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学生报喜不报忧,父母更应该关注留学生心理需求

中国人有个习惯——“游子在外,报喜不报忧”,并将此视为传统美德。孩子在国内成长的时候,父母身体力行,孩子长大留学时效仿,将这个习惯延续到国外。当留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选择自己暗暗消化和处理,尽量不往家里人抱怨和诉苦。

异国他乡,偷偷抹泪

——熬一下就可以好起来吗?


小美自小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家境不算特别富裕,但是她大学毕业之后,她的爸爸妈妈还是咬咬牙将优秀的女儿送出国门,留学深造,以博得更光明的前途。

深知父母对自己供书教学已经很吃力,小美因此一边留学一边打零工,尽量自己解决生活费。她觉得留学期间的这些辛酸和爸妈的半辈辛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自己的这些“小事”不能告诉爸妈,免得他们担心。她觉得或许是留学的新生活开头有些不习惯而已,过渡期里她忍一忍,就会好起来。

但是毕竟身在陌生国度,一个年轻女孩子要独自适应国外的校园生活,要面临难以消融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要了解当地法律、金融制度,还要兼顾学业、实习和交友……即使在父母朋友面前表现出一贯的乐观、向上,和家里人沟通总是“不报忧”,但每当小美一个人可以静下来缓一下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崩溃大哭。

展开剩余87%

除了偷偷大哭,除了日以继夜的学习、工作的熬下去,真的会因为“习惯了”就好起来吗?

留学适应期首先要学求助

留学生小美对家里人 “报喜不报忧”,表面上缓解了“留学尽可能不给年迈父母增添烦恼”和“独自面对留学生活的各种挑战需要理解和有效帮助(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心理矛盾,但其实她在逃避,她在忽视自己的真实情况——我需要更多的支持但是我可能一时难以回报

留学生活起步,更不要随意忽视自己的难受,这样反而难以有心思找到正确的适应方法和有效帮助,最终可能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和现实问题互相纠缠。像小美这样,以为不和家里人述说心中苦闷是为了体谅父母,觉得自己的情绪困扰可以像处理小感冒那样“不治而愈”的现象其实是在侥幸

孤身在外,留学生已经身心疲惫,确实需要外界有力的支持和理解,但是如果还将自己封闭起来又怎样 “被看见”呢?放心说出来吧,真正关心你的人不只是喜欢听到你的好消息,还希望和你分担忧愁,释放你的苦闷其实同时也在表达你的信任——能够同甘,亦能共苦才是家人啊。

除了家人,挚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都是你可以安心说说心里话,安放负面情绪的好选择。留学生出现适应困难、情绪问题等心理困扰,应当引起家长、学校、社区的重视。

一般家庭为了孩子留学,会倾囊而出,甚至东借西借……孩子的内心承受不了整个家庭的资源都用在自已身上,深知无法回报,于是会出现两种情况:(1)抹杀自己的需要,不顾身体劳累,拼命读书以作回报,落得抑郁的心理问题。(2)因为内心无法承受亏欠的感觉,于是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内心否认父母的贡献,认为父母其实是自私地逼着孩子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于是孩子变得很冷漠,没有亲情,就像不懂感恩的白眼狼那样。

很多很有发展潜力的留学生如果能够及早正视心理问题,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共同面对,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专业帮助的话,他们很可能就不至于因为严重心理问题而耽误学业、影响前途,甚至放弃性命。如果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可以向学校的writing center求助,同时也可以向baydue论文网(www.baydue.com)求助,专业提供留学生学术辅导服务,包括但不限于essay/assignment修改润色,网课代修代上等服务。

出国前后孩子像变了个人

——好的不学反而学坏了?

大鹏,15岁男孩,大鹏家境相对富裕,目前在加拿大留学,他聪明、外向,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在国内生活和学习时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热衷在国内外的网络上获取信息、交友、游戏。

因为留学,他完美避开了国内中考、高考,但似乎也远离了国内那群知根知底又同声同气的同龄小伙伴。在物质上和教育资源上,大鹏父母认为不能亏待孩子,孩子有好的表现就该给他奖励,也指望孩子学有所成,继承家业。

大鹏是个“报喜”的孩子,他知道只要他表现好,父母才会高兴而“出手豪迈”,以满足他追求最新最时尚的电子产品的高消费需求,还有经常和新朋友新同学的胡吃海喝。大鹏为了博得父母欢心,有试过在电话里谎报自己的学业进展,或者说搞些创业小投资向父母索要更多经济支持,最后被父母识破后态度大变,大鹏埋怨父母照顾不周,把他“扔”到国外。

大鹏父母试过严加管教、经济封锁,也试过心软讨好、让步妥协,但是效果不佳或者好了一会又急转直下,他们开始思考是不是不应该送孩子出去留学?

