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讲座5)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  时间:20141010


 

编者按:初中数学讲座”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本文《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分为七个版块:一是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优质编写与有效使用(三篇);二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三是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四是高效课堂之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五是初中数学使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六是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预习导学策略――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运用策略之一;七是《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结题报告

 

版块一: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优质编写与有效使用(三篇)

编者: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  日期:20141010

导读:对于“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本人以前的讲座中已经有过的了,这里就不必多讲了.为写出高质量的初中数学导学案并能有效使用,本人选编了三篇供诸位读者参考:(一)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理论;(二)当前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正确使用及重要作用

版块一--1: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理论

作者:刘小明 来源: 江西教师网(于都小林老师名师工作室) 日期2013123

一、理清导学案框架结构及内部逻辑关系

1.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设计导学案

1)一般以课时独立成篇.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2.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

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

2导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导学过程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纵向上,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导学过程就是围绕学线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具体设计办法见二(1)(2

二、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

1.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

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2)学习目标和导学环节大致对应《不等关系》课中学习目标与下面“2”中所列学习环节大体一致。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学生重点概括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1双命名三命名学习环节.我们把每课学案划分为3-5个大的环节,采用双命名方式,前面是学习方式,后面跟学习内容。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课的命名如下: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联系旧知识,认识不等号,第二环节指导学习——不等关系的意义,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列不等式,第四环节引导探究——在应用背景中列不等关系,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不等关系回顾;有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采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中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条件,思考相似条件,其中类比一词指明了学科思维方法。

2)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概念形成和性质定理探究一般选择自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变式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

1.指令、指导语言与问题任务的处理方法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实验等。下面方框是单项式概念的一个学习活动。通过上面两种方式既清楚地展现了学习的程序,又较好地表达要研究的问题。

2.列代数式观察并归纳共同点写出单项式概念阅读相关概念勾画出关键词.

1)火车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2)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总数的,男生的人数为.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h,则它的体积为.

【归纳】以上几个代数式都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阅读】一个单项式中,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一个数字是0次单项式.

3.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而不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 对考生独很难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4.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

5.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动,应体现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题示范活动,应体现分析过程,解答规范过程和反思总结方法或技能的环节;自主练习活动,应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

四、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第一页为书的左面,第二页为书本的右面,当学生打开一节学案后将不另外翻页。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3)应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我们的经验是: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版块一--2:当前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临淮初级中学 刘英

来源:初中数学论文  日期:2014年4月23

一、当前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1.导学案定位模糊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是联系新旧知识、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的纽带,应凸显其“导学”功能。而部分教师由于对导学案的价值定位存在问题,片面地认为提高自学能力就是只要“多做题”,才能提高考试成绩,而对于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视而不见。

2.教学方式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教师认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他们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放心不下,还得去讲一讲。部分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认为这样可以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未能得到革除,自主学习能力尚有待提高。

3.导学案教学出现异化

(1)题海化。部分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戴着脚镣在跳舞”,设计导学案时,照搬书本,将教材内容演变成一道道习题,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2)边缘化。导学案的设计既要进入教材,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能联系生活、关注社会,体现其育人功能。然而部分导学案的设计是教材的再现,学生无需再去看教材,导学案的出现让学生远离教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共性化。导学案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有效的梯度,导致后进生认为题目太难,而优秀生思维又得不到拓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导学案的有效教学策略

1.重建教学价值

数学教学应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取向。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以“学”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后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导学案“习题化”的倾向,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能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2.激发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发展,机械记忆与重复训练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史、小故事等内容。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引入“丢番图的墓之谜”;在讲“无理数”时引入“天体音乐”;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引入“笛卡尔坐标”;在讲“圆内接正多边形”时引入“刘徽的割圆术”等内容。这样,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背景,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有效问题

导学案的核心是问题化设计,学生在“依案自学”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过程总是应问题而生,巧妙的问题设计能避免思维活动“不着边际”,为思维铺路架桥。例如,在讲“一次函数(2)”时,笔者设计导学如下:一盘蚊香长55cm,点燃每小时缩短5cm。①写出蚊香点燃后的长度s(cm)与点燃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求4h后蚊香所剩的长度。③该盘蚊香可以点燃多长时间?④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⑤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呢?

