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空专精”——海上列强代表性的防空舰(1936-194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机对水面舰艇的威胁呈逐渐加大趋势。尤其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伴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机型层出不穷,列强各国海军开始逐步考虑强化水面舰艇的防空战斗能力。这方面的先行者是英国,其一方面于1935年开始对老式的“C”级轻巡洋舰实施防空火力强化工程,另一方面又于1936年开始计划建造世界上第一级专用的防空巡洋舰。受此影响,美国、日本等海上列强也纷纷加入进来,各自开启了建造防空舰之旅。下面就按英国、美国、日本的顺序依次介绍海上列强有代表性(二战爆发前至二战中期开工)的防空舰。

英国

“狄多”级

“狄多”级是英国海军为应对日渐严重的空中威胁而设计的轻巡洋舰,共建11艘,其中1936年计划建造五艘、1937年计划建造二艘、1938年计划建造三艘、1939年计划建造一艘(原计划建造6艘,但后5艘对最初的设计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最终形成了新的一级,即“司战女神”级)。

“天狼星”号防空巡洋舰

作为防空火力相对较强的巡洋舰,本级舰中的多数成员都有在“地中海战区”服役的经历,那里是受轴心国空中威胁最为严重的战区之一。

本级舰共分为三批次,武备方面的具体差别如下:第一批装备有133毫米高平两用炮8门(四座双联装炮塔沿船体中心线以前二后二的方式呈背负式配置)、102毫米单装高射炮一门、2磅砰砰炮8门、533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第二批装备133毫米高平两用炮10门(五座双联装炮塔沿船体中心线以前三后二的方式呈背负式配置)、2磅砰砰炮8门、533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第三批与第二批相比,由于主炮产量等原因,更换主炮为114毫米高平两用炮8门。战争后期,部分本级舰进一步加强了中近距离防空武器的配备。

“狄多”级采适航性相对较好的艏楼船型,主炮采用高平两用炮。本级舰标准排水量根据批次的不同在5700-5900吨之间,主机为蒸汽轮机,航速32节。

本级舰中的四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沉。

“司战女神”级

“司战女神”级是条约时代建造的“狄多”级巡洋舰的改进型,与美国的“亚特兰大”级一样,同属防空巡洋舰序列。共有5艘本级舰于1939被列入建造计划并于1943年至1944年先后完工。相较于“狄多”级,本级舰取消了一座主炮塔并强化了近距防空火力,同时改用直立式烟囱。

“司战女神”号防空巡洋舰

本级舰采艏楼船型,标准排水量5950吨,主机为蒸汽轮机,航速32节。武备为:133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4座、2磅砰砰炮12门、533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

本级舰中的一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沉。

“战斗”级

1937年,纳粹德国空军开始装备“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其机腹下可挂1枚500公斤航空炸弹。 飞机能以80度的角度向下急速俯冲。二战爆发后,该机充分了发挥了自身性能,成为了“闪电战”中的“急先锋”。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庞大的舰 队在防空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对于水面舰艇这种速度相对较慢的目标来说,“斯图卡”绝对是致命威胁。

1941年,英国政府为此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作为“战时应急驱 逐舰”计划的一部分,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要发展一种可以担负舰队防空作战任务防空型驱逐舰,这种新型舰艇就是后来的“战斗”级防空驱逐舰。

“战斗”号防空驱逐舰

“战斗”级驱逐舰共建造三批,26艘:其中第一批1942年型(又称早期型),总数是16艘;第二批1943年型(又称后期型),总数是8艘;第三批1944年型(为“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建造),总数是2艘。全部舰船于1944年至1951年先后完工,各批次主要的不同集中在武器装备上。

“战斗”级驱逐舰是典型的大型化驱逐舰,标准排水量根据批次的不同在2300-2400吨之间,主机为蒸汽轮机,航速35节。

各批次在武备方面的主要差别包括:与前个批次不同,第三批装备了新式主炮塔;第一批与第二批装备的单装高射炮的口径不同,第三批则没有装备单装高射炮;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装备的40毫米机关炮数量不同。

