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伯夷、叔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从伯夷、叔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何谓隐士文化?隐士意谓 “隐居不仕的人”。所谓 “隐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就是不做官,终身或居乡野,或遁迹江湖。

   《南史·隐逸》说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所以,中国历史上虽然有无数隐居的人,但都不能称之为隐士。而且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以称为“隐士”。什么人才能算是隐士呢?隐士首先须是“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隐士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简而言之,就是有才能、有学问、能做官而不做官,也不做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因而,“隐士” 不是一般的人。

   在中国,最早的隐士该是伯夷和叔齐,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 “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做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 “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欤。”原来如此,伯夷、叔齐的行为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对社会作出什么贡献,所重在于后世评价,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强调说:“伯夷、叔齐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由此可知,隐士文化的起源,是很有反抗或不合作精神的,如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还有老子李耳的青牛出关,就给人以道德高尚、志存高远的感觉。《旧唐书·隐逸》说隐士“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易·蛊》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可见隐居者所重,在其人品格调的高尚,所以“隐士”又被称为“高士”。

   不同时代,隐士文化也有不同面貌,但总的来说,还是与时代环境相关连。早期隐士,有其个人追求与志趣。有的是厌恶官场,隐居后致力于文化建设;有的隐居后,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晋宋时,戴逵和他的儿子戴勃、戴颙 ,都是著名画家、雕塑家、音乐家,他们都隐居不仕,故《历代名画记》称其“一门隐遁,高风振于晋宋”。戴氏父子是大艺术家,然其传记不列入“文苑” 与“艺术”,却列入“隐逸”,因其 “隐”,方有“高风”。明、清时期,朝中官员都“身谋而不及国”,隐士们隐于山林、隐于市、隐于朝而皆无所追求,他们的隐遁是无可奈何的。

   总的来看,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还是更向往出仕的。因为他们大都自觉有“济世”之才——“治大国、若烹小鲜”,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这样, “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正道。虽然如此,可是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中,“隐” 的地位仍是要高于仕。隐是出世的,是道德上的圆满;而仕是入世的,虽然也有济世之功,但毕竟不那么飘逸,难免不掺杂点世俗的欲念。

   (摘自《畅销书摘》2007/11 王勇编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脱掉华丽的长袍
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孔子:孔子的避世观初探(1)
真隐士与假隐士
桃源洞主论道:伯夷叔齐是逃避者,埋名藏姓的无名英雄才是大隐士
现代隐士与古代隐士文化
当你认定某人是高道时,他一定离魔不远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