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让课堂止于静 (向永知)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唤醒
向永知
(《江苏教育研究》2014.3)
世界的奇思妙想,是非线性、发散性和劣构性的。(见表l和表2)
表1
情境资料
蝴蝶效应
探究目标
联系的内涵
教师预设
1.从“蝴蝶效应”中你发现了什么?
2.什么是“联系”?包括哪两个方面?
3.哲学上的联系与生活中的联系关系如何?
学生存疑
1.“蝴蝶效应”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2.联系发生是否有条件?联系产生的过程是什么?
3.联系的范围、本质分别是什么?
4.联系有无方向性,是单向还是双向?
5.事物间的联系始终不变吗?
6.联系都是有益的吗?
表2
情境资料
愚公移民
探究目标
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预设
1.从“愚公移山”到“愚公移民”是如何体现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普遍性包括哪三个层面?
3.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间都有联系吗?
4.联系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
学生存疑
1.陶渊明设想的“世外桃源”与外界是否有联系?
2.有没有相互间不存在联系的事物?世上有无独立的个体?
4.如何解释各种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
5.“有机整体”是相对什么而言?
6.联系有多普遍?我们所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科学吗?
二、归因:谁弄丢了我的问题
重新检视课堂活动,不难发现被漠视的学生及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从“问号”到“句号”退变的背后推手到底是什么?为此,笔者围绕“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旨在从师生两个维度来透视和甄别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以期实现课堂的质变和重构。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心理因素
第一,畏惧心理。教学交往原本是主体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具有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品性。但是,现实课堂里教师是权威的化身,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冒犯”教师权威、不走寻常路的学生,往往被冷落甚至被讥笑、训斥。正是这些充斥于课堂的垄断和霸权,在不知不觉中遮蔽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因丧失追问的心理安全而习惯于接受。
第二,迷信教材。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是一种教学素材,也是引导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是手段,学生的发展才是目的。可是,现实教材本身却被异化了,教材成了金科玉律,成为教学亦步亦趋的向导。因此,在学生的眼中,教材上的知识就是真理,学会教材上固化的知识成为教学的目的,不能去质疑,更不能用超越书本知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将问题止于教材。
第三,应试心理。学习动机是个体发动与维持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应试教育承袭的是“知识为本”“知识至上”理念。由此,不少学生认为,读书就是“教、学、考”三位一体的活动,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当应试成为终极目标,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就会背离兴趣和特长,背离自身成长的需要,自然也就失去了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问题的冲动。
(2)能力因素
第一,知识面不广。当前的学生为了升学埋头于书山题海,重复于机械训练,生活在“教室——食堂——宿舍”这个特殊的三角区内,平时除了教材和与之相关的教辅练习外,一般很少涉及其它书籍,很少接触社会生活,尤其在一些崇尚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这种远离社会、与世隔绝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答题应试的机器人,知识面狭窄,思维缺少广度和深度,更不用说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了。
第二,口头表达能力差。“授受式”课堂中,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把持着三尺讲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钦点”和“恩准”下方能发言,偶尔有机会站起来,或因揣摩老师想要的答案而迷惘,或因掉进老师的问题陷阱而窘迫,极少有口头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机会,口不从心。
(3)行为因素
长期以来,教师热衷于传授那些固定化的、事实性的、结论性的知识,而极少涉及知识的探究生成过程,课堂成了表演教案剧的舞台。正是这种“授受式”教学,养成了学生普遍的依赖性和受动性,习惯于老师来罗列知识点,讲透重难点并给出标准答案。学习过程因此少了体验,少了感悟。也少了质疑争辩和反思。静观、静听、静思最终成为最实用的学习方式。此外,当下一些示范课、评优课上出现了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极端现象:“机灌代替人灌”“为了探究而探究”“热热闹闹地合作学习”等,这种课堂泡沫的背后仍是对学生主体角色的漠视。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狭隘的课程观——不屑放问。以政治学科为例,在一些老师眼中,新课程就等于新教材。政治课教学就是消除学生与教材、与国家意识形态及政治形势间的不同认识,统一学生思想。诚然,思想政治课有统一学生思想的功能定位,但真正的思想统一,必须经过各种思想观点的展示、交流、碰撞、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透视当下社会生活基础上,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生成新问题的过程。而部分老师却担心,如果放问给学生的话,课堂可能会乱象丛生,课时肯定会比较紧张,这样性价比低。殊不知,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也是新课程的应然目标之一。
(2)权威的教师观——不愿让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习惯于扮演“知识传授者”角色,把持着课堂交往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作为知识的“存储器”,总是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执行者和工具人的地位。所谓的师道尊严就异化为教师权威和课堂专制。以课堂言语交往为例,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堂言语行为大多数(占93.8%)是被动地对教师提问的应答,而由学生自主启动的言语交往则微乎其微。教师不愿让问给学生,反映了“独白”式课堂中实际存在的隐性霸权,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课堂文化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把思维的自主性交给了老师。
