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如归去
 何雨Echo 2013-08-20 05:40:32
“剩水残山色尚朱,天昏地黑影微曲。
赤心焰起涂丹雘,渴笔言轻愧画图。”
1644年项圣谟(1597-1658)所做《朱色自画像》题款的前四句,满怀悲愤不安。惊闻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项圣谟选择在此时画一幅自画像。画中人以墨色勾勒,头戴儒巾,抱膝而坐,背靠青松,神情超然物外,似乎同寄情山水的中国传统文人一般,在自然中享受平静。然而背景蕴含着另一种情绪,山石树木皆用朱砂描绘,充满躁动,和白描的人像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画首的两首七言律诗中,项也反复提到朱色。如此大面积地使用红色,在提倡淡泊宁静的中国文人画中十分罕见。项圣谟的红,既有衰亡思旧之感,又是表对朱姓明王朝的效忠之意。在另一套创作于1649年的册页中,项用红色描绘了一棵大树,矗立在日落红霞之中,稍远处有个执杖儒士,似乎在缅怀故土。
项圣谟本是明朝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孙。他受家学熏陶,临摹收藏古画,并受到明末两位最著名的鉴赏家——董其昌和李日华的赞赏。在明代覆亡之前,他依靠祖产过着鉴赏家和艺术家的优裕生活。1645年,南京城被满清攻陷,他携家人避难南方,一度鬻画为生。项的境遇体现了明末文人面临的典型困境。这批文人雅士身处易代之际,心怀故国之恩,以前朝遗民自居,或誓死抗争,或隐逸山林,或潜心艺术,或遁入佛道,将清风亮节寄予丹青。
《朱色自画像》是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目前展览《招隐:十七世纪中国的诗画与政治》的重点作品。《招隐》由加州圣塔芭芭拉美术馆(Santa Barbara Museum oF Art)亚洲艺术部主任戴星舟(Susan Tai)和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石慢(Peter C. Sturman)共同策划,目前巡展至纽约亚洲协会。展览的60余幅文人书画作品,来自圣塔芭芭拉美术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六个公共艺术机构及一些私人收藏。正如展览副标题所示,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艺术和政治的复杂关系。在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最为激荡不安的时代之一,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如何逃避政治,以不同方式“隐”入山野和艺术之中。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招颖思(Melissa Chiu)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展览主题反映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时代剧变中,艺术家没有选择描绘社会现实,而是选择归隐。可以说,这和中国的现状是平行的。如今归隐正成为复兴的思潮,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佛教、禅修、旅行以获得心灵慰藉。”
展览大致分为三个时间主轴:明末,政治腐败之际文人在山水中寻求归宿;覆亡,山河巨变以后遗民在艺术中抒发悲痛;回归,清朝秩序重建后艺术家重新寻找身份认同。
进入展厅,首先呈现的是项圣谟的另一幅杰作《招隐图卷》。这副手卷,完成于1625-26年间,正值晚明社会分崩离析之际,宦官乱政、言论钳制、党争相斗,士大夫对时局失望,不想再在政府任事。 以项描绘出自己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画卷充满张力,展现出两种力量的互搏。身着白袍的名士出现在卷首,嶙峋的怪石群几乎挡住了他的所有去路,甚至冲出画面,直逼观画者的空间。随画卷深入,叙事再度发展,一派天真纯朴的田园风景铺展开来,白袍名士也再次出现,相伴的还有一位黑衣隐士,仿佛在后者的指引下找到了出路。正如高居翰(James Caghill)指出,项的绘画“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单纯面,以及与社会疏离的双重主题。”
这种退居山林的社会风尚也体现在陈继儒(1558-1639)的《长松草堂》中。陈继儒年少聪颖,长为诸生,与董其昌齐名。然而他没有走文人惯常的科举仕途,二十九岁焚弃儒冠,隐居昆山,建庙芦草堂,专心著述。这幅白描画像,描绘了一位隐士(也许是陈自己)坐在草堂之中,背后是一面素屏。素屏——没有任何绘画或书法的屏风,是文人高洁品质的体现。巫鸿指出,素屏在1360年左右成为一些著名的文人画家(如王蒙、徐贲、文徵明)所喜欢的绘画母题,也与画家在社会动荡时期归隐山林的倾向符合。