三、总结

总之,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分析数学导学案编制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版块一--3: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正确使用及重要作用

作者:河北省武邑职教中心 张淑钧  来源:初中数学论文  日期:2014年4月23

1、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正确使用

1.1知识探究阶段

知识探究阶段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主要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依据数学导学案提出的问题情境和研究主题,各小组做好人员分工,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小组内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问题的探究和讨论,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得出假设,进行推论证明;成绩居中的学做好讨论记录,依据导学案和教材,寻求依据,提供证明材料;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更主要的是及时求教,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学生们讨论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可以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探究;学生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在讨论过程中,各小组负责及讨论和记录的学生,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讨论结束后,展示本小组的成果,注意吸收其他小组的精华,改正本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找到病根寻求教师帮助。数学教师在本环节中主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2知识应用阶段

知识应用阶段是指在经过预习和合作探究之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上安排的练习题的阶段。在此过程中,除学生自主完成规定的练习之外,仍需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此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过来,因为之所以出错是因为有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到位或者还存在含糊不清的现象,要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究过程中,真正将问题彻底弄清。需要将概念弄清,消除疑点的问题,要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再详细研读,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深入解读来解决;需要加强练习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导学案中指定的范围内加强练习稳固,确保自主学习内容落实到位。

1.3知识测评阶段

知识测评阶段是指随堂小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错情况,掌握学生的个性问题和典型问题,个性问题个别处理,典型问题通过当堂讲解,使所有学生加深印象。对于出错的学生,要求其当堂纠正,将出错的问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课下再次进行巩固练习和思考,也作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以备日后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通过以上对初中数学导学案正确使用的描述,可以看得出,导学案的使用意义深远,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能够不断的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具体来说,初中数学导学案的重要性内涵丰富。

2、初中数学导学案的重要性

2.1导学案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内容设计丰富全面,知识点明确具体,教学重点和难点明显突出,导学案的使用过程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原则,真正能够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导学案的例题设计精巧,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练习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学生的优差方面,都有深入的考虑和研究,真正做到学习具有针对性,教育学生能够因材施教。

2.2导学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转化后进生

导学案的使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的形式,使所有学生保持持续的注意力,踊跃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减少了因教师的单方面讲解造成课堂气氛的单一沉闷,学生学习的疲惫等问题。尤其对于后进生而言,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思路偏窄,反应慢等原因,不愿意接近教师,而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以相同身份共同学习的机会,点燃了他们学习的愿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导学案还注重了因材施教和引入竞争机制,成绩优劣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竞争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提高,有效的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

2.3导学案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导学案中的知识探究阶段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针对导学案安排的讨论问题和设定的生活场景,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发言的角度越广泛,认识问题越深刻,所以说,导学案的使用促使学生之间必须增强合作意识,相互取长补短,合作意识越强,看问题就会越深透,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设计范围,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所在。另外,课堂上时间有限,所有问题全靠教师来解决,费时费力,不一定效果好,学生之间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印象更深刻,课堂效率更高。

2.4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促进了学生自觉的进行预习,主动的学习和探讨新知识,自主的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检测,对于出错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整理,学生由被动的听老师讲解,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不但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迅速提高了教学质量。

3、总结

初中数学导学案是初中数学学科新课改的产物,它适应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达成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版块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作者:刘邦庆  来源:皖北风淮河情的博客  日期:2010918

课改后的我校,所用的载体是导学案,效果还是有的,特别是初中数学课,无论是课堂气氛,还是学生学习时间、精力的投入,都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目标也已经初步实现,但质量有没有好起来,还要看我们能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能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课改之路。本周我重点听了初中部数学教师的课,目的就是找一条导学案载体下的初中数学的一点规律和规范。下面结合实际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新课标,明确新要求

我们在制定导学案之前,要明确新课标,明确新要求。比如我们的二次函数问题,新课标强化了哪些目标和要求,又降低了哪些目标和要求。我们新旧教材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表达式——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从图象上看性质——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新增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都是强化的,没有用根的判别式研究函数性质,图象的顶点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没有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代数法研究函数的等方面的要求降低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导学案之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从而把握教学目标,把强化的内容强化了,把需要弱化的内容弱化了。我们有的教师,只是就这节课教这节课,没有把知识和能力系统化、科学化,甚至人为的增加难度,做了很多无用功。问一下大家我们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整个初中有多少知识点、能力点,又有多少考点,我们近几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又考了哪些内容?我们要学习,要多花功夫。做一个教师容易,做一个好教师难,做一个学生呼唤的优秀教师更难。

