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渡舟:火证一得

火证一得

一、概述

古人云:“人体五行各一,惟火有二:君火属于心脏,相火寄于肝肾。潜藏则温养百骸,固人寿命,发动则煎熬阴液,伤贼元气,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内经·病机》而属火者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用也。”

观乎火之为性,静则潜藏不露,动则火起病生。牙痛龈宣,腮颊颐肿,为胃火动;目黄口苦,坐卧不宁,为胆火动;舌黄喉痛,便秘不通,为大肠火动;癃闭淋沥,赤白浊带,为小肠火动;小腹作痛,小便不利,为膀胱火动;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为三焦火动。

二、脉诊

火属阳,火病则多见阳脉。《辨脉法》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故火证之脉则应于阳。然火有虚实之分:脉无力多为虚火,脉有力多为实火。火客于五脏,见于寸口脉:左则心肝肾,右则肺脾命,火脉定位,则知何脏之火,做到心中有数。

凡火脉不夹实邪,则其脉轻取虽滑数而盛,中按则阔不坚,重按则反豁然空。如果中宫有物阻碍,脉来洪盛之中,重按益坚或指下累累如循贯珠薏苡子状者,皆为火中挟有形之物使然。

以上捃拾历代名医之言,以详火证之理与辨脉之法,熟思深思,久之自得其要。

三、证治

(一)火郁:

病理:火郁于胸膈,郁结也,言火气结而不散。此证可见心烦胸窒,或者“心中结痛”。火郁之心烦,非同一般,仲景称为“懊”,烦郁特甚,使人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口不能述其状,手不能指其苦,无可奈何的一种特殊烦证。

治法:解郁清火。

方药: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香豉。

用法:本方应先煎栀子。

方义:栀子气味苦寒,因其体轻,屈曲下行,擅清火解郁而治懊心烦;香豉味苦气轻,能宣热透表以解邪热之郁。两药相须相使,清中有宣,宣中有降,立使郁解烦清,气机通畅,对懊心烦,身热不去等迎刃而解。

观本方先煎栀子后内豆豉有其深义。先煎栀子取味苦而清上,后内豆豉取其气轻而扬,载栀子于心胸,以发挥轻灵透剔,解郁开结之用。只此一招,便见伤寒心法。方后注:“得吐者止后服”,乃是药后火郁松动,正气趁势祛邪外出的反映。

加减法:火郁如兼见“少气”证,为火邪伤气,膻中不足,则加甘草补之;兼见“呕吐”证,为火邪动饮,胃气上逆,则加生姜散饮止呕;如果并见腹中胀满,二便犹调的,此为火邪下延于胃,胃气不和,中气壅滞之证,此时不用大黄之泻,也不用豆豉之宣,只以栀子清热除烦,另加姜制厚朴与枳实和胃理气,消满行痞则愈。如果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劳作过早,动阳生热,而使在经未了之邪热发作,证见发热,心烦,饮食欠佳,古人名曰“劳复”,治以栀子豉汤另加枳实三枚;如果因于饮食不节,而腹满胀痛,脉滑苔黄,大便不畅,可加大黄导滞通便以去食滞;如果外感发热不退,邪气在表,误用下法大便不利,而身热不去,心微烦的,可用栀子、干姜清上温中,寒热并用而各司其治。

栀子豉汤加减化裁,临床治疗为广,凡是气、火郁证,如胸满、嗳气、咽喉至胃窒塞不通,又见心烦之主证者,可用栀子、枳实、厚朴、浙贝母则有立竿见影之效;儿科感冒发热,烦啼不安,或咳嗽,舌红脉数,可用桑菊饮合栀子豉汤,则效果非凡;湿温病周身酸痛,发热,胸满心烦,舌苔白厚而腻,治用三仁汤合栀子豉汤为妙;少阳病胸满心烦,口苦不欲饮食,于小柴胡汤中合栀子豉汤,则有事半功倍之美。由此观之,凡是各种郁证而见心烦者皆,可加入栀子豉汤进行治疗,一隅三反不多举。

(二)燎面证治

病理:“燎面”又称“面热”。《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张氏医通》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而生大热,有时火上行,而独燎其面。”余细察此证,古人认为阳明胃火上炎,以胃经行于面也。然细析此证而又与肺火相合,或时疫毒热客于上焦,固非胃火之一端。

