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斯4沙丘之变

演讲人:孙立群 

讲师简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所开课程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士人史”等。曾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十多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在实施焚书之后的一年,秦始皇又开始实施了一次更为残忍和恶劣的坑儒事件。那么,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生与李斯又有什么关系呢?坑儒后的秦始皇是否开始安心治国了呢?

全文:

解说:在上期节目中,孙立群教授讲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了一次严格的文化专制政策,也就是焚书。从而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恶劣的先例。在焚书之后一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变本加厉,实施了一次更为残忍和恶劣的坑儒事件。成语“焚书坑儒”就由此而来。那么,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生与李斯又有什么完成呢?南开大学孙立群教授走进秦朝丞相李斯,精彩解读他在秦朝历史的最关键时刻所发生的人生转变。

孙立群:首先说,坑儒和焚书是两个独立事件。彼此没有联系。焚书是因为秦始皇不同意主张分封那一派的意见。坑儒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坑儒是因为秦始皇晚年迷信神仙,他想得到长生不死的仙药,而被一批人给骗了。这批人骗完秦始皇以后,都四散而逃,秦始皇感觉到很没面子。所以,他下令抓了一批儒生,这批儒生应该讲,是非常冤枉的。为什么,因为向秦始皇推荐长生不死仙药的是方士,方士是儒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儒生是什么呀,读诸子百家语的,信奉孔孟。方士呢,方士是迷信神仙,相信世界上有长生不死仙药的,专门来骗秦始皇的。所以,“坑儒”这个词首先感觉到,不是儒生惹的祸,所以,后来人们也说,可能当时也抓了一批方士,但是后来也有一批儒生给卷进去了。总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觉到冤枉的事。那么秦始皇在哪儿看到方士的,他是在巡游的路上。大家知道,秦始皇当了十一年皇帝,在十一年当中,他离开咸阳五次去外地巡游。可以说,平均两年多一点儿就出去一次。不辞辛苦。在这巡游当中,五次其中四次到了东方到达了东方的大海岸边。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方士见到了秦始皇,而方士多半都是来自于燕、齐这些东方的国家。那么他们跟秦始皇说什么,他们说,如果你想长生不死,那么,我们就给你找仙药,海外有仙山,山上悠闲药,我们去。结果这些骗秦始皇的方士们,有的拿了秦始皇的钱,一去不复返。比如韩终就是这样的。有的拿了秦始皇的钱,骗了一次,觉得还不够,又再来第二次。这个人叫徐福。还有的,拿了秦始皇的钱,也没找到仙药,知道秦始皇可能要怪罪,可能要追究,结果骂了秦始皇一通,跑了。这批人是最让秦始皇恼火,这批人是卢生,还有一个叫侯生的。事儿就从他们那引起的。这两个人是替秦始皇找仙药,拖了很长时间找不到。哪有仙药,所以,他们就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于是,俩人站在一块儿骂秦始皇。骂得很难听。他们说秦始皇这个人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不可能得到仙药。你看他把秦始皇可能是带有丑化,但是确实秦始皇的形象被勾勒出来了,很残暴,爱杀人。结果,他骂秦始皇的话,传到秦始皇耳朵里去了,秦始皇是非常生气。结果秦始皇亲自命令御史去搜查。查到一个再从他嘴里再供出第二个,秦始皇一个一个把他们的名字从名籍里面给他削去。这秦始皇亲自上阵了。结果一共抓住了460多个。这些人,坑杀,一般理解,我们也可以想象,是不是挖了一个大坑,把他们给活埋了。总之,这是一次比焚书更加粗暴,更加不近人情的事件。所以,它使得秦朝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地加剧了。问题是李斯在哪儿去了。我们读《史记》,没有发现李斯在这个问题上说过什么话。那么是不是李斯就没有责任了呢?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是这样想,李斯他是丞相,秦始皇每次巡游,李斯是随从者,他每次都跟着去,那就是说,他是秦始皇巡游全过程的亲历者,也就是说,方士骗秦始皇的过程,他全知道。如果按李斯的思想主张来讲,他是法家的,法家不信鬼神的,可是,李斯面对秦始皇非常迷信,甚至走火入魔的举动,他一字不说。可是,从他的职务看,他是应该说话的。他是丞相,丞相是什么职责呀?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你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大臣,皇帝的许多大事你要参与,你要表态,也就是说,丞相是皇帝的“总参谋长”。可是,这个事件从始至终没有看到李斯的一句话,没有看到他有什么举动。所以,我想,李斯对于坑儒这件事,他的责任就是没有尽到丞相的责任。

