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共读,绘事后素

共读内容】

3.0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导读学者】

鄒 峻:國家開放大學 副教授

孫福萬:國家開放大學 教授

張弛弘弢:北京師範大學國學中心 副教授

【共读笔记】 (来源:論語滙)

孫福萬:

很高兴又一次和大家一起研讨《论语》。

3.0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我先把本人对本章的白话翻译贴一下。

【译文】

子夏问:“‘巧笑倩啊,美目盼啊;有了美的坯子,打扮起来真好看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答:“先要有洁白的底子,然后才能在上面来画五彩颜色。” 子夏说:“那是不是礼的产生也是在(仁)之后呢?”孔子说:“你真是能够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已经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本章文字中的几个问题需要有所说明。这个在导读的材料中有的已经说了,有的没有提及,我再强调下吧。

杨伯峻说:“这三句诗,第一句、第二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句,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以为《鲁诗》有此一句。”

朱子对本章的解释:“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彩色,画之饰也。”

“此逸诗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

关键是对“绘事后素”的理解:“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

再看李泽厚《论语今读》的解读:“‘礼’如是花朵,也需要先有白绢(心理情感)作底子才能画出。总之,内心情感(仁)是外在体制(礼)的基础。”

本人认为:此章之主旨与3.3同,也是从文、质的角度来讨论礼与仁之关系,但用了绘画做比喻,更为形象生动。

解读此章,正好可以借用《周易》之贲卦来辅助。

《周易》第二十二卦为贲卦,贲者,饰也;盖贲卦下离上艮,离为火,艮为山,火焰烛山,山高接火,恰为文明灿然之象。易学家多以“文以济质”来论此卦,与《论语》本章之义正相通。

按照卦变理论,贲卦自泰卦来,故马振彪说:“乾刚主质,而阴柔入其中,济质以文(此指泰之下卦乾,因上六下为六二而成离);坤柔主文,而乾阳居其上,济之以质(此指泰之上卦坤,因九二上为上九而成艮)。然后文质彬彬,交相为用,而无胜文、胜质之弊,所以亨也。”

又说:“夫太素居始,绘事后素,有质而后有文,此所谓无本不立者也。然文明日启,又须返璞还纯,有文尤必衷诸质朴,此‘衣锦尚絅,所以恶其文之著也’。”(《周易学说》)

马氏此处,亦正用“绘事后素”来解贲卦;另其所引句出自《中庸》对《诗经》“衣锦尚絅”的解释。

“絅( jiōng)”是一种半透明的薄纱,古人穿华丽的锦衣时,经常用这个薄纱罩住,以淡化其耀目之光华。

又贲卦《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讲的同样是,文明发达之后,必须知道当止则止,这样才会不至于丧失本质,乃可以真正成“贲”。

故贲卦上九专门提出“白贲”之说,强调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由文返质——实则此即“文明以止”之正解也。

我的解读基本就是这样,下面请张老师和邹老师继续指导~

張弛弘弢:

六爻 “白賁” 正好解 “後素”。

@孙福万?[表情]

山火賁,山下有火 ,山顯得更鮮明 、漂亮 。

白賁,白色的裝飾是最高的層次。

崔圣:

““絅( jiōng)”是一种半透明的薄纱,古人穿华丽的锦衣时,经常用这个薄纱罩住,以淡化其耀目之光华。”那时一些公子哥们儿,经常穿着这些轻薄之物在女子面前炫耀,故称之为“轻薄之人”。

張弛弘弢:

本章結構——

【起】——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

【承】 —— 繪事後素。

【轉】 —— 禮後乎?

