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少平老师答艺术创作


 张文基:于老师,很多网友希望您谈谈中国书画中“笔法”的问题!
    于少平:笔法是肯定有的,笔法的概念是什么?我们讲一个原理,魏晋时候的楼兰残墨,它是在边疆地区的小文书、小会计等的日常书写,他留下来的残本墨迹,为什么宋以后的书家都写不出来那种古朴的气息。一个常人,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水准,这就说明在魏晋的时候确实有笔法的。
    笔法是我们当代书法要探索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古代的笔法,找到古代的笔法,就提供了一条使我们走得更远的路、一个方式。其实真正笔法的失传是从五代以后宋朝开始的,后来的书法家为什么达不到楼兰残墨的水准?我们可以看书法史的图录里面,有楼兰残墨的图本,有些写的几乎和王羲之的感觉气息是一样的。第一个是人精神,第二个失传的方法,孙晓云所谓的解密了中国书法的笔法,那是错误的,不可能的。
  第一个,古人写字为什么要转笔呢?不必要吧?写一封信给朋友要在笔上转来转去多麻烦,是不需要的,捻管法好像是清朝书论中出现的理论,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写字为什么拿起站着写,为什么不坐着写,古人要累自己吗?不是,这不是方便之道。其实古人和我们今天的人是一样的,他在写字的时候是在最便利的条件下写。当然他跟我们现在的条件不同,首先第一点古代没有宣纸,他是竹纸、麻纸、皮纸、木简,绢等,宣纸是后来有的,如果用宣纸练字,你永远不得不到古法,为什么?它是新法。第二点,古人对字的要求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讲常态,就是自己平常写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并不在表现、创作和表演。
  
张文基:不存在创作?
  于少平:没有创作在里面,他讲本,讲最自然的表达,是真正的本我,所以修炼书法就是修炼平常的状态,所以现在有很多理念是错误的。我们现在可以进入书法创作,但是要先回到本,从这里修炼一条真路,可能会走的更好一些。艺术里面有一个原则,如果前一代的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谜的时候,艺术是没有高度、没有前进、没有变化的,而一直在方法的误区里。说魏晋书法是永远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峰,这就是错误,古人的书法我们可以从方法上学,可以理解它,我们虽然不一定要超越他,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他们走出不同的路,这就是我们探讨笔法的重要性。
    笔法的重要性还有,当你找到了方法,你的心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因为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忘记技术的时候,艺术刚刚开始产生。”当一个人被技术所迷惑的时候,它没有艺术。我们讲跳芭蕾,当基本功还在训练的时候,芭蕾的艺术不存在,当一个人基本功练好后,他在投入的享受舞蹈本身语言的时候,这时候芭蕾艺术刚刚产生。




   张文基:这样来看,笔法的问题是书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张文基:接下来,请于老师谈谈书画中的气息的问题,就是怎么看书画中的气息?
 
 于少平:一个人的气息应该是一个人本质的反应,我们国学当中讲的对人的要求:一个人进入虚静的时候,他对七情六欲排斥的时候,他判断事物就可以准确。国画当中的气息是对人状态的要求,人要得到了一种静气,得到一种沉稳的气息就是好的。人不追求表面,追求一种本质就会有一种古拙的感觉,人可以很潇洒、流畅,就有自在的感觉,这种东西自然流入到书法当中,不是做作得到的,这就是书画好的气息和品味。
  人就是要修炼自己,要读书。有的人写字,可以写的很文静,传统的讲法叫书卷气。为什么?这叫儒雅、文质彬彬。“质”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人的沉、稳,内心的一种真实、真诚。那么“文”是什么?是一种给人语言的感觉,就像有人穿衣服,穿的比较淡、雅,也是一种装饰,所以文质彬彬,“质”是人的本质,如果只有本质出来,不注意装饰,他就过于粗糙,人有一定的修饰,跟“本”相吻合才叫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就是儒雅之气。
    所以绘画、书法当中的气息,恰恰是一个人本质在书画上的流露,这才能体现出气息来。如果谁能看到一件作品背后的人具有什么状态,他就看懂了人的气息。
 


   张文基:这幅画当中所表达也是人的这种气息。
   于少平:对,这就是气息。
  

   张文基:再有一个问题,有好多朋友提到关于练习书法,从什么地方开始或者是临帖需要做一些什么前期准备,在临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范本?
  于少平:选择范本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我最早在学书法的时候,有一个老书法家,我挺喜欢他的字,叫沙曼翁。我为什么没有做他的学生呢?我跟这个老先生请教写字,从哪开始?他说从倪云林,褚遂良,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字,喜欢颜真卿的字,没有做他的学生。我就自己去练,练了以后我觉得不懂,怎么办?首先读书法理论:字有气息、字有浑厚感,要力透纸背,要流畅,有方圆、转折、高低、对比、和谐,有各种方法,读了理论以后就知道了。然后再读书法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东汉的张芝、魏晋书法,有唐朝的楷模,有宋朝的飘逸,有明朝董其昌的书卷气,懂得多了以后你就可以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去练。要练的很多东西。你是做书法家,还是做只是写写字爱好者。做专家就要有一个浑厚的底蕴,就要学的多,不光是自己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也要学。包括清朝以后有的碑学。我们说帖学是正宗的,叫文人书法。字,文人书法最高;画,文人画最高。为什么?是思想家的语言,它里面有思想。
   碑学是以前人写的碑刻在石头上的,有的写的好,有的写的不好,刻工有懂书法的,有不懂的,再加上时代风吹雨淋的“风化”,产生了一斑驳,我们叫“金石气”、“古拙”,这个也要学,因为清朝给我们增加了一个包袱。
  就像我们学国学,宋朝有朱熹以后,你学国学就跳不开朱熹;清朝有了章太炎,民国有了马一浮,你学国学你就跳不过他。他给你一个包袱,你就必须读。像碑学一样,是清朝人给我们的包袱,我们就得帖学、碑学一起修。怎么修?首先选择一个帖,好好练,不用像古人说的我盯住一个帖写到底,我要从品味、方法入手,我去体会各种各样的境界、方法、气息,我们可以写的有书卷气,我们也可以写的有金石气,体会多了以后自己就会找到一个门道,写任何一种都可以。
  不要走偏,必须学古人。因为书法和绘画不同,绘画可以自然借鉴某种东西,书法它所有的渊源都是从碑帖而来,我们学透了以后,加上你的学术背景,比如你读了很多的书,你知道中国做人的要求,然后你慢慢可以画出自己的字。
  

