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逐物漆器,孤岛上有一座孤山

写在前面。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大家应该互相微笑,生命应该像鲜花一样绽放。手艺人应该留住手艺的尊严,留住手艺的华丽,也留住手艺的欢乐,打开包袱,做一群不孤独的手艺人!

看到有朋友留言让我们多提供一些干货,直播一些肌理的制作过程,已经在资料准备阶段,近期会做推送,还请耐心等待~~

漆器,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工艺考究复杂,温润华丽,富含变化,温暖却又与现代机械的冰冷格格不入。经过反复刷漆荫干打磨然后推光方成器,自古对于漆器的评论认知不一,但有点是统一的,它是自然的,干净的,变化的。

逐物是成立于杭州的一家独立手作品牌,专于漆器的设计与制作,将大漆做了很多变化,创意和衍生。当下国内手作工作室繁花似锦,逐物是其中的一个小缩影,欣欣向荣,繁花似锦,却又问题重重,不管怎样,存在即合理,生存是成功的最大法则

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去回顾过往的那些事情或者情怀,逐物与漆器,是我们最好青春年华的付出,来听听我们手艺人的自述。

李sir,工作室创始人,爱操心,梦想早点打卡下班的手艺人。我第一次接触漆器,有个人跟我说漆器是古代皇室用的名贵物品,是大智慧,即可功名又可利禄,出门被人叫老师,做的东西受人追捧又可换成白花花银子,年轻人那颗虚荣不羁的心被震荡了。于是在那个还追求体制内的年代,我从国企辞职了,那个口水沫子喷我一脸笑容浮夸的人于是就成为了我的合作伙伴,也就是那个反复被我揶揄的壁画从业者。

我不是专业出身,半路出家,中庸的半吊子技术。那些见人就喊老师的人口下留情,我不是什么老师,我所能做的只是把我知道了解的实践也好,理论也好,告诉你们,尽量一丝不苟,尽量条理清晰。一丝不苟许多手艺人可以做到,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这点不容易,有时候对于一门冷门手艺的表达确实是门技术活,要靠悟性,也靠运气,最主要靠猜,你以为是a,细一琢磨是b,在一咀嚼是c,其实还是a。

工作室发展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问题,焦头烂额,也没能傍到大腿,让工作室可以少走弯路高飞猛进,几个青年人只能埋头苦干,埋头苦干,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嘛,只是青春一去不复返。

认识本尊的人见过我生漆过敏时样子,本来就属于微胖界的极值,一过敏就更不忍相视。生漆过敏确实是许多新人和老人,还有那么一批看热闹的人所关心的民生问题,我给出的办法唯有一个忍子,别无更好方法。还有那些喜欢以讹传讹的人,抛出的生漆有毒论,你们是网络红卫兵,你们要逆天,你们真心不把老祖宗的东西玩坏不罢休。

陈sir,工作室创始人,心细的技术宅男。许多人问我学壁画的怎么想到做漆器,我是个怕麻烦的人,因为怕麻烦,所以那年无所事事的我就将漆器一直做到现在。身边偏偏有那种无聊喜欢刨根揭底的人,他们会问漆器这么麻烦的事情你这么一个怕麻烦的人怎么会去做。虽然我很生气他们的无聊,不过似乎好像说的也挺有道理。这几年最纠结的两个问题,什么是漆器?你为什么要做漆器?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怕麻烦的人如何选择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而且还一做这么多年,从一个青涩小伙操劳到身材发福大叔,我想我可能真的喜欢上这种自然的东西,变化,反复,能给你带来惊喜也可以带来挫败的感觉。

漆器制作比较磨人性格,你在那不停倒腾,不停倒腾,结果做出来东西另自己很不爽,你跟这货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你跟这货过的去,手艺人的面子里子就都不要了。当然风轻云淡,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的时候你需要学会看淡一些东西,特别对于手艺人,就是心态要好。

Ms.黄,莳绘工艺制作,喜欢被夸奖的小女子。我进入逐物工作室的时候,考研三次不如意,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想到这个工作室里面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一个比一个惨,可以写一个悲惨故事了,人想想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发现跟他们一比我心里不失衡了。

没想到自己能在那么一个糟糕的环境下坚持下来,那时的工作室是简陋的,那时工作室两个大佬要一边做东西一边去推销他们的东西,那时我还会被训斥体无完肤虽然我也不是一个省油灯。

我读书的时候主修的是版画,虽然我们那届已经开始有了漆画专业,但很显然我读书没有把心思太多的给予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上。因为画工还算可以,于是我就开始做莳绘和晕金工艺,这种工艺在国内属于耳熟能详却又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知道的人多,但是会做的人屈指可数。

莳绘和晕金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你快不得,快了就会有问题,特别是一个喜欢找问题挑麻烦然后在把你数落一顿的大佬。说起莳绘工艺的学习,是心苦的,心很苦,因为确实可以学习的资源太有限了,你得自己摸索,对于手艺人而言任何技术的摸索都是一种漫长的折磨和等待。

Mr. 孙,年轻90后,不靠颜值胸怀大志。我是2105年初刚来到这个工作室,据说我是这两年唯一招的学生,之前招的学生把他们惹出了后遗妄想症,当年招了五六个学生半年时间不到就不知去向。

我有问过上面,为什么被伤的如此深还会在招学艺术的学生,是我的作品吗?他们说不是,你的毕业创作是山寨的一坨屎,看中的是我的颜值和还算忠厚老实的长相,以后可以作为形象岗站在门口迎客。很庆幸,我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跟李sir一样胖了,于是没办法就只能做漆了。

漆器的制作环节比较多,古法制作传承千年,有许多理念和流程跟我读书时候是不一样的,读书时也更倾向于对于载体层面的创作,心中总有那么些情节,迷惑住双眼,那时做漆画自己很少做底,功夫都花在了面上,因而底子不厚,多花拳绣脚。

陈sir脾气好,不会像李sir那样骂人体无完肤,不跟我废话直接让我跟着老师傅做底半年(通常漆器内部工艺处理我们通称之做底工艺),每天就是那几个动作,跟广播体操一样,然后跟老师傅听小苹果,听广场舞,现在我已经开始带他们听tfboys,他们反应还不错。

生漆性情不稳,做的越多你会发现它是那么神奇,那么美丽,每个人都会爱上这种天然的东西,但是它又时不时会闹些小脾气,表面上看流程上的东西你都会了,但只有出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重要性。那几个老师傅跟菜场闲逛老大爷没啥区别,一开研讨会立马成大神,犹如朝阳群众一样立马变身,我则成为小秘书一样的会议记录员。工作室总体来说,是包容的,对于工艺技术上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

写在后面,做漆器跟做人有很多的相似性,耐得住寂寞,受得来孤独,它是孤岛上一做孤山,它容易让人淡忘,容易让人遗忘。它又是那般如火炙热,给人无限神秘感,去爱上那么一群孤独的人和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漆:拥有7000年历史的非遗手艺,却被命名为“japan”
水火不侵的中国生漆,因太耐用无人问津?老手艺的复兴任重道远!
起源于中国,却被译为“japan”,这个传统工艺如今还有几人识得?
在远离重庆主城的深山小城里,他用30年光阴把古老漆器做成了国礼
从他们的漆器里,看见日常安稳
【谈艺】中国漆器——震撼世界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