二、分析新教材,确定新目标

我们要通读初中整套和整册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设计思路,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整体结构和能力要求。然后泛读本章教材,了解本章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精读本节、本课时内容,对教材中的课题引入,新知识形成和例题的分析过程要明确,对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要掌握,并且还尽可能的挖掘所蕴涵的教育价值.。要仔细解答练习、作业和导学案中的每一道题,体会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蕴涵的数学思想.。在编写导学案时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尽量做到精确化、具体化和细节化,并且要让学生明白。

三、了解新学情,把握新起点

我们无论是起始年级还是你已经教过的年级,都要对学情做进一步的了解,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包括认知发展和知识基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准备状态,包括个性发展、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爱好,思维方式和个性差异等状况。不同的年级在编写导学案时,分析学情是关键。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个导学案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要考虑本班的学情,或降低难度,或增加难度,或对题目进行改变。在授课前,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所需的前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具备情况。周一或者我们放假回校上课时就可以多用一点时间回顾、复习,周五呢,既要安排周六、周日的预习,又要安排本周的复习。

四、呈现新问题,激发新思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就是如何呈现问题,如何激发思维。我们要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呈现问题,要从学生导学案的掌握来呈现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探索新知.。对于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呈现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方法掌握和数学能力提高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培养学生什么,就是解题方法,就是思路和思维。我们还要学会从数学在生产,生活及其他学科中的实际应用来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以致用,探究新知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适当通过讲数学故事,设置问题悬念,将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等手段,生动,直观,形象地呈现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五、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内化

我们的教学要按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设计数学猜想、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在例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分析题意寻求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过程,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导学案的课堂练习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从中辨析概念,剖析思路,找到思路受阻或产生错误的原因,交流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结果正确与否,要让学生阐述思考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互动和研讨。

六、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在设计导学案时,要让学生及时练习,体验新学知识的应用,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设计的问题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要.选择能直接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让学生练习,提高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脱离本节课实际。设计的题目还要有梯度,要从易到难,要对知识点和题型有归纳,要对学生有启发。

七、引导反思,学会归纳

我们导学案上都有课后反思,但有的老师和学生不知道反思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所得,得到了什么;二是所失,还有那些问题没有掌握;三是启发或启示,对我今后教学和学习的帮助;四是好思路、好方法、好策略,或者上课出现的一些灵动的地方或闪光的地方。我们不强求多少,只强调要写,要反思。

八、多元评价,有效激励

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是否具备了所需要的起点行为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既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已经达到的水平;结束前还应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学生掌握内容的情况,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对症下药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我这几天听课后让学生做的题目,就属于诊断性评价。请大家记住,再好的课,不评价也是白搭,题目是学生做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评价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口头问答,可以是书面测验,也可以是课内外作业等。我们还要考虑评价的层次,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激励学生有差异、有个性的发展。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放低评价起点,允许再次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当提高评价标准,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练习,比如一题多解,比如多题一法等。

九、希望与要求

初中数学组做为改革力度大、有成效的教研组,必须走在我校新课改的前列,这就要求我们: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少讲多导,少写多练,大胆试、大胆闯,走出数学课改的一条新路;二要规范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既有本学科的特点,又符合校情、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不要照抄、照搬,不要用外地现成的导学案或教案。我们的导学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文化;三是要在课堂中形成多个中心。不要只是老师说了算,老师唱独脚戏,我们有的老师不嫌累,唯恐学生不懂、学生不会,不厌其烦的讲,翻来覆去的讲,我们要互动,要探究,要合作学习,要形成用导学案学习的学习规范;四是积极探索反馈和评价的方法,是事先设计好,还是临时设计,是事先打印好还是临时用小纸条。我们不论形式不论内容,但必须反馈,至少留五分钟的时间来反馈。

 

版块三: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李 健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3年第3期

转载:陕西教育报刊社  日期:20134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达到新课标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要高效,如何做到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点,千方百计地把知识点强化、深化,不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本质的揭示,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沉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结论,轻过程,不给学生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讲清为什么,只要求学生死记结论。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许多教师上课非常辛苦,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教学内容写了几大黑板,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不怎么理想。每次考试过后总有老师抱怨,讲过的题型学生还是不会,究其原因还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也很辛苦,但效果甚微。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基本上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从不主动思考,也不问为什么,缺乏及时总结归纳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学习不得法,作业应付了事。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没有思维的培养,不善于改错订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究其原因与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有很大关系。由于数学同一个知识点的变化就很多,许多学生因只是简单机械地模仿学习,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学生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

