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悉地(苏州)海绵篇(一)|探讨海绵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场座无虚席的理论与技术交流

开篇


6月21日,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321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以“海绵城市”为题的培训讲座将公司中市政、建筑、景观等各专业的设计师聚在一起,整整四个小时,公司的设计师们与国内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知名专家赵敏华先生、章卫军先生一起,从理论到技术,到实践经验,再到大数据、模型计算等,一起学习、共同讨论海绵城市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


             彑

-1-

理性全局看待海绵

         夂                 

海绵城市的定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就是排涝?让人民群众不看海?——防涝,只是海绵城市的一小部分功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建设生态宜居、缓解雾霾。

海绵城市建设要——“236”,2个优先、3个自然,落实到六字真言:“渗、滞、蓄、净、用、排”。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有限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认识海绵城市,必须要全面认真领会下面一段话

             彑

-2-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点

         夂                 

蓝灰绿措施组合——城市河湖水系叫蓝色海绵,是大海绵;绿色海绵就是雨水花园、下凹绿地、植草沟等;灰色海绵是传统的排水管网、泵站等等。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将自然与人工融合,蓝色(河湖水系保护、连通及调节)、绿色(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及草沟)加灰色(雨水管网、泵站)的措施组织解决,蓝色海绵调控水量,绿色海绵改善水质、灰色海绵(管网泵站)衔接补缺,比如市中心实在没地方了,局部还是要用灰色,包括调蓄池甚至深邃;但是深邃是最后的办法。

大中小海绵统筹——

      广义LID包括微排水系统、小排水系统和大排水系统,相当于小海绵、中海绵和大海绵,水利的河湖水系是大海绵。

      比如像市政排水的对象主要是小海绵,最多到管网,把中海绵带进来。市政排水的空间尺度是从建筑小区的几万平方米,到一个排水系统的几平方公里;时间尺度是考虑排水管道降雨强度设计的十几分钟到一小时。

年径流总控控制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围绕这一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关键内容。2015年11月,梁小光一篇文章中,他认为:

(一)年径流控总量制率是误读,不能套用多年平均天然径流率,只适用不包含水系的城市区域;

(二)指标的适应性,应该是水质控制指标,而不是水量控制指标,但国内现在主要针对水量;

(三)指标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地块、建筑小区等,不适用于包含水系的城市区域。

因地治宜、共享共治——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来建设海绵城市,这是中国海绵城市的特色。

专家观点一:海绵城市适用于任何土壤和气候条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农村,黄土高坡还是沿海城市,都可以建设。如在西部干旱地区,应以雨水回收利用为主,在山区则应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而面对底下水干涸的现状的区域,既需要雨水下渗,回收利用,也需要考虑内涝控制和污染控制。

专家观点二:全国各地的海绵城市的目的不一样,北方缺水地区以蓄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为主,南方城市则以防滞水为主,因地制宜,一刀切不妥。

专家观点三: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标本兼治,生态宜居——海绵城市真正的功能是生态环境的功能,是生态宜居,海绵城市建设要从消除黑臭、改善水质向稳定水质、修复生态转变。调水只是治标,建设海绵城市,削减面源污染和修复生态增加环境容量,是治本之策。

      从循环的角度看海绵城市的生态价值,海绵城市的核心是两个循环,一个是自然的良性水循环,另一个是社会的经济循环。如果生态环境的价值回报不循环的话,良性水循环也无法实现,因此,要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生态环境的价值要量化。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落到“236”的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


             彑

-3-

海绵城市与大数据

         夂                 

      海绵城市涉及到太多的专业和部门,从源头到末端整个系统的问题,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整个像海绵城市的水循环过程完全可以数字模拟。培训后半部分,宜水环境科技创始人、江苏省城科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水文协会监事章卫军就有关海绵城市大数据及模型进行了介绍,从大数据和模型的角度解读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生态城市,也是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要充分要借助大数据方法,通过不断的思维解放与技术创新,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本文根据赵敏华老师621日内部培训视频及其公众号资料整理而成,经本人审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城市雨水,迅速排走还是综合利用?
瞭望|海绵城市能解决“城市看海”吗?
海绵城市初探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
给水排水 |任南琪:海绵城市总体思路及技术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