【合】 ——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起】——

子夏,即卜商,孔門文學科高材生,尤善《詩》《易》。

夫子施教,必先以《詩》《書》。因《詩》中有先王之道與“禮之義”,時人多斷章取義,不能察其微言大義。夫子借以悟道使命,闡發理想,抒言人生。

子夏,精通《詩》學,能體悟夫子思想之細微。

倩,笑靥,酒窩兒。

盼,目分為盼,黑白清晰明朗。

素,白色之質地。

絢,彩色之畫文。

【承】 —— 繪事後素

繪事,繪畫之事。

【後素】之解有兩說,各有所據,讀者自取。

一、《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工。” 後功素是也。

喻體: 口輔美目 — 笑俏盼動

[表情] [表情]

本體: 繪布五彩 — 素工以絢

[表情] [表情]

本體: 仁義 ——> 禮

二、《禮記*禮器》曰: “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

白色接受彩色,即繪畫先鋪白(絹)后施彩,就是繪畫之事後於素。

喻體: 口輔美目 — 笑俏盼動

[表情] [表情]

本體: 粉素繪質 — 繪施五彩

[表情] [表情]

本體: 仁義 ——> 禮

【轉】 —— 禮後乎?

禮後,以禮為後,將禮置于(仁、忠信)後面。

“禮後乎”一轉,簡直就是卜商版的“大哉問”,直接將繪畫藝術的審美問題上升到了倫理道德高度。

【合】 ——

起,予是它的賓語,使站起之意。這裡顯然是比喻用法,“詩,可以興。”,解釋成“興”也行,當然,翻譯為“啟”也沒問題。

整部《論語》夫子親口說能給自己以啟發的,僅本章一例,堪與“切磋琢磨”的自貢比美。

本章,弟子微言兩問,老師大義兩答。 一幅師徒口傳心授、教學相長的優美畫面立現: 子夏很光鮮,夫子很開心。

子夏,得《詩》之真義;夫子,喜“德不孤”單。

此,為【合】。

邹峻:

孔子诗教,也有体系。礼记·经解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微笑]

而诗之失愚,故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微笑]

夫子对诗的整体认识,见2·2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首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20)[微笑]完全符合夫子礼乐教导思想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他教导儿子伯鱼也讲了'不学礼,无以立'(16·13)。学诗具有很多益处,如17·9章所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微笑]

崔圣:

时人经常断章取义,是说当时人们在官场对话,均以诗经内容吟之,但有时不能全部章节,只是取其相应部分以对话,有点像“文革”时两派辩论用“语录”一样。@張弛弘弢 老师,不知道是否是这样?

張弛弘弢:

後,是動詞用法,素是它的賓語。

@崔聖

除了斷章取義,還有望文生義,自以為是吧。 三個毛病,跟當下的問題是一樣一樣的。[微笑]

刘国庆:

这段话可能是论语中生动,最美,也最有灵性的文字之一了。子夏再读诗:美女巧笑倩然,美目流连,衣衫斑斓。

面对这诗经中这段美妙的文字,子夏发现诗中突然说起了这多彩的衣服,在画上图画之前是没有图案的。 怎么会插进来这段话呢?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疑窦丛生地问自己的老师。

老师觉得问题很简单啊!肯定是先有白布,才能在上面画花的。

子夏突然想起了,那有着很多节文的礼,动静周旋,和这漂亮的衣服有没有相似之处?会不会也是先有了什么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呢?

孔子发现这个学生开始有联想能力了,问的问题深入了!就开始夸子夏:“你可以启发我了呀!我可以教你诗了!”

可是,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子夏“礼后乎?”这个有点深入的问题,原因我们只能猜测了。也许是孔子没有想好这个问题?毕竟孔子是很谨慎的人。要承认“礼后”,就得问,什么是礼之先呢?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礼?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在孔子的时代,正处于混乱之中。

就在论语中,我们发现当时人们对礼的内涵已经产生了歧义,孔子就需要澄清: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这段孔子反对把“礼”仅仅理解为表面的钟鼓和玉帛,认为礼的内涵并不仅仅限于表面的仪文中。 类似的澄清,我们还能找出不少。

为了解决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们做出了“礼”、“仪”的区分:

《左传 昭公五年》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这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但在儒家关于礼的汇编性著作《礼记 》 中,我们看到区分礼、仪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得到继承。《礼器》中同时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茍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可以称为先后说,即忠信为先、礼为后。

第二种:”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

这种看法中,忠信是礼的本,在礼之中。可以称为忠信为本说。

第三种:”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在这种看法中,礼是敬、忠、仁、义之本,可以称为“礼本说”。

同存于《礼器》的这三种看法中,第一种认为忠信是礼的前提,在礼之先。第二、第三两种看法,礼并不是后于忠信的,不论谁是谁的根本,它们都是同时的。

不幸的是,朱熹、杨时等宋明理学的大师们,继承的是先后说,认为忠信在礼之先:

”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杨时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

按照这种看法,不忠不信的人,学礼是没有用的。所以,要教礼,就要先挑人,找到忠信的人再教。这明显违背了孔子教学的原则。论语中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在孔子看来,人是可以进步的,这种进步,肯定包括人的品质。

对于忠信这种品德的养成,曾子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所谓三省吾身,是对当天的行为和生活的思考和总结。在这个总结过程中,人们修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自己的品德。如果我们把“礼”理解为一种行为规范,那么“三省吾身”也就是一种“礼”,在践行这种“礼”的过程中,“忠信”的品德得以养成。因而,我们可以说,德成于礼,而不是“忠信在先”。

荀子《劝学》,对礼养成人的品德的作用讲得很到位:值得摘录几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 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在荀子看来,在有主动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环境的前提下,要养成仁义之性,必须要遵礼而行。可以看出,荀子赞成的是“礼本说”。事实上,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忠信为本说和礼本说,仅仅存在表面上或用词上的矛盾而已。

发言完毕,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邹峻: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梦溪笔谈解此曰'南为乐名',为南,不独诵诗,本应有乐有舞(大夏,大武)[微笑]

@刘国庆 ?[强]@張弛弘弢

可以理解礼乐诗歌舞的关系了[微笑]

1·12,2·3,2·23,3·1,3·4,3·8,3·15,3·18,3·19,8·2,14·12,6·29

上述12章,可看作论语礼教的体系[微笑]

孔学思想中有关仁与礼的关系,见于12·1章,夫子告诉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礼之守则,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微笑]

在子路问成人章(14·12)中提到,即使弟子冉求多才多艺,也还要'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微笑]

張弛弘弢:

@刘国庆

有以“仁”解“忠信”之說,似可解劉兄之憂。

禮之根本,在內心真情。真實的情感,才是人類生命裡面最重要的根據和基礎。外在的禮儀都是為了使內在的情感有一個適當的表達方式而已。

一直上溯,仁,一定會是禮的最根本。 心無仁愛,一切虛無,禮,也一定是在仁、在義之後啦!

刘国庆:

@張弛弘弢 ?这是我反对的。礼有内心情感做基础,但根源不是内心的情感,而是人和人的交往。换句话说,既不能归之于个人,而必须归之于人的共同生活,相互的交往,合作,对抗等等

我说了那么一大段话,就为了说明这个想法:不能把礼建立在个人情感之上,勿宁说,个人情感正是要被陶冶和塑造的的。

礼是人和人之间有效合作模式的总结。这种模式是从人们的合作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在礼之先的,是合作经历“史”和思维过程“理”。不是情感和品质。朱熹和宋明理学找错了地方。

張弛弘弢:

禮,敬人;儀,形式。

禮儀,人際交往的規範化做法。 假使禮無敬,禮無情,徒存其儀有何用啊!

馬震宇:

绘事后素,是否隐隐表达出,随心所欲不越矩?