新课标就数学课程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数学素养是现阶段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重新定位,建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效果是否高效,就应看是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识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不应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所在的学校开展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就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

1.“导学稿的编写。

所谓导学稿是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创新的蓝本。它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线路图。导学稿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预习自学、课堂研究、课堂小结、预习自测、巩固训练、学后记等板块组成。教师在编写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编写导学稿。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如七年级上册,《你今年几岁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为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或会辨认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学习重点,要明确且用通俗的语言给出。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这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知道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对于导学稿其他板块的设计,注意要以问题为驱动,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和一定的指南作用。

2.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前预习。

将导学稿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这样做就会使问题前置,使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阅读课本,并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导学稿上的预习自学板块。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导学稿上的问题在课本上查找,查找无果的情况下会通过别的途径查阅资料,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导学稿上的自己弄不懂的问题,用红蓝笔进行勾画和批注,在课前交给老师。科任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导学稿的提前预习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明白了课堂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对教师来说,更加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面对全体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供资料、使二次备课针对性更强。

3.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研讨。

小组讨论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小组讨论是以导学稿为载体,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针对预习时小组的各个成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使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或达到共识,以便在后面的展评环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求其他小组或老师的解决。另外对于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对于讨论中遇到的较难的题目,由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先讨论达到共识后再讲给成绩较弱的成员,合作交流,达到共赢。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讨论效果,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学科小组长,小组长的作用不但要组织好讨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还要记录本组讨论的结果,并分配学习较好的成员在组内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解。这样的讨论使传统教学中一个教师的教学变成了多个老师教学,把一言堂变成了有多个教师的课堂,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经过小组讨论,几乎各个小组成员都明白了移项的依据和移项的步骤,极大地提高课堂效果。

4.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展示。

经过小组讨论得到小组认可的共同结论,由组长选派成员上黑板展示本组的结论,其余成员就刚才讨论的结果进行改错或补充。展示时,要注明每一步骤的理论依据及解题的关键点。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展示中对于去分母的两个关键点:(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分子是多项式时,去分母时注意对分子带括号。学生展示中的易错点也是这两点,同时这两个关键点有的小组不一定能展示到位。这就为后面的展评、质疑提供了素材。通过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书面表达能力及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展评、质疑、补充。

小组展示结束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讲评本小组达成的共识,此时,要求其余小组成员要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质疑,同时要求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评,以便及时纠正、提问、补充。例如《能追上小明吗》在各个小组的展评中,不但讲清了如何找等量关系,列出了正确的一元一次方程,经过小组间的互相补充,对直线型相遇、追击问题有了一定的归纳,还提出了环形相遇、追击问题,并有了一定的结论。对课本上的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全班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过大家的讲评、质疑、补充,同学们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路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不断促使学生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后记。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进行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方法,这些知识、方法与其他知识、方法有何联系,自己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钻研,对别人的过程方法中哪些值得借鉴,在学习过程涉及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等进行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知识建构能力,真正使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模型。

通过近两年的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不断完善,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空前高涨,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数学知识的规范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并逐渐激发培养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时常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为了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二次备课中要做好各种预设方案。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的培养,互助交流能力的训练,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目标,培养现代社会必要的公民的数学素养。

 

版块四:高效课堂之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日期:2012年11月4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方法、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导学案  提高 课堂 有效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境,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

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三、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四、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要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五、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版块五:初中数学使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钟春东来源:江西教师网(于都小林老师名师工作室) 日期:20131228

摘要: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如何使用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师不讲的前提下,保证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兵教兵学习产生最大化效益 在实践中发现使用导学案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兵教兵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自己主动学了,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但是如何在教师不讲的前提下,保证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并且产生最大化效益呢?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时候,导学案应运而生。

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高效地学、扎实地学,在实践中发现使用导学案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值得深思:

一、教师自学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自习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

首先揭示教学目标,然后指导学生明确:

自学内容:引导学生看新知部分,抓住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自学方法: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

