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医】胡水勋:自拟升清活血通窍汤治疗耳鸣病案

胡水勋,广东省名中医,惠来县慈云中医院内一科(广东省中医特色脑病专科)主任,内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表。胡水勋主任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障碍、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李某,女,时年36岁

患者因“耳鸣半年、右耳尤甚”来诊。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耳隆隆作响,以右耳为甚,伴听力下降,在外院确诊为神经性耳鸣,给予“西比灵、敏使朗”等药物治疗无效。
【首诊证候】

症见:耳鸣,时轻时重,右耳为甚,重时右耳失聪,休息暂减,劳则加重,头晕乏力,神疲体倦,食少便溏,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微腻,脉细弱。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耳鸣病。
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
辨证:清阳不升、瘀血阻窍证。
治则治法:益气升阳,活血通窍。
方药:自拟升清活血通窍汤。
处方:黄芪30g、红参10g、炙甘草10g、葛根40g、升麻10g、白芍15g、蔓荆子10g、黄柏10g、石菖10g、砂仁5g(后下)、红景天20g、三七5g,10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
上方连服10剂后,耳鸣减轻,右耳稍感闷堵,大便正常,腻苔消退。药中病所,宗前方去石菖加柴胡10g,再服10剂。
三诊:
耳鸣间断出现,鸣声减低,耳闷堵感消失,头晕乏力减轻,舌淡红苔白脉细涩。宗前方去砂仁加王不留行20g,红景天增至30g以加强其活血通窍之力。
四诊:
耳鸣停止,耳无堵塞,听力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改为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口服以补中升清,随访1年耳鸣无再发作。


按语:

神经性耳鸣属中医“耳鸣病”范畴, 是指在没有任何外来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感知到一种单调乏味的声响,称为“耳鸣”。中医学认为耳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医碥·耳》:“若气虚下陷则亦聋,以清气自下,浊气自上,清不升而浊不降也。”,《灵枢·口问》:“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胃中空”实质上就是脾胃虚弱。引起耳鸣常见病因病机有脾胃虚弱、肝郁血瘀、肝火上炎、痰火上扰、风热外袭、肝肾不足等,但不论虚证或实证,最后终至耳部血脉瘀阻,经脉空虚而清气不能上奉于耳所致。

本案病例为清阳不升,瘀血阻窍证,治当补益脾胃,升举阳气,活血通窍。自拟升清活血通窍汤中以益气聪明汤为基本方,此方出自《东垣试效方》。益气聪明汤方中黄芪、人参温补脾阳;葛根、升麻、蔓荆子鼓舞清阳,上行头目;白芍养血平肝;黄柏清热泻火、补肾生水;炙甘草以和脾胃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得中气得补,清阳得升,肝肾受益, 脾胃调和,耳目聪明,加入菖蒲芳香辛温行散开窍;砂仁温脾醒胃;红景天、三七活血祛瘀。诸药合用,使得脾胃调和,中气得补,清阳得升,血脉通畅,则耳鸣、耳聋自消。

(本案编写:戴煜东)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惠来县慈云中医院,指导专家:胡水勋 主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不好,竟然也能导致耳聋耳鸣?
秘方 :巧治耳鸣耳聋 奇人绝活
聪明汤·医方集解:八百年耳病奇方
调中益气汤治疗各科疾病验案三则(耳鸣耳聋、赤带、咳嗽)
耳鸣--益气聪明汤
中医不是慢郎中,治耳鸣,中医用这张方疗效显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