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共读,人而不仁

【共读内容】

3.0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导读学者】

张国明:瀋陽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共读笔记】 (来源:論語滙)

张国明:

这一章文辞无难点

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从行文逻辑来看,与前两章关系蛮大的

从一定程度上说,本章所言之事似有所指

即更多的指向季氏及三家僭礼乐之事!

三家祭祀之礼乐,阵容庞大,仪礼丰富,华丽雍容,从欣赏角度颇具价值。但在孔子看来却一文不值!甚至起了反作用!

甚至在夫子眼中,这么庞大的阵势还不如平民简简单单的祭礼仪式

崔圣:

因为他们破坏了以礼约束士大夫的宗法制度。

张国明:

礼、乐给人以祥和以秩序,僭越之礼乐却引起他人的不满,贵族间的裂分

@崔聖?,正是这样

故此,夫子有此一叹: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由愤慨而至感叹,夫子之情尽显其中

夫子亦是性情中人啊!

相较于仁,礼乐都成了外在程序仪式。仁才是内在的根本的。礼乐本由仁义而生,为展现仁义而存,为光大仁义而丰富发展。离开了仁义,礼乐只能走向没落衰亡,或者叉入邪道,为奸徒小人所利用!

仁为种为根,礼乐为干为枝

礼乐如此,射、御、书、数之六艺莫不如此

顺着夫子的思路,也可以说:人而不仁,如射何?如御何?如书何?如数何?

甚至可以说:人而不仁,如诗何?如书何?如易何?

确实人如果没有对父兄的孝悌之心,没有对尊长的敬爱之意,不把自己放低,而一味自我中心,心中没有他人,再会读诗,再会作乐,通晓诸多学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崔圣:

在仍然依靠封建及宗法制度治理的春秋时代,仍然要依靠国君及士大夫通过遵守礼乐制度来带动社会治理,上层带头破坏礼乐制度,礼乐崩坏了,所以社会混乱,人而不仁。所以孔子由“愤慨而至感叹。”

张国明:

还是那句话,孝悌父兄进而泛爱他人之父兄,即是亲仁行仁。此乃立身之本成人之基。有了这个本这个基,方可学诗书礼乐。否则无意义乃至相反!

一句话总结:有文化不代表有素养。素养之核即是仁行。

柴俊: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感叹:“人要是没有仁,怎么可以用礼!人要是没有仁,乐又有什么用!”

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是孔子却注重礼乐,是否两者的观点在这里是不同的呢?从这一句话我们知道,道家和儒家在追求的本质问题上是一样的。人要是没有了仁心,那不仅是缺乏忠信这么简单了,礼在不仁者眼里,就是篡位的目标,所以就成了“乱之首”。这一点从本篇前两章就可以看出,鲁国的三家自己带头篡用天子之礼,而给自己埋下了家臣内乱的祸根。所以,孔子认为“礼”和“乐”必须以仁为根本,或者说“礼”和“乐”应该是由内心出发,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孔子常常将“礼”“ 乐”并称。礼主敬,乐主和,礼乐并称,就像“礼之用,和为贵”一样,礼没有乐就会拘束,乐没有礼则会过分追求娱乐,二者结合,才会恰到好处。

馬震宇:

“仁”是不好用语言表达的,但身体力行中可以体现“仁”;

礼和乐是教化人为“仁”的方式,但如果在教化的过程中以礼和乐形式来彰显“仁”,就形式化了。(因为也实在没有其它方法来更好的展示“仁”了{行仁的人不太在意表现形式,反而会被误解})

刘国庆:

孔子这一段,是讲仁与礼的关系的。问题是“如礼何?”究竟如何理解。按照字面的理解是:拿礼乐怎么样呢?皇侃和朱熹的解释是:“而礼乐不为之用也”。包咸说:必不能行礼乐。意思虽然不太明确,但还是能够明白:人如果不仁,即使是遵礼奏乐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这段话表达了孔子是关注礼乐的现实效果的。孔子希望礼乐达到什么效果?

早在《学而》中就由有子说出来了:礼之用,和为贵。换句话说,如果“人而不仁”,那么即使是“尊礼行乐”,也是得不到和谐的。

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一段相近的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也是认为礼乐不仅仅是形式,必须有内容在。这内容,就是仁。

皇侃朱熹认为这段也是说季氏的。不知道是他们真的这么认为,还是明明知道不是说季氏,还不想说出来。在我看来,这段似乎不是说季氏的,因为季氏处处僭越,根本就没有把礼当一回事,而这段分明是说一个内心不仁但又行礼如仪的人,达不到和谐的目的的。季氏并不符合这个条件。那么,孔子又是在说谁呢?