張弛弘弢:

@馬震宇? 是隨心所【喻】

柴俊: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有意义!礼,与其讲究奢华,宁愿以简朴为原则;办丧事,与其讲究周全,不如真心的悲戚。”

“易”字在这里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平易,相对与险。走在平易的路上,心里要比走在险路上轻松;另一种解释是平整土地,让地面变得平易。这里取后一种解释,比喻治丧事追求一切礼仪用具完备。丧事是否完备豪华,其实只是给别人看的,不如真正的哀伤能够体现礼的本质。

中国人常常讲自己是礼仪之邦,但所谓5000年的礼仪,留下来的其实大多是孔子所反对的奢华。其实不止中国,全世界有比较长传统的国家,在礼节上都有讲究奢华的地方。这个“奢华”最初是贵族阶层为了体现自身的高贵和尊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随着财富的增加,慢慢的就片面地强调其高贵,变成贵族阶层区别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工具。所以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礼节不要一味讲究区别上下,更应该讲究上下和谐。本章前面三段所反复讲的那些违背礼的地方,就是过于追求奢华,当本阶层适用的规模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自然就要突破限制。当诸侯开始用天子之礼。这种对待礼的态度看在下属的大夫乃至家臣眼里,随着大夫掌握实权和财富越来越大,自然会上行下效,以至于整个权利阶层都会越来越奢侈腐化。

所以礼的根本,就是通过礼来追求的仁,应该是通过简朴来体现的上下和谐。同样的,办理丧事,追求周全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对亲人离世所表达的哀伤,成为了一种做给旁人看的空洞的仪式。丧事只是做给活人看,不如用真诚的哀伤来表达,那才是真正对亡者的尊重。所以阮籍办丧事,宁愿憋到在人后吐血,也不在人前掉一滴眼泪。这只是不愿意做给别人看而已。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王,还不如中原诸夏国没有君王。”

这句话过于简单,历代常有完全相反的解释方式。

一种方式是说,连夷狄都有君王,不象诸夏,僭礼篡位成为常态。君臣是礼中的大节,大节都失去了,其他的细节又有什么意义?这种说法在五代初年,国家经过长期的混乱,渴望统一的局面时,以及元朝末年渴望驱除鞑虏恢复汉人的尊严时成为主流。

另一种说法是夷狄纵然有君王仍然是野蛮民族,不如中原诸夏仍然是礼仪之邦。君臣之礼只是礼中的一部分,但就算没有君王,中原各国各大家族的贵族中仍然保持着“礼”,仍然是文明社会。这种说法在五胡乱华,东晋贵族南渡时比较流行。

至于现在,不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两种情况在现在都成立:中国社会现在普遍缺乏信仰,虽然号称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却已经给丢得差不多了,反倒开始普遍羡慕起国外的文明、国外的领袖和政治制度了;但是中国虽然现在有很多问题,解决方法还是要从自身来找,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明种子已经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生活中,中国的土地以及各种典籍中。

所以阮籍办丧事,宁愿憋到在人后吐血,也不在人前掉一滴眼泪。这只是不愿意做给别人看而已。

吴小萌:

大家谈到了文明,所以我从文明谈起。

首先,我对“文明”不持方向论。我认为,一个有方向的文明,也必会导致在那个方向上的瓦解。既然文明会瓦解,那还是“先进”文明吗?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古老的苔藓和细菌,与新进进化出的哺乳动物共处,这又是为什么?推论开来,难道人类更有优势吗?或是古老的苔藓更文明?

相反,我们看到人类的努力,把毁灭地球的原子弹都自己预备好了,把赖以生存的家园毁坏,这个还算是先进吗?

我认为,自然和社会,所向往的,是自身对环境的适应与调节。适应了,就是可以生存的,就是所谓“先进”的。拿孔子模式讲,就是不能不做,不能不努力,但做的又不能太过,所谓“过犹不及”是也。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再来看蛮夷与中华,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我们对《论语》的这一段“夷狄有君”如何解释,则都是讲得通的。

孔子模式的社会,是有差等的社会,这个差等,还要避免“过犹不及”。这两项齐备了,和谐发展社会的必要条件便具备了,跟是否文明无关。至于社会的复杂体系特性,则是另一个话题,不展开。

有了“一以贯之”的有差等、又有“过犹不及”的这个前提,狄夷有君,这一段,正反都可以讲得通。

一个社会(春秋),没有了君王,打乱了差等秩序,岂不要陷入混乱。狄夷即使有君王,没有一以贯之的和谐差等体制,不也不能长治久安?