解说:秦始皇先焚书,再坑儒。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他的不利因素。按理说,此时的秦始皇应该集中精力安心治国了,可是,已经中年的秦始皇这个时候考虑得更多的依然是如何能够长生不老的问题。为此,在坑儒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0您,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巡游,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那么,这次巡游会发生什么不可预知的事情。终其一生,寻求长生不的秦始皇,此时会有怎样的心境,而李斯在这次巡游中又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孙立群:那么这次巡游是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这次巡游秦始皇带的人不多,当然车队还是浩浩荡荡。带了谁去呢,李斯是必去的。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小儿子胡亥。再有一个,就是中车府令赵高。中车府令干什么呀,中车府令是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仪仗。那是很接近皇帝的人。另外,大臣,带得也不多。所以,这一年秦始皇是五十岁了,这个年龄按说不是高龄,按说他的身体在此以前,也没有太多的病。可是,在这次巡游当中,在他们从大海岸边向咸阳返回的路上,秦始皇得病了。也可能是旅途的劳顿,也可能是饮食出了问题,总之,达到了平原津的时候,平原津在现在山东德州南边的平原县一这一带。得病了,得病以后,起初并不重,但是秦始皇不愿意听到死这个字,也不怎么吃药。李斯他们也不好过分地去劝他去吃药。这个病就耽误了。结果,后来是越来越重。那么,虽然还在行进当中,车队还在行进,但是,秦始皇自己感觉越来越不好了。这时候秦始皇,我想他的心情是很悲伤的,悲伤在什么地方呢,两件事。第一,秦始皇的晚年被这些方士给蒙骗,一个接一个地骗他,把他骗得是一塌糊涂。可是,他的仙药连影都没见到。这次,他还想再次,想看看仙药,结果仍然没有结果。第二,他这个时候身体越来越不好,可是有一件大事让他感觉到十分地恐慌,就是他到现在还没有立太子。那么这个空档将来由谁来填补,所以在这个时候,在他临终以前,他突然感觉到我要立一个太子。于是,他决心立他的长子扶苏。那么他当时写了一封诏书,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

解说: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把刚毅而勇武,有思想,有谋略,是一个可担大人的治国之才。可是,因为屡次顶撞父亲秦始皇,被派往北方与大将蒙恬镇守边境。并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而秦始皇在病中,能够立扶苏符合传统宗法制中,“以长立嗣”的思想。也能使军队稳定,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那么秦始皇这个想法会实现吗?秦始皇的病情会怎么发展,扶苏能否顺利继承皇位,李斯又在千变万化的时局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孙立群:历史和秦始皇开了一个大玩笑,秦始皇当皇帝说一不二,没有任何人能抗拒他。但是惟独这一次,他失算了。他的失算主要是他的诏书落到了赵高手里。而秦始皇在给了诏书,把诏书给赵高以后,没有多少天,到了沙丘的时候,他就扛不住了。所以,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日,秦始皇病逝沙丘。沙丘在现在河北省的南部的广宗县这一带。秦始皇死的时候五十岁。当时知道他死的就是李斯、赵高、胡亥,还有几个宦官。那么当时李斯就成为秦始皇死以后,执掌秦国大政的掌门人。那么,他如何处置这件事呢,我们看到李斯思前想后,下达了一个命令,秘不发丧。李斯的愿望是,赶快马不停蹄地赶回咸阳,因为他知道,秦始皇死以前给扶苏已经发了诏书了。让他回到咸阳。如果他们正常行驶回到咸阳,扶苏也回到咸阳,扶苏主持这个丧事,那么扶苏当了皇帝,这个事就算行了。李斯还继续当丞相,没有问题。当时,天气炎热,秦始皇死了以后,没几天尸体就臭了。秦始皇尸体放在哪儿啊,放在一辆京车上。什么是京车,京车就是这辆车有四匹马拉着,后面有个车厢,这个车厢上面有窗户,打开这个窗户,风就进来,很凉快。如果关上窗户,里面能饱暖。所以这种车在古代应该是最高级的车了。可是,你再高级,他的尸体也禁不住温度啊。所以臭了。怎么办,所以,当时李斯又想了一个主意,派人到市场买一石鲍鱼,把这一石鲍鱼放在后面的一辆车上,让这辆车紧随前面拉着秦始皇尸体的车,这什么意思,鲍鱼很好吃,但是气味难闻。他让鲍鱼的气味来掩盖秦始皇尸体的气味。应该说这是很低级的很拙劣的手法,你弄一车臭鱼,说秦始皇的尸体的味,人们就闻不到的吗?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出了问题了。为什么?在一辆后面弄一车臭鱼,人们一想能想出来。可是,当时李斯让宦官仍然陪同秦始皇的尸体,仍然是配坐,还在那儿坐着。每天还让人给秦始皇那个车上送吃的东西。每天还让大臣把奏章、奏折往秦始皇那儿汇报,大臣“奏事如故”,大臣每天还跟秦始皇活着一样,还在那儿奏事。有人说荒唐了吧,太荒唐了,哪儿有这事,我们分析,很可能是真的。为什么,秦始皇晚年信神仙,真是走火入魔了。那些卢生他们,竟然告诉秦始皇这件事,说你皇上,为什么你得不到仙药。因为你身边有恶鬼。恶鬼僻,真人至。真人,只有你在恶鬼没有的情况,他才来了。然后他告诉你,怎么得到仙药,得到仙药以后,可以入火不热,入水不湿,可以像天上的云汽一样自由自在。这不胡说八道吗?但是秦始皇信了这一句话,我身边有恶鬼,我不能见他们了。所以,秦始皇晚年他把咸阳和周边270多座离宫全部用墙给封闭,就这条道路筑上墙,然后他在里面走,谁也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也就是说,晚年的秦始皇几乎见不到任何人了。所以,大臣对于他,究竟是什么样的,究竟是什么状态,都不了解,所以,李斯秘不发丧,有他一个条件,反正大臣都不知道他死,咱们到咸阳再说。所以,这时候的过程,大家会知道,就是除了李斯、赵高、胡亥以外,别人都不知道。

