区及便利商业:万亿级市场空间,看好生鲜社区店规模化盈利。超市品类消费中“定期采购”比例下降,“即时性消费”比例上升。一二线城市人口密度的增长,给社区及便利商业提供发展良机。

超市行业子业态中,便利店增 速领先,而近 80%的消费者的选择原因为“距离近”。参考日本 2016 年 2336 人/店饱和度, 中国 2017 年一二线城市 4.27 亿人口对应便利店数额约 18 万,以每店每日 0.8 万元销售额 估算(红旗连锁约 0.7 万元、日本 7-11 约 5.5 万元),单年市场空间约 5338 亿。

在更广阔的低线级城市和农村市场,近 660 万家夫妻杂货店的存在侧面反映了长期消费升 级态势下社区商业的广阔空间,合计为万亿级别。 

门店密集提高供应链效率,看好生鲜社区店规模化盈利

经济的发展及人口密度的提升给超 市行业小业态拓展提供了条件。中百集团近年展店计划开始明显聚焦小店,推动该分部营收增长。

国内小店(鲜食比例、自有品牌比例较低),毛利率相对国外较低,小店对员工密度、 物流运输要求更高,亟需靠门店密度分摊成本费用、形成盈利。

市场需求够大、在一二线城市适用人群够多、且即时消费属性正在加强。

普通超市,生鲜销售比重依然在增加。

龙头增速低于行业平均,一定程度揭示生鲜 即时消费属性正在凸显。

生鲜毛利率相对较低、更难运维,也将对门店客流、密 集程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具备强生鲜供应链的企业优势将更加明显。 


问题2


邻家便利店:最像7-ELEVEn的本土品牌邻家猝死

2015年7月,邻家便利由一批从北京7-Eleven离职的区域经理和高管人员创立,并设立了年开200家店的目标。在抢店铺的同时,邻家便利的人力成本高企也很明显。2016年10月,主创人员王紫带着大批高管集体离职邻家,是对这个新品牌的第一次打击。刚成立不久的上海邻家也面临大撤退,5家门店全面关闭,此时邻家方称“要主攻北京市场”,但实际上,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十余年仍不成气候

斑马投资对邻家主要投资方为P2P企业的迟疑。

邻家贴心的服务不亚于传统的日系便利店,在一年内迅速将门店开到60家,是业内讨论最多的一匹黑马有媒体曾报道,邻家的风头足以令在京的便利店翘楚——7-ELEVEn心悸。

邻家便利店的唯一出资方名为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参投方有善林金融的法人代表周伯云。投资人曾要求过邻家一年开2万家便利店。2018年4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被批捕。

善林金融的违规,给了苦撑两年的邻家致命一击。最脆弱的时候,企业后盾出现问题,功亏一篑并不奇怪。


邻家便利店本身的业务模式也存在问题

邻家的规模化发展并不健康,且门店大多为自营,这在便利店行业中实数少见。“邻家成立三年多的时间,每月亏损在500万以上,一年亏损就是6000万,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截至2018年8月,邻家共在北京有168家门店,于年初开放了加盟业务,已为时过晚。

北京市场为“便利店死地”

北京落后于上海、广州的商业生态,北京有“三个半”生意(因马路太宽导致的半条街生意,因天气寒冷、各种会议导致的半年生意,因夜生活不丰富导致的半天生意)。

另一原因——“大院文化”,背后,更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人的活动范围大概在800户到1000户之内,所以每800户应该形成一个自然商圈,然而大院的院墙、大门却将市场分隔得过小了”

与北京市场不同,便利店发展最强盛的日本则是街道文化即二楼、三楼多是办公或民住,一楼则是自己家的店铺,市民的整个生活也都可以在街道或者街区里完成,这样的商业环境,才是便利店发展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便利店的繁盛程度开始成为了城市化的标准之一。

在台湾,只要你身处城市,就能在几百米内找到一家便利店。”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曾提到“街道眼”的概念,他甚至认为,一条街道便利店数量的增多,功能绝不亚于报警亭。

数据显示,北京平均每7158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2017年,北京的连锁便利店数量在1500家左右,上海共有5000多家,而在广州地区,仅美宜佳一个品牌就已拥有过万家门店。当然,北京市政府也希望能够对市场环境做出改善,计划在2020年,北京便利店数量增加到3000家门店。

