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奖惩孩子才有效?其实,90%的家长都做错了...
userphoto

2022.09.12 广西

关注

最近,小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湖北恩施的秦先生,为了鼓励一年级的儿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曾提出:

“只要考得好,就奖励你超市商品30秒任选。”

而孩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期末考了双百。

于是,孩子就上演了豪横的超市“狂购30秒”。

有网友说:

“羡慕,孩子以后长大会记住这种被父母认可的感受。”

也有网友质疑,“物质奖励的方式,真的好吗?”

还有另外一则新闻:

   

在西安,有一位父亲,为了惩罚哥哥没有考好,罚他站在店外隔着玻璃窗,看考100分的妹妹吃汉堡。

这一幕,真是满屏都透着委屈。

对此,网友议论纷纷:

“这是羞辱,不是惩罚。想让孩子知耻而后勇吗?”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这位父亲教子有方,各家的方式是不同的,没有对错。”

这两位父母的不同做法,所引发的效果截然不同。

其实,奖励或惩罚孩子这件事,其背后大有学问,考验的是父母的教育智慧。

父母处理得好,会充分或浇灭孩子的热情;

父母处理不好,则会起到很坏的效果。

为人父母,我们如何在奖惩孩子时,做到恩威并施,真正引导孩子正确成长呢?

1

不当“惩罚”,

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有人说,“严惩,是最令人绝望的教育。”

的确如此,曾经有一则“江西瑞昌一小学生没写作业被老师罚跪校门口”的新闻,在网上热传。

一身穿校服男孩,跪在校门口,趴在凳子上写作业。

后来,该校通报称,男孩是因没有写作业,被自己父亲罚跪。

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罚跪、做作业,承受着来自路人投来的目光,孩子的内心暴击有多大?

父亲想惩罚孩子,没错,但错的是方式;

父亲想让孩子知错,但孩子长大之后,只会记得那些火辣辣的“羞辱”!

郑渊洁曾说: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让他当众出丑,无地自容就好。”

家长对孩子惩罚不当,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他们会产生焦虑、抑郁、敏感等负面的情绪。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父母,孩子一犯错,就是一通打骂;

孰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不但起不到好的警示效果,反会适得其反,甚至酿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曾有新闻报道,南京有一个9岁小男孩,在学校玩耍时不小心撞碎了学校的一块玻璃。

他因害怕回家受到父母的惩罚,而选择了跳楼。

小男孩留下一张“遗书”,他甚至连字都写不全,还用拼音代替,上面写到:

“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从撞碎玻璃到跳楼,这个可怜的孩子纠结了两天,最终还是选择以死谢“罪”。

孩子为了不受父母罚,而选择了自己惩罚自己。

可见,这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对惩罚产生了多么大的恐惧与心理阴影。

不当的“惩罚”,不是教育,而是在故意追加孩子的痛苦;

受惩罚的孩子,会感到不被尊重,还会造成他们的低价值感。

为人父母,我们千万别用粗暴的惩罚,将孩子推到我们的对立面,进而毁了孩子。

2

经常被“奖励”的孩子

却表现更差?

近日,宁波有一位爸爸,为了督促女儿好好学习,考前承诺孩子达到目标后,给她购买一个平板。

现在孩子成绩出来,女儿三门达到90分以上。

当女儿拿出购物清单时,爸爸直接懵了。

平板加上所有配件,直奔9000元。

再贵的承诺,也得兑现,这涉及到对孩子的信誉。

这位爸爸有种自食其果的感觉,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平板这么贵。

他总结:

“40岁男人玩不过一个孩子已是事实,若再不守信用,今后怎么混?”

物质奖励,确实是一种“简单粗暴”、见效最快的教育方法;

但当我们每次,都企图用物质奖励,来诱惑孩子进步时,是否能真正激励孩子呢?