自学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阅读课本六分钟左右,让学生紧张快节奏的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练习检测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自学要求: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出现,一定在看书结束后出现,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的思维。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及教师的自学指导,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就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借助导学案独立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上课将课前导学案收回第一次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或全批或抽批),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以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课堂展示提升是自主学习的内化

交流预习成果和展示提升共性疑难问题:

发挥小组作用,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总结预习内容的问题,对于个别没掌握的问题采取兵教兵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解决并用双色笔在导学案上订正,对于集体解决不好的问题做出标记收集起来为展示做准备。当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每小组按编号鼓励让23名后进生展示,后进生暴漏出来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展示完毕由组内成员发现并纠正,若有困难其他组成员补充,这样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与此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学困生对知识的的掌握情况,以及小组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讨论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课堂上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对学生有效的帮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该出手时才出手(即教师别急于的进行讲解或点拨,当学生无法释疑时教师才进行讲解或点拨)。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教师的教。展示后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难问题在导学案上用双色笔重新整理并做出重点标记,同时还要整理知识点,做题方法及规律(随后要把易错题整理到本上)课后收回导学案第二次批阅。

三、课后整理、反思是课堂的升华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纠错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第三次审阅。对其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堂堂清以见实效。

最后要求学生阶段性地整理导学案,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使用。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打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灵活正确的使用导学案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达到学生会学并学会的课是最好的课,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导学案使用的最大效益也就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我们数学教师课堂高效的一种路径选择。

 

版块六: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预习导学策略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运用策略之一

作者:江西省井冈山市龙江中学 刘定邦

来源:江西教师网(九江市庐山区董晓红初中数学工作室) 日期:20131115

内容提要:课堂的高效,就是以较少的时间,较轻的精力搏得颇丰的教学效益。如何充分利用寻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运用的一个案例出发,在课前导学中如何展开温故,预习,自学提供了一个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预习导学  导学案 策略

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 ,山东杜郎口的“336”模式,山东乐昌的“271” 法则,已经演变成了山西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结构,渗透了改革者竖辛的汗水,不管是哪种模式,哪种结构,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山东乐昌二中校长赵半平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深的感悟:我希望这里提供着完美成长所需的必备知识养分,这里充满了知识和交流所酝酿出热腾腾的情感,每一天每一课时,进入这里的孩子都快乐的吸取养份。老师们把课堂设计成一个个愉快的体验,在理科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领略到浪漫的科学传奇,感受到动人的生命之歌。在文科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畅游在深遂的历史长河中,共鸣于穿越时空的情感涌动。课堂若能进入这样的境界,作为人师,那是一种享受,一种教学快乐与情感享受。高效课堂正是出于这种情怀,通过还学生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淋淋尽至的发挥,是对教育境界的最高追求。

课堂的高效,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运用导学案的导,引发学生自已的学,在小组中,解决自已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如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的学,这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导学这一关过了,就为课堂教学扫除了障碍,也为课堂的展开提供了基础。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带着学案去研读课本。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作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向高层次的过度。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下面,从一则导学案例出发,谈谈数学导学案的预习导学策略.

1、一则数学导案课前预习的案例

案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平方根

学习目标:1、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与求法,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交流、讨论与探索等过程,学会运用互逆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法指导:1、当天落实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已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根据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我的疑惑处。

1.1、旧知回顾

1)什么叫有理数?举出例子:(2)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是什么?(3)、还记得勾股定理吗?你能复述勾股定理的内容吗?

1.2、教材助读

1                  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       

2)特别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      ,即      

1.3、简单尝试

(1)36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      

(2)若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 ,a    

1.4、预习自测

1             的算方平根是5  5的算术平方根是         5的算术平方根是       

2)求下例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21;;  1.36  5

3)一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我的疑惑

2、预习导学的策略

课前预习是一门艺术,不要认为出了几个题或是几个问题,就可以达到预习的目的,这一环节运用得好,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基础,教师必须认真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在课前既能参与到预习中来,又不能走走了之,下面以案例出发,从四个方面,加以简述。

2.1、旧知回顾

在学生接受新知之前,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案例中知识回从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出发,让学生回忆有理数与无理数,学生比较熟悉,但要说出它的概念与区别,还得要从本质上去甑别,因此,在知识回顾这一环节,用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原来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这是很有必要的,对回忆的知识,一般是概念性的知识,不要刻意的提高,要让全体学生都能进行复述就行,这个案例只对有理数,无理数进行回忆,这也是这节课必须用到的知识点。同时,涉及到勾股定理适当加以回忆,为下面的学习下下基础。

2.2、教材初读

让学生在回忆知识后,通过自已阅读教材,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的,它是课前预习不可分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初读的方法与习惯。数学课本怎样阅读,阅读的方法有:

2.2.1、概览,概览即读课本的每个章节的开头与结尾,,感知这一节的内容是什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一遍。概览的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的概貌,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结构体系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概览,还要了解课本的难易程度,做好读书的思想准备。概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主要是了解教材,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例如,这节课的导学是平方根,概览时,就感知这节的要讲的内容是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符号表示就行了.