(3)程式化的教学观——不敢接问。教学设计的模式化、教学内容的教条化、教学策略的经验化,成为当下课堂生活的一种无形樊篱。从形式到内容、从显性的知识到隐性的价值观,教学诸环节都被以一种刻板的、结构化的方式固化了,课堂上的一切交往活动完全按照老师预设的“行进路线”在演绎,一般不出其左右。老师“适时”的提问往往是把学生骗进预先挖好的陷阱,“精彩”的点拔却是在不断调控纠偏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偶尔有学生大胆提出“另类”问题时,老师很少有正面接招的,或模棱两可简单肯定,或罔顾左右而言他,或刹车调头原路返回。当学生的存疑大多被轻视或只能依赖其自愈能力时,问题意识的渐近丢失则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
(4)标准化的评价观——无视新问。应试教育下的“标准化”评价,一是片面强调绝对的评价标准,过多关注被评价对象的共性和一般特征,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丰富性;二是片面强调量化范式下的评价标准,简单地把复杂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的关切心等综合素养量化为几个僵硬的数字。课堂上当学生好不容易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时,有的老师置若罔闻,有的老师用冰冷的“标准答案”来搪塞。一言以蔽之,所谓的“标准化”是对独特个性和独立思想的阉割。
三、策略:莫让课堂止于静
错位的课堂教学交往,必然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和学习主体性的丧失。那么,我们的课堂如何找回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勇于质疑、大胆猜测的意识,让他们走出教室仍然面对问号,怀抱新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问题情境是孵化问题的摇篮,特定情境氛围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为此,教师首先要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我要学”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冲动,从而使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情境——兴趣——动机——问题”是学习愿望产生的一条路径,正所谓“触景生情”。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新颖性和趣味性,能够聚焦社会热点,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要有劣构性和开放性,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怀疑和奇思妙想;要有生活性和真实性,能够寓于学生当下的生活之中,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2.留下思维时空,让学生“有问”。留白是一种智慧。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物胜有物。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愤”与“悱”是一种疑非疑,懂非懂,知未知的状态,是教师刻意寻求的一种时机。为此,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有疑问时,你能启发他顿悟;当学生心理出现矛盾时,你能巧妙地疏通:当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你能及时地捕捉并授之以渔;当学生问题达成时,你能引导其超越最近发展区并拓展多元思维等,这样的课堂必将走出一个个会思考、善思辨、有思想的独立人。
3.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里指出:“没有了平等,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意味着不存在绝对的权威和对真理的独占,师生双方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和机会。因为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可能独立地发表见解、自由地想象和创造。相反,压服、垄断、霸权都将遮蔽学生思想的灵光。为此,教师必须走下神坛,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让课堂充盈着自由和民主的气息,使得教学成为师生间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探究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对话中去。
4.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善问”。生活是人类一切科学的基底,走向生活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根本路径。为此,课堂教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首先,要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现实生活丰富而多彩、真实而复杂,蕴藏着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学要从单纯的书本、封闭的教室走向丰盈的生活,寻觅生活中的政史地、理化生……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整。其次,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学生生活是以其固有天性而展开的,自然、本真而又生气勃勃。教学必须从“成人生活”走向“儿童生活”,关注生命的本来面目和本真意义。再次,要构建学生可能生活。可能生活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它是超越现实又可以在现实生活之外被预期的生活。建构个体的可能生活是对人性自由的彰显和捍卫,它将告诉人们何为生命意义。
《学记》日:“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反之。”实现课堂生活的质变和革新,必须“善待问”,从“知识课堂”走向“探究课堂”、从“独白”走向“对话”,在知识复现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生命复活,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才是美丽的教育。
(向永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130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让课堂生成成为“鸡肋幻影”!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有效课堂的十二个基本标准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华汇编(三)
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必须以情为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