美国的政治机制,哪怕选出川普和希拉里任何一位,哪怕国家机器停摆,社会也不会因此而混乱。

不能说夷狄就没有“礼”,但夷狄的礼,却不是可以使社会长治久安的礼。既然这个礼,不是合乎科学的礼(指此段和谐社会所对应的科学),这个礼就不会使他们的社会有类似华夏的这一段情形出现。

于是谈到科学…

道高于君!君要合道,政要合道,文化要合道。顺着这个前提,我才有了《孔子模式和西方科学》。

也就是说,孔子模式社会的和谐演化阶段,是与科学相吻合的(我不是科学主义)。所以,哪怕社会再变化,一旦它回归了和谐阶段,就必须契合孔子模式,否则它的演化,也就演生不出和谐社会。当然,孔子模式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我们回头看诸子百家,各家兴衰,只有儒道两家给和谐社会的贡献最大,且儒家又可以通过后退一步无奈地回到道家,说明这两家的理论机制比较合于自然演化。

美国社会,也有“类孔子模式”存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世界上多数文明相契合,也是孔子模式科学性的广泛体现。

正如前辈大师们所言,中华大地,几经“变种”,但只要孔子模式存在,就会在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或者叫包容和同化其他文化,因为这个合乎科学(道)的文化。这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中华文化有多“特殊性地”伟大,而是这个文化有其“一般意义”上的伟大。

一个君王下台了,下一个君王还会沿袭这个文化,这个文化还会再来。其他文化的君王不在了,它们的文化也许就与世长辞了。

孔子模式合道,并不是说法家就不合道,也不能说墨家就不合道,而是它们分别合于不同社会阶段或不同社会形态的道。

自古社会变革期,儒家文化都会悄悄地走向后台,暂时不被提及,等到了国家重整旗鼓,需要长治久安时,儒家的大旗,又会被举起,陪伴人们度过一段良好的生态社会的时光。

社会的基本演化规律,超越种族性。社会的具体演化规律,具有复杂体系的初始条件敏感性。想当年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到后来的满蒙夷族的大入侵,不光是中华具体文化的同化外邦,最主要的,还是儒家尤其是孔子模式的科学性之所在。

“夷狄有君”这一段,从孔子的基本理论出发,正反都可以说得通。

1、你看人家夷狄都有君臣尊卑,说明差等有多重要,甚至夷狄都清楚不过。然而,春秋之华夏大地,却君臣混乱,君不君臣不臣,岂不是混乱的根源。

2、夷狄即使有君王尊卑,但如果其文化本底,不是一以贯之的过犹不及等一系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科学体系,它也终不能比华夏文化在维持和谐发展阶段之魅力!

汤兆宁: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一般认为,这句话的理解有争议,主要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周边少数民族区域没有文化,没有礼乐文明。就算有君王,也落后得很,和华夏文明差距很大

一种认为:周边区域有明君,讲究君臣之纲义。而华夏诸国则礼崩乐坏,还不如周边蛮族

这里的夷狄,是泛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我认同第二种说法。夫子本章承接前面几章。仍然批评鲁国乃至所游列国的僭越行为。

前面提到了,鲁国不是没有礼乐文明,相反有发达完备的礼乐文明。但礼乐的规制被随意践踏,礼的内核,礼的本质已经为文明的人所忽略。

正所谓:礼失求诸野。相对来说,刚刚接触华夏文明的周边民族还保持了淳朴之民风,知君臣,明上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宁可往游海外。也说明孔子对诸夏文明的失望

先是对鲁国当政者失望,而后周游列国,对列国失望。

这种失望本身源自孔子对周礼的推崇与热爱。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惜周礼被肆意践踏。

这里,孔子再次表达了强烈的内心的情感,再次展现了至情至性的圣人品格。

在孔子心中,君臣之纲义极为重要。目无尊长,是孔子无法忍受的行为。

一边是文化发达,但目无尊长君王,而礼崩乐坏的国度;一边是文化欠发达,但讲究君臣上下,礼乐文明潜力巨大的国度。孔子会赞同哪个呢?