解说:按照李斯的设想,只要秦始皇的尸体只要运回京城咸阳,公子扶苏又能及时赶会咸阳,最终由扶苏继承皇位,一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是,他没有料到会在接下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完全打乱了自己的算盘。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秦始皇沙丘之死而引出的这个关键人物又会是谁呢?

孙立群:李斯有一个错误,就是他把这封诏书放在赵搞那儿以后,他没有催促赵搞赶快发出去,赵高就迟迟地拖延。赵高原来是赵国贵族的远亲,后来他们到了秦国,赵高的父亲犯法被处罚了。赵高的几个兄弟省下来就被阉了,成为宦官。赵高也入宫为宦。但是,赵高这个人办事能力特别强,而且精通法律,也许宦官跟皇帝比较接近,结果秦始皇就把他提拔到自己的身边,担任了中车府令,还担任了胡亥的老师。也就是说,胡亥向赵高学习怎么样判案子,怎么样学习法律。所以,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赵高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他了解秦始皇的行踪,了解秦始皇每天干什么。但是赵高是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宦官呢,不是。他有野心,他总想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控制秦朝的大权。但是,他平时装得很恭顺。在人面前,也很低三下四的。只是时机未到,那么秦始皇死的消息他得到以后,就感觉时机来了,而且,他和胡亥的关系非常好。胡亥很看重他这个老师,认为赵高是个人才。所以,这时候给赵高提供了一个利用秦始皇死后的时间差,他可以要发动政变。那么,赵高发动政变,实现个人控制秦朝大权的野心,必须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扣住秦始皇的诏书不发。因为秦始皇的诏书是给扶苏的,是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的。他扣住不发,就使得扶苏无法知道这个消息。等事成以后,他再改变这个诏书。第二件事,要想改变这个诏书,必须拉胡亥。为什么,胡亥是他的学生,我把胡亥立为二世,那么胡亥肯定重用我,秦朝大权不是在我手里吗。而且,将来要是再把胡亥废掉,我再立一个我更逞心如意的那不完全在我了吗。第三,立胡亥也好,扣诏书也好,必须和李斯谈好,因为李斯是丞相,是秦始皇以后的主持朝政的人。如果李斯思想不通,李斯坚决反对,他这事成不了。所以,说服胡亥,拉拢李斯是赵高必须要做的。那么在这三个事里面,最好做的是扣烛照数,以各种名义,诏书不发,这个没问题。所以,赵高先做的第一步,诏书不发,第二步,找胡亥。

解说: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从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能够带上胡亥这一点可以判断,他比较受秦始皇的宠爱,不过,按照宗法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皇位候选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胡亥。而深受这一思想影响的胡亥,此时会如何面对利欲熏心的赵高,这一对各怀心思的师生之间,将会有着怎样的一番交谈呢?