除在山水中寻找平静外,文人雅士也从古代经典中寻找慰藉,董其昌便是其中代表。作为明代最重要的鉴赏家和艺术史家,董其昌提倡在画史中追溯“正宗”的传承,将董源和王蒙纳入他所定义的正传,并设想自己为正传的集大成者。对“正宗”的推崇既是美学态度,又是政治立场,通过重树儒家“清真雅正”的审美趣味,舒缓紧张的社会形势。这次展出的两件作品——《澄怀道观图》和《右丞诗意图》,都是其“仿古”理论的集中体现。董其昌一生为官,然时而退隐,两幅作品都作于归隐之际。前者是一套山水扇面册页,作于1611年,亦是他第一次隐退后一年,模仿了不同时期的七位古代大师笔法,包括黄公望、李成、倪瓒等。后者作于1626年,亦即他再次隐退同年,基于他对王维——这位他定义中正宗派绘画传统祖师笔法的理解,并自题王维诗句“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值得一提的是,董其昌并不追求笔墨的形式,他在技法上也从来没有做到惟妙惟肖地模仿古代大师的风格。他提倡的“仿”是萃取古代杰作中的风格要素,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形式上的探索。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会在《右丞诗意图》中师法几位不同艺术家的营造法式,这也体现了巫鸿所讲的中国艺术家借援引古人,确立自身坐标,构建一种“图画语境”的持续努力。
如果说文人画家的挣扎主要来自遗民身份,那么晚明的职业画家还兼有另一份焦虑——渴望进入文人士大夫阶层,又总是被贬为工匠被轻视。陈洪绶生于仕宦之家,然后二十岁通过县试后一直未通过乡试,不得已放弃仕途,以职业画师为生。在展出的作品《史实人物图考》中,陈洪绶将自己化身为历史人物——第二和第四幅常被认为是陶渊明。长久以来,东晋末期的陶渊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放弃俗世名利,归隐田园,以诗酒自娱的典范。头插菊花,伶仃大醉,手扶侍妾的陶渊明是陈自身的写照,既糅合了他对先贤的崇敬,又有对自身矛盾境遇的嘲讽。1644年明朝覆灭,他的几位好友自杀殉节或加入复明大业。他并未参加任何复明运动,只是终日哭号,烂醉如泥,曾避居佛寺一段时间,后又返回俗世,仍以职业画家为生。
明朝覆灭后,“隐”入宗教成为另一选择。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1611-1671)在清兵入粤后出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运动,后因“粤难”被捕,于押解途中自尽惶恐滩。展出的《梅花松图轴》由四幅竖轴组成,巧妙地运用梅花崎岖的枝干化解了狭长的构图难局。松梅常被用来比喻文人忠贞沛然之气,而映照梅花的明月则暗喻“复明”。朱耷(1626-1705)本为明皇室后代,在明朝覆灭后假装聋哑,遁迹空门。展览专辟小厅,展出了他以“八大山人”署名的一系列书画。其中《海棠春秋图》用错落的笔法描绘了三种海棠,题写的双关诗中以“东施”自居,表达了不容于世的悲愤。
展览的最后一个时间轴——清初,回归平静。王原祁和石涛都生于1642年,明亡时尚幼,亡国之痛并没有年长一辈的方以智和龚贤深切。清朝政权稳定后,提倡传统中国文学艺术,吸纳汉族精英为政权服务,许多明末文人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王原祁和石涛虽同龄,但一生境遇南辕北辙,他们的艺术风格差异也可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窥见一斑。王原祁自幼承继家学,祖父王时敏,师承董其昌,被奉为正统派最后一位大师,1700年被康熙皇帝召供内廷,编撰《佩文斋书画谱》。《仿大痴秋山图卷》捕捉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基本构图和精神气质,是正宗派的典型画风。石涛因家世谱系之故归为明代遗民之列。他是明朝宗师后裔,父亲企图称帝复明,失败身亡后石涛由家谱携其逃离,后削发为僧。展出的《赠黄律山水册》创作于1694年,此时他已弃僧还俗,摆脱了明代遗民的立场。笔墨挥洒自如,极具原创力,正体现了石涛对“无法之法”的推崇。不同于正宗派的董其昌、王原祁,石涛提倡的是以无法为法,反对对笔墨和传统的因袭,试图回复古人再现自然之心。石涛的绘画和理论颠覆了既存艺术秩序,走出传统之外。从这个意义而言,十七世纪不仅集中彰显了文人和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亦成为中国艺术史上转向现代主义的关键时期。而这次展览,无疑有助于两个层面的探讨。
展览另一个有趣的侧面是对女性艺术家的观照。借由薛素素和李因两幅长卷,策展人展示了女性艺术家特殊的“招隐”方式——拒绝她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传统地位,通过艺术寄托家国情怀。在明代青楼出身的女画家中,李因写意花鸟独树一帜,后嫁文人葛征奇为侍妾。明亡后葛征奇去世,李因作画自给,始终以明人自居。
展评:纽约亚洲协会《归隐:17世纪中国书画、诗歌与政治》
原文发表于《The Art Newspaper/China》2013年五月刊,作者何雨,转载请注明出处
项圣谟《招隐图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歌
明末清初金陵画派顶级存世作品赏
中国艺术简史之清代绘画
中国画云水瀑布的画法和发展:明清时期的山水画详解
谈石涛成为职业画家的过程及文人画家石涛山水画中的人物
经典| 清代扬州绘画风格变迁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