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受了怎样的打击,才明白父亲雍正秘密建储的良苦用心?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当代
作者|我方团队覃仕勇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31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说起乾隆,那绝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
乾隆爷饱读诗书,自视极高,以儒家正统拥趸自许,不怎么把自己那几位从关外迁入关内的祖宗皇帝放在眼里,唯有爷爷康熙帝例外。
有一种说法,爷爷康熙帝把帝位传给乾隆爷的父亲雍正帝,主要是宠爱他这个孙子,希望这个孙子以后能把大清朝的事业推向一个极致。
雍正能登上帝位,经历过“九子夺嫡”残酷血腥的生死搏杀,惊心动魄,诚为不易。即使登上了帝位,仍是心有余悸,不惜大开杀戒,果断地除去那些曾经对他产生过继位威胁的兄弟。
为了避免类似的惨剧不再重演,雍正创建了一个秘密建储制,把继位的皇太子名字写入密封,藏匿在匣内,再将匣子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下面。
这个制度,虽说是雍正创建,但并不是首创。因为,差不多在一千年前,波斯人就实施过这样的制度了。波斯国王把继位者的名字密封收藏好,死后再由大臣和众王子共同启封执行。不用说,这个制度消除了王子间结党营私、为争位互相残杀的残酷局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不过,雍正帝本人并没能真正做到“秘密”建储,因为,康熙帝爱乾隆、雍正帝更爱乾隆,天下人都知道,雍正藏匿在“正大光明”的匾额下的名字就是乾隆的名字——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去世后,内侍依照密封所书,爱新觉罗·弘历波澜不惊地继承了大位,成了乾隆帝。
乾隆帝对这个秘密建储制很不以为然,但这个制度是父亲郑重其事地制定下来的,乾隆帝也只好照章办事,在刚即位的第二年,即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就当着总理事务大臣、九卿的面,把亲自书定好的皇太子的名字密封好,命人藏匿到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下面。
乾隆当时写的是谁的名字,当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两年后,谜底就揭晓了。
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八周岁的皇次子永琏患风寒,一病不起,延宕数日,便早夭了。
乾隆帝悲伤之余,情难自制,命人把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下面的建储密旨取出,发了一道上谕,称:“永琏乃是皇后所生,朕之嫡子,朕御极之后,恪守成礼,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是虽未册立,却已命他为皇太子矣。今日既薨逝,一切典礼按皇太子仪注行。”随后,正式册封永琏为皇太子,谥号端慧。
永琏夭折后,过了数年,乾隆又一次亲手书写好建储密旨,命人藏匿到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下面。
这次,写的又是谁的名字呢?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除夕夜,乾隆帝又给出了答案。
在那个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夜晚,乾隆帝的皇七子永琮因出痘感染,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乾隆帝悲不自胜,溘然喟叹说:“嫡嗣再殇,看来是上天不肯让我以嫡子继统啊。想本朝自世祖章皇帝(指顺治帝)至朕,均没能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朕实在心有不甘,有意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这两次悲惨遭遇,看来,都是朕造成的啊。”
人们从这番感慨里知道,乾隆第二次秘密拟立的皇太子是元后富察氏生的第二个嫡子永琮。
“立嗣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是封建社会汉人的建储制度,关外满人原本并没有这个传统,乾隆帝的爷爷康熙帝曾经接纳了这个制度,早早册封了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但最后的结局以黯淡收场。以汉文化至上、并一生推崇爷爷康熙的乾隆也接纳了这个制度,先后两次都先了嫡子为储君。
乾隆的思路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所以说,乾隆表面上是履行了父亲雍正创建的秘密建储制,实际上却是执行了汉人的嫡子继承制。
因此,雍正那颇具神秘和神圣色彩的秘密建储制被乾隆玩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众王公大臣、其他皇子,均兴味索然。虽说皇后富察氏仅生两子均夭折了,但她这年才三十六岁,年富力强,如果没什么意外,还是可以生出皇子的,到时,储君人选还是她生的儿子。
乾隆帝的建储之举,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意外还是出现了。
一个月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二月初四,乾隆帝带领皇后富察氏东巡。在众泰山回济南的路上,富察氏得了伤寒,竟在十一日夜暴毙了。
乾隆帝忽忽如狂,哭得不行,亲自写了一首《述悲赋》追述亡妻,极度悲哀。
回到京城,乾隆接连九天不理朝政。他还下令诸王以下满汉文武官员一律斋戒二十七天为皇后举哀,谁若不遵,或稍显喜悦笑容,一概严惩不贷。
富察氏死或不死,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无关痛痒。但富察氏的死或不死,对乾隆帝的儿子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富察氏死了,岂不就意味着乾隆帝的选嫡之路已经断绝?那其他皇子的机会岂不就来了?
所以,皇后富察氏之死,恰恰是众皇子快乐的根源。即在乾隆帝悲伤之日,正是众皇子欢欣鼓舞之时。
这其中,最喜形于色的,莫过于庶妃富察氏所生的皇长子永璜。
按照汉人的立嗣制度,那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永璜认为,“母后崩逝,弟兄之中唯我居长”,真是天助我也!
和皇长子永璜一样明显表现出喜悦之色的还有由庶妃苏佳氏所生的皇三子永璋。
永璜、永璋的喜色极大地触怒到了乾隆帝,他暴跳如雷、咆哮不已,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是无“人心之子”、“妄生觊觎”,直接给他们的政治前途判了死刑:“此二人断不可继承大统!”
也幸好乾隆帝的儿子都是绵羊式的乖乖子,不难想象,如果乾隆帝面对的是康熙帝的那一批狼虎之子,他这么干,必定会激起一番宫中的血腥的继位人争夺战。
乾隆帝后来也意识到这么做会引起的严重后果,森然告诫文武官员说:“自今而后,如有具奏当于阿哥之内选择一人立为皇太子的,就是离间我父子、惑乱国家的国家罪人,朕必定把他立行正法,断不宽贷!”
也从这一年开始,乾隆深刻地感受到父亲雍正帝创建秘密建储制的良苦用心、也充分地领略其中的妙处,不再急于确立继位人,而是对众皇子进行长时间的培养、和秘密观察,从众多儿子中选定了自己最看好的作为继承人,藏封在“正大光明”匾下。
乾隆帝是个理想主义者,但生活教会了他接受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皇帝的悲哀,爱妻早逝,皇子平庸,乾隆:我能怎么办?
九子夺嫡中,雍正如何成功承继大统?浅析其劣势逆袭的背后真因
九子夺嫡,一场皇宫大戏之后,雍正干了这样一件事,避免历史重演
孝贤皇后去世,两位皇子毫无伤感之色,乾隆:你们休想继承皇位!
当上皇太子的嘉庆,被乾隆要求跪拜一个9岁的孩子,他是谁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什么?扒扒清初皇位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