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点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导向明确,有助于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勤于写作,培养丰富语感,增强理性思维能力。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第二,突出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天下事、国内外大事,使学生既要有爱国情操,还要有国际视野。

  第三,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突出考查语文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新课标、新教学和新考试的结合,非常成功,有高度有落实,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在试题中,较好地体现了传统的继承落实到现代上,时代的感受落实到学生身上,语文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落实到探究上。

  试题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阅读、作文试题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试题设置一定的真实情景,考查了学生的所思所想、能思能想、应思应想。

  试题贯穿了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用价值观去衡量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新意,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了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语文能力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基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2018年语文试题较好地考查了这些能力。

  第二,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教养的考查。综合教养是一个人的人文气质、精神状态、思想品德的反映。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素材的选取上,从今天青少年的状况出发,增加新的内容,适应考生的快速阅读状态,促进学生综合教养的提升。

  第三,体现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素材的选取契合学生出生的时代,引导考生把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考查他们的整体素质。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对高中语文教育有引导作用,试题水平较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教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北京十一学校史建筑,中学特级教师

  从一线教师角度看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全面考查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体现了稳中求变、守正创新。作文紧扣时代故事与改革进程,对时代精神的考查非常突出。

  第二,考查了语言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包括世纪宝宝年龄节点和自我定位,大量语言运用与实际生活的关联,都考查了真实情景下语言的运用。

  第三,对思维的考查方面,“幸存者偏差”“被需要”等作文题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圆融性的考查,在创新、求异和思变意识上也都有所渗透。

  第四,试题考查了学生们喜欢的科技前沿的内容,像量子通信等,既贴近学生,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

  第五,对于作文题,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让更多的学生有话可说,主要看立意高下、完成度的高低。此外,作文命题遵循了一些较好的原则: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自我代入感强。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公平和科学,有关怀,有温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济南外国语学校刘笑天,中学特级教师

  高考语文对语文基础教育具有引导功能,引导学生构建他们的母语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是个很好的范例,体现出母语文化属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和与时俱进的走向。

  第一,从思想上看,2018年试题更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时代感更强。引导学生树立两方面的意识,一方面是学生应该阅读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他们喜欢阅读的内容。一份理想的作文试题,应该让学生有的写、喜欢写,在此基础上再做区分,2018年试题在此方面体现得非常好。

  第二,从技术上看,2018年试题要求更具体了,指令更明确了。如全国Ⅰ卷作文题,强调了“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及“你”是怎样联想和思考的,使学生产生多方面的代入感,既客观关注“际遇和机缘”,同时带入自己应该承受的“使命”及自己所遇到的“挑战”。

  第三,从对象上看,2018年试题关注考生思想的高度、深度、宽度和维度,整体塑造考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总体来说,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注重了对学生母语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考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权威评析高考语文试题丨想得高分 得有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归纳思维
2020年高考语文解读:语文关键能力是突破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2023年四省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评析暨后期备考策略
教考探究|刘卫平:高考作文命题考查意义的偏离与回归 ——审视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权威专家解读2020年语文高考五大亮点
核心素养时代,高考作文怎么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