症状:燎面证多发于胖人,满面通红,灼热如同火烤,有时可兼见面痒,每以饭后发作为明显。大便干燥,脉来滑数,舌红苔黄。

治法:以清泻肺胃之热为主。

可用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加黄芩、枇杷叶、水牛角以泻阳明之火,兼清肺、心之热。服至三、四剂即可痊愈。如果无效,而脉兼有浮象的,可于本方加入葛根、升麻则愈。如果时疫所发生的头面肿大,面红灼热而肿,可与普济消毒饮合方服之。

(三)火邪脱发

病理:发为血余而主于心。血润则发荣,血燥则发焦,焦则发脆,脆则脱落。

症状:头皮发痒,渗出脂液,揩之有味,每晨起则枕巾落发成绺,日久可致斑秃,脉数舌红,往往伴有便秘、心烦等症。

治法:清火凉血。三黄泻心汤为首选之方:黄连、黄芩、大黄。

三黄泻心汤苦寒为阴,泻心火以下行,火不上燔,则阴血自宁;血宁则能养毛发,而头皮不痒,脂液不出而发亦不脱。

医案:余治饭店某患者,男,42岁。患脂液性脱发,每晨起枕席上落发片片,顶光秃,人苍老。经人介绍,前来诊治。余问曰:“头皮痒否?”答:甚痒。问:“头皮用指揩搔味否?”答:有臭味。切其脉为数,视其舌绛,乃命学生书三黄泻心汤予服。

学生执笔不解用方之义,乃曰:三黄泻心汤能治脱发耶?余曰:发名血余,而主乎心,其人头皮痒甚,是为心火上炎;渗出脂液味秽,亦是火征,脉数舌绛,非心火独旺而何?心主血脉,火伤其阴,是以毛脆发落。今用三黄泻心汤,大能清心凉血,血凉则发不焦,不焦则发不脱,何疑之有耶?

患者服药三剂,大便作泻,小便黄甚,然其头皮之痒立止,而“发”从此不脱。

(四)火邪吐衄:

病理:火证吐衄之理,多为阳盛化火,火迫血阴而不藏于脉中。《金匮要略》所谓“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心气不足”,指心之阴气不足,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妄行而作吐衄。

症状:舌红面赤,心烦口渴,尿黄口干,脉数或大。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坚阴。

方用:三黄泻心汤最为合拍。

医案:某牙科医生突患鼻衄,势极汹涌,自用油纱条封堵不住,反从口腔溢出。脉来数大,舌苔薄黄。辨为阴气不足,火热有余,热迫血行,不安于经。为疏三黄泻心汤,仅服两剂,衄止病愈。

又治张家口某妇,32岁,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妇科专家屡治不效。每届汛期,则心烦不安,继之则大口吐血,必马上住院抢救方保无虞。余切其脉数,视其舌红绛,问其大便干,小便色黄,此乃心胃火盛,迫血妄行之故。乃用三黄泻心汤。大便微利,心烦转安,吐血不发,经期平安,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痊愈。

(五)“火中”证治:

病理:人之七情过极,五志之火内发;或口嗜肥甘,纵情酒色,阴气先伤,阳气独盛。阴伤不能敌阳,则阳气化火,上冲头目,使人晕厥,昏倒在地,肢体不用,《内经》所谓“煎厥”、“薄厥”,似指此症而言。

症状:其人面色潮红,头目眩晕,神烦体躁,难以入寐,血压升高,筋骨不用,头重脚轻,卒倒无知,口角流涎,舌不能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来洪大,舌质红绛,苔黄而干。

“火中”症,因有筋骨不用、半身偏废、手足麻痹等证。临床医生往往误认为是气虚血瘀之“补阳还五汤”证,或“归芪五物汤”证。在临床不进行脉证分析,执方而愈病,滥用温补,无异火上添油,反使人病热缠绵,终至不起,曷胜浩叹!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扭转认识,俾峰回路转才有柳暗花明之美。

治疗:此症若为大便秘结不通,先用三黄泻心汤;若大便不燥而小便赤涩不利,则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如果舌謇不清,甚或不语的,急灌“安宫牛黄丸”开窍清热而为诸药之先;如果火盛生风,四肢抽搐,或面部斜,或肩背钓痛,可于黄连解毒汤内加入羚羊角粉、钩藤、鸡血藤;如果火盛动痰,痰涎涌盛,恶心欲吐,头目眩晕,夜不成寐,惊悸不安,于黄连解毒汤内加入鲜竹沥水、生姜汁少许,竹茹、天竺黄、半夏;如果火盛阴伤,头晕耳鸣,口干少津,夜发低烧,或曾盗汗,多梦少寐等症,将黄连解毒汤制小其服,另加生地黄、知母、龟甲、麦冬等滋阴降火药品多效。

