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疾病诊疗】颈动脉斑块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一:“连接心脑的桥梁”---颈动脉

1、颈动脉是什么?

脑部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其中,颈动脉系统承担着大脑80-90%的血液供应,椎-基底动脉系统仅承担着大脑10-20%的血液供应。

颈动脉位于食管、气管的两侧,触之有搏动,是血液由心脏流向脑内和头面部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被誉为“连接心脑的桥梁”。


2、颈动脉的作用是什么?

颈动脉作为头颈部的动脉主干,负责头颈部的血液供应,对于维持头面部、尤其是脑部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颈动脉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可供应甲状腺、舌、扁桃体、牙齿、牙龈、颅骨、面部肌肉等众多颜面部器官组织的血液。颈内动脉直接供应大脑80-90%的血液。


3、人脑每天的血液供应量有多少?

人脑不大,重量仅1300~1500克,仅仅占全身重量的2%,但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占到了全身供血量的20%

一般说来,正常人安静状态下,以70次/分钟的心跳、每次心脏收缩自左心室射入主动脉血液以70ml计算,左心室每分钟的排血量约为5000ml(毫升),其中供应脑部的血液为800~1200ml(毫升),颈动脉承担了脑部80-90%血液输送任务。

二: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大家都有经验,老房子的铁质自来水管道使用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会有“铁锈”、“淤泥”沉积在在自来水管壁,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自来水管道的管腔就会变小,影响管道的输送功能。很多人家为了保证足够的自来水流量,不得不安装“增压泵”来保证正常的用水。

同样的,作为大脑主要的输血管道,颈动脉如同自来水管道一样,在昼夜不停地工作着。如果疏于防范,便会有“铁锈”、“淤泥”沉积在血管壁,造成血管管腔的狭窄,影响血液向大脑的供应,这就是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如果明显影响到了大脑的血液供应,因为在脖子血管不能安装“增压泵”,人体就心脏不得不加快搏动、加强收缩力量,升高血压来补偿,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血管,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加重。


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是导致颈动脉不通畅的“铁锈”、“淤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直接原因。颈动脉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其中,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斑块之间关系密切。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该<1.0mm;IMT在1.0~1.2mm之间为内膜增厚;IMT在1.2~1.4mm之间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

三:颈动脉狭窄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根据颈动脉狭窄是否产生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无症状性两大类。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症状包括:

1、脑部缺血症状:包括耳鸣、眩晕、黑朦、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2、眼部缺血表现:包括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多数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少数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头颅CT和MRI(核磁共振)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4、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出现昏迷等,这在我们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经反复讲过。同时,具有对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改变。


许多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上述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类型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时仅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径处闻及血管杂音。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发现这种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如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或斑块溃疡被公认为“高危病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已经开始重视,但最令人担心的是:普通民众根本就不能识别上述颈动脉狭窄的症状,大多数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狭窄问题不够重视,专科医生“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依然存在。这些因素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广大颈动脉狭窄患者正在静静地等待着中风的到来!

四:颈动脉狭窄为什么会引起“中风”?


通畅的颈动脉是保证大脑正常血液供应的前提!颈动脉如果类似自来水管道一样被“铁锈”阻塞,轻则出现脑缺血症状,严重就可以引起“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标题配图为发生中风后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导致“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发生

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在颈动脉血管壁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增大或破裂时,其中的粥样物质和凝血块就会产生大量栓子,这些栓子在血流冲击下,随着血流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就会出现“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症状。这是目前普遍认为的颈动脉硬化导致中风的发病机制。另外,当颈动脉官腔进一步狭窄以至闭塞,也会发生“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给大家举一个典型病例:一位60多岁的女性用按摩器不小心敲打到左侧颈动脉区域,仅敲打三次就出现了突然的失语、右侧肢体偏瘫的左侧大脑梗死的症状,入院后证实了左侧颈动脉斑块破裂、栓子脱落导致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梗死。


(二)、导致“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

当颈动脉斑块脱落的栓子比较小的时候,尚不足以阻塞主干动脉时,就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症状,也称为“小中风”,症状多数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由于小栓子的反复脱落,就会反复出现“小中风”的症状。

注意:一些已经存在颈动脉斑块者,经常会在情绪激动后,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血流加快,颈动脉斑块受急速血流的冲刷,容易脱落形成小栓子,出现“小中风”或“中风”的症状。严重程度与脱落斑块大小和堵塞部位有关

五:如何知道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


几乎所有人都害怕“一人中风、全家瘫痪”的中风,所以非常担心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那么,该如何发现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呢?