其实,当时内心不仁,而又行礼如仪的人,不是季氏,而是季氏的国君-鲁昭公,也就是孔子的国君。如果说季氏是真小人,鲁昭公就是伪君子。我们为什么这么说?

关于鲁昭公”不仁”的事情,叔孙豹(叔孙穆叔,就是那位阐述三不朽终极价值的哲人,个人认为是对汉族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在鲁大夫们讨论立谁当国君的时候就说:

''今裯(昭公名姬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

父亲去世,不仅没有哀伤之心,还面有喜色,这是什么人呢?

虽然昭公不仁,但却非常知礼。左传记载: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

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

对曰:”鲁侯焉知礼?”

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

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女叔齐直接说昭公“奸大国之盟,凌虐小国,利人之难”,整个一个欺软怕硬、落井下石的人,却“无失礼”,正是孔子所讽刺的吧?

甚至是在昭公死后,关于这位伪君子是否“知礼”的问题,还是一个“国际话题”: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违反“同姓不婚”的基本规则,却用改称谓的方式(改叫“吴孟子”)掩耳盗铃,这不是伪君子,又是什么呢?

甚至,昭公的伪君子都带累了孔子。孔子还是囿于“臣为君隐”的封建规则中出不来,以至于像这样一位伪君子,孔子都被迫说“知礼”,被陈司败嘲笑为“私党”,不能坚守真诚的基本价值。

那么,处于君是伪君子,臣是真小人夹缝中的孔子,该如何坚持自己呢?

孔子的办法,是“摄礼归仁”,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以弥礼的不足。“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要把礼建立在“仁”的基础上。这固然为人才的培养开了一条康庄大道,但对当代的、现实的政治却很不乐观。看冉有为季氏宰,孔子要“明鼓而攻之”,子夏在西河设教,魏国孕育出了法家,就能明白了。儒学以仁礼为教,而不研究如何制约君王的恶,是无法在浊世中坚持自己,甚至造福一方,解决现实的问题的。只能沦为像昭公这样“伪君子”的君王的遮羞布,留下“昭公知礼”的人格悲剧。

我心悲凉

丁跃伟:

質猶文也,文猶質也。仁亦需賴禮樂以表達。通過學習禮樂是否能使人心復歸於仁?

張弛弘弢:

@馬震宇? 此【亂】,可否亦解為“治” ?

@刘国庆 ?答“知禮”,這本身就是禮呀! 昭,明白。謚“昭”,似與其生前禮敬夫子有關。

刘国庆:

诚与礼冲突的时候,何取何舍?@張弛弘弢 ?

張弛弘弢:

知若與禮衝突,取禮舍知。

與仁、與義,亦然。

刘国庆:

智和诚不同。智可能预设了前提。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种智。诚的要求更为明确,不能遮掩。

張弛弘弢:

夫子視昭公為家人(長)。

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範。

—— 洪應明

【論語匯】這個大家庭,亦當如此。

汤兆宁:

@张国明?“确实人如果没有对父兄的孝悌之心,没有对尊长的敬爱之意,不把自己放低,而一味自我中心,心中没有他人,再会读诗,再会作乐,通晓诸多学问,又有什么意义呢?”。十分尖锐到位的点评,张老师讲的好精彩!!谢谢,受教受益。[玫瑰][玫瑰][玫瑰]

刘国庆:

@張弛弘弢 其实在北方地区(鲁国)还囿于家庭主义的时候,南方(出国)已经从家庭主义中摆脱出来了。我们从屈原的身上看不到这种扭曲人格的做法。看到的是真诚的爱国主义。在昭公知礼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孔子的进退两难。

張弛弘弢:

@刘国庆 ?劉兄

家庭後邊不能放“主義”兩字吧。家庭,感覺是溫馨和諧的,加上“主義”就政治化了。如愛國和愛國主義是倆事兒一樣。

楚國,同是黃帝苗裔,大同小異。

我認為,只要讀出了夫子的“難”就差不多了。

刘国庆:

有的。认为家庭比真诚还重要,就是“主义”了。

当一个局部因素,扭曲了整体的时候,就可以叫做这个局部的“主义”。

春秋各国,实际上文化上相差很大。鲁重礼,齐重国家干预经济、楚先郡县、郑重商重法重约,秦虎狼之国,三晋重法。都自称体系,很有意思的。

吴小萌:

我也说说“为礼何”…

我饿了想吃饭,不吃饭不好,但我又知道不能多吃,多吃了下顿没得吃,或多吃了会生病等。这个就叫做仁。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那就好办多了,我时刻注意这一点自己的言行就行了。

但是,世界上的人很多,除了吃饭一件事情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就吃饭而言,每个人的食量不一样,什么叫多吃少吃,就不尽相同。同理,每个人做同一件事情的用力程度也不一样,尽管各自都以为做得恰好到了“仁”的程度。于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化。这个标准化,就是“礼”。

我总是时不时与其他人的观点不一致,倒不是我故意而为之,而确属我的理论“一以贯之”的自然外推。

很多人认为,礼是仁的表达,我始终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仁的表达是义,不是礼。礼是一种制约,不是表达!

拿红绿灯来说,就是一种交通制约,就是一种礼。然而,它却不是“保持交通顺畅、礼让行人”等一系列“交通仁”的表达。个别时段的交通的仁,有时可能是灵活的,如在夜深人静又有急事处理的时候,然而,涉及到交通法规的“礼”,就有了强制的意味。强制,不是仁!

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不是礼,而是仁。如果每个人以这句话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那就不需要礼来约束,他的所有行为,除了一些个体不同的偏差以外,则都是仁的行为。

所以,礼,不是仁,“不过”又“及”,才是仁。只要知道了什么是仁,才可以理解礼,并遵守礼,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运转之仁。所以,不知道仁是什么,也就不知道为何要用礼,也就不会去遵守礼。

那乐呢?乐就更不是仁了。

一方面,它是用来缓解行礼时的枯燥和乏味的,引进来“乐”,是为了起到中和作用,不至于在枯燥的路上走过了头。如同文学艺术之于日常繁琐、厮杀打拼。礼乐中和本身,其本质也就是仁。

另一方面,“乐”是人类內秉的臆测思维表达的必然,通过它的表达,使我们进入“祭神如神在”的境界,而不至于让我们生活一直处在“没有神”的世界,那样的话,我们在实证路上的的困惑和迷茫,就无从得到排解。因为,世界,总有实证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能被感动,不能用神来“欺骗”自己,不能用一种臆测的方式来解释碰到的未知,那就不是一个孔子模式中的“仁人”。

实证与臆测的结合,其本质也是仁。

柴俊:

不过按照你的说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也是“义”,是“仁”的表达

吴小萌:

@柴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普遍抽象,不是具象…

所以,不是表达。

我想在这里训斥人,考虑到别人训斥我的时候,我也会不高兴,所以,我就不在这里训斥人。这个是“义举”,是义,是表达。

当然,孔子不会抽象到数学公式,也不会抽象到物理生物原理,只能抽想到这一步了…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论语译注】

杨伯竣 八佾第三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论语正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包曰:“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禮樂。”

o正義曰:皇疏云:“此章亦爲季氏出也。季氏僭濫王者禮樂,其既不仁,則奈此禮何乎?”

o注:“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禮樂。”

o正義曰:《儒行》云:“禮節者,仁之貌也。歌樂者,仁之和也。”禮樂所以飾仁,故惟仁者能行禮樂。《仲尼燕居》云:“子曰:‘制度在祀,文爲在祀,行之其在人乎?’”又對子張問曰:“師,爾以爲必鋪幾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爲必行綴兆,與羽籥,作鍾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行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案:“言而履之”,“行而樂之”,此仁者所爲。孟子論禮樂而扒本於事親從兄,爲仁義之實,仁統四德,故此言不仁之人不能行禮樂也。《漢書翟方進傳》引此文,說之云:“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國之患也。”亡所施用,則不能行禮樂,雖多材,祗爲不善而已。當夫子時,禮樂征伐自大夫出,而僭竊相仍,習非勝是,欲不崩壞,不可得矣。

【论语注疏】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包曰:「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禮樂。」

【疏】「子曰」至「樂何」。[表情]正義曰:此章言禮樂資仁而行也。「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者,如,奈也。言人而不仁,奈此禮樂何?謂必不能行禮樂也。

【论语集注】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游氏曰「人而不仁,則人心亡矣,其如禮樂何哉?言雖欲用之,而禮樂不為之用也。」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鏗鏘,亦將如之何哉?」然記者序此於八佾雍徹之後,疑其為僭禮樂者發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注疏-集注对读
《论语》中关于“为政”“礼乐”的部分章句
【《论语》阅读札记(三)】/ ​傅安平
此木轩四书说 卷二
《论语》共读,绘事后素
《论语》5句话,句句箴言,感慨良深,受益匪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