日系便利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受挫”。

2018年中国便利店大会上,7-ELEVEn中国区总裁内田慎治曾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5月,7-ELEVEn在中国地区共计7875家门店,其中,台湾地区5245家、香港地区937家,而北京仅有244家门店。

1996年,上海第一家罗森开业,2004年,7-ELEVEn正式进入北京,目前罗森与7-ELEVEn皆未实现全面盈利。

全家相对较好,但也是因为在上海形成的相对垄断的规模效应。


便利蜂

便利蜂由去哪儿网前CEO庄辰超创建于2016年12月,首期储备资金 10 亿美元,以开设24 小时便利店为主旨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便民服务新零售模式。2017年2月14日首批5家店开业之后,急速扩张,至 2018 年 3 月,门店数量已超过100家这种疯狂的程度唯有便利蜂能与其比肩。

2018年便利蜂这个有着“豪华创始团队阵容”的便利店“新手”,决定集中精力于便利店业态,从开启北京以外的地域门店扩张开始。

便利蜂有一定的7-11痕迹。已开出的门店大多在100多平米,SKU数在两三千左右,自有品牌和鲜食占比基本与7-11、罗森和全家等日系便利店差不多。

通过APP打通了线上线下。这不仅能获取用户数据和流量,还有利于提高单店坪效。据了解,便利蜂单店日销高的能达到1.5~2万元,接近于7-11的日销平均2万左右。这个业绩已相当于行业的一线水准。

    规模化过快、没有形成造血能力是除善林金融违规操作外,邻家倒下的重要原因。但“在当前阶段,中国便利店企业没有规模化就很难实现盈利、摊薄成本。”在规模化的同时,必须要先把一个区域扎得最深,然后再去开发周边的城市。

    美宜佳的扩张战略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值得学习的范本。

    便利店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还较弱,“当然,一家门店的SKU本身就不高,但这非常限制连锁品牌的发展”。

    如果说传统便利店是网易,那么便利蜂就是今日头条,其算法可以就店铺位置、大小自动推算进货数量。

    好邻居在与易果生鲜进行部分商品的渠道打通的同时,也在发展线上线下业务,掌握消费数据。

    便利店行业的技术革命还远远不够。



    7-11的经营细节

    密集开店的战略构想

    共同配送,以此提供新鲜食材。密集开店能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让共同配送成为可能,独创了温度管理模式,用温度来作为配送的标准,满足顾客对食材新鲜程度的需求。

    传播力强。密集开店除了能节约物流成本,实现共同配送,还可以强化品牌知名度,成本的降低足以抵消竞争的损耗,而且确实能为顾客提供便利的服务。传播力比做广告还要有效。

    建立产品研发和供应体系

    铃木敏文成立了一个研发小组,这个小组不仅包括研发人员,还包括原料、器材、制造厂商等,整个团队必须把控食品诞生的每一个环节。铃木敏文还提到,他会要求研发人员去品鉴好餐厅里的菜品,然后横向比较7-eleven的食品,如果没有人家好吃您就得回炉重做。

    案例:在7-eleven周边盘踞着大量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只为7-eleven供货,目的就是避免在7-eleven的产品中掺杂进不良品。


    问题 3

    头部超市的战略

    盒马为例,开创了'生鲜超市+餐饮'的新业态,新零售业态更是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今年6月2日,大润发与盒马又联合推出全新品牌'盒小马'。

    行业加速集中已成必然趋势,剩者为王,强者具备 ROE 上升逻辑。高端品类、体验型消费将逐步增加,该类需求对应品类往往毛利更高。在优质生鲜及进口食品上:永辉近年绿标店同店增速显著高于 传统门店,品类升级后企业盈利能力上升体现

    双线融合,对线下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加速供给出清。

    龙头将以优势互补寻求利益共赢,永辉 向中百、红旗输出生鲜供应链,并借之扩大采购规模压缩自身成本;高鑫零售及阿里流量互 导(据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目前二者流量只有 10%重合),并对线下门店数字化改造,提 升效率。成本效率对于线下企业经营分化的决定性作用;未 来随双线龙头优势互补,行业供给出清即将加速。

