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抓对“主症”,两味药的经方解决头晕、嗜睡
小 编 导 读

“经方好用”,是学中医的人都认可的事,但如何“用好经方”,同样是大家都面对的问题。众多中医名家对于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心得经验,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其中一种方法——“抓主症”,以泽泻汤证为例,看看怎样通过把握“主症”,来得心应手地运用经方。

泽泻汤证

原文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

主症:饮水后胃脘饱满,眩晕,前额有贴物感。 

案1:眩晕,下肢肿

李某,女,40岁。石家庄电信局职工。1991年1月24日初诊。

近半年来常眩晕,今晨晕又发,伴恶心,时欲吐,并吐出黏涎。

自觉胃脘部有悸动感,纳呆。脉沉弦。苔水滑。予:半夏10g,茯苓15g,生姜10g。2剂。

二诊:眩晕大减,纳增。原方4剂。

三诊:眩晕仅余少许。昨因进食甜食后胃脘堵满,口渴,饮水后胃脘饱胀。前额不舒,似有贴物之感。下肢有水肿(+),按之凹陷不起。予:泽泻30g,白术10g。3剂。

四诊:眩晕与脘堵均除。前额贴物感仅余少许。但饭后仍有不消化之感,嗳气。下肢水肿消失。上方加枳实10g。7剂。

五诊:诸症均除,再予上方7剂而愈。

【按】患者胃脘部有悸动感,并呕恶黏涎、眩晕,均属支饮停于中焦,并水气上逆、阻遏清阳之象。其前额有如贴物感,即“苦冒眩”之“冒”意。“冒”者,覆盖之意也。前额为足阳明、足太阴所主,水邪停于中焦,病涉脾胃,故反映在前额部有贴物之感,乃阳气不运之象也。

案2.嗜睡

葛某,女,70岁,住石家庄市学院路。2010年11月10日初诊。

头晕20年,嗜睡10年。西医诊为“梅尼埃病”。每当劳累时发病,且第2天更重。现症视物天旋地转,甚则呕恶稀涎。走路时觉偏向右倾。前额发沉,似贴物之感。不能多食,否则胃脘堵满。胃脘部自觉有跳动感,但拍击并无振水音。血压100/70mmHg。脉浮弦无力。舌暗淡,苔白腻。予:泽泻30g,白术10g,枳实10g。3剂。

二诊:头晕消失,前额贴物感已除,已能正常进食。但仍有嗜睡感,头部不太清楚。上方加石菖蒲10g。7剂。

三诊:诸症均除,停药。

【按】本案与上案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兼见胃脘堵满,故加枳实,为枳术汤意,以助胃气下降。以其兼见嗜睡,乃水饮湿浊蒙蔽清窍,神明蒙昧,故加石菖蒲芳香化浊、开窍醒神。

“抓主症”是方剂疗效可以重复的前提和诀窍!

既然是“主”症,就不能多,至多不能超过三个!

如果老师不把抓主症的诀窍教给你,你就不要跟他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痞硬
枳术汤和四逆汤治疗痞满医案
医案七十三:附子理中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愈胃痛、双下肢麻木半年案
乙肝 肝硬化腹水,不用怕!国医大师经方,软肝利水,肝硬化克星
治疗胃病最常用的一首方
一个祛湿方,简单2味药,一个治上一个治下,天衣无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