凡服以上诸方药,必须禁忌酒肉,以及辛辣食品与蜂王精、西洋参诸多补药,而且必须再三叮嘱病家,以防助阳生热,功败垂成。

医案:赵某,男,62岁。

患半身不遂,前来诊治。症状:右半身偏废,不能活动。血压:180/120mmHg。头目眩晕,心烦少寐,脉来洪大,苔黄而干,问其大便已五日未下。此证即《内经》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之病。舌黄脉大为阳热盛,心烦少寐为阴气虚。阴不制阳,则阳气上亢,故血压高而头目眩晕;阳亢阴虚则生内热,是以苔黄而大便不通。火淫所盛,血液不濡,焦骨伤筋,肢体痿废,所以右半身不用。此证酷似“中风”,临床往往误用祛风发散之药,抑或遵循“补阳还五汤”主治,以及最新治法如“蛇毒”与诸多化血栓之药,服后多为“隔靴搔痒”,无济于事。治当泻火清热,促使血液流畅,导其气血下行。

方用栀子金花汤: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方中芩、连、柏清热降火,泻心肝则血自宁;大黄、栀子力泻三焦实热,又有通利血脉,推陈致新之功。每观仲景活血化瘀皆用大黄为主,今人活血化瘀反摈弃大黄不用,则不知其可也。

此方服至第二剂,则大便畅通,周身顿觉清凉,入夜得睡,头晕大减,血压下降至150/100mmHg。此时右半身似有活动之感。转方减去大黄,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出入,治约一月,右半身已能活动,血压平稳而病愈。

近代医学所谓之胆固醇高、高血脂、脑血栓、脑出血症,均能使人神志昏冒,半身不遂,细察其中不乏“火中”之例。如能掌握上述“火中”脉证之特点,对辨证本无困难可言,问题在于转变思想,不要以方套病,从“补阳还五汤”的圈子里跳出来,则海阔天空,提高水平无往而不利。

(六)火动生风

阳气可化火,亦可动风。风为阳气之演化,故其特性则有掉眩,抽搐,游走以及风阳上冒与旁走四肢之病变。

1.风阳上冒

症状:头目眩晕,或突然昏扑于地,牙关紧闭,舌謇难言,脉来弦数,舌质鲜红。

治法: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不可治风,惟宜清热。热清则阳潜,阳潜则风息。然风从火出,其血必伤,故清热用苦寒,息风则用甘凉,治风先治血,此为大法。

药用:黄连、黄芩、栀子、生地黄、白芍、牡丹皮、玉竹、当归、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等药。

医案:孟某,女,68岁。患头晕手麻与肩背钓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脉来洪大,舌绛少苔。脉大舌绛,阳气盛也;头晕手麻,背部钓痛,风阳入络每多上行也。阳化热而阴伤,则大便干而小便黄。

治宜:清热凉血,平息风阳。

药用:黄连、黄芩、白芍、阿胶(烊化)、生地黄、石决明(先煎)、玄参。

患者服药后,头晕、手麻见轻,转方又加羚羊角粉冲服,从此背部钓痛不发。

2.风阳旁走四肢

症状:四肢麻木,或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或手足弛缓无力,或下肢痿废不能步履,或伴见肌肉萎缩。脉来弦细,舌红,苔薄黄。

治法:风阳入络,惟宜补血清热,不可妄用香燥走窜之药。滋血则息风,清热则安血,然风从阳出,其阴必虚,所以补血养阴,平肝潜阳为治风阳入络之大法。

药用:当归、生地黄、白芍、玉竹、牡丹皮、甘草、红花、钩藤、桑寄生、石斛、羚羊角等药。

案一:孟某,女,68岁。患头晕手麻与肩背钓痛之证,大便干,小便黄赤,脉来洪大,舌绛少苔。脉大舌绛,阳气盛也;头晕、手麻、钓痛,风阳入络而上扰也。阳化热而阴伤,则大便干而小便黄赤也。