    目前零售商的全渠道运营模式有两种:自营以及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大润发、永辉、华润万家、步步高、家乐福、百联均有自己独立的O2O平台。此外,大多数零售商均已展开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永辉超市渠道扩张及业态进化史

    催生渠道扩张及业态进化:观线下龙头永辉崛起之路, 先以生鲜差异化定位为始,主打大众平民化超市 红标店,借力农改超政策,于福建兴起;再随跨省扩张,顺应发达城市需求相继推出绿标店、 社区生活店、超级物种等中高端业态,成功抢占市场份额;如今随消费升级之大势,大店展 店计划已聚焦绿标、并于老牌区域推进“红改绿”升级,推动同店增速上升。

    其余公司正以不同战略扩张版图

    中百集团所在地湖北 省人均 GDP 及城镇化率均与全国水平持平,近年展店计划聚焦便利店,对仓储超市及标超 则主要进行门店调整;家家悦所在地山东省同业竞争激烈、但农村仍有蓝海,正以生鲜优势 立足胶东推进渠道下沉,并以并购方式扩大青岛地区协同效应。

    阿里零售通、 京东便利店等业态

    一二线城市若发展超市品类线上业务,除价格因素外, “快”及“好”更为重要;而三四线城市则在品种丰富度上有更大需求。

    永辉超市主打生鲜聚客,非生鲜毛利占比超过70%。

    2009-2017 年,永辉超市以行业最快展店速度获得行业最高单店收入增速,且成功实现全国性扩张。


    问题4

    新零售


    阿里重点布局的盒马鲜生,就是通过数据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其生鲜品质也堪比“三源里菜市场”。但是,据传这样一个盒马鲜生单店的投入成本,就要在1000万以上。

    “新”零售之于超市行业:技术赋能下的加速进化阶段。

    现状:

    人口、流量、品类红利的收窄,线上零售增速放缓,渗透率渐饱和;

    线下超市行业高分散度的市场格局、高频流量入口价值及最后一公里的卡位优势催使线上巨头频频加码;

    行业双线融合趋势渐明,新兴业态风起云涌;

    新零售顶层设计为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下,以流量运营及供应链C2B牵引,缩减渠道冗余、提升商家运营效率

    难题:

    新模式跨区域复制困难(特别是低线城市

    成本效率尚待均衡

    行业加速集中已成必然趋势

    盒马生鲜

    盒马鲜生作为阿里系花旦,其使命是以实体前臵 仓模式抢夺生鲜食品高频流量、分摊物流成本,而餐饮布局作用更多为提升周转、降低损耗、 为体验背书,故而生鲜食品占比更高、线上占比更高;

    超级物种作为线下龙头永辉转型业态, 其使命则是在电商分流压力下,以“餐饮+零售”模式搭建低成本流量入口、增加高毛利业 务改善盈利结构、并以优质体验促成复购率增加,故而餐饮比重暂大、线上占比暂低。 

    目前超市行业的“新”零售 变革更多体现为双向导流及化门店为前臵仓的供应链协同优化,但我们理解未来变革核心应 为数据驱动下的流量运营及效率全面提升。

    以往两次变革重在“货”及 “场”的变化不同,此次变革将以“人”作为核心关注点。通过消费者全息画像实现个性分析及精准营销、加以会员服务及经营,最终实现流量成本、转化率、粘性等多个要素的全面增强。 


    新零售下超市行业的流量运营及效率提升 

    线下最好流量:生鲜超市、社区及便利商业、低线级城市布局

    生鲜超市。属超市高频引流类产品,国内超市渠道渗透率目前仅22%,远低于发达国家70%-90%的渠道占比;生鲜非标准化程度较高,低客单价、低毛利率、高损耗率、高时效性特点决定电商分流有限,受益于渠道转换,或成线下最强壁垒电商(目前渗透率约 3%)。 

    社区及便利商业。超市品类消费中“定期采购”比例下降,“即时性消费”比例上升,社区及便利商业万亿市场空间待补;具备强供应链的企业优势将更加突出;