 张文基:也就是从传统、经典入手。
  于少平:那是必须的,任何学问都是从经典入手。我讲一个故事:毕加索是西方一个很伟大的艺术家,在巴黎。有一个叫米罗的年轻人,小他一辈,也是西班牙人,到了巴黎找到毕加索,说前辈我要学艺术,怎么开始?毕加索一甩手说“到博物馆去”。博物馆是什么概念?是历史上留下的最好的艺术品的陈列之所,你不到博物馆你怎么能学艺术呢?一定要从历史上的经典入手。学习了更多的经典,你的底蕴就会厚,以后你讲出的话和写出的字就有丰富的内涵。
    所以一个人写诗,他不学唐诗、不学六朝的诗,光写押韵的诗,那叫顺口溜,因为他没有底蕴。书法也是这样。学习必须是这样的!
 


   张文基:可以不可以这样说,在作前期准备的时候,比如说要学习书法,首先对它的历史、理论有一个了解,然后再了解它的方法,最后再进入。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吧?
  于少平:对。
  

   张文基:选帖的时候,像刚才讲的,我们要找经典的东西来学习。
  于少平:根据自己的特点,先选一个,再触类旁通,不能一点。林散之,他碑帖兼修,他写汉碑,他把汉碑的一种舒展用到草书里面,所以他的书法有一种开阔感。
  

   张文基:就是说,如果真的要做一个大的书法艺术家既跳不开碑,也避不开帖。
  于少平:对,这叫碑帖兼修,有了碑学以后就撂不开碑。
  


  

 张文基:就是刚才那个包袱的问题。下面,我们谈谈“画忌六气”,指的是什么?
  于少平:这个就不需要多讲了,因为“六气”是艺术家最起码要忌讳、不做的事情。比如说“俗气”,大红大紫,表面漂亮叫俗气;没有内涵,只做到外表叫俗气;“匠气”指画的很仔细,但没有精神,这叫工而无韵,没思想,只是求功夫好,活细,是工艺,不是艺术品,艺术品永远是靠思想取胜,用语言表达,这是艺术。“草率气”不能有,为什么?做人不到,干什么事马马虎虎,草草率率,画画是儒雅的事情、是文人的事情,又不赶火车,那么急干什么?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不能有草气。不能有“火气”,有火气说明你这个人修炼不到,宠辱不惊没有做到,画画也不能有火气。不能有“闺阁气”,娘娘腔总是不好的,一个大男人,看见什么都翘兰花指,画画也一样,不能柔弱。还有一个“蹴黑气”,黑糊糊一片,一点雅气都没有,叫“无知狂作”。不知道画需要空灵、清淡、飘逸,所以他画的很黑,以为是厚重,其实错了,这个就是画忌六气,这是最起码画家需要避讳的东西。




 张文基:大多数是初学者,没有什么根底,您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比如说画画、画中国画,需要前期做一些什么准备。
  于少平:最简单,前期首先看画史,山水画,从唐代就有画山水,一直到当代,它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张文基:了解这个历史?
   于少平:对,然后读画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画画?知道这个,然后了解画法,好多东西是怎么画出来的,这个不就懂了吗?初学的是这样,学的深一点的还是要懂这个东西,这个是基本功。
  

   张文基:只不过是深浅的问题,越学到后面做的就越深了。
  于少平:有知识你才会有鉴别,没有知识怎么鉴别?有人跟我说,我喜欢这样的画,我说你可以,但是你不做画家我就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你要做专家、画家你绝对懂得多,你说你有脾气可以,有的人喜欢画大老虎,可以,画画玩玩。你做好画家,就得研究更多东西,你不能说我喜欢那个画家画的大红大紫的牡丹就画的大红大紫,你知道齐白石画的牡丹有什么?你研究以后你就知道他们画的有雅气,那个老先生画的里面没有雅气,关键是他不知道画要忌讳什么?要追求什么,知道这个,任何人都可以画画有品位。


 

 张文基:也就是说想要进入这个领域,做一个专业一点的画家,必须要从史、理、法这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于少平:对。
  

   张文基:先进行一个前期的研读。
  于少平:学史可以使人头脑清楚,学理使人明白,学法可以做事,历史你清楚了,知道是怎样一个发展过程。从理开始,我明白了为什么画应该是这样画的,为什么画画,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好,那个不好,这就是学理得到的。学法得到的是怎么画出来的,是学艺术语言,你将来就可以自己走这条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4)
向古人学书 取之有道
小楷技法指南---刘小晴(下) - 风清云淡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著意修得到梅花——陈元虎书画作品雅赏
古人书法艺术 渴求的笔法究竟是什么?
学习笔记--书卷气与金石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