治宜:清热凉血,平息风阳。

药用:黄连、黄芩、白芍、阿胶、石决明(先煎)、羚羊角粉(分冲)。

患者服药约数十剂,头晕、手麻见轻,背痛不发而愈。

案二:顾某,男,56岁。左手麻木,腿脚无力,具有中风先兆。屡服疏风活络中成药,并不见效,反有日趋严重之势,切其脉弦细小数,视其舌红少苔。

辨证:脉来弦细,阴血虚也。手麻脚弱,肝肾之阴不足也。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乃用:当归、生地黄、白芍、桑寄生、川石斛、何首乌、鸡血藤。

此方连服15剂,诸症大减,又将汤方改成丸剂,制大其服,未及半年而愈。

(七)火动生痰

火能灼炼津液,化为痰浊,上则可迷心窍,外则可阻滞经络,痰随火动,为害多端,不可穷尽。

1.痰迷心窍

此证多发于“火中”阳亢之际,精神昏冒,人事不知,舌謇难言,或终日嗜睡,或口角流涎,脉来滑数,或见沉滑,舌苔厚腻。治当芳香开窍,清心涤痰。

可先服安宫牛黄丸一丸,用鲜竹沥水与鲜莱菔汁混合成半杯,送服丸药。汤剂可用凉膈散加犀角(今用水牛角代)、菖蒲、郁金、莲子青心、竹沥、胆南星、半夏等。

2.痰阻经络

症状:痰涎较多,咳吐不尽,臂痛难于抬举,多见一侧。脉来滑,苔厚腻。

治用:茯苓、半夏、枳壳、风化硝(后下)、鲜竹沥水,生姜汁兑汤药中服。

间服黄连解毒汤清泻三焦火热,以杜生痰之源。

医案:冯某,男,58岁。患左臂疼痛,不能抬肩举手,头晕欲吐,言语不清,大便较干。脉来滑按之有力,舌苔黄腻。辨为:痰火内阻,经络不利,痰迫胃气上逆。

治用:半夏、枳壳、茯苓、风化硝、黄连、黄芩、竹沥水、生姜汁。

此方服用三剂,痰涎大减,大便畅通,言语清晰,左臂痛止,能高过头上。

(八)火气痞

病理:此症为心火炎于上,不能下降于肾,火热邪气痞塞心下的一种病理变化。

症状;此症始见于《伤寒论》,只提出一脉一证。一脉,就是“关上浮”,关脉是候中焦病的,而浮脉则泛指阳热等脉。关上见浮脉为阳,反映了中焦火热邪气为病。一证,指的“心下痞,按之濡”,即自觉痞满而按之不硬,说明并非实邪结聚。

治法:清热消痞。

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大黄,黄连。

用法:上药用“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方义:大黄苦寒,本为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之药;黄连苦寒,清心胃热邪而厚肠胃。王晋三曰:“病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能下交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泻气分之热,且大黄攻坚破结之能,其泻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渣,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吴谦曰:“痞硬虚邪,而川大黄、黄连,能不起后人之疑耳?然仲景使人疑处,正是使人解处,盖因后人未能细玩,不得其法,竟煎而与之,大悖其行矣。观其以滚沸如麻之汤,渍大黄、黄连,须臾绞去滓,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气味俱薄,不大泻下,虽曰攻痞,而用攻之妙,不可思议也。”

三黄泻心汤乃《汤液经》“火齐门”的一张名方。相传《汤液经》是殷商时代的伊尹所著,所以后世医家又称泻心汤为“伊尹三黄泻心汤”。《史记》载西汉太仓公淳于意,用此方治愈了“涌疝”之病,当时名“火齐汤”。据我推想,《汤液经》设有各种治疗门类,如“火齐”、“水齐”(齐同剂)等,“三黄泻心汤”很可能是“火齐”门的代表方,太仓公从其治疗门类而直呼其名为“火齐汤”,这也未尝不可。

三黄泻心汤传到了东汉末年,又为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所收,用其治疗心下痞证,惟三黄中减去了黄芩,仲景名曰:“大黄黄连泻心汤”,并在煎服法上避开了煎煮的常例,改用“麻沸汤”,就是用翻滚的开水,渍泡大黄、黄连两药服用,可见古人崇尚创新而不墨守成规。

三黄泻心汤的剂型或煎或渍,一直保持到唐代,在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中,记录了巴郡太守的“三黄圆”,开始由汤剂变为丸剂,也可说是三黄汤又一次的变革。到了宋朝,大型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到了“三黄圆”治疗三焦火热的各种脉证,为此,三黄泻心汤就成为治疗火热病的独特之方。

我认为张仲景用四逆汤回阳祛寒,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又用三黄泻心汤泻火存阴,也是三味药组成。一热一寒,阴阳之道也。仲景示人以补阳、保阴之法,两方皆用三味药,使人易记难忘,观其用心不亦远乎?