孙立群:找到胡亥以后,赵高开口就说,现在皇上已经驾崩了,皇上临死以前,给扶苏给你的大哥发了一封诏书,准备让他继位。胡亥,你记住,扶苏继位以后,你们兄弟可是连一寸土地都没有。这时候秦朝没有分封啊,你看怎么办啊。扶苏当了皇帝,你怎么办呢。这时候,胡亥对他赵高的问题,看起来还是很清楚。也就是说,胡亥当时不糊涂。胡亥这样说的,他说,我早就听说过,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开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我的大哥当皇帝,对于我来讲,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是以前早就规定的。大哥,老大继位,没什么可说的,而且胡亥自己也知道,按照家庭的排行,他也轮不到,这个皇帝这个位置也轮不到他。所以,胡亥就问赵高,可不事就这样,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大家听这句话,反映出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这个事早就定了,我没意见。可是,赵高他可不是让胡亥这样回答他呀。赵高就说,现在天下的形势可是有一点你要注意,那就是掌握你我的命运,是全凭你和我。将来你是驾驭群臣,还是做别人的大臣,这滋味可不一样。你要好好想一想,那就是他给胡亥展开了一幅图。那就是,或者你我咱们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个事,那么你我都可以成功,或者不做,你我仍然做别人的臣子。所以,他是想利用秦始皇死以后,这个时间空档一块和胡亥发动这次政变。胡亥听到赵高是这么个意思,多少明白了一些,但是,胡亥还不甘心。他是这样说的,他说,废兄长而立弟弟,这是不义的。违背父亲的命令这是不孝的。自己没有能力,而要当皇帝,这是无能。我不能做这三件事。不义、不孝、不能,我不能跟你干。这样做的结果你我自身都会遭殃。国家还会灭亡。所以我们觉得胡亥一开始可不是坏人,听他这话,句句在理。赵高感觉到,必须得跟胡亥上一点真的,这时,赵高看起来拿出来他当老师的本领,先给他讲一段历史。他是这样说的,他说,古代有上汤伐夏桀,有武王伐纣,他们这些举动可都是符合道义的。为什么呀,他说,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抓住了时机,伺机而动而成功的。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辟之,后有成功。如果有了时机,犹豫不决,你就会丧失良机,如果你果断敢行,你就会成功。这里大家注意,赵高讲了道理是一个歪理,他的歪理是什么是正义,抓住机会就是正义。现在机会来了,你不去抓,你就会坐失良机,结果,这一番话,愣把胡亥给蒙住了。胡亥感觉这个事好像机会来了再不去做,似乎有点坐失良机。所以,他最后向赵高让步了。

解说:在赵高阴谋设计的这次政变计划中,前两件事情已经顺利实现了,接下来,他将面对的是一个最难对付的人物,丞相李斯。此时,李斯大权在握,是秦朝朝廷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赵高虽然能够接近皇帝和皇室成员,但他不过是一个中车府令,品级较低,又是一个宦官,他怎么能说动李斯,参与沙丘政变呢。而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又将如何面对赵高这个蓄谋已久的想法呢?

孙立群:那么李斯能不能这么容易跟赵高合作,李斯当年已经七十岁了。论政治经验,论经风雨见世面,李斯可应该都是饱经风霜了。按说也是个老油条了。赵高能不能说动他呢。赵高他心里头明白,李斯政治经验丰富,但是,李斯有他的弱点,所以,他还找到了李斯。他找到李斯以后,大家听他的话跟对胡亥的话,就有些不一样了。一个是说得很大,一个是说得非常地深。因为他知道,能把李斯拉过来是他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所以他说,皇上已经去世了,临终前,他给了扶苏的诏书,诏书现在我手里头,现在的形势是没有别人知道这件事,就你、我、胡亥,也就是说,立谁为太子,谁能坐天下,在你我一句话。丞相,这件事你看怎么办。这等于是赵高一张嘴就把他的目的和盘托出,改立太子,咱们一块儿政变。李斯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赵高是这个主意,立刻就火了。改诏书,立胡亥。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所以他高声喊道,赵高,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可不是你我做人臣所应该做的事。赵高对李斯的反应早有预感,因为他知道肯定李斯会勃然大怒。所以,赵高没有接李斯的话头,他转了一圈,他马上提出另外一个话头。他这样问李斯,他说,丞相,你别吓唬我,我给你提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呀。您和蒙恬相比,谁的本领大,您和蒙恬相比,谁的功劳高,您和蒙恬相比,谁的谋略深。天下的百姓更拥护谁。那么,你和蒙恬相比,你们俩谁和扶苏的关系更好。这话可是一环套一环,李斯当时就蒙了。李斯知道,自己和蒙恬的关系,自己和扶苏与蒙恬的关系都不行,所以,李斯就感觉到问题严重了。也就是说,李斯性格的弱点逐渐就暴露出来了。那么,李斯怎么样回答的赵高的话,那么他和赵高是不是合在一起要发动政变,那么这场政变的结局如何呢,请看下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死亡之谜
被顶替之后,秦朝太子自尽了
秦始皇如此重用宦官赵高,难道真的就不怕他一手遮天吗
人人自危
秦始皇死后,赵高为什么要搞阴谋诡计?
揭秘:秦朝那么强大是怎么灭亡的 秦朝灭亡前都发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