尹建莉老师曾说:

“把奖励当做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

尹老师还分享,她女儿无论成绩多么优异,她都不会进行物质奖励。

反之,孩子考砸了,也不会批评,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考不好的原因。

她的做法超赞,孩子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件纯粹、发自内心,愿意自己执行的事情;

而一旦与鸡毛蒜皮的“奖励”连接起来,孩子就是为了奖励而努力;

如果我们过度使用物质奖励,无疑,会渐渐熄灭孩子的学习热情。

很多心理专家认为:

孩子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行为的改变是暂时的,不具有持续性的;

而一旦物质奖励消失,孩子们的行为甚至比之前还要糟糕。

有一个著名的“莱帕实验”,心理学家莱帕博士挑选了一些爱画画的孩子,分成两组。

一组许以物质奖励,而另一组则对这些孩子说:

“老师很喜欢看你们画画,希望你们画出更好的作品。”

而他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奖励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创作的欲望,而被老师鼓励的孩子兴趣盎然。

由此也折射出:

过度的物质奖励,会伤害到孩子的内驱力。

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胃口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奖励的金额,也随之要匹配得更高,才能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因此,为人父母,我们要慎用物质奖励;

别让我们的教育方式,将孩子养成一个只认钱的功利主义者。

3

奖惩孩子要科学

父母不妨这样做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对奖惩有异议:

“我们称赞或责备对方,不过就是要给糖,还是抽鞭子的差异而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控。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正因为那是来操控孩子的做法。”

由此可见,奖惩孩子,大有学问,是教育的一门技术活,考验着父母的教育智慧。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奖惩孩子呢?

有智慧的家长,会把握好这3个原则。↓↓↓

1.考试不奖不罚,最恰当的是鼓励 

我们奖励不应该是因为某一次考试,而是为了庆祝一次特别的节日。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

礼物,是父母为了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而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而对于没有考好的孩子,我们要教会他,如何正确去面对考试结果,认真分析。

比如,努力不够、方法不对,又或者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

家长不应该做无谓的惩罚,而是与孩子共同面对,查缺补漏,鼓励孩子下一次进步。

我们对孩子惩罚的目的,不是羞辱,而是出于对孩子更深沉的爱。

考试作为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唯有教孩子去勇敢面对。

2.奖励孩子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奖励孩子,不应该是奖励孩子的结果,而是注重事件的过程。

曾有妈妈分享,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这位妈妈都会准备一些小贴纸。

她会在孩子这些时候奖励孩子:

比如,今天孩子的字写得很漂亮、坐姿很好、写作业效率高、攻克了某道难题…诸如此类的具体的行为。

每次给孩子发贴纸的时候,这位妈妈都会郑重其事、真诚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叙述。

“这张贴纸,是奖励你今天的坐姿端正,希望继续保持。”

”这张贴纸,是奖励你今天主动复习预习了功课,妈妈为你的认真感到高兴。”

每天的学习过程,妈妈给孩子发贴纸的时候,孩子眼里都充满着光,似乎每一张贴纸都代表着荣誉。

而孩子在她的引导下,学习习惯越来越好,考试成绩自然也棒。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母亲语言的强化及认可下,学习越来越有自主性。

由此可见,我们奖励孩子,应该是奖励他们努力的过程及行为。

我们用语言去强化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行为的价值。

如此,他们也能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尝到甜头,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

而这,才是奖励的真正目的。

3.惩罚孩子要把握好度

父母惩罚孩子,应该是惩罚孩子触犯规则、品格行为出现问题这些方面;

孩子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家长首次应该是温和且坚定的告知;

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可以严厉惩罚。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该打则打,该骂则骂。

但是家长在惩罚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当众责罚、不纠着错误不放;

事后,我们要抱抱他,跟他沟通,并告诉孩子,“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在惩罚的过程中,家长让孩子明白了,哪些是不可触犯的底线。

至于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者是作业未写完...这些事情,就交由孩子自己去体验、和面对后果就好。

如此,孩子会知错,也会不断改错。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家长奖惩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走向。

为人父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引导、真诚的鼓励,亲密的陪伴,而不是一味地利用奖惩,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如此,孩子才能在充分自我驱动下,踏浪前行,逐梦未来!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正确奖惩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来了
家长 . 慧 | 奖惩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这5件事家长千万别做 | 自省力
如何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这5件事家长千万别做
主题:奖励与惩罚孩子的四点建议
如何正确利用表扬和惩罚对孩子进行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