依据论语精义,我认同孔子会选择后者。

明代的王阳明后来曾居贵州,对此有深刻体会。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論語註疏】(何晏、刑昺)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马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衞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逸也。”子曰:“绘事后素。”郑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曰:“礼后乎?”孔曰:“孔子言绘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包曰:“予,我也。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

【疏】“子夏”至“《诗》已矣”。[表情]正义曰:此章言成人须礼也。“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者,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衞风.硕人》之篇,闵庄姜美而不见答之诗也。言庄姜既有巧笑、美目、倩盼之容,又能以礼成文绚然。素,喻礼也。子夏读《诗》,至此三句,不达其旨,故问夫子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者,孔子举喻以答子夏也。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也。“曰:礼后乎”者,此子夏语。子夏闻孔子言绘事后素,即解其旨,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者,起,发也;予,我也;商,子夏名。孔子言,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始可与共言《诗》也。[表情]注“马曰”至“逸也”。[表情]正义曰:云:“此上二句在《衞风.硕人》之二章”者,案今《毛诗.硕人》四章,章七句,其二章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也。云“其下一句逸”者,今《毛诗》无此一句,故曰逸,言亡逸也。[表情]注“郑曰”至“成之”。[表情]正义曰:案《考工记》云“画绘之事,杂五色”,下云:“画缋之事,后素功”,是知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章也。

【論語集註】(朱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倩,七练反。盼,普苋反。绚,呼县反。此逸诗也。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绘事后素。”绘,胡对反。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已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

【論語新解】(錢穆)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巧笑倩兮:倩,口旁兩頰。人笑則兩頰張動。此處用作笑貌美好之形容辭。兮,語辭,如今言啊。

美目盼兮:盼,目之黑白分明者。此處形容目睛轉動時之美好貌。

素以為絢兮:素,白色。絢,文采義。此喻美女有巧笑之倩,美目之盼,復加以素粉之飾,將益增面容之絢麗。巧笑、美目兩句見於《詩.衞風》之《碩人篇》,惟三句相連,不見今三百篇中,或是逸詩。子夏不明此三句詩意而問於孔子。

繪事後素:古人繪畫,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線條加以鈎勒。或說:繪事以粉素為先,後施五采,今不從。

禮後乎: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質,必有禮以成之。所謂忠信之人可以學禮,禮乃後起而加之以文飾,然必加於忠信之美質,猶以素色間於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鮮明。

起予者商也:起,啟發義。予,我也。孔子自指。子夏因論《詩》而及禮,孔子喜而讚之,謂其能起發我之心意。必如此,乃可與言《詩》。

此章亦是禮必有本之意。又見孔門論詩,必推明之於人事。文學本原在人生,故政治文學者,必本於人生而求之,乃能發明文學之真蘊。此皆孔門論學要義。此章當與《學而篇》子貢言“如切如磋”章相參。

【白話試譯】子夏問道:“古詩說:‘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來增添她的美麗啊。’這三句詩指的是什麼呢?”先生說:“你看繪畫,不也是臨後始加素色嗎?”子夏說:“不是說禮是後起之事嗎?”先生說:“開發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樣,纔可和他言《詩》了。”

(本文来源【論語滙】,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微信服务号: xhxwhx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8月26日《论语·八佾第三·8》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先有忠信而后礼——《论语》悟读【47】
《论语·八佾篇第三》3.8: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连载(48)《八佾篇》第8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经典品读】绘事后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