2.2.2、通读,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读一遍。熟悉这节课的知识点,明确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全面的把握。通读是对教材全面而关键的一读.在通读时,要把撑以下几点:

一是要讲究阅读次序。从前到后一字一字认真地阅读,对于疑惑处、易混处作出标记,以便上课时与同伴交流,有话可说。

二是静下心来,排除杂念和干扰,绝对不能马观花似,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读。理解教材的真正含义,努力提高读书效果。

三是要有耐心,在遇到不懂的地方的时候,不要停顿下来,花费更多的时间,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就行。因为通读还是初读,主要目的是尽快将本节课的内容读一遍,对本节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不是将整个章节的理论全都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读也不能一味求快。

四是不要过一字一句,对关键司要斟酌,不要一知半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读,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讨厌的内容也要认真地读,争取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是要对概念、原理、难点、疑点、重要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不同的记号,读读画画圈圈,为听课、课堂交流,进一步的读书学习做好准备。

2.2.3、细读。在通读之后,很多地方可能不明白,不清楚,还有很多知识点模棱两可,甚至是一知半解,这时,要借助教师出示的预习提纲,助读提纲,对照读,看能不能完成助读中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解一到二道与例题相仿的课后习题。

2.2.4、品读;在细读的基础上,能够完成教师的肋读材材,能够完成课后习题,说明学生已经通过初读教材,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只是模仿地完成,还没有形成自已的见解,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注意事项再去品读,反复推敲,形成不同的见解,可以对例题提出疑问,还有没有其它解法?这样解就是最简便的吗?还可以对例题的某些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改变叙说方法,改变位置,把条件当作结论,结论相作条件,经过四读,一般对教材就能读懂,读通。

2.3、简单尝试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45分钟内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较低,并通过预习就能独立解决的一些练习题。案例中设置了第3题的两个小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尝试完成算术平方根的及表示方法,学生感知自已能把教师给的题做出来,这是一种动力,一种成功内在的动力,长期以往,就会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3题的第(1)小题虽然只有二空,但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只要认真地阅读了课本,对36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      应该没有问题,第一个空是整数36的算术平方根,第二个空只作了适当的变换,把整数改成了分数 ,变一个数填一填。而第(2)小题(巧妙改变叙述方式),还用刚学的无理数 来描述,提升了思维的空间,通过与第(1)题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一正一反,有利于思维的变通性的境况,尝试题尽管简单,量也很少,但禺含着教师的智慧,体现着高效的真缔。

2.4、预习自测

这是对简单尝试的进一步提升,很多学生经过上面的环节并不能保证一定顺利的完成预习,可能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预习自测正是再次为此补救而设计的,用较少的时间,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以便为课堂教学的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简单尝试之后,及时能尝试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再一次进行检测,弥补不足,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矫正尝试的机会,是思维进行深化的途径.这一次的题目也不多,但梯度有数增加,以达到真正的弄懂弄通.

课前,学生完成预习自测,教师收齐导学案,批阅预习导学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以学定教。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点拨,课堂效率就提高了,效果也就明显了,为后面的合作交流,讨论奠定了基础,为课堂的高效默下了伏笔。

 

版块七:《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柳朝新  课题所在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

来源:柳斯的博客   日期2013122

摘要:在一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导学案的结构特点,改进导学案的编写思路,总结出一套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教师课堂精讲,增大课堂容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方法,同时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增加了数学教学的乐趣。

关键词:导学案  数学课堂 有效性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县课题研究有序开展,我校自2009年后先后两次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参观学习,考察后于20109月正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同时学校在2010年就将我们年级确定为高效课堂实验年级,确定了数学为实验学科,我们在近一年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一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研究,2012年年初,我们课题组通过讨论,决定根据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表现出来的厌学、两极分化、学生数学基础越来越差的情况,我们组选择利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一方面是我们学校大课题的一个延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课题的界定