()、可能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首先,可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制定的《中风危险评分卡》,对于40岁以上人群,如果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吸烟、运动缺乏、明显超重、中风家族史8项危险因素中,具有3项危险因素就属于“中风高危人群”在我们中风预防门诊的工作统计中,在这些中风高危人群中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80%,而且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血压、吸烟的年限增加而增加。


其次,颈动脉斑块只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如果已经发现患者有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下肢血管闭塞等疾病者,多数可能存在颈动脉斑块。如果颈部血管有杂音、颈动脉搏动减弱,也提示存在颈动脉斑块,甚至已经存在颈动脉狭窄。

再次,如果已经有过短暂性视物模糊甚至双眼发黑、口齿不清或言语困难、晕厥、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脑缺血症状,或者已经确诊过TIA(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多数可能存在颈动脉斑块。在上海,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要求必需在7天之内完成颈部血管的检查评估并与积极治疗。

(二)、颈动脉斑块如何精确诊断?

颈动脉斑块的精确诊断主要通过临床以及辅助检查来判定。

临床上主要参考一些脑部缺血症状、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脑梗死等症状来推测。但也有许多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人早期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的一些辅助检查给医生配备了“火眼金睛”,不管有没有脑缺血症状,都可以精确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可以评价颈部血管病变,各有利弊,MRA、CTA、DSA还可以进一步评估颅内血管病变。这就避免了经验主义带来的漏诊、误诊,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六:发现了颈动脉斑块该怎么办?


现在,对许多人来说,一旦发现了脖子血管里有斑块总是觉得很紧张,一些在肢体血管发现了动脉粥样斑块的人也会觉得很担心,担心在自己的心、脑血管里面是否也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在没有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如脑梗死、心肌梗死)之前,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完全可以通过早期的评估和干预,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了让大家主动学习正规的科普知识,实现自我的健康管理。特地给大家几个建议:

(一)、要保持膳食平衡

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


(二)、坚持运动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显示:每天步行半小时,能使心脏病发作的概率减少50%。


(三)、坚决戒烟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显示:吸烟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进程。


(四)、寻找专科医生帮助

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评估诊断,坚持上述最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寻找更多引起颈动脉斑块的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严格按照医嘱规范合理治疗。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大多数需要长期使用,患者不可以擅自停用,定期随访血脂、肌酶谱、肝功能变化,随访动脉硬化血管的变化情况。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外,还能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有效保护血管。另外,确诊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患者,即使血脂化验结果正常,也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维持使用。

七:颈动脉斑块治疗的“三驾马车”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颈动脉斑块的专业治疗措施!

在介绍之前,需要强调一句话:任何疾病都需要经过专业机构、专业医生的科学评估,才可能获得精准的诊断,才能获得最规范的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也不例外!

颈动脉斑块可以导致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科强化干预,开放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治疗

()、内科强化干预

1、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膳食平衡”、“合理运动”、“坚决戒烟”、“控制体重”等,这在先前的科普文章中多次提及。

2、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药物治疗。

①“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及时血脂恢复正常,常规使用此类药物也可明显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和病死率。临床上常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②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的作用为抗血小板聚集。当血管中存在斑块,类似狭窄的马路上的交通拥堵,此时血小板就容易沉积、形成血栓。阿司匹林可以使得血小板不易聚集而不会沉积、形成血栓。氯吡格雷也有类似效果,但价格昂贵。


③西洛他唑:具有血管扩张、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膜、抑制血管内皮增生等作用。不仅效果类似阿司匹林,还能有效改善脑血循环、减轻脑缺血症状。

(二)、开放手术

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或者中度狭窄(≥50%)以上合并斑块溃疡或发生过TIA(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符合一定条件就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这是目前依然称为“金标准”的手术方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技术成熟,目前国内外仍在广泛应用。通过手术取出颈动脉斑块,直接解除狭窄,恢复管腔的通畅。


(三)、介入治疗

是近20年来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血管造影条件下,经股动脉穿刺建立通道,在脑保护装置保护下,通过导管、导丝的配合将颈动脉支架输送并释放在颈动脉狭窄区域,随着支架的扩张解除局部血管的狭窄,达到改善血流的目的。

一般说来,对于无法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往往选择创伤小的介入手术。


作者简介:

师拥周,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在读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外科工作近20年,擅长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及开颅手术,脑瘤切除术,颅骨修补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危重颅脑损伤病人的诊治。开展肝癌肝动脉超选化疗及栓塞术,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及栓塞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带戒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多次获得单位和县卫生局先进个人。2012年度获内黄县十佳医生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动脉专题--005】颈动脉狭窄为什么会引起“中风”?
防治“小中风”,避免“大中风”
[转载]颈动脉狭窄9问
发现颈动脉斑块的“火眼金睛”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脑缺血发作的常见问题
如何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