    低线级城市。电商向低线城市下沉将继续面临问题,长尾品类渗透更加困难;于低线级城市而言,线下扩张改造仍为主流,龙头区域优势明显。

    供应链提效成功路径参考:渠道融合缩减,合伙人制度试行。

    永辉超市以统采直采缩减上游渠道加价,与红旗、中百合作加强联采建立成本优势,并开发覆盖全品类的自有品牌获取渠道利润,推进智慧中台搭建及中台共享等。

    高鑫零售与阿里合作推进数字化改造,至6月11日首批100家门店改造已完成于流量、物流、供应链、技术实现共享合作,经改造后门店效率提升15%。

    永辉超市自2015年下半年全面推行合伙人制度,使得人效大幅上升。家家悦于2017年起大力推行合伙人制。


    超市行业两大核心要素

    天然流量导向型生意,而消费者需求始终变化

    超市主营多属低价即时消费品,线下“到店即买、顺手多买”的消费习惯及线上“满额免邮”的商家手段决定其流量的高转化率及高附加值;因而,如何对接消费者需求成功聚客为重中之重,当然也需考虑复购率及粘性的问题;

    供应链效率唯快不破,且需不断提升。

    行业整体净利率仅2%-3%,唯有用户需求对接而无效率的模式难以存活;其效率提升需要人、供应链及基础设施的匹配(坪效、人效、周转率、可复制性 ),涉及成本端的长期平衡问题。

    行业进化往往是优势企业在薄利之上控制成本,在提供更高效供应链的基础上,对接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的革新试错过程。

    超市行业的供应链核心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其效率提升从行业而言体现 为渠道冗余减少。 永辉超市用了近 20 年的时间才完善了与生鲜直采、统采模式相关的物流、人员、供应商储备及全国性布局,进入内生加速阶段。


      国内龙头规模上的差距

      国内超市衍变之路

      先由外资超市凭借标准化供应链、资本优势及运营效率,于行业渗透率尚低之时快速扩张,引发鲶鱼效应;再因电商入局,通过渠道缩减形成低价,以便利性、丰富性冲击线下,倒逼外资退化、内资分化

      2011 年以前为标准化供应链主导下的增量市场时期,特点为外资当道、国有发展、民营滞 后。主要国有超市(如华润万家、联华超市)受益于政策及物业优势,发展顺利。 

      2011 年以后为电商倒逼下的“存量”市场竞争时期,特点为外资退化、成本及效率决定内 资分化。 电商通过渠道缩减提供低价,唯有非标准化供应链及效率上具有明 显优势的企业继续扩张,如永辉、高鑫零售、家家悦等。

      民营企业的人效和坪效比较高。

      国内龙头盈利能力及效率均不及国外,规模不足实为根本。

      高分散度的行业格局

      国内龙头收入规模较小,缺乏上游议价权,在人员、租金、物流等费用端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较弱。龙头企业缺乏技术投入及试错空间,影响其供应链优化及运营效率提升,最终体现为ROE不及国外(约低5-10%)。

        估值体系探讨及投资建议

        过去十年电商快速发展的机会,使得线上巨头先于超市巨头出现;随双线流量、效率边际变化,加速集中已成必然趋势;优质龙头具备PS估值特性。

        超市行业同店增速与 CPI、食品 CPI 相关。

        红旗连锁发展主要由新开门店及盈利能力改善驱动。

        针对国内上市公司现处阶段,结合国外巨头沃尔玛历史估值(快速扩张期PE最高达50倍、PS最高达2倍)、国内行业PS均值(0.9倍)及国内上市公司历史PS给予对应估值。

        高鑫门店比例分别为 一线8%,二线17%,三线45%,四线22%,五线8%

        优势企业现有经营及估值分析:



        阿甘金融社区


        阿甘金融是定位于一二级市场的专业投研社区,专注于高成长行业的分析和机会的交流,聚集了九鼎、中信建投等主流机构和券商的投资经理、总监及以上级别资深人士。目前覆盖投资机构300+专业投资者2000+社群汇聚5000+投资人士,全网渠道总粉丝人数10万+。以研究交流为连接方式,初步形成了以权益投资为核心的超级价值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享会读书分享:《零售的哲学》
        便利店市场及行业分析
        上海便利店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
        再刷全球销售记录,7-ELEVEn湖南首店开业
        9分钟读完:《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深度报告:探秘7-Eleven:如何从制冰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便利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