没有本级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

美国

“亚特兰大”级

“亚特兰大”级是活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有代表性的轻巡洋舰,共建三批,其中1938年计划建造四艘、1941年计划建造四艘、1943年计划建造三艘,全部舰只在1941年至1946间相继建成服役。由于三批舰艇的武备略有不同,因此也有资料将第一批次称为“亚特兰大”级、第二批次称为“奥克兰”级、第三批次则称为“朱诺”级。

“亚特兰大”号防空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起初是被用作“奥马哈”级的替代舰而被设计建造,自身定位为驱逐舰部队的旗舰。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带领属下驱逐舰发起鱼雷强袭,因此,美国海军放弃了在巡洋舰上废除鱼雷发射管的做法(美国海军只在波特兰级及以前的巡洋舰上安装过鱼雷发射管),为本级舰安装了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当然,防空能力较为突出是本级舰最大的特色。

本级舰三批次的具体差别如下:第一批次装备有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6门(其中六座双联装炮塔沿船体中心线以前三后三的方式呈背负式配置,其余两座双联炮塔被设置于两舷后部)、28毫米机关炮12门、533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第二批装备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2门(两舷后部的双联装炮塔被撤去)、40毫米机关炮16门、533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第三批与第二批相比,40毫米机关炮装备数量翻倍,同时撤去了鱼雷发射管,但是雷达等电子设备较前二批更为充实。

“亚特兰大”级采与多数驱逐舰相类似的平甲板型船型,主炮也采用美国驱逐舰的标准主炮——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标准排水量根据批次的不同在6000-6500吨之间,主机为蒸汽轮机,航速32节。

本级舰中的两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沉。

日本

“秋月”级

日本于二战爆发前同样开始注意到航空机对船舰的威胁,在有限的预算下,日本海军在1937年便想效仿英国海军对其手上的“5500”吨型轻巡洋舰进行防空火力强化,但该计划很快地就被否决。否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日本的轻巡洋舰的“主业”应该是鱼雷战而不是防空战,就是围绕舰队决战去应用,因此抽出较多巡洋舰去担任舰队护航的想法并不是主流意见。

为了满足舰队防空需求,日本海军转而开始着手研究具备较强防空火力的“防空直卫舰”。1938年的设计案初稿呈现的是装备有8门100毫米主炮、2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但不装备任何鱼雷发射管的新式驱逐舰。然而,日本海军高层无法接受驱逐舰不装鱼雷武器的极端想法,要求安装与“阳炎”级同等的鱼雷兵装。但如果要满足这种需求必然会大幅度增加舰船的排水量和建造成本,最后双方妥协,1938年递交的修订案中加装一具四连装鱼雷发射管,标准排水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秋月”级也被称之为“乙型驱逐舰”,共建12艘,全部舰只在1942年至1945年完工。具体又可分为“标准型”和“简化型”二类,“简化型”是从战时易于生产制造角度的出发建造的驱逐舰。

“冬月”号防空驱逐舰

“秋月”级与“战斗”级一样,都是典型的大型化驱逐舰。标准排水量2701吨,主机为蒸汽轮机,航速33节。

武备方面:配备有新式100毫米长身管高射炮8门(四座双联装炮塔沿船体中心线以前二后二的方式呈背负式配置)、25毫米机关炮4门、610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座。随着战事的推移,近程防空兵器的数量呈持续增加态势。

本级舰中的六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迟来的援军——甲午战败后重建的晚清海军舰队(1894-1911)
战争雷霆-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DD 692)
条约限制下美国建造的通用型轻巡洋舰——亚特兰大级
最后的武士,详解二战日本海军秋月级驱逐舰
二战苏联红海军资料搜寻
因战而生,为战而亡的“对空直卫”、IJN的'小巡洋舰'「秋月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