(九)火狂

病理:火盛阳亢,心胃积热,三焦不利,六腑不通,阴不制阳,阳气亢奋,精神狂妄,肢体躁动。

症状:脉来洪实有力,舌黄苔厚,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昼夜不眠,烦躁不安,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不识亲疏,打人毁物,凶狠异常。

医案:杨某,男,38岁。因与家人争吵,气恼之余,精神异常烦躁,坐立不安。怒目向人,握拳欲击,六、七日目不交睫,反欲外出奔跑为快。切其脉洪大有力,口味臭秽喷人,问其家人,大便自发病以来一直未解。此证为五志之火内发,心胃火盛,阳亢无制,发而为狂。

治用:大黄10g,黄连10g,黄芩10g。

患者连服两剂而大便未下。病重药轻,故将大黄加至15g,服后大便泻下较多,患者顿觉神疲思睡,寐而打鼾,声闻户外。两日后始醒,狂证如失。

按:此证如见腹满疼痛的可用大承气汤;脉弦口苦,泛恶的可用大柴胡汤;小腹急痛,脉来沉滑有力的可用桃核承气汤。平脉辨证,选方用药则庶几近之。

(十)火痛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吴昆注曰:“热甚则痛,热微则痒,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近则痛,远则痒,灼于心则烂而疮也,心为火故属焉。”然火燔致痛可归为二:一、火淫经络;二、火淫脏腑。

1.火淫经络

(1)头痛:

一般常见者,多为少阳胆经之火所致。头之两侧疼痛(偏头痛),尤以夜晚为甚,口苦心烦,舌质红绛,脉来弦数。治用龙胆泻肝汤加夏枯草,清泻胆经火热则愈。疼痛严重,头之两侧向里抽痛的,可加羚羊角、钩藤。

如果阳明胃经之火邪头痛,多见于前额,口渴思饮,或面色缘缘正赤,脉来洪大,舌苔薄黄。治用白虎汤加葛根、升麻,以清阳明经府之热。

(2)目赤:

少阳之脉,起于目眦。少阳经受邪,气壅而热可见目赤。治当清解少阳在经之邪热,可用小柴胡汤。

(3)牙痛:

邪热客于阳明经脉,则见牙齿疼痛,牙龈肿痛,口渴心烦,脉大,舌苔薄黄,治用白虎汤加生地黄、牡丹皮、黄芩、黄连。

(4)咽痛:

多为肺胃之火循经上炎,脉数而苔薄黄的,治用黄连解毒汤;脉细数则阴分已伤,可用玄参、青果、生地黄、麦冬、板蓝根治疗。

2.火淫脏腑

(1)呕吐:

病理:胃肠结热,大便不通,火邪上逆作吐。

症状:食已即吐,吐势急迫难忍,大便秘结,小溲黄赤,心烦脉数,舌绛苔黄。

治疗:大黄,炙甘草。

(2)下利:

病理:表里火热邪气,而使里气不和,下灼肠阴,阴气不坚,为火所迫,发生下利。

症状:肌肤发热,微有恶寒,不见汗出,头身酸楚,下利脓血,或者红白黏液,腹痛下坠,脉来滑数,或者浮数。舌红苔薄。

治法:两解表里火邪。

方药: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

如果胆热下迫于肠,发生腹痛下利,带有黏液,下重难通,脉来弦数,舌苔黄。治法:清热坚阴。方药:黄芩、芍药、炙草、大枣。

如果厥阴肝脏火热挟湿下利,应见两个证候特点:一是热利下重难通;二是下利欲饮水。治法:清热燥湿,凉血疏肝。方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总之,火证多端,症状和治法一言难尽。今不揣浅陋,聊举数例以为临床参考,如能举一反三则幸甚。错误之处,敬请指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诊刘渡舟,亲眼见其以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治疗疑难重证,屡起沉疴
伤寒论临证指要(16)
黄连阿胶汤治集
黄连解毒汤  ▲▲▲
黄连解毒汤—Earls360
方剂笔记 第29方 黄连解毒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