1.通过小组研究,编写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质量。

2.导学案的界定,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学生使用的学案,主要通过自学题以及学习方法的设计,指导学生自学,增大课外学习的容量。另一部分是由教案,主要是用于指导教师上课如何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展示,提高,测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我们的研究的对象的农村的孩子,课余没有老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研究成果一项重要内容。

4.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校主课题一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5.通过研究总结出不同课型的最佳导学案,总结导学按结构内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时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我的理解:

1.清晰授课: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2.多样化教学: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

3.任务导向: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5.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一份好的导学案,通过系统的设计,明确学生自学的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想到,通过多样的展示,提升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在优质的教学设计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实际意义

1.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数学整体成绩不高,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导学案的探索,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探索,总结出不同课型的导学案结构,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增强教师教学的可操作性。

4.通过对导学案的研究,通过模式化的课堂检测,达到知识课内解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调查了解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困境,研究解决办法,制定不同学科的导学案,并进行推广。

2.研究最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当堂达标测试题的研究,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

初二下学期,初三上学期全年级七个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问卷法、讨论法等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1、题制定方案.在本月我们通过总结前两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以前所使用的教案,以及前两年所使用的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开题报告以及可行性分析报告,落实人员及实验班级。制定实验研究各项制度和各项准备工作。

2、导学案结构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导学案的结构,导语的设计、导学案的指导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熟悉导学案的写法和操作流程,使每位参入者都能进行熟练的编写导学案。

3、问卷总结.在导学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课型的导学案的编写总结各自优缺点研究,通过各自的研究成果召开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组织参入教师积极听课,搞好质量分析,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4、成果总结.让每位参入者撰写一篇研究小结,上交一份优质导学案,撰写一份优质教学研究论文。

5、撰写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在小组成员的报告基础上制定可行的结题报告并在数学组全组推广实施。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实绩和研究成果。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得到熟练运用。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得出使用导学案的结构如下:

1.结构特点:由导学案、教案、反思案三部分组成。

1)导学案:(供学生课前,指导学生自学的学案)主要通过学习内容,自学提示自学方法和联系题的设计,为学生课前完成的指导性学案。导学案的基本结构为:

1学习内容:明确自学的范围。

2自学目标:明确自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只要针对知识目标提出。

3自学方法:用于指导如何自学的内容提示。

4自学过程:这部分是导学案的重点)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基础学习,主要通过自学掌握自学的基础知识,达到初步扫清障碍。能力提升,通过一些有提升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学习内容有替身,增加学习范围,增大课本容量。

5自学测试:设计一组自学检测题,检查存在的问题。

2)教案:在学生导学案基础上生成,用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案。基本结构为: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内容,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模式等)

2教学过程:这部分为教案的核心,主要由学生展示和教师精讲组成,分别为:基础展示: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弄清清楚的问题,知识提升中的问题等。教师精讲:针对学生在展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没有学会的,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进行示范,精简。拓展探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师生探究。

3达标测试:对当堂知识要点进行检测,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3反思案:用于教师课后进行反思,改进。

2.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学生要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二)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阅览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边进行课堂实践、教改,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得市,县级表彰奖励。

(三)教学实验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1、尝试让学生讲课,使课堂更加精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上讲台讲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

2、试验一二一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特色,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形成了适合本校特色的,操作性更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3赛教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何方老师在本学期赛教中被评委县级教学能手。

4、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的协作,全面提高 了教学质量。备课时,课题组教师都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制作了统一的课件,布置了同样的作业,促进了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增强了教师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四)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效教学模

课题组老师的努力实践,我们也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或上讲台讲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中在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讲解或板演,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关键时候做一些点评、纠正、补充和总结。整个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表现欲望强烈,参与度较高。当堂训练当堂达标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各班级仍然有个别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习惯不好,不看课本、不愿自学、不动笔甚至不带课本进教室;不交作业现象还没有根除。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能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课时紧张,部分工作缺乏时间保证.由于学校课时紧张,对于培优和补差工作难以进行,日日清、周周清等工作难以落实,同时每节课后的当堂达标检测不能落在实处,不能坚持。

3.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们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导学案有利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能良好促进全体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
初中数学国培研修总结3篇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评课点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小专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过渡性言语设计方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