留学后大变性情可能是成长困惑所致

留学生大鹏因为缺乏情感支持和正确引导,在迷茫的青春期中寻找自我肯定和认同感,所以通过物质享受吸引了一帮“朋友”,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的魅力和能力。他通过“报喜”掩盖真相,令父母失望,以为留学之后孩子学坏了,但其实即使没有留学这件事,埋藏已久的心理问题还是会被各种外因诱发出来

有些留学生在国内的生活中一直掩盖心理问题,努力扮演好孩子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学时期本来就有青春期的成长困惑,在出国前或出国后,由于(学习、交际、高额消费等)压力问题,突然爆发,表现为:与父母为一点小事而激烈地争吵,或者向上文的大鹏那样态度大变。

再例如,某位女同学计划从国内到国外的学校的路程,她宁愿大费周折地转汽车、转火车……为的是缩短坐飞车的里程,父母非常不能理解而大吵起来,这时她才把自己多年的强迫症说出来。

父母有“三考”——孩子日常生活是“小考”,出现突发事件是“大考”,孩子每个重要成长阶段是父母的“阶段考”。面对留学生出国前后大转变,可以从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关注孩子感受、尊重孩子想法和选择,切忌指责和“讲道理”。面对留学生与父母在沟通上的“三沟”(代沟、东西方文化差异沟、时差时空沟)要积极应对,父母可以尝试学习孩子比较常用的交流软件,和孩子互动要“跟上潮流”,除了关注留学生成绩还可以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交友状况、兴趣爱好等等。

父母更应该关注留学生心理需求

有些父母为满足孩子出国留学而付出半辈辛劳,投入成本大,“望子成龙”心切。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在听到孩子“不报忧”的电话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听出他们没说出口的烦恼,给予他们理解,而不是寄望、敦促

有些父母有出于自恋需要,以留学的方式掩盖孩子在国内成绩不好的事实,或者认为无论如何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体面的事情(例如,忽视孩子青春期的成长困扰而贸然出国留学)。孩子可能因为成长受挫带来心理问题,继而出现留学才“学坏”的情况,家长开始很难接受,讳疾忌医的他们束手无措,和孩子各种斗智斗勇又心力交瘁,但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关注孩子的真实需要,不要只听“报喜”,也不要令孩子认为家长只关注“报喜”

留学是一种求学选择,是给孩子打开一扇窗口看世界,而非逃避原来问题的方式,留学也不是目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比留学的形式更重要,否则只顾形式不顾实质,反倒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求助不可耻,而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开始

“报喜不报忧”不是坏事情,但是总是只报喜,或者就是不敢报忧的话就要引起注意了。留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可以在出国前、放假或休学期间、回国后来做一些心理测试和评估,或者寻求心理咨询,让自己收拾好心情,发现问题就及早处理。

1、出国前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国前准备好一切学习、生活必须品,最高级的电脑、手机和名牌衣服,也给孩子在银行账户存下足够的零花钱,甚至还准备了常用药物的简便药箱,但是孩子心理的“医药箱”家长有考虑到吗?

孩子或家长平时忽视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借着孩子出国留学这样重要生活环境变化的契机而暴露出来,出国前或许仍旧不愿意接受心理问题这件事,只是隐隐中有各种担心。家长平时多从一些蛛丝马迹发现孩子的心理隐患,留学生也可以自己掂量:在国内的寄宿生活是否难以适应,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求助意识,在亲子关系、同伴相处方面是否自在、融洽……不要带伤奔赴前线,及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才是上策。

心理测评是比较客观和快速呈现结果的一个方法,例如留学生适应问题的心理测评,如果测出结果有心理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作干预,例: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必要时请心理精神科医生作诊断。

2、留学国外时

有些困难未必能够在国内考虑周全,当留学生远在异国他乡时,难免激发各种情绪而需要正确疏导和表达,于是要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悲观,不开心不好自己死熬、死撑,学会积极求助不等于失败,而是成功找到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除了“自己想办法”,你可以安心找值得信任的人发发牢骚、诉说心事,想要专业帮助,一般可以考虑国外的校内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或者联系国内的心理咨询师作远程视频咨询。

3、留学期间放假、休学时

每个人多少都会遇上困扰,留学生因留学经历的刺激可能暴露埋藏已久的早期心理问题,或者出现新生活适应困难,身体健康的人在特别情况下也有心理烦恼。而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是有需要处理的话要及时着手。

严重心理问题绝对不是歇一下就能解决的,放假回国的同学要抓住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面对面治疗为上策,最好是以下三个同时进行: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必要时请心理精神科医生作诊断。家长要充分体谅,理解和接纳留学生的心理痛苦是起点,逃避问题只会令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4、留学结束回国后

即使顺利留学归来,仍会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国适应困难或者障碍,以及在留学期问积累的心理问题也应尽早处理,及时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树洞实验 | 校园招新,你羡慕那些会社交的人吗? 附-父母报喜不报忧解答
关于孩子的心理咨询,你不得不了解的几件事 | 心理百科
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开学在即 谨防孩子“开学焦虑症”
孩子心理有问题?